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包埋壁材对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营养功能
微胶囊包埋壁材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陈虎王树林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西宁810016)
摘要:花青素微胶囊包埋技术因其能显著提髙黑果枸杞花青素在加工、贮藏以及人体内胃肠道中的活性而备受关注。目前在微胶囊包埋技术中常用的天然髙分子壁材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植物胶这3大类。本文就目前微胶囊制备中使 用的不同壁材对黑果枸杞花青素在加工、贮藏以及人体内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微胶囊包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伴随着人类对 健康的追求及绿食品的向往,天然食品添加剂备 受青睐。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素在食品中 合理利用可以对食用者的生理机能有良好调节作 用'因此国内外众多科学家、营养学家大力推崇 天然植物素的研究开发与利用[2]。在全世界食品 市场中,天然素在所有使用素中占比1/4,预 计将在未来每年增长10%,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
黑果枸杞(Murr)为我国 西部特有的沙漠药用植物品种[3],因其含有丰富的 黑果素一天然花青素(其含量居所有浆果之 首)有浆果中“蓝妖姬”的美誉。黑果枸杞花青 素属于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自由基清除剂,其功效在 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之上[4]。但由于黑果枸杞精深 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工作滞后,特别是如何提高黑 果枸杞花青素的稳定性是限制黑果枸杞在食品、药 品及化妆品等领域开发的共性技术难题。攻克黑果 枸杞加工技术难题及高附加产品开发是将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微胶囊包 埋技术不但可以增强花青素对温度、pH、光线、氧气等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其在生产加 工及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还能显著提高其在胃肠 道低酸和高胆盐环境中的利用率。因此,黑果枸杞 花青素的微胶囊包埋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壁材的选择对于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的保护 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人体胃酸和胆盐的 耐受性。在微胶囊技术的研究中,有很多类型的材 料可作为微胶囊壁材,这些材料主要包括有机合成 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 料。用来包埋黑果枸杞花青素的壁材多为天然高分 子材料,且具备便宜易得、安全卫生、有良好的成 膜性、稳定性和肠溶性等特点[5]。目前常用的天然 高分子壁材主要有3类: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主要包括海藻酸盐、抗性淀粉、壳聚糖、环糊精、纤维素、淀粉糖浆、菊糖、葡聚糖等;蛋白质类,主要包括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明胶 等;植物胶类,主要包括卡拉胶、阿拉伯胶、黄原 胶、琼脂等[6]。
一、碳水化合物类壁材对黑果枸杞
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一)海藻酸钠在碳水化合物中,因海藻酸 钠具有廉价、适用、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常被用 作包埋壁材。海藻酸钠形成的离子型胶体在低酸环 境下很稳定,能够有效地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降 低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花青素的损失率。
2012年丁保淼等[7]采用锐孔法,以花青素为芯
基金项目:青海省髙新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5-GX-201A)。
作者简介:陈虎(1991-),从事特食品资源开发。E-mail:819791934@qq。王树林(1970-),教授,从 事青藏髙原特食品资源开发。E-mail:wangsl1970@163 (通讯作者)。
营养功能
材,海藻酸钠为壁材,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的浓 度、氯化钙溶液浓度、芯壁比例、针头孔径大小、下滴高度等因素对花青素微胶囊化的影响,进一步 优化了制备花青素微胶囊的工艺条件。2013年钱 明雪等对包埋壁材种类和浓度、芯壁比例、CaCl2溶液浓度及针头孔径等因素对花青素微胶囊化包埋 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的海藻酸钠 为壁材,芯壁比例为17:60,1.26%的CaCl2溶液为 凝固剂,当针头孔径为0.9 mm时,花青素的包埋 率可高达87.5%,可以有效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2015
年娄秋艳等[9]同样采用锐孔法,对能够顺利到 达肠道并在肠道内缓释以发挥花青素益生元功效的 微胶囊进行研究发现,当壁芯比为3:1、针头孔径 为0.45 mm、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0%以及CaCl2 溶液的浓度为2.0%时可以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
