隧道试卷参考题库(高速标准规程)

隧道试卷参考题库(⾼速标准规程)
⾼速铁路隧道⼯程试题
姓名:职务:总分:
说明:除简答题外题⽬依据《⾼速铁路隧道⼯程施⼯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8)和《⾼速铁路隧道⼯程施⼯技术规程》(Q/CR 9604-2015)。
⼀、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检验批⼀般项⽬的质量验收中,当采⽤计数抽样检验时,其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不合格点不得集中。
2、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应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分区存放。
3、型钢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型钢,每60t为⼀批,不⾜60t应按⼀批计。
4、管棚、超前⼩导管、锚管(杆) 进场检验中,其长度不⼩于设计长度,注浆孔开孔位置偏差应为±5mm,钢架规格的截⾯尺⼨允许偏差+5mm。
5、防⽔板的进场检验数量,按同产品、同规格,且不⼤于5000m2为⼀批。
风送系统6、⽔泥基钢筋保护层垫块强度不应⼩于混凝⼟设计强度,检验数量,按每次进场且不⼤于5000块为⼀批,每批检验5块。
7、⾼速铁路隧道施⼯应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回归分析,判定隧道围岩稳定状态,动态调整开挖时围岩预留变形量,及时进⾏设计变更。
8、隧道开挖轮廓尺⼨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控制超⽋挖,围岩完整
⽯质坚硬岩⽯个别突出部位最⼤⽋挖值不⼤于50mm,且每1m2不⼤于0.1m2。
9、喷射混凝⼟应采⽤湿喷⼯艺,特殊地质条件下⼯艺⽅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10、管棚钢管接头应采⽤丝扣连接,同⼀断⾯内的钢管接头数不⼤于钢管总数量的50%。
11、超前⼩导管的种类、规格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循环检验3根。
12、喷射混凝⼟的24h强度不应⼩于10MPa。
13、喷射混凝⼟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点数90%及以上应不⼩于设计厚度。
14、锚杆的种类、规格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数量,每循环检验不少于3根。
15、钢筋⽹搭接长度应不⼩于1个⽹格。钢架安装间距允许偏差±100mm。
16、仰拱(底板)和填充应进⾏实体检测,混凝⼟应密实,⽆空洞、杂物。检验数量,每120m检查钻芯不少于⼀次,地质雷达隧底两条测线。
17、混凝⼟实体敲击法检测时,拱部敲击点间距不⼤于0.5m,施⼯缝处宜适当加密。
18、排⽔沟槽⾝的钢筋规格、数量及安装每⼀浇筑段检验连续2m。
19、铺设防⽔层的基⾯阴阳⾓处应做成R≥100mm圆弧⾯,铺设应平
顺、密贴。
20、缓冲层(⼟⼯布)接缝搭接宽度不得⼩于50mm,缓冲层应平顺、密贴,⽆皱褶。
21、单位⼯程衬砌混凝⼟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检验结果⼩于设计强度时,应采⽤钻芯法验证。
22、混凝⼟钢筋数量,每个抽检段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各不少于⼀条测线。
23、影像资料采集应主题突出,图像清晰。单个视频⽂件⼤⼩不超过100M;拍摄实测尺⼨项⽬时,应拍摄持尺情况并清晰显⽰尺⼨数字。
24、⾼速铁路隧道施⼯技术交底应实⾏分级交底制度,施⼯技术交底应覆盖所有参与⼯程施⼯的管理⼈员、技术⼈员、作业⼈员。
25、拱顶回填应采⽤⼩型机械分层进⾏,分层厚度不⼤于0.3m,两侧回填⼟⾯的⾼差不得⼤于0.5m。夯填超过拱顶1.0m以上后⽅可采⽤⼤型机械回填。
26、隧道施⼯超前地质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进⾏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27、超前⽔平钻探每循环钻孔长度应不低于30m,连续预报时前后两循环孔应重叠5m~8m。
1.08b
28、采⽤钻爆法施⼯时,视围岩级别及断⾯⼤⼩等因素宜优先选⽤全断⾯法或台阶法开挖。
29、全断⾯开挖时,I、II级围岩开挖循环进尺不宜⼤于3.5m,III 级围岩循环进尺不宜⼤于3.0m。
