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高职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建设

基于物联网的高职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建设
黄丽芬;刘道敬
【摘 要】叙述现存高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高职实训室建设管理方面特点,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基于共享、同治理念提出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建设与管理思路,设计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的层次架构,给出管理中心功能设计,云数据中心、RFID设备管理系统以及环境监测系统等的建设思路.
meno2【期刊名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4)001
【总页数】5页(P40-44)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云数据中心;RFID系统
【作 者】黄丽芬;刘道敬
【作者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实训中心,广东广州510800;广州工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广东广州5108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7
针对高职现存专业实训室管理的特点和不足,本文应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基于共享、同治理念设计提出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思路。建设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可以提高高职师生实验信息服务质量,改变高职实训室传统管理理念和手段,提升专业实训室的管理效率,加速高职校园设备管理自动化进程,提高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智能化程度,改变以往高职专业实训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杂乱的现象。为使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的建设管理模式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与日俱增的发展需要,需要积极探讨新的建设管理模式。本文提出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建设与管理思路,旨在建设一个全面智能的实验环境,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的管理中心,旨在为广大高职师生提供更加专业、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辅助服务。
高职院校要求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学实践环节设置比例较大,各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高职院校的专业实验室普遍呈现使用规模大、人次多、专业设备分类繁杂,软硬件更新快、管理复杂度高等特点。与之相对应的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方法却普遍呈现人工化、手工化,建设缺乏布局上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管理上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低。总而言之,高校实训室管理上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蓄电池模拟器
1)资源共享方面:相同或不同专业实训室之间均存在着资源利用和分配不均匀现象,实验设备和资源很难实现共享,专业实训室重复建设率高。高职部分专业实训设备相关技术发展速度快,设备软硬件更新快,使用周期短,淘汰率高,更新建设造成人力、物力巨大浪费。
2)设备管理自动化方面:实训设备和仪器布置分散、管理难度大、保养与维护自动化程度低等;专业实训室往往设备数量多、种类杂,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损耗维修依然停留在纸质记录和人工的方式上,管理工作量大,管理人员往往很难准确快速跟踪设备使用和维护情况,资源浪费。例如,计算机实训室目前多采用硬盘自动还原保护等手段来维护,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复设置手动和自动还原,学生计算机使用情况完全依靠纸质记录,这些现行的方法使管理和维护难度大且工作量大,对管理工作形成巨大负担。
3)安全管理智能化方面:高职实训室的教学任务多较繁重,往往一个专业的几百名学生都在同一个实训室上课,导致实训设备处于不停歇的运转状态,超负荷工作,使用频率过高,加之设备数量庞大,常常无法做到及时维护,系统故障概率与日攀升。目前高职的实训室安全管理绝大程度上依靠管理人员责任心和大量时间的坐班来维系,没有成形的、稳固的安全体系,缺乏各类潜在危险的预警体系建设。
4)环境管理自动化方面:专业实训室因设备、仪器精密程度往往对实训室的温湿度、粉尘、噪声等指标常有所要求,但现存的实训室主要依靠管理人员责任心维系,未能实现统一监控和自动管理;实验室照明、设备供电、机器用电没有实现自动化控制,人工耗费大,资源浪费。防水伸缩缝
物联网因其技术特点及广阔的行业应用前景而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它是对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新技术、新理念的高度融合,它打通了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材料技术等多种非相关技术间的通道,使得这些技术真正融合为一个整体,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互联。物联网系统一般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层次。物联网涉及的新技术很多,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蒸汽吸尘器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模式和内容主要体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嵌入式技术来实现实验室的智能化、安全化、可视化管理,资源的互联、人员的互动协作以及开放实验室设备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的高度信息共享,构建一个虚实结合、软硬兼顾、内外相联的实验室信息系统,实现实验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教学高效化、实验室服务网络化[1-3]。