由于以传统的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制成的溶液 粘度较大,微胶囊粒径也比较大,在实际生产中存 在很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液态食品的开发与生 产局限明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很多研究者开始 研究新型的包埋材料,对海藻酸钠进行了化学改性 处理,来降低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从而进一步减 小微胶囊的粒径。刘媛等[10]以改性海藻酸钠为新型 的乳酸菌微胶囊壁材,研究改性海藻酸钠的毒性和 对多种乳酸菌的包埋效果。结果显示,以改性海藻 酸钠为材料制备的微胶囊结构更为紧实,进一步提 高了乳酸菌的包埋率,降低了粒径。因此,该包埋 材料将有望成为安全、有效的微胶囊壁材,并能够 为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淀粉、麦芽糊精和环糊精有研究者以 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和环糊精为壁材,芯材为花 青素,对其进行了微胶囊化处理,以此来提高花青 素的稳定性。孔令晓等[11]以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 珀酸为改性剂,对淀粉进行交联改性制得辛烯基琥 珀酸淀粉醋,研究发现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醋 作为壁材的微胶囊包埋效率,贮藏稳定性优于阿拉 伯胶,且随着其取代度的增加,其贮藏稳定性也增 加。2015年王凤兰等[12]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油溶 性素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用可溶性淀粉为 素的囊材,在壁材/芯材比为5:1、淀粉浓度为 2.5%、搅拌速度为9 000 r/m in的条件下,微胶囊 包埋
率为94.67%,体积平均粒径为10滋m。Burin 等[13]以花青素提取物为芯材,分别以麦芽糊精、麦 芽糊精和酌-环糊精复合物、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 复合物为壁材对花青素进行微胶囊化处理,麦芽糊 精/阿拉伯胶为载体有着最长的半衰期和最低的降解率,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
(三)其他多糖随着专家学者对新型包埋材 料的研究深入进行,多糖及低聚糖广泛在食品中作 为功能成分的运输载体,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多 糖能够通过非共价作用吸附或包埋食品功能成分,并且天然多糖也可经疏水化修饰后形成两亲性聚合 物。借助分子间和分子内疏水基团相互作用,两亲 性多糖可以形成具核壳结构的自聚集胶束装载食品 功能成分或者作为乳化剂稳定乳化液[14]。部分多糖 基食品功能成分输送体系见表1。
表1改性多糖载体对食品功能成分输送体系的构建
多糖构建载体方法输送食品功能成分
葡聚糖凝胶、烷基化、疏水花青素、维生素、
改性[15〜171姜黄素
纤维素酰化、羟丙基化、乙
酰化[18〜19]
姜黄素、多酚
菊粉酰化、接枝共聚[20]可能性
透明质酸烷基化、酰基化[21〜q可能性张慧[23]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醋修饰葡聚糖所 得的产物与丙烯酸发生共聚反应,得到了一种对 pH有显著响应性和拥有一定生物降解性能的新型 水凝胶。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葡聚糖改性纳 米凝胶并研究了其性质和对花青素等水溶性素的 荷载能力。代昭等[24]在碱性条件下,对将低分子量 壳聚糖经长链烷基改性制得烷基化壳聚糖衍生物进 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衍生物在水中可自动形成粒 径分布在100 nm左右的纳米微粒。将此包埋材料 运用于花青素的包埋,可以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陈钰莹等[25]以TEMPO和次氯酸钠分别为催化剂和 氧化剂,对魔芋甘露聚糖进行氧化,制备出氧化度 为80%的TEMPO氧化魔芋多糖,然后用OKGM 为原料、Fe3+为交联剂借助双重乳液法制备微球,内油相中包覆茁-胡萝卜素,多糖水相吸附花青素,实现亲疏水活性因子的共装载。通过动态光散射法 发现,微球粒径分布在20〜40滋m之间,平均粒 径为26.8滋m。结果表明,OKGM微球在多种活性 因子的共装载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HuangRen-liang等[26]通过自组装将魔芋多糖与Fmoc-苯丙氨酸 二肽形成水凝胶,并选用紫杉醇作为模型药,通过 控制魔芋多糖的添加量、分子质量、老化时间以及 茁-甘露聚糖酶用量来控制药物释放时间。Horning 等[27]对制备由不同取代基(糠酸、焦谷氨酸、丙酸 醋、醋酸醋冤取代的葡聚糖醋,并利用透析法制备
营养功能
纳米粒进行研究。刘嘉[14]以燕麦片茁-葡聚糖为原 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交联剂,通过醋化反应制得 了O S-燕麦茁-葡聚糖醋,以姜黄素为模型荷载物 质,考察了 O S-燕麦片茁-葡聚糖醋的结构和外部 因素对其荷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输入功 率为4.4W,温度为35.7°C,p H为5.9, O S-燕麦 片葡聚糖醋的浓度为2.57 m g/m L,搅拌时间为96 h。最终姜黄素在O S-燕麦茁-葡聚糖醋溶液中的 浓度可达到21.16滋g/mL。
随着新型包埋材料的不断出现,将改性多糖运 用到提高花青素稳定性的微胶囊壁材中有巨大的潜 能。随着液态微胶囊产品将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对 各种新型软饮料的研究与开发,将其应用到软饮料 行业一定可以获得很好的市场前景。