30、IV级软弱围岩上台阶循环进尺不宜超过2榀钢架设计间距,V级围岩上台阶循环进尺不宜超过1榀钢架设计间距;IV、V级围岩下台阶循环进尺不宜超过2榀钢架设计间距。
31、初期⽀护设计钢架未封闭成环的隧道,仰拱⼀次开挖长度不宜⼤于3m。
32、隧道贯通前,两开挖⼯作⾯相距⼩于40m时,应加强联系、统⼀指挥;距离15m时,应从⼀端开挖贯通。
33、实施爆破时,安全地点⾄爆破⼯作⾯的距离,应根据爆破⽅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在独头坑道内不得⼩于200m。
34、隧道爆破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于80%,中硬岩不应⼩于60%,并应在开挖轮廓⾯上均匀分布。
35、弃渣应做到先挡后弃,并做好防护、排⽔、绿化等配套⼯程。
36、灌注⽔泥浆宜采⽤单液泵或泥浆泵,灌注砂浆宜采⽤专⽤砂浆泵,灌注双液浆应采⽤双液浆泵。注浆泵的最⼤压⼒应能达到设计压⼒的1.5~2.0倍。105数字商城
37、超前管棚应按设计⽀护参数施作,设计未明确时,外插⾓宜为1°~5°,管棚搭接长度不⼩于3m。
38、隧道开挖掌⼦⾯⾃稳能⼒差、易坍塌应采⽤喷混凝⼟封闭、厚度不⼩于10cm。
39、钢架宜按设计要求选⽤钢筋、型钢等制成。当采⽤格栅钢拱架时,应采⽤⼋字结格栅钢架。
40、模板台车与混凝⼟的搭接长度应⼤于10cm。缓冲层接缝搭接宽
度不应⼩于50mm。
41、施⼯缝应凿除混凝⼟表⾯的⽔泥砂浆和松软层。凿⽑应使露出新鲜混凝⼟⾯积不低于75%。⼈⼯凿⽑时混凝⼟应达到2.5MPa,风动机凿⽑时混凝⼟应达到10MPa。
混凝土垫块42、隧道结构防⽔施⼯应以接缝防⽔为施⼯控制重点。
43、分段铺设的防⽔板搭接宽度不应⼩于15cm,其边缘部位应预留⾄少60cm搭接余量。
44、防⽔板搭接缝应采⽤热熔双焊缝,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于15mm,不得焊焦焊穿。搭接缝焊接质量检查应按充⽓法检查,发现漏⽓及时修补。防⽔板搭接缝应与施⼯缝错开1.0 m~2.0 m。
45、施⼯供电应采⽤三级配电⼆级保护⽅式,并进⾏供电设计,供电线路应采⽤三相五线系统。
⼆、多选题,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60分。
1、⼯程施⼯质量验收应包括(ABC)
A实体质量检查 B外观质量检查 C质量保证资料 D开⼯⼿续资料2、型钢⼒学性能包含(ABC)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B伸长率 D冷弯试验
3、洞内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ABC)
A全断⾯帷幕注浆应设置⽌浆岩盘
B注浆钻孔过程应核查地质变化情况
C注浆过程中应根据地质和设计要求等控制注浆压⼒
D预注浆固结体达到设计强度70%后⽅可开挖。
4、防⽔层铺设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BCD)
A防⽔层铺设应与基层密贴、平整,⽆褶皱、⽆塌落、⽆破损。
B防⽔板的搭接宽度不应⼩于150mm。
C防⽔板焊接采⽤双缝焊接,每条焊缝有效宽度不应⼩于15mm,⽆漏焊、假焊、焊焦、焊穿。
D采⽤固定点铺设的防⽔板,固定点间距拱部宜为0.5m~0.8 m,边墙宜为0.8m~1.0m。
5、影像资料应使⽤语⾳和标识牌进⾏记录,其内容应包括(ABC)
A隐蔽⼯程实体 B检验⼈员影像 C验收结论 D项⽬经理影像
6、⾼速铁路隧道⼯程施⼯应重视地质核查、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作,做好(ABCD)及⼆次衬砌等关键⼯程的施⼯。A超前⽀护 B初期⽀护C基底处理 D防排⽔
7、施⼯单位应编制关键⼯序的作业指导书,除隧道开挖、初期⽀护、⼆次衬砌外,还有哪些?(ABCD)
A基底处理 B防排⽔ C超前地质预报 D监控量测
8、台阶法施⼯应符合的要求有(ABD)
A 采⽤台阶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度。
B 台阶长度不宜过长,宜控制在⼀倍洞径以内。
C 下台阶开挖,左右侧宜对称进⾏。
D 循环进尺应根据围岩的地质条件、⾃稳能⼒和初期⽀护钢架间距合理确定。
9、超前⽀护主要包括的⽅式有(ABCD)。
A预注浆 B超前⼩导管 C超前锚杆 D超前管棚
10、当注浆施⼯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采取的处理⽅法(ABCD)。
A 钻孔过程中遇见突泥、突⽔情况,⽴即停钻,并进⾏注浆处理。
B 局部漏浆跑浆可⽤⿇丝填塞裂隙、调整浆液配合⽐、缩短凝胶时间、浅孔注浆固结等⽅式处理。
C 注浆压⼒突然升⾼,应暂停注浆,检查管路是否堵塞、压⼒表有⽆故障。
