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包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礼盒底衬的折叠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2.图1中示出了一种用于礼盒的纸质底衬的折叠过程,需将预制有折痕的底衬纸板由状态a折叠成最终状态d所示形状,然后将其嵌入礼盒的底部,起到衬底减震的防护作用。因此,为提高生成效率,需研制相应的自动折叠该礼盒底衬的自动化折叠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重点保护的是自动化折叠设备中的核心机构,即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具体为:
4.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包括分别成对设置的中心导轨、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三导杆和第四导杆;
5.两条中心导轨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延伸;
6.每条第一导杆固定于对应的中心导轨的正下方且与中心导轨相平行,第一导杆的起始端临近于中心导轨的起始处;
7.每条第二导杆整体固定于对应的中心导轨正下方的外侧;每条第二导杆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依次形成倾斜段和平直段,两段倾斜段呈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降低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倾斜的喇叭口状结构,两段平直段水平延伸且相互平行;且每段倾斜段的起始端高于中心导轨;倾斜段与平直段的衔接点则低于两条中心导轨;
8.每条第三导杆、第四导杆分别整体固定于对应侧的第二导杆的下方,且沿着底衬纸板行进方向,同侧的第三导杆在先,第四导杆在后,第四导杆整体介于第二导杆与第三导杆之间;
9.两条第三导杆、两条第四导杆分别呈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升高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倾斜的喇叭口状结构。
10.每条第一导杆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中心导轨的外侧边缘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垂直面内。
11.平直段的起始端位于第一导杆的起始端与终止端之间的区域内,且平直段的终止端位于中心导轨的终止端下方,平直段与对应侧的第一导杆相平行且两者各自所在垂直面之间的垂直间隙等于或略大于底衬纸板的厚度。
12.每条第二导杆的平直段略高于第一导杆。
13.每条第三导杆的起始端临近于同侧的第二导杆平直段的起始端的正下方且位于同侧平直段的外侧,每条第三导杆的终止端位于两条第二导杆平直段之间的下方;
14.两条第三导杆的终止端之间的间隙略大于底衬纸板厚度的两倍。
15.每条第三导杆的终止端沿着与底衬纸板行进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水平延伸有一段延伸段,此延伸段介于第三导杆的终止端与第四导杆的起始端之间的区域。
16.每条第四导杆(34)的起始端临近于同侧的第二导杆平直段中部的正下方且位于同侧平直段的外侧,每条第四导杆的终止端位于两条第二导杆平直段之间的下方。
17.所述礼盒底衬由预制有折痕的底衬纸板折叠而成,底衬纸板以预制的折痕为界,划分为位于中心的中心板,以及在中心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各设有一组依次排列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三导杆的终止端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与中心导轨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宽度之和。
18.第四导杆的终止端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与中心导轨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第一侧板的宽度。
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性能可靠,为实现礼盒底衬自动化折叠提供了导向结构基础,有助于提高生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底衬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22.图2为折叠导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为隐去机架后的折叠导向机构的核心结构的主视图;
24.图4为核心结构的侧视图;
25.图5为核心结构的仰视图。
26.图中的附图标记:中心板10;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机架2;中心导轨30;第一导杆31;第二导杆32;倾斜段321;平直段322;第三导杆33;第四导杆34;
27.倾斜段321的起始端a;
28.倾斜段321的终止端b;
29.第三导杆33的起始端c;
30.第三导杆33的终止端d;
31.第四导杆34的起始端e;
32.第四导杆34的终止端f。
具体实施方式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5.如图1所示,底衬纸板以预制的折痕为界,划分为位于中心的中心板10,以及在中心板10的左右两侧分别各设有一组依次排列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第三侧板13。最终需要折叠成状态d所示的形状,即中心板10位于上端,由其直接承托礼盒内的礼品,两块第二侧板12位于下端,两块第一侧板11竖立于左右两侧,与竖立于中心的两块第三侧板13共同支撑中心板10.
