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建筑智能运维控制技术与应用

低能耗建筑智能运维控制技术与应用
摘要: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随着国家绿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各行各业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建筑业也不例外。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于2008年就被引入我国,在节能环保背景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还能够节约能源消耗。本文首先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进行了简述,其次探讨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思路,最后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进一步发展的策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的是采取被动式节能措施的一种绿建筑,具有能耗较低、污染较小的特征,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超低能耗建筑;智能运维;控制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发展很快,各省市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各类技术指标文件和规范性要求不断修订、更新。在开展超低能耗建筑更新、新材料设计与制造、智能化运维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推动行业发展。本文旨在总结超低能耗建筑节能的通用技术措施,提出智能控制及智慧运维的技术方案,为建筑节能建筑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超低能耗建筑的概念
自2019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对超低能耗建筑的概念进行了明确。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级表现形式,其室内环境参数与近零能耗建筑相同,能效指标略低于近零能耗建筑,其能耗水平较国家建筑节能标准降低50%以上。近零能耗建筑定义为: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地提高能源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其能耗水平较相关标准降低60%~75%以上。由此可见,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其主要的关注点是建筑自身的能耗水平及降低程度,核心是建筑本身。因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对室内环境指标要求相同,近零能耗建筑的节能率更高一些。
2超低能耗建筑智能运维控制技术与应用
2.1高效的围护结构构造押花材料
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符合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外墙采用150mm厚石墨聚苯板保温,保温饰面层涂高反射隔热涂料;屋面与地面均采用150mm厚挤塑板保温。窗户采用铝包木框料的三玻两腔中空构造,同时采用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的安装技术,保证建筑的气密性在室内外压差为50Pa时的换气次数小于0.6次/h。
2.2中庭空间的利用
建筑采用中庭设计,中庭可利用热压作用増强自然通风效果,尤其在过渡季节,可通过自然通风散热减少空调开启时间,降低制冷能耗;同时,顶部利用天然采光可降低照明能耗。中庭位于建筑平面的中心,平面尺寸为8.5m×14.4m,占建筑平面尺寸的16.2%。
2.3高效新风热交换系统
建筑设有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各功能房间及廊道区域的顶部设置送风装置,门斗与休息室区域的顶部设置机械回风装置;机房进行送风与回风系统热交换过程,将排风带有的能量预热(冬季)/预冷(夏季)使新风送入室内。新风机组显热回收效率为77.3%,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及碳排放。
2.4地源热泵系统
超低能耗建筑的空调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热泵系统通过与地表5m以下土壤换热提取冷量或热量。夏季热量从用户侧换热器向地源测换热器转移,冬季热量从地源侧换热器向用户侧转移,达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效果。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可节省30%~40%空调运行费用,对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5光伏发电与智能控制系统
二氧化钼
场馆屋顶遵循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方法,采用非结晶硅薄膜光伏产品,太阳能电池方阵由高性能的薄膜太阳能组件串并联形成。此外,场馆屋面采用智能化采光控制系统,实时对户外风速,PM2.5数值及雨雪特殊天气进行数据采集;系统基于监测数据进行运算与处理,对采光及通风进行自动控制,提升室内舒适度。
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前景
3.1把握市场动向,切实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针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成本较高的特点,可以通过对相关产品、部品的标准化设计来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业的本土化和规模化发展,有利于降低所用材料、产品的成本,并且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要加强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创新的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关键技术水平。基于此,可以鼓励科研单位、相关高校企业的建筑专业领域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构建研发实验室、创新平台等,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升自主研究水平,弥补技术短板,减少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对进口的依赖,降低建筑成本。
3.2推动技术创新,将理论转化成科技成果
我国引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时间不长,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当一部分原材料、设备技术等还十分依赖国外进口,因此要攻克技术难题,加强我国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首先,要重视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作用,加大专项科研投入,鼓励其提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动关键技术发展,减少进口依赖,规避风险。其次,重视相关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构建成熟的自主创新体系。包括建立研发、中试、检测、推广于一体的平台,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力度,创新产业链研发能力,不断掌握核心技术,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增强材料性能等。最后,要推动产
学研用融通发展,加强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以经验和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转化成科技成果,推动新兴材料、技术的广泛应用,保持技术研发与市场经济规律的一致性。与此同时,为确保企业创新技术的效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大化地发挥,要设置专门的技术指导机构,不断增强企业研发的力度和实力,以企业个体研发能力带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另外,还需要注意统筹技术应用,不能破坏建筑超低能耗、环境舒适的原则,在控制好建筑成本的情况下,分析并结合各地区气候环境以及资源环境,因地制宜,平衡好建筑成本与建筑低能耗、舒适度的关系。
3.3凝聚社会力量,增强公众节能意识烟气脱硫设备
首先,相关部门要提升对节能建筑的关注度,不仅要利用自身宣传功能来普及节能的相关知识,还要制定执行政策、具体办法来为节能建筑事业保驾护航,切实发挥管理部门在推动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其次,虽然企业需要盈利,但是也不能一切以利益为主,因此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促使企业自觉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力度,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后,向公众普及节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社会媒体和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社会机构作用,通过设立专门的
监管机构、创设媒体专栏、开展技术交流、出台强制性的节能政策等方式来强化公众的节能意识、约束公众行为。
再生素
结束语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建筑能耗进行精准控制,降低能耗需求,补足常规节能技术手段,符合当前节能技术措施的发展要求。其技术理念能有效地服务于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为人民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远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和应用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3):153-154.
[2]刘晓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25-26.
木粉[3]任楠楠,孙境泽.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7(34):209-2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4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99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低能耗   技术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