D 进浆量⼤、压⼒长时间不升⾼时,可采⽤加⼤浆液浓度、降低注浆压⼒、添加纤维材料或间歇注浆等⽅法处理。
11、超前⼩导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BCD)
A 沿隧道拱部均匀布设;环向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宜为30cm~50cm;外插⾓宜为10°~15°。
B ⼩导管应按设计长度施作,应⼤于2倍循环进尺,宜为3.5m~5.0m,搭接长度不应⼩于1.0m。
C 应与钢架构成联合⽀护。
D ⼩导管的安设应采⽤引孔顶⼊法。
12、喷混凝⼟施⼯应符合下列要求(ACD)
A 初喷混凝⼟应在开挖后及时进⾏,厚度不少于4cm。
B 喷射作业应分段、⾃上⽽下连续进⾏;
C 喷射⾓度应与受喷⾯垂直,喷嘴与受喷⾯的距离宜为0.6m~1.8m。
D 喷射作业紧跟开挖作业⾯时,下⼀循环爆破应在喷混凝⼟终凝3h
后进⾏。
13、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要求(ABC)
A 钻孔机具应根据锚杆类型、规格及围岩情况选择。
B 钻孔应按设计定出孔位,其允许偏差为±15cm。
C 钻杆应保持直线,宜与其所在部位的围岩主要结构⾯垂直。
D 砂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次拌和的砂浆应在终凝前⽤完。
14、钢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BCD)
A 钢架应在初喷混凝⼟前及时架设。
B 钢架安装前应清除虚渣及杂物。
C 安装时各节钢架连接板间应以螺栓连接牢固、密贴,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钢楔或混凝⼟预制块与初喷混凝⼟楔紧。
D 钢架应与锁脚锚杆焊接牢固,钢架之间应设纵向连接。
15、⼆次衬砌⼀般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变形趋于稳定应符合下列要求(ABC)。
A 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
B ⽔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于0.2mm/d。
C 拱部下沉速度⼩于0.15mm/d。
D 施作⼆次衬砌前的累计位移值已达极限位移值的70%以上。
16、隧道监控量测的项⽬应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隧道埋深、
断⾯尺⼨、开挖⽅法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分为必测项⽬和选测项⽬。其中必测项⽬有(ABCD)
A洞内、外观察B拱顶下沉、拱脚下沉C净空变化D地表沉降(隧道
浅埋段)
三、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号内打上对错。
1、⾼速铁路隧道洞⼝边、仰坡及上⽅的危⽯应在边、仰坡开挖前清除⼲净,边、仰坡周围的排⽔沟、截⽔沟应在边、仰坡开挖后及时修筑完成。(×)
2、⾼速铁路隧道钻爆开挖应遵循减少围岩扰动,严格控制超⽋挖的原则进⾏爆破设计,爆破设计参数不需调整。(×)
3、⾼速铁路隧道采⽤超前预注浆加固时,施⼯前应进⾏⼯艺性试验,合理确定⼯艺参数。(√)
谷氨酰胺合成酶4、钢架底脚不得置于虚渣上,并宜采⽤混凝⼟预制块或钢垫板垫实。(√)
5、超前⼩导管施⼯允许偏差:⽅向⾓2°;孔深+50mm~0;每环检验3根。(√)
6、喷射混凝⼟表⾯平整度应符合两突出物之间的深长⽐D/L≤1/20的规定。(√)
7、各类锚杆的胶结、锚固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全长胶结锚杆的锚固长度不应⼩于设计长度的95%。(√)
8、⾼速铁路隧道拱墙衬砌应采⽤衬砌台车⼀次浇筑,衬砌台车使⽤前应根据相关标准要求进⾏验收。(√)
9、⼀般情况下,衬砌应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特殊情况下应符合设计要求。(√)
10、拱墙环向施⼯缝应与仰拱(底板)和填充环向施⼯缝对齐。(√)
11、隧道拱墙衬砌施⼯前,应对初期⽀护净空断⾯进⾏检查。(√)
12、施⼯缝距预留孔洞边缘不应⼩于500mm。(×)
气动压线钳
13、中埋式⽌⽔带位置距离衬砌内表⾯不应⼩于200mm,径向位置允许偏差20mm。(√)
14、隧道⼯程施⼯应建⽴信息管理系统并定期维护,洞内外应建⽴通信联络系统,保证⼯程施⼯管理信息传递及时、可靠有效。(√)15、隧道防⽔层铺设作业应配置专⽤作业台架。防⽔板焊接应配置可调温调速的⾃动爬⾏焊接机以及⽤于局部处理的热塑焊机。(√)
