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的制作方法


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


背景技术:



2.在以往的apm车辆中使用的司机驾驶台均安装于端部电气柜或端侧电气柜内,需要手动就是列车时,驾驶员需要通过简易滑道将驾驶台拉出进行操作,由于无法调节纵向高度,驾驶人员需要蹲在操作台前进行操作,这严重不符合人机工程设计,且驾驶台拉出后没有很好的固定点,行车过程中会发生晃动,给手动驾驶车辆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解决了现有apm车辆驾驶台操作困难,人机工程设计差,操作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将驾驶台安装于升降机构上,可以根据驾驶人员的需要,调整司机驾驶台的高度以解决手动驾驶操作不便等问题。
4.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包括集成式驾驶台以及车辆端部电气柜,所述的集成式驾驶台为升降式驾驶台,包括驾驶台本体以及升降式底座,驾驶台本体通过升降式底座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
6.优选地,所述集成式驾驶台连接有若干接线;所述的升降式底座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与驾驶台本体连接,下端则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
7.各接线均至少有部分布置在过线拖链中;过线拖链呈s形,且过线拖链的一端与升降机构的固定部分连接,另一端则与驾驶台本体联动连接;
8.在升降机构的动力驱动下,驾驶台本体能够随着升降机构的升降而升降;在此过程中,各接线布置在过线拖链中的这一部分接线,均通过过线拖链随着驾驶台本体同步运动。
9.优选地,各接线布置在过线拖链中的这一部分接线共同扎成接线束;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通过上安装平台与驾驶台本体连接,下端则通过下安装平台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嵌套式可伸缩构件;嵌套式可伸缩构件的下端通过下安装平台与apm车辆的车体连接,上端则通过上安装平台与驾驶台本体连接;
11.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中,且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旋转-直线转换传动机构与嵌套式可伸缩构件的伸缩段联动连接;
12.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促使驱动电机通过旋转-直线转换传动机构带动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伸缩,实现驾驶台本体的升降。
13.优选地,所述的旋转-直线转换传动机构为丝杆机构。
14.优选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引出线与电源连接,且电机引出线上安装有升降控制开关;
15.通过启动升降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
16.在驱动电机的动力驱动下,驾驶台本体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对应为第一极限位置、第二极限位置,且驱动电机在升降控制开关的控制下,能够带动驾驶台本体制停在第一极限位置、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
17.当驾驶台本体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驾驶台本体处于初始高度,此时驾驶台本体能够隐藏在车辆端部电气柜中,为不工作状态。
18.优选地,所述的集成式驾驶台集成了操作按钮、控制开关和车辆控制平板电脑;各接线的一端分别与操作按钮、控制开关或车辆控制平板电脑对应连接,另一端则通过连接器或过线端子排分别与apm车辆对应电气连接;连接器、过线端子排分别安装在集成式驾驶台上所设置的驾驶台安装板上。
19.优选地,所述的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为四层嵌套式可伸缩构件。
20.优选地,各接线通过驾驶台安装板上所安装的扎线座扎成接线束。
21.优选地,过线拖链的两端均通过拖链安装支架分别与升降机构的固定部分、驾驶台本体对应连接。
22.基于上述的技术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势:
23.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采用可升降的安装底座(升降式底座),将集成式驾驶台安装在车辆端部电气柜中,需要手动驾驶车辆时,可通过开关(控制升降机构电气接通)一键升降集成式驾驶台到合适高度。
24.2、所述的升降机构为内置电机的升降机构,结构紧密,占用空间小,可升降操作极大地优化了人机工程设计,有效保证了手动驾驶时司机的舒适性,同时提高了驾驶安全性。驾驶台不用时,升降机构降到最低位置时,集成式驾驶台可隐藏于端部电气柜内,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的左视图;
27.图3是图1的俯视图;
28.图1至3中:1.网络控制的平板电脑;2.集成式驾驶台;3.过线拖链;4. 内置电机的升降执行机构;5.扎线座;6.平板电脑安装支架;7.过线端子排;8.拖链安装支架;9.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
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30.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包括集成式驾驶台以及车辆端部电气柜,所述的集成式驾驶台为升降式驾驶台,包括驾驶台本体以及升降式底座,驾驶台本体通过升降式底座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事实上,将集成式驾驶台设置为可升降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点。而本实用新型面临的更为困难的问题,在于集成式驾驶台升降过程中,连接至集成式驾驶台的各接线均会随着升降,因此,对于各接线的布线方案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点。
31.实施例1
32.本实施例主要阐释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式底座的具体构成: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升降式底座包括升降机构、上安装平台以及下安装平台;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通过上安装平台与驾驶台本体连接,下端则通过下安装平台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嵌套式可伸缩构件;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引出线与车辆上的电源连接,且电机引出线上安装有升降控制开关。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为四层嵌套式可伸缩构件,因此,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对整个升降式底座的升降操作。升降式底座的初始高度为433mm,升高后的最大高度为1108mm,升降过程中可以在最大与最小位置之间任意停止,以匹配不同的需求。
33.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中,且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旋转-直线转换传动机构与嵌套式可伸缩构件的伸缩段联动连接。旋转-直线转换传动机构可以为任意的能够实现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转换的传动机构,本实施例中选用丝杆机构,包括丝杆以及与丝杆配合连接的丝杆螺母。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丝杆连接,丝杆可以选择悬臂支撑在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中,下端通过轴承与下安装平台连接。丝杆螺母则与嵌套式可伸缩构件的伸缩段连接。因此,通过丝杆机构的传动,则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可以转换为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伸缩运动。
34.通过启动升降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在驱动电机的动力驱动下,驾驶台本体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对应为第一极限位置(初始高度处)、第二极限位置(最大高度处),且驱动电机在升降控制开关的控制下,能够带动驾驶台本体制停在第一极限位置(初始高度处)、第二极限位置(最大高度处)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当驾驶台本体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初始高度处)时,驾驶台本体处于初始高度,此时驾驶台本体能够隐藏在车辆端部电气柜中,为不工作状态。
35.实施例2
36.本实施例主要阐释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的布线方案,如图1、图2所示,具体如下:
37.通常地,所述的集成式驾驶台集成了操作按钮、控制开关和车辆控制平板电脑,因此,所述集成式驾驶台连接有若干接线:各接线的一端分别与操作按钮、控制开关或车辆控制平板电脑对应连接,另一端则通过连接器或过线端子排分别与apm车辆对应电气连接;连接器、过线端子排分别安装在集成式驾驶台上所设置的驾驶台安装板上。由于本实用新型
将集成式驾驶台设置成升降式构造,因此,为避免接线在随着集成式驾驶台升降过程中损坏、混杂或者交缠,本实用新型将各接线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过线拖链中;过线拖链呈s形,既避免了干涉又可以确保伸缩效果,升降过程中线束通过拖链一起跟随升降。且过线拖链的一端与升降机构的固定部分连接,另一端则与驾驶台本体联动连接。
38.在升降机构的动力驱动下,驾驶台本体能够随着升降机构的升降而升降;在此过程中,各接线布置在过线拖链中的这一部分接线,均通过过线拖链随着驾驶台本体同步运动。
39.优选地,各接线布置在过线拖链中的这一部分接线通过扎线座共同扎成接线束,扎线座安装在驾驶台安装板上。
40.优选地,过线拖链的两端均通过拖链安装支架分别与升降机构的固定部分、驾驶台本体对应连接,拖链安装支架可以选用常规结构,在此不再展开。
41.集成式驾驶台不使用时,可以通过升降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带动升降机构下降到最低高度,将集成式驾驶台隐藏到电气柜中。