二、蛋白质类壁材对黑果枸杞
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蛋白质类壁材有很多,与其他类的包埋壁材相 比,蛋白质形成的凝胶具有可控的通透性和较高的 凝胶强度,使其形成的微胶囊具有很好的抵抗不利 环境的能力。除此之外,蛋白质自身就是一种基本 营养物质,可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所以,蛋白质被广泛用作微胶囊的包埋壁材[28]。其中乳清 蛋白、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作为花青素的包埋壁 材得到广泛的运用。
许铭珠[29]以乳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为保 护载体,通过差测定与高效液相谱法分析研究 了乳蛋白对花青素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明,乳蛋白对花青素提取物的热降解、氧化降解、光降解存在显著抑制性作用。与未添加乳蛋白的 G S A E样品相比,在p H3.0的水相体系中,添加乳 蛋白后总花苷热、氧化、光降解率分别降低19%、10%、17%;在pH 6.3的水相体系中,添 加乳蛋白后总花苷热、氧化、光降解率分别降低 11%、11%、12%。姚惠芳等[30]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花青素提取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青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 能发生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De F reitas等[31]以花青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为原料,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和花青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 果表明,当溶液体系的p H值在4.5左右时,花青 素与牛血清白蛋白有最大的结合能力,此体系下花 青素的稳定性较高。R o h n等[32]以牛血清白蛋白与 槲皮素为原料,对牛血清白蛋白与槲皮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牛血清白蛋 白与槲皮素的摩尔比为2:1时,两者结合程度最大。
三、植物胶类壁材对黑果枸杞
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植物胶类中常利用阿拉伯胶与碳水化合物类、蛋白质类壁材的协同作用来包埋花青素。高薇薇 等[33]利用微胶囊化工艺来提高山楂果原花青素的稳 定性时发现,以麦芽糊精、阿拉伯胶为复合壁材的 微
胶囊化工艺效果最佳,通过高效液相谱(H PL C)检测,包埋后的花青素在不改变其主要成 分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其稳定性。刘云海等[34]利用喷 雾干燥的方法,对花青素微胶囊化的壁材组成以及 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花青素和壁材的 比例为1:5、麦芽糊精和环状糊精的比例为3:1、阿 拉伯胶添加量10%、喷雾干燥的进出口温度分别 为120C、80C时,花青素的包埋效果最好,通过 微胶囊化处理后的花青素稳定性有显著提高。韩爱 芝等[35]通过对黑果枸杞花苷进行微胶囊化处理的 方法,从阿拉伯树胶和茁-环糊精的质量分数、壁 芯比、进料流速、进出口温度、总固形物含量等条 件对黑果枸杞花苷微胶囊包埋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花苷微胶囊的包埋率可 达90%以上,平均粒径为9.16±1.02滋m,并且花 苷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升。W ein breck等[36]通过 对乳清蛋白和阿拉伯胶相分离行为的研究,发现在 生物大分子总浓度为15%、pH4.0的条件下,可 形成蛋白质一多糖复合物。Schm itt等[37]也研究了 温度和剪切速率对复合凝聚物的影响,结果发现 茁-乳球蛋白/阿拉伯胶在低温和缓慢剪切的作用下 可以使系统稳定,而在高温和高速剪切的条件下系 统严重失稳,并且由于絮凝和聚结而发生相分离。牛付阁[38]通过对阿拉伯胶对卵白蛋白稳定的水包油 型乳状液平均粒径、表面电荷、微观结构和界面吸 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总浓度为0.6%,卵白 蛋白/阿拉伯胶比例为1:2,酸性的p H值条件下,阿拉伯胶可以快速、完全覆盖卵白蛋白所包被的液 滴表面,油滴分布均勻,粒径约310 n m,在储存 时间、p H值、热处理、氧化等因素改变条件下所 表现出的稳定性较好。
四、展望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发展,黑果枸杞花青素的提
营养功能
取及纯化技术已经很完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如何提高黑果枸杞花青素的稳定性,进而制出花青 素高端产品。从现有研究分析,微胶囊化技术已经 是一项成熟的新技术,它已被证明是提高花青素在 加工和贮藏期间稳定性最好的方法之一。目前关于 影响黑果枸杞花青素微胶囊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微胶囊使用的壁材和包埋技术等方面,大部分运 用到固体和半固体产品的开发中,而运用到液态食 品以及高端产品的开发中的几乎没有。大力开发新 型的包埋材料是以后的研究热点,将包埋壁材、包 埋方式和方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新型的微 胶囊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商业意义。
本文引用格式院陈虎,王树林.微胶囊包埋壁材对 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J].农产品质量与 安全,2017 (4): 40—43,48.
