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34a的介绍

    R134a制冷剂是一种新型无公害制冷剂,属于氢氟化碳化合物(四氟乙烷)。它具有与R12相似的热物理性质,标准沸点为-26.1。但臭氧消耗潜能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在0.24~0.29之间。常温常压下R134a无,有轻微醚类气体味,不易燃,没有可测量的闪点,对皮肤眼睛无刺激,不会引起皮肤过敏,但暴露时会产生轻微毒气,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R134a是不溶于矿物油的制冷剂,他采用脂类油、合成油(往复式压缩机用)或烷基苯油(旋转式压缩机用)来满足压缩机的润滑要求。相对于R12制冷剂,R134a制冷剂无毒、不可燃,R134a制冷剂化学性质稳定、热力性非常接近R12,但材料兼容性差,与矿物油不相容、易吸水。
R134a与R12吸水最大饱和含量对比如表6-1-1所示(-40中央排水系统,PPM)
樱桃去核机表6-1-1                      R134a与R12对比
状态    R134a    R12
液体    150    1.6
气体    45    44
多媒体电教
2.R134a对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相对于R12制冷剂)
(1)压缩机选型应比汽缸容积大一级。
(2)毛细管应加长10%~15%。
(3)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保持不变,也可适当加大冷凝器的面积以降低冷凝压力。
(4)制冷剂充注量减少10%~15%。
(5)采用XH-7或XH-9型干燥过滤器。
3.R134a制冷剂纯度技术要求
(1)纯度                      ≥99.95%
(2)蒸发残留物                ≤10ppm
(3)酸(以HCI计)            ≤1ppm
(4)水                        ≤10ppm
(5)CFC及HCFC                ≤100ppm
4.R134a制冷剂对制冷系统的清洁度、含水量、真空技术要求
(1)    清洁度及含水量;
制冷管路:含水量:≤100mg/m2(内表面积);含杂质量:≤60mg/m2(内表面积)。
压缩机:含水量:≤100mg/台;含杂质量:≤100mg/台。
(2)    真空度
单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应≥30分钟。
双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15分钟。
5.R134a制冷系统所用新材料和零部件
(1)新材料:R134a工质;脂类油;XH-7或XH-9型分子筛。
(2)新零部件:R134a用压缩机;R134a干燥过滤器。
6. R134a制冷系统维修所需系统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要求
(1)压缩机
    根据前面的介绍,读者已对R134a制冷剂的有关特性有了教为详细的了解,我们知道了R134a制冷剂与常规矿物质压缩机润滑油无法互溶,所以R134a往复式活塞压缩机使用的压缩机油为脂类油,R12压缩机使用的压缩机油为矿物油。而且R134a压缩机内部部件的设计也与R12压缩机有很大的不同,如压缩机的空隙容积、消音的机构、阀的机构、电机及部分材料等。
从上面所列的技术条件也可知,R134a压缩机内部的含水量和杂质要求比R12压缩机严格的多,通常R134a压缩机内部的含水量要求只有R12压缩机含水量的1/2,杂质要求只有R12压缩机的1/3。由于脂类油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在使用R134a压缩机时,一定要注意压缩机的管口开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
因此对于使用R134a制冷剂的,只能使用R134a压缩机,否则,如使用R12压缩机将导致
制冷效率下降,能耗增加。并有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不制冷并导致压缩机损坏的现象。
(2)冷凝器和蒸发器
使用R134a制冷剂的冷柜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加工过程和容积的大小与使用R12制冷剂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加工过程和容积的大小基本相同。冷凝器的主要技术要求为冷凝器的含水量和杂质,冷凝器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高黏度物质如油脂、石蜡等,要求使用酯类油,如使用了矿物油,则必须清洗。加工完毕后,用氮气干燥,用橡皮塞将冷凝器两端封闭。冷凝器内表面的含水量要求≤50mg/m2,冷凝器内表面总杂质含量要求≤100mg/m2。其中冷凝器内表面中可溶性杂质如矿物油、石蜡等含量要求≤40mg/m2冷凝器内表面中不可溶性杂质如:灰尘等含量要求≤60mg/m2。
(3)    干燥过滤器
常规的干燥剂在吸水的同时也吸收制冷剂R134a,所以对于使用R134a制冷剂的冷柜必须使用专用干燥剂,R134a冷柜的干燥剂分子筛直径小于R12冷柜的干燥剂分子筛直径,而
且为了和加快干燥剂吸收水分的速度,一般情况下,R134a冷柜干燥剂的使用量比R12冷柜干燥剂的使用量对30%~50%。因此,在维修过程中,不得使用R12制冷剂干燥过滤器来代替R134a制冷剂的干燥过滤器。
(4)    毛细管
