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7-11学单品管理

                向7-11学单品管理
一、“小买卖”中的大发明
不拘泥于既成惯例的企业风气
单品管理的原型,起源于60年代美国的数量管理UnitControl。所谓数量管理就是依照数量管理商品(库存)。以往多是通过“商品的金额(Dollar Control)”管理,效果不理想,必须细致到一个一个商品,用数量管起来。
商业,从“摆摊”升级到一种产业,有的经营者已经注意到了经营上应当依靠计数管理,即“严格管理商品的数量”。相反,有的经营者恰恰忘记了这条“无论买卖大小”都不变的基本原则。
Unit Control直译为“数量管理”,起初不过是书本上的一条介绍。这种管理方法传入日本后不久,恰逢日本的经济急速增长,1967年,日本连锁商企协会成立,在1972年,超市大荣集团的销售额超过了三越集团,跃居日本第一。
其后不久,7-11就在日本展露头角。从它哇哇坠地的第一声起,就具备了其他商企没有的“特殊体质”。
这就是,不拘泥于即成惯例的企业风气;绝不妥协的性格;重复一件事情,直到见到成果的习性。正是具备了这些特殊的“企业风气”,“单品管理”才得以贯彻。
管理技巧融汇在每个人的思想
直到今日,7-11仍然沉醉在枯燥的单品管理之中。迈出第一步的时候,7-11也是照搬了书本上的教条,不过7-11比别人更认真,做的更严谨。随着不懈的贯彻单品管理,他们对单品管理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其管理技巧逐渐成熟。
昨天的单品管理,就是今天单品管理的基础,一个分类的单品管理会刺激到其他分类的单品管理,随着时间上的积累和分类间的交织,逐渐产生了质的变化,完全超越了狭隘的商品管理,其规模之庞大,足以令人瞠目。
今天,7-11运用的单品管理,已经和当年的UnitControl不可同日而语。单品管理不再局限的定义为“管理的工具”,而是成为了“扩大销售的武器”。其“管理技巧”已经融入到了每个人的思想,“分析方法”进步成了“实践办法”。
因此,当7-11向全世界推广其单品管理的时候,已经不能再称为Unit Control。从外国拿来
的方法,通过学习、消化和实践,已经发生了质的升华。
许多人认为“7-11的强势源于单品管理”,包括7-11公司内部职工和笔者都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也有人否认,他们认为“这种管理自古有之,其他连锁超市也在运用”。
可以看出,前者说的是“单品管理”,后者说的是“仍然停留之纸面上的Unit Control”。
有理有据的勇于挑战高指标
经常有企业委托笔者希望在公司内引进7-11的单品管理。其中不少人,听了一次课,或参加了一周的学习后就自称“掌握了”单品管理。其实这些人远远做不到通过商品的数量实施管理。因为,要领会单品管理的诀窍,必须在同一表格上不断重复操作,才能摸出别人看不出的门道。
通常根据商品的出(销售)、入(进货)和剩(库存)进行分析的,不能成为单品管理,仅仅是数量管理。
我们在这里强调的单品管理,不仅要根据过去的情报积累中推算出妥当的数量,而是以其为基础,设定几乎“异常”的高指标,并勇于尝试达成。
不用理解 马上动手
单品管理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分析每个商品数据的手法”,这个定义不全面,而单品管理尚无一个严格的简单明了的定义。
7-11公司在职工研修的时候,教官会解释“单品管理是一种手法,通过单品管理,做到店内商品尽量满足顾客的需求”。这种定义听了就忘,不用死记硬背。况且7-11迄今也没有对“单品管理”下严格的定义。
对外,没有必要宣传。投资家看重的不是“单品管理”,而是“单品管理”产生的效益。同业者不知道更好,没有必要双手奉上。
对内,更没有必要解释,因为单品管理“不用理解”,而应“马上动手”实施。对新来职工的教育中,不是让他们用“大脑”背定义,而是要求他们用“身体”记忆。
对7-11职工而言,他们心中的管理,只有单品管理。每时每刻嘴里都会重复单品管理、单品管理。没有人问,也没有人解释,真的没有必要。
不放弃 不抛弃
对单品管理,可谓仁者见见仁智者见智。大部分人对“数量管理”有一定认识,那么突出数量管理和单品管理区别,有助于理解。
感应式冲洗阀根据对象,解释也有所不同:
●对厂家,这是零售业的新的管理标准
炉用风机
●对竞争对手,是7-11对商品管理的理念和手法
●对街头小商店,这是小店对抗大店的唯一的斗争手段
●对新人,成长为一名合格商人的最有效的手法
●对企业家,这是趴在地上捡金子
●对孩子们,人长大的也要童心看世界,不放弃,不武断,不抛弃。
