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台风(飓风)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台风(飓风)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读下图,完成1~4题。
1. 9月15日10时至9月18日10时,台风“山竹”
A. 中心气压不断降低
B. 从低纬度地区移动到中纬度地区
C. 风力先加大后减小
D. 从强台风级最终转变为热带风暴级
2. 台风“山竹”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A. 风和日丽
B. 狂风暴雨
C. 炎热干燥
D. 阴雨绵绵
3. 台风“山竹”
A. 影响的省区中对广东省危害较大
B. 降低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下水位
C. 使经过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D. 能够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4. 云南省应对台风“山竹”的合理措施有
①做好山洪、泥石流的预警巡查②切实做好风暴潮和暴雨洪涝的防范工作
③要预防地震、滑坡等次生灾害④密切监测台风走向以及天气、水情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 C    2. B    3. A    4. B
【解析】
1. 由图示台风强度等级可知,中心气压先降低后升高;一直在低纬度活动;风力先加大后减小;从强台风级最终转变为热带低压,C项正确。
2.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带来的天气现象是狂风暴雨,B项正确。
3. 台风“山竹”临近广东时为超强台风级,广东沿海面积广,受台风危害最严重;台风带来大量降水,提
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下水位;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会破坏通讯设施,使经过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不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台风“山竹”位于珠江流域,不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A项正确。
4. 台风“山竹”会带来狂风暴雨,但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强降雨会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但不会引发地震,①④对,B项正确。
下图为美国东部地区某月13日天气形势示意图,14日,飓风中心向正北方向移动到华盛顿正东方向。据此完成5~7题。
5. 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远程遥控
D. 10月
6. 冷锋系统在甲城市附近停留时间较长,是由于
A. 受地形阻挡
B. 冷气团势力强
C. 距飓风中心近
D. 受暖流影响
7. 13日至14日,华盛顿风向定心支片
A. 由偏北风转为西北风
B. 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C. 由正西风转为西南风
D. 由西北风转东北风
【答案】5. D    6.    A 7. A
【解析】
5. 根据材料,图中东部海洋上出现飓风,则判断为夏秋季节,排除AB;根据陆地上此时的气压值较高,说明陆地的温度相对海洋较低,则最可能是秋季,排除C,答案选D。
6. 根据图中定位,甲城市中位于美国东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地,冷暖空气或者二者相交形成的锋面受到山脉阻挡,在此徘徊时间较长,A对;若冷空气势力强,冷锋则移动速度会较快,停留时间较短,B不对;飓风移动速度较快,离飓风中心近,则锋面不会持续停留,C不对;甲城市距离海洋较远,受暖流影响较小,且暖流不会影响锋面的移动速度,D不对。故选A。
7. 图示时间为13日,华盛顿的风向为偏北风;根据材料,14日飓风中心位于华盛顿的正东方向,则判断华盛顿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为由偏北风转向西北风,选A。
【点睛】飓风是一种强烈发育的热带气旋,往往出现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往往带来狂风、暴雨等天气。北半球,在气旋的东侧常刮东南风,西侧常刮西北风,北侧常刮东北风,南侧常刮西南风。
秋台风通常是指9-11月生成的台风,其成员不如夏台风那样多,但威力却不容小觑。2018年9月16日至17日秋季强台风“山竹”于正面袭击珠江三角洲沿海,对相关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材料完成8~9题。
批量抓鸡8.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台风强度秋季大于夏季,其最主要原因是
A. 地转偏向力减小
远程升级B. 低纬海区海水温度较高
电子加速器辐照C. 地表摩擦力减小
D. 植被进入落叶期,树木对台风阻力减小
9. 虽然台风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下列关于台风益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削弱太阳辐射,利于作物生长
B. 台风可使河口泥沙淤积,利于湿地的发
C. 台风能促进沿海养殖业发展
花生采摘机D. 为人们带来丰沛的淡水资源
【答案】8. B 9. D
【解析】
考查台风的利与弊。
8. 夏、秋台风生成的位置差异不大,地转偏向力相差也不大,A 错误。台风生成发展,需要有温暖的海水提供能量,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造成海温偏高。海温偏高,积攒较多热量,提供给台风的能量更大。故B项正确。下垫面差别不大,摩擦力相差不大,故C错误;台风一般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其形成强度与植被无关,故D 错误;
9. 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降水可以缓解伏旱带来的干旱、高温,但削弱太阳辐射,不利于作物光合作用,不利于作物生长;风暴潮对海岸有较大破坏,不利于湿地的形成;台风带来大风、风暴潮,对沿海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台风带来降水,可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A、B、C 错,故选D项。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即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下图为某次台风某时刻风圈范围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 除了受气压梯度影响外,九级风圈范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温
B.下垫面
C. 地转偏向力
D. 台风中心气压
11. 图示时刻风暴潮最强的地点是
A. 甲
B.乙
C. 丙
D. 丁
【答案】10. B 11. B
【解析】
10. 图中显示,九级风圈范围在海洋上较大,在陆地上较小,这是因为陆地表面摩擦力较大,使得台风外围风力减少,导致九级风圈范围缩小,由此可知,导致九级风圈范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下垫面,选项B符合题意。台风发生在夏半年,陆地气温更高,从气温角度不会减弱风速,排除A。地转偏向力不会影响风速,只改变风向,排除C。同一次台风,台风中心气压相同,排除D。
11. 图中显示,甲和丁为九级风,而乙和丙为11级风,因此由风引起的风暴潮甲、丁强度较小,乙、丙强度较大,排除A、D。根据台风中心的位置判断,乙处的气压梯度力由东北指向东南,向右偏转形成偏东,由海洋吹向陆地,由它引起的风暴潮受到陆地阻挡顶托,会加大其强度,因此图示时刻风暴潮最强的地点是乙处,选项B符合题意。根据台风中心的位置判断,丙处的气压梯度力由东南指向西北,向右偏转形成偏西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低了陆地岸边的潮水水位,排除C。
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旋涡。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台风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 ℃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洋面上。西北太平洋海
域上空台风发生的频率很高,一般发生在6~11月,因为这里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
供充足的水汽,还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促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致雨。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历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下图表示西北太平洋(局部)热带气旋路径频率(1949—2000年)。
(1)说明图示区域热带气旋路径频率的分布特征。
(2)分析热带气旋很少向内陆地区深入的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9~11月台风威力仍然很强的原因。
(4)指出台风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
【答案】
(1)热带气旋多在15°N—20°N的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向南北两侧和陆地减少;太平洋沿海地区(菲律宾、越南东部、我国东南沿海、韩国南部、日本)为陆上多发区,向内陆迅速减少。
(2)台风登陆后,地表摩擦力增大,风速减小;水汽迅速减少,凝结产生能量减少,台风中心上升气流缺乏动力,气压迅速升高,台风强度迅速减弱、消亡。
(3)7~9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示区域附近,太阳辐射强,海水由于吸热慢,水温的变化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9~11月海洋仍然维持较高温度,为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此时北方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相遇,增加了风力和降水强度。
(4)暴雨洪涝、强(狂)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
【解析】
本题考查台风的形成及危害。
(1)根据热带气旋路径频率图可以判断发生的位置,多集中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内陆少。(2)内陆缺少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3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03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台风   热带   形成   带来   中心   气旋   风暴潮   气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