毛细管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接触油类物质,而且供货状态通常为整体盘壮。如一根根供货,必须将毛细管两端封口。由于R134a制冷剂系统更容易发生油堵故障,所以一般不主张使用过细的毛细管。
8. R134a制冷系统维修工艺
当正在使用的采用R134a制冷剂的冰箱、冰柜的制冷系统出现故障,需要打开系统更换某个零部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本文以更换压缩机为例进行介绍,如更换其他零部件也可参照进行。
(1)    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在维修前应该作好准备工作。由于R134a制冷剂及压缩机中所用的脂类油吸水性极强,且脂类油易水解,因此要求制冷系统中的含水量、杂质量要少,真空度要高。所以维修前应把维修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备件等备齐,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维修工作。
检查气焊设备和充氮气装置是否正常可用。
检查、备好抽空灌注设备。抽空设备可使用与R600a相同的设备,但要求连接胶管与三通阀专用,因为R134a制冷剂对橡胶密封圈等有腐蚀作用。对R134a冷柜的维修要求采用耐腐蚀的连接管和密封圈等。如暂时没有可使用与R12相同的连接管和三同阀,但要定期检查其密封性能,定期更换。
备好R134a制冷剂。
备好干燥过滤器、压缩机等更换零部件。
备好各种工具如夹紧钳、管割刀、密封塞等。
(2)    排放制冷剂
    选择一个通风良好的空间或在室外排放制冷剂。如果制冷系统未出现泄露,最好是从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的焊接处用毛细管钳将毛细管剪断,让制冷剂从毛细管切口处排放出来。从此处排放制冷剂可起到清洁毛细管的作用,如果毛细管内有杂质、油污或脏物可被排出的制冷剂带出来。
剪断毛细管时注意不要离干燥过滤器太远,一般不超过15mm。
(3)    拆卸干燥过滤器和压缩机
在确认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排放完毕后,可用焊将干燥过滤器与冷凝器出口的焊点焊开,用手钳取下干燥过滤器放到一边降温(不要用手取,避免烫伤)。
用焊分别将压缩机上排气管和回气管的焊接点焊开。
待压缩机的排气管和回气管的温度下降后,拆下压缩机放到工作场所以外的地方。
(4)    清洗管路
在清洗管路之前,首先对高、低压管接口和冷凝器的出口进行打磨清理,去除脏物和杂
质,避免脏物和杂质进入系统管路。
在高压进气口和低压排气口分别接上快速接头(汉森阀),分别充入0.6~8MPa的氮气对蒸发器部分和冷凝器部分分别进行清洗。
清洗时可取一张干净的白纸放在毛细管和冷凝器的出口,如有脏物应延长清洗时间,直至干净为止。
预应力锚索清洗完毕后,拆下快速接头,将各管口用密封封口。避免脏物和湿空气进入管口。
(5)    安装压缩机
将备用的压缩机安装紧固在压缩机的地板上。
取下压缩机吸排气管的密封塞,将蒸发器的回气管和冷凝器的排气管分别与压缩机的吸排气管对接插好。
孔刚玉按焊接工艺,用焊将各接口焊接固定。
注意:压缩机在未焊接以前禁止提前取下密封塞,以避免湿空气进入压缩机增加压缩机的含水量
(6)    安装干燥过滤器
将毛细管入口处用毛细管钳剪圆。
取出备用 干燥过滤器将冷凝器出口和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接口插接到位,并焊接牢固。
注意:毛细管的插入不能过深和过浅,一般为13~15mm;干燥过滤器在使用前不得打开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破裂的干燥过滤器不能购买也不得使用。因打开包装或包装破裂的干燥过滤器中的干燥剂已吸收了过多的水分,使用在制冷系统中不但起不到吸湿干燥的作用,而且还可能造成系统冰堵等故障。
(7)充氮检漏
取下压缩机灌注管上的密封塞,焊接上工艺管。
在工艺管上接上修理阀(三通阀,带真空压力表)。对整个系统充入0.8~1.0MPa的氮气,
保压2小时以上。
用肥皂水对各个焊点进行检漏或用R134a检漏仪对各焊点进行检漏。如有漏点应放掉氮气重新对漏点进行焊接。
(8)    抽空
将抽空灌注机与修理阀相连。打开抽空机开关对系统进行抽空,抽空时间要比R12制冷系统延长10~20分钟,系统的真空度应在100Pa以下,关闭抽空机开关。根据故障机灌注制冷剂的重量,调整灌注机的制冷剂刻度线,打开充注开关,开始灌注,按铭牌标注注入制冷剂标准量后,关闭注液开关,卸下抽空灌注机。
注意:如抽空不彻底将在系统中残留空气和水分影响制冷效果;灌注不准确制冷效果差。数据监测
不更换压缩机时,因压缩机内已溶解了少量制冷剂,故制冷剂注入量应降为90%。灌注量过多会造成回气管结霜,过少制冷效果差。
(9)    试机封口
插上电源,观察压缩机运转是否正常,运行20~30分钟后,如压缩机无异常现象,箱内温度开始下降,蒸发器上有结霜,说明系统运行转正常,可准备封口。
用封口钳夹紧工艺灌注管中段,使用封口钳时用力要均匀,用力过猛易夹断工艺灌注管。夹紧后卸下工艺灌注管上的修理阀,将工艺灌注管口再用夹紧钳夹扁并用气焊焊接,卸下封口钳,并对夹扁部位补焊。封口后要进行检漏。
(10)    管理管路
整理毛细管等管路到位,各管路不得互碰或与箱体接触;干燥过滤器应水平放置,或有毛细管的一端应向下倾斜;毛细管离压缩机或冷凝器太近或接触将影响制冷效果。
(11)    检测
按检测工艺检测制冷系统,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7:1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791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