二、谁都能做到
硅凝胶贴膜
单品管理的诞生
时至今日,回首创业之始,不禁有隔世之感。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对便利连锁加盟持反对意见。
“美其名曰便利店,无非是个街头的杂货铺。日本全国零售商店有150多万家,做专营店还
可以理解,不到一百平米的小铺,怎么能和大型超市竞争?”多数人认为,“小”不可能赢“大”。
厂家在战略上经常强调并运用“市场营销”“尊重消费者需求”等概念。而令人遗憾的是,最贴近消费者的零售行业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市场营销”。
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商家能够打破零售行业在结构上局限,提高效益,在当时的零售行业中存活下来,就意味着抓住了巨大的商机,也具有其巨大的社会意义。所以在创业之始,公司领导层就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不顾公司内部绝大多数人的反对,义无反顾的开辟了便利店的创业之路。
可以看出创业者的理念和起步时的艰难:
他们必须证明,“小”店也能生意兴隆。
他们坚信,能够抓住一个巨大的商机。
swlc
他们知道,开店越快,成功的机率也越大。
因此,必须采用加盟方式。试点的第一个店必须是加盟店,这个店必须赚钱。测量电池内阻
没有退路
现实是残酷的,在1974年5月,全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11一号店”在东京的丰州开业了。开业的欢呼声中,创业的理想在经营现实面前撞的头破血流。
一号店原来是一家烟酒店,加盟7-11开业后,虽然销售额增长了,但是远远不够向便利店转型时的投入(装修、品牌使用费、加盟费),整体计算是赤字。
人员工资已经降到了极限,老板夫妻两个人辛苦劳作亲自收银,如果要进一步降低人员工资,唯一的办法是缩短营业时间,但这样就失去了便利店的意义。
销售额也没有办法再提高了,店内灯火通明,地板擦得像镜子一样,店员的时刻保持微笑,笑脸近乎抽筋。商品数量达到了原来烟酒店的5倍,超市里面畅销的商品,美国7-11带来的快餐,年轻人喜欢的休闲食品,能想到的,都塞到了狭小的店面里,货架仓库都是满满的,货位挤得一根针也插不进去了。
美国公司引进带来的7-11经营办法,也没有如期的发挥作用。感叹和推卸责任无法解决问题,最大的难关是销售额,如果不解决,7-11的尝试就会夭折。整个公司被逼上了悬崖绝壁,没有退路了。
现在看,正是被逼上了如此绝境,才能到转机。那时候,无论1元还是2元,只要能多买,能够想到的办法都尝试了。单品管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实事求是踏实认真
销售额提高不上去,一个重要原因是“断货”。
比如,饮料架上空了一个货位,毫无疑问,缺的是畅销品。
卖方想的是,我在店里面摆放的都是畅销品,而买方认为“我想要的正好没货”。
造成断货的原因是“订货不准”,而造成订货不准是有客观原因的。当时的订货单位很大,供货商大批量供货,比如水果罐头,一箱48罐,订货一次就是一箱,店里要码放48罐。一号店的面积在100平米,共有3500中商品,毫无例外都这样订货。仓库被滞销品挤得满满的,为了消化库存,不得不减少畅销品的订货量。
那时,7-11公司也在和供货商协议小批供货,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怎么办,事情很清楚,不彻底摒弃滞销品,就没有地方摆放畅销品。
太阳能安全帽“提高销售额的唯一办法是减少库存!”方针很简单,订货只要畅销品,不要滞销品。那么什么畅销,什么滞销呢?就是每个品种分别计数,这就是单品管理的雏形。店员一个一个的清点店内商品,每天记录销售明细,每天十几个小时,不停的把商品名称和数量记录在纸上。
一天,两天,三天,日积月累,发现了意想不到的事实。比如:
●面包和饮料实际销售量比想象的大得多。
●扫帚、苍蝇拍和餐具根本卖不动。
●洗衣粉小盒的比大盒的好卖。
●碗装方便面比袋装的卖的快。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3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81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理   单品   没有   商品   数量   日本   公司   办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