36.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包括机架2,以及成对设置的中
心导轨30、第一导杆31、第二导杆32、第三导杆33和第四导杆34。
37.两条中心导轨30固定于机架2的顶面,两条中心导轨30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单张待折叠的底衬纸板由输送机构(图中未示)输送至两条中心导轨30的起始处之上,并且由两条中心导轨30共同托抵底衬纸板的中心板10,且中心板10左右两侧与第一侧板11之间的折痕分别与两条中心导轨30相平齐,由外力带动整个底衬纸板以两条中心导轨30为轨道水平移动直至中心导轨30的终止端,在此行进过程中,由其他的导杆分别依次完成对纸板的折叠。
38.上述的外力可以采用机械手臂(图中未示),由机械手臂通过吸盘吸住中心板10的上板面,从而带动整个底衬纸板沿着两条中心导轨30水平行进。
39.其他导杆的布局结构为:
40.每条第一导杆31固定于对应的中心导轨30的正下方且与中心导轨30相平行,第一导杆31的起始端临近于中心导轨30的起始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条第一导杆31的起始端和终止端各通过一连杆部与中心导轨30相固定。
41.较佳的,参见图5所示,每条第一导杆31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中心导轨30的外侧边缘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垂直面内,由中心导轨30的外侧边缘对应抵住中心板10与第一侧板11之间的折痕,第一导杆31的外侧边缘抵住已折叠过来的第一侧板11,以便与第二导杆32相应部分(后续会说明)配合将第一侧板11夹在两者之间,以便在进行第二阶段折叠时,保持第一侧板11的垂直状态。
42.每条第二导杆32整体固定于对应的中心导轨30正下方的外侧;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条第二导杆32的起始端和终止端各通过一连杆部与机架2相固定。参见图5所示,每条第二导杆32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依次形成倾斜段321和平直段322,两条第二导杆32的倾斜段321呈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降低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倾斜的喇叭口状结构,两条第二导杆32的平直段322水平延伸且相互平行;且每段倾斜段321的起始端a高于两条中心导轨30上端面所在水平面;倾斜段321的终止端b即倾斜段321与平直段322的衔接点、同时也是平直段322的起始端,其低于两条中心导轨30下端面所在水平面,也就意味着整段平直段322皆低于两条中心导轨30下端面;平直段322的起始端(也就是倾斜段321的终止端b)位于第一导杆31的起始端与终止端之间的区域内,且平直段322的终止端位于对应的中心导轨30的终止端下方,参见图5并结合图4所示,平直段322与对应侧的第一导杆31相平行且两者各自所在垂直面之间的垂直间隙等于或略大于底衬纸板的厚度。
43.较佳的,每条第二导杆32的平直段322所在水平面略高于第一导杆31所在水平面。
44.每条第三导杆33、第四导杆34分别整体固定于对应侧的第二导杆32的下方;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条第三导杆33、第四导杆34的起始端和终止端各通过一连杆部与机架2相固定。
45.沿着底衬纸板行进方向,同侧的第三导杆33在先,第四导杆34在后,即底衬纸板在行进过程中,先与第三导杆33接触,后与第四导杆34接触。并且,第四导杆34整体介于第二导杆32与第三导杆33之间。
46.两条第三导杆33呈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升高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倾斜的喇叭口状结构,且每条第三导杆33的起始端c临近于同侧的第二导杆32的平直段322的起始端(倾斜段321的终止端b)的正下方且位于同侧平直段322的外侧(参见图5),每条第三导杆
33的终止端d位于两条第二导杆32平直段322之间的下方;进一步,两条第三导杆33的终止端d之间的间隙略大于底衬纸板厚度的两倍;优选的,每条第三导杆33的终止端d沿着与底衬纸板行进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水平延伸有一段延伸段331,此延伸段331介于第三导杆33的终止端d与第四导杆34的起始端e之间的区域;增设此延伸段331的作用在于,在第三侧板13完成弯折后、对第二侧板12开始弯折前的时间段,提供一段巩固第三侧板13弯折状态的巩固行程。
47.两条第四导杆34呈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升高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倾斜的喇叭口状结构,且每条第四导杆34的起始端e临近于同侧的第二导杆32的平直段322中部的正下方且位于同侧平直段322的外侧(参见图5),每条第四导杆34的终止端f位于两条第二导杆32平直段322之间的下方。
48.对应本实用新型待折叠的底衬纸板上的预制折痕,第三导杆33的终止端d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与中心导轨30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等于或略大于第三侧板13和第二侧板12之间折痕与第一侧板11与中心板10之间折痕的相互距离(也就是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的宽度之和),当然,因为第三导杆33的起始端c比终止端d垂向上的位置更低,因此,第三导杆33的起始端c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与中心导轨30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肯定也更大于上述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的宽度之和,以便第三导杆33正常发挥对第三侧板13的弯折作用;
49.同理,第四导杆34的终止端f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与中心导轨30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折痕与第一侧板11与中心板之间折痕的相互距离(也就是第一侧板11的宽度),当然,因为第四导杆34的起始端e比终止端f垂向上的位置更低,因此,第四导杆34的起始端e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与中心导轨30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肯定也更大于上述第一侧板11的宽度,以便第四导杆34正常发挥对第二侧板12的弯折作用。
50.工作原理:单张待折叠的底衬纸板由输送机构(图中未示)输送至两条中心导轨30的起始处上,由两条中心导轨30共同托抵底衬纸板的中心板10,且中心板10左右两侧与对应的第一侧板11之间的折痕分别与两条中心导轨30的外侧面相平齐,由外力带动整个底衬纸板以两条中心导轨30为承托轨道水平移动直至中心导轨30的终止端,在此行进过程中,由其他的导杆分别依次完成对底衬纸板的折叠成型,具体如下:
