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射频论文

一.射频技术简介
  射频技术(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其原理为由扫描器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线电波能量给接收器,用以驱动接收器电路将内部的代码送出,此时扫描器便接收此代码。接收器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RFID标签有两种: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1.1电子标签与RFID技术
    电子标签即为 RFID 有的称射频标签、射频识别。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热转印墨水配方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RFID解决方案是RFID技术供应商针对行业发展特点制定的RFID应用方案,可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要求“量身定做”。RFID解决方案可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物流、防伪防盗、身份识别、资产管理、动物管理、快捷支付等等。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依据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 tag)、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 tag)和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部分依靠电池工作。 电子标签依据频率的不
橡胶发泡鞋底
同可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微波电子标签。依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信用卡标签、线形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圆形标签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 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1.2 RFID系统基本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2)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3)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二.射频技术(RFID)的发展历程
RFID直接继承了雷达的概念,并由此发展出一种生机勃勃的AIDC新技术——RFID技术。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1)
RFID技术发展的历程表。在20世纪中,无线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RFID技术的发展可按10年期划分如下:
1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1~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1~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1~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RFID应用。
1981~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1~2000年:RFID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RFID产品得到广泛采用,RFID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混凝土垫块
2001~现在: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FID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 
 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RFID正在成为现实。
三.射频技术(RFID)的发展现状
    射频识别技术是将非接触特性应用到普通IC卡上,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非接触、无须光学可视,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等诸多优点,可以轻松满足信息流量不断增大和信息处理速度不断提高的需求。
  在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射频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克服了条码识别需要光学可视、识别距离短、信息不可更改等缺点,成为物流自动识别领域一个耀眼的亮点。
压铸机料筒的设计  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两部分组成。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放置在需要识别的物品上。
  射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产品种类繁多,如Texas Instruments、Motorola、Phillips等世界著名厂家都生产RFID产品,它们的产品各有特点,自成系列,其主要的技术及性能差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耦合方式不同;发送频率不同;标签是否有源;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的技术实现手段不同;作用距离不同。
  按照电子标签的组成结构,电子标签分为一般存储型、加密存储型、带CPU型以及超级智能型等,根据不同的载波频率,电子标签分为高频电子标签(915MHZ,2.45GHZ 5.8GHZ)和低频电子标签(125KHZ 13.56MHZ)。其中,载波频率为13.56MHZ的非接触电子标签应用比较广泛,根据其不同的工作距离对应有不同的ISO标准。
    信息化是物流的灵魂,作为物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采集,更是信息化的基础和根本。物流信息化离不开标准。实现物流的标准化,就是要以物流产业为对象,在物流这个大系统中需求一致性,实行标准化。其中,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在整个物流标准化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信息采集技术主要包括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条码技术的优点在于其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在超市等商品零售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利用。其缺点在于,信息无法更改,存储
容量相对较小。如果需要更改信息则需要重新贴上条码标签,既增加了工序,浪费了人力资源,同时又增加了物流成本。其"先天不足"与缺陷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室外1V2  射频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它信息含量大,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更改,简化了物流的中间环节,缩短了物流人工操作时间,其准确性、快速性和兼容性越来越得到行业的认同和赞许。但是,目前我国国内有关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也没有一个适用于国内物流行业的射频识别技术规范。各个公司依据自身的判断,选择购买各自的射频识别设备,或自主开发各自的射频识别设备,造成各公司间的射频识别设备千差万别,主要表现在卡容量、信息格式、存储命令、命令代码、能量接口、天线、通讯协议及通讯频率等方面不一致,造成公司与公司间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阻碍物流信息化发展。因此,规范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制定射频识别技术相应标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液压软管接头  目前,射频技术的有关标准正在由有关单位逐步制定,《物流射频电子标签技术规范》,《物流射频识别过程通讯规范》以及《物流射频识别读写器应用规范》三个基础性的标准,已经于2002年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物流配送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的研究
与制定》中立项,预计今年5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其他诸如《物流电子标签设计》、《货物集装箱射频识别标签代码结构》、《行李标签射频识别代码结构》、《货物集装箱射频识别信息交换要素》等一系列射频技术应用标准,将逐步得到立项。射频识别技术应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思考 应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行业应用,因此应用标准的制定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彻底了解行业需要以及行业应用的特点,制定符合我国物流发展实际情况的射频技术规范,这样制定的标准才会有广泛的应用基础,才能在行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得到推广使用,达到制定标准的最终目的。
  但是,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基本上还处于"人力资源"为主的时代,应用先进的射频技术到物流实际中去的基本上没有,除了铁道系统现在利用射频技术进行车厢识别以外,像物流中的仓储管理、货物配送等方面,尚未看到有射频技术的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射频技术标准或应用规范的制定,肯定会出现不小的困难,但对待这些困难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物流示范工程或者建立国家物流实验室的办法,来辅助射频技术相关标准的制定。但是,标准的不断修订和不断完善是肯定需要的。
    射频技术在中国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它的前景非常诱人。在信息社会,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及处理要求快速、准确、在不久的将来RFID技术就将同其它识别技术一样深入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对于这样一个新技术,我们应当加强宣传力度,希望能够尽早普及它,利用它,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比之下。我仍认为对于RFID应用的管理和标准化的工作就需要迎头赶上,否则众多厂家各行其是,造成既成事实,再统一管理会很困难。现在RFID的国际标准尚未完成、仅有一些行业标准,这给标准化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从战略角度来讲。这个问题日益紧迫。
应当看到的是,凭我们现在的技术条件、尤其是集成电路工业的落后,在这个市场上很难和国外产品竞争。国内更多的是引进国外的产品,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让我们的产品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三.射频技术(RFID)的市场发展现状
  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出现了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了,但直到2004年底,沃尔玛超市
和美国国防部才将这项技术用于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很多现在热衷于使用射频标签的企业最初都曾经对其高昂的成本表示过不满。即便如此,很多包装纸盒加工厂仍然不敢轻易去尝试生产射频标签,它们想了解这项技术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相应的投资回报率。这是两年以前市场状况的真实写照。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包装纸盒加工厂开始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过去,能够生产射频标签的包装纸盒加工厂都是与超级市场拥有合作关系的大型企业,现在很多小型标签印刷厂也进入了这个领域,为小众市场的客户提供各种小批量的射频标签。”从整体上来说,射频标签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长。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6:3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3015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射频   识别   技术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