16、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应在隧道开挖前完成。(√)
17、隧道洞⼝段处于偏压时,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先完成洞门结构及回填施⼯。(√)
18、隧道开挖后,应及时喷射混凝⼟封闭围岩,并及早完成初期⽀护。采⽤分部开挖,初期⽀护设有钢架时,下部开挖后应及时安装钢架,严禁拱脚长时间悬空。(√)
19、当围岩地质较差、开挖掌⼦⾯不稳定时,可采⽤喷射混凝⼟或锚杆等对掌⼦⾯进⾏加固。(√)
20、隧道允许超挖值,围岩级别II~IV,拱部最⼤超挖25cm,仰拱、隧底最⼤超挖25cm。(√)
21、岩⽯隧道光⾯爆破⼀次开挖进尺不宜⼤于 3.5m,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22、钻眼作业,辅助眼眼⼝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周边眼眼⼝位置允许误差为±5cm。钻孔作业⾼度超过2.0m时,应配备与开挖断⾯相
适应的作业台架。(√)
23、在同⼀开挖断⾯上,光⾯爆破起爆顺序应由外向内逐层起爆。(×)
24、隧道两次爆破形成的接茬错台,采⽤凿岩机钻眼时,不应⼤于15cm;采⽤凿岩台车钻眼不应⼤
于25cm。(√)
25、施⼯作业地段的运输汽车⾏驶速度不得⼤于15km/h,成洞地段不得⼤于25 km/h。(√)
26、隧道超挖部分应采⽤砌筑块⽯或衬砌混凝⼟回填。(×)
27、裂隙发育或破碎难以成孔的岩层,深孔注浆可采⽤分段前进式注浆;围岩局部破碎,但可以成孔的岩层,可采⽤后退式分段注浆。(√)
28、注浆材料宜采⽤⽔泥基浆材,不宜采⽤化学浆材。在富⽔和动⽔条件下宜采⽤普通⽔泥—⽔玻璃双液浆,注浆困难时可采⽤超细⽔泥浆。(√)
29、注浆材料按照配合⽐准确计量,严格按顺序加料,拌和后的浆液可直接进⼊注浆机。(×)
30、⼩导管注浆应符合下列要求:注浆顺序为由下⾄上、浆液先稀后浓。(√)
31、管棚施⼯钻进地层易于成孔时,宜采⽤引孔顶⼊法。地质状况复杂不易成孔时,可采⽤跟管钻进⼯艺。(√)
32、喷混凝⼟应与岩⾯、钢架、钢筋⽹密贴,不得留有空洞和间隙,初期⽀护与围岩应成为整体的⽀护体系。(√)
33、喷混凝⼟必须满⾜设计的初期强度,3h强度应达到1.5MPa,24h 强度应达到10.0MPa。(√)
34、钢筋⽹搭接长度应为1~2个⽹格,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35、钢架背后的间隙应⽤喷射混凝⼟充填密实,应先喷射钢架之间的混凝⼟,后喷射钢架与壁⾯之间的混凝⼟。除可缩性钢架的可缩节点部位外,钢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覆盖。(×)
36、衬砌在初期⽀护变形稳定前施⼯的,拆模时的混凝⼟强度应达到设计的80%。(×)
37、仰拱填充应在仰拱混凝⼟初凝后施作。(×)
38、仰拱(含填充)或底板混凝⼟强度达到5MPa后⾏⼈⽅可通⾏,达到设计强度的50%,且不破坏混凝⼟时,车辆⽅可直接通⾏。(√)39、拱顶回填注浆压⼒达到0.2MPa或排⽓孔出浆时,即可结束注浆。(√)
40、隧道衬砌后,应对隧道基础变形沉降进⾏监测,III级围岩段每400m、IV级围岩段每300m、V级围岩段每200m隧道左右侧布设⼀对沉降观测点,观测周期每周⼀次。(√)
41、必测项⽬监测断⾯间距,围岩级别IV,断⾯间距10~30(m)。(√)
42、洞内拱项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断⾯上,并应在开挖后12h内埋设。必测项⽬测点初始读数应在测点埋设后12h内、下⼀循环开挖前读取。(√)
43、纵环向盲管、泄⽔管、排⽔管应按设计连通,管体间应采⽤变径
三通连接,组成完整有效的排⽔系统。(√)
44、缓冲层铺设时,应⽤射钉或膨胀螺栓将热塑性垫圈和缓冲层固定在基⾯上,其固定点的间距可根据基⾯平整情况确定,拱部宜为0.5 m~0.8 m、边墙宜为0.8 m~1.0 m、隧底宜为1.0m~1.5m,呈梅花形布置。(√)
45、环向铺设时,上部防⽔板应压住下部防⽔板,防⽔板纵向搭接与环向搭接处应采⽤丁字接头。(×)
46、中埋式⽌⽔带应采取措施保障安装平展,⽆损坏、不扭结;背贴式⽌⽔带应采⽤黏接法与防⽔板连接。(√)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9:2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05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设计   隧道   混凝   注浆   钢架   围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