技术特征:


1.一种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包括集成式驾驶台以及车辆端部电气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式驾驶台为升降式驾驶台,包括驾驶台本体以及升降式底座,驾驶台本体通过升降式底座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驾驶台连接有若干接线;所述的升降式底座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与驾驶台本体连接,下端则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各接线均至少有部分布置在过线拖链中;过线拖链呈s形,且过线拖链的一端与升降机构的固定部分连接,另一端则与驾驶台本体联动连接;在升降机构的动力驱动下,驾驶台本体能够随着升降机构的升降而升降;在此过程中,各接线布置在过线拖链中的这一部分接线,均通过过线拖链随着驾驶台本体同步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各接线布置在过线拖链中的这一部分接线共同扎成接线束;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通过上安装平台与驾驶台本体连接,下端则通过下安装平台与apm车辆的车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嵌套式可伸缩构件;嵌套式可伸缩构件的下端通过下安装平台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上端则通过上安装平台与驾驶台本体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中,且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旋转-直线转换传动机构与嵌套式可伸缩构件的伸缩段联动连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促使驱动电机通过旋转-直线转换传动机构带动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伸缩,实现驾驶台本体的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直线转换传动机构为丝杆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引出线与电源连接,且电机引出线上安装有升降控制开关;通过启动升降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在驱动电机的动力驱动下,驾驶台本体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对应为第一极限位置、第二极限位置,且驱动电机在升降控制开关的控制下,能够带动驾驶台本体制停在第一极限位置、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当驾驶台本体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驾驶台本体处于初始高度,此时驾驶台本体能够隐藏在车辆端部电气柜中,为不工作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式驾驶台集成了操作按钮、控制开关和车辆控制平板电脑;各接线的一端分别与操作按钮、控制开关或车辆控制平板电脑对应连接,另一端则通过连接器或过线端子排分别与apm车辆对应电气连接;连接器、过线端子排分别安装在集成式驾驶台上所设置的驾驶台安装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套式可伸缩构件为四层嵌套式可伸缩构件。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各接线通过驾驶台安装板上所安装的扎线座扎成接线束。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其特征在于,过线拖链的两端均
通过拖链安装支架分别与升降机构的固定部分、驾驶台本体对应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PM车辆可升降司机驾驶台,包括集成式驾驶台以及车辆端部电气柜,所述的集成式驾驶台为升降式驾驶台,包括驾驶台本体以及升降式底座,驾驶台本体通过升降式底座与车辆端部电气柜连接。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升降的安装底座(升降式底座),将集成式驾驶台安装在车辆端部电气柜中,需要手动驾驶车辆时,可将集成式驾驶台升降到合适高度。高度。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

林健 赵俊朋 顾培忠 汤培峰 柴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1.23

技术公布日:

2022/5/1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3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本体   车辆   所述   接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