车辚辚等在文献[1]中引入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等技术,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处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实验室。周春月等在文献[2]中将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嵌入式技术应用于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旨在实现实验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实验室服务的网络化。毋妙丽在文献[3]中基于云桌面技术建设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强实验室维护的便利性。这些文献提出的观点和思路都从局部的角度解决了当前高职专业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建设层次架构模型
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以高职校园现存互联网络为依托,首先在各实训室建立设备感知系统,实现设备间物物互联,进一步将设备感知的网络与校园互联网相连实现物网互联,最终实现互联网络与物联网络网网互联,形成能智慧感知的实训室物联网络。智慧实训室管
理中心在建立实训室物联网的基础上,借用云计算技术的力量将实践教学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有效结合,科学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率。
图1所示为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基于物联网基础模型建立的层次架构模型。其中感知层主要完成实训教学设备的感知及控制、安防和环境等基层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层管理命令的执行。网络层主要负责物联网络的互联和感知层不同协议采集数据的转换、传递,承担着智慧信息的接入、传输、运算与保存等重要工作。应用层建立在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基础之上,应用层须提供大量可靠、快捷、智能的应用服务,才能体现系统的智慧性。应用层旨在建立一个多服务综合平台,实现资源管理、教学管理及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多种功能。智慧实训室管理中心的应用层智慧管理平台通过教学资源库、学生自助实验、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及日常管理等若干功能模块的作用来充分实现对实验教学、实验资源、实验环境及实验人员等方面进行集中、高效地管理。
激光修复机
3.2 云数据中心建设
云数据中心是整个实训室智慧管理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系统,云计算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实验室中。云计算的应用可以简化设备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率。云计
土钻算技术具有分布性和共享性,提高了设备计算能力和系统容灾能力,减少设备之间依赖性,降低使用成本,提升设备的利用率等特点。同时,云计算具有软件备份、统一管理资源和设备的功能,管理系统时,系统仍处于防护状态,从而可消除对系统产生威胁的因素,有效改善传统系统管理的安全性问题。采用云计算平台构建高职专业实训室管理平台,可以解决目前高职专业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减少专业实训室设备维护更新的投入,提升实训室资源利用率[4]。
建立实训室管理云数据中心,把所有的实训教学软件及实训资源都放在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构筑一个虚拟资源池,便于管理人员管理各种软件和实验数据等,并对所有实践数据存储和分析及对实践过程与结果量化,可追溯管理,基于校内实践教学大数据深度挖掘,可实现智能化实践教学管理。当某个实验室客户端要使用其中的资源时,可以直接从共享资源池中获取相关资源,只需要在客户端输入管理员分配的云用户进入系统,云终端的资源管理软件会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自动分配。云数据中心建设主要包括云实验平台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两大部分。
1)云实验平台建设。
结合高职云实验平台建设的特点,设计云实验平台建设基本架构图,如图2所示,包括三部分:硬件虚拟服务层、系统管理层、云终端系统层。虚拟服务层是IaaS,包括硬件系统层和虚拟机系统层,通过虚拟化软件实现硬件虚拟,每个终端都对应云上的虚拟计算机。PaaS,包括云平台资源管理系统等云上管理系统,实现对硬件资源的整合管理和虚拟化操作。SaaS,是云终端系统层,包括硬件终端和登录终端软件系统。
2)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质就是高职各专业的实训课程的资源和课程体系的电子化,具体包括教学软件、视频、课件、试题库、公开课等等,其目标是从物理上把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融合到一起。部署的教学资源可以以云的SaaS形式开放给校内外需求者,整个教学软资源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师生用于备课、教学、复习等,也可以以开放资源的形式面向社会并获得一定的服务费用。教学资源就是理论技术资源与实践实训资源构成的创新型教学资源,其核心是课程体系资源与实训体系资源。这2个资源物理分离,通过知识点与技术体系关联耦合在一起服务于教学,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提供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共性的软硬件平台资源以及共性的基本型实验课程。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3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72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理   实训室   资源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