51.先对第一侧板11进行弯折:第一侧板11行进中先碰到第一导杆32的倾斜段321高于中心导轨30的部分,在倾斜段321向下压和向内收的导向下,第一侧板11相对于中心板10完成九十度向下弯折;并由第一导杆32的平直段322负责维持第一侧板11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的相对于中心板10的弯折状态的保持;
52.再对第三侧板13进行弯折:如图1中的状态b所示,第一侧板11完成弯折后,第二侧板12和第三侧板13一同竖直向下,位于最下方的第三侧板13行进中碰到第三导杆33,在第三导杆33的向上推和向内收的导向下,第三侧板13相对于第二侧板12完成九十度弯折,如图1中的状态c所示;
53.最后对第二侧板12进行弯折,第二侧板行进中碰到第四导杆34,在第四导杆34的向上推和向内收的导向下,第二侧板12相对于第一侧板11完成九十度弯折,并且第二侧板12带动已相对弯折的第三侧板13与对侧的第三侧板13顶端相抵后继续上顶,直至抵顶中心
板10的下表面,并且两个第一侧板13相互贴抵,如图1中的状态d所示。至此,行进中的折叠过程全部完成。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成对设置的中心导轨(30)、第一导杆(31)、第二导杆(32)、第三导杆(33)和第四导杆(34);两条中心导轨(30)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每条第一导杆(31)固定于对应的中心导轨的正下方且与中心导轨相平行,第一导杆的起始端临近于中心导轨的起始处;每条第二导杆(32)整体固定于对应的中心导轨正下方的外侧;每条第二导杆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依次形成倾斜段(321)和平直段(322),两段倾斜段(321)呈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降低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倾斜的喇叭口状结构,两段平直段(322)水平延伸且相互平行;且每段倾斜段的起始端高于中心导轨;倾斜段与平直段的衔接点则低于两条中心导轨;每条第三导杆(33)、第四导杆(34)分别整体固定于对应侧的第二导杆的下方,且沿着底衬纸板行进方向,同侧的第三导杆在先,第四导杆在后,第四导杆整体介于第二导杆与第三导杆之间;两条第三导杆(33)、两条第四导杆(34)分别呈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升高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倾斜的喇叭口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条第一导杆(31)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中心导轨的外侧边缘相平行且位于同一垂直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平直段(322)的起始端位于第一导杆(31)的起始端与终止端之间的区域内,且平直段的终止端位于中心导轨的终止端下方,平直段与对应侧的第一导杆(31)相平行且两者各自所在垂直面之间的垂直间隙等于或略大于底衬纸板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条第二导杆的平直段略高于第一导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条第三导杆的起始端临近于同侧的第二导杆平直段的起始端的正下方且位于同侧平直段的外侧,每条第三导杆的终止端位于两条第二导杆平直段之间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条第三导杆的终止端之间的间隙略大于底衬纸板厚度的两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条第三导杆的终止端沿着与底衬纸板行进方向相平行的方向水平延伸有一段延伸段,此延伸段介于第三导杆的终止端与第四导杆的起始端之间的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条第四导杆(34)的起始端临近于同侧的第二导杆平直段中部的正下方且位于同侧平直段的外侧,每条第四导杆的终止端位于两条第二导杆平直段之间的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礼盒底衬由预制有折痕的底衬纸板折叠而成,底衬纸板以预制的折痕为界,划分为位于中心的中心板,以及在中心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各设有一组依次排列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三导杆的终止端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与中心导轨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宽度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第四导杆的终止端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与中心导轨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第一侧板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礼盒底衬折叠导向机构,两条中心导轨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导杆位于中心导轨的正下方且与其平行;第二导杆整体位于对应的中心导轨正下方的外侧;第二导杆包括倾斜段和平直段,两倾斜段呈沿底衬纸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降低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喇叭口状结构,两段平直段水平延伸且相互平行;倾斜段的起始端高于中心导轨、终止端则低于中心导轨;第三导杆、第四导杆分别整体位于对应侧的第二导杆的下方,第三导杆在先,第四导杆在后;两条第三导杆、两条第四导杆分别呈沿行进方向高度逐渐升高且间距逐渐缩窄的喇叭口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礼盒底衬自动化折叠提供了导向结构基础,有助于提高生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张晟铭 边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津超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7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3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91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导轨   衬纸   平直   中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