CHEN Hu袁WANG Shulin.Effect of embedding wall material of microcapsule on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 in Lycj•咖rufftem'cum Murr[J].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o-products,2017(4):40—43,48.
参考文献
[1]张元德.黑果枸杞素微胶囊的制备[D].阿拉尔:塔里
木大学,2010.
[2]时建伟,腾晓旭,曹团武.涪陵胭脂萝卜红素的提
取、分离及精制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6, 44
(2):6—7, 32.
[3]阳晖,曾召银.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胭脂萝卜素的工艺
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325-328, 331.
[4]司吉花,谢拉毛.德令哈成功培育黑果枸杞苗[N].柴达
木日报,2013—10—21 (001).
[5]李晓岩.基于海藻酸钠的微胶囊构建技术及其在干态乳
铣床飞刀
酸菌中的应用[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6] Sathyabama S,Kumar M R,Devi P B.Co-encapsulation
储血冰箱
of probiotics with prebiotics on alginate matrix and its ef­fect on viabilityin simulated gastric environment[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57 ( 1):419—425.
[7] 丁保淼,袁武华.锐孔法制备原花青素微胶囊工艺研究
[J].食品与机械,2012, 28 (6): 214-217.
[8]钱明雪,潘利华,樊基胜,等.蓝莓花青素微胶囊的包
埋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 (24):166-169.
[9]娄秋艳,孙汉巨,王鑫,等.黑米花青素微胶囊制备的
工艺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 6 (6): 1999-2005.[10]刘媛,孙也,孙丽瑶,等.改性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
备及毒性研究[J].中国酿造,2016, 35(4): 38-41. [11]孔令晓,崔波.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研究现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 4 (2): 178—181,187.
[12]王凤兰,张智,王磊.紫草素微胶囊化及其应用
[J].纸和造纸,2015,12 (12): 45-48.
电机传动[13] Burin V M,RossaPN,Ferreira-Lima N E,et al.An-
thocyanins:optimisation of extraction from Cabernet
Sauvignon grapes,microcapsulation and stability in soft
drin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Food Science and Tech­
nology,2011,46 (1): 186—193.
[14]刘嘉.OS-燕麦茁-葡聚糖酯自聚集体的构建及应用
[D].重庆:西南大学,2015.
[15] Duval-Tenie C,Huguet J,Muller G.Self-assembly and
hydrophobic dusters of amphiphdic polysaccharides[J].
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
调浆桶
ingAspects,2003,220 (1): 105—115.
[16] Kuroda K,Fujimoto K,Sunamoto J,et al.Hierarchical
self-assembly of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pullulan in wa­
ter:gelation by networks of nanoparticles[J].Langmuir,
2002,18 (10): 3780—3786.
[17] Gonsalves C,Martins J A,Gama F M.Self-assembled
nanopaiticles of dextrin substituted with hexadecanethiol
[J].Biomacromolecules,2007,8 (2): 392—398. [18] Bielska D,Karewicz A j,Kaminski K,et al.Self-orga­
nized thermo-responsive hydroxypropyl cellulose anopar-
ticles for curcumin delivery[J].European Pojymer Jour­
nal,2013,49 (9): 2485 —2494.
[19] Guo Y,Wang X,Li D,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
zation of hydrophobic long-chain fatty acylated celluloand
its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J].Polymer Bulletin,
2012,69 (4): 3894—403.
[20] Van Kempen Sehj,Maas K,Schols H A,et al.Interfa­
cial properties of air/water interfaces stabilized by
oligofructose palmitic acid esters in the presence of whey
protein isolate[J].Food Hydrocolloids,2013,32(1):
162—171.
[21 ]Ossipov D,Kootala S,Yi Z,et al.Orthogonal chemos-
elective assembly of hyaluronic acid networks and
自动牙刷nanogels for drug delivery[J].Macromolecules,2013,
46 (10): 4105—4113.
[22] TommeraasK,MellergaardM,M alieB M,etal.New
amphiphilic hyaluronan derivatives based on modification
with alkenyl and aryl succinic anhydrides[J].Carbohy
(下转第48页)
■=■品一标
gineering,2014.71:268-277.
咱12]罗燕,乔玉辉,吴文良.东北有机及常规大豆对环境 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J].生态学报,2011 (23):
185- 193.
[13]何雪清.水稻长期有机生产的环境效益[D].北京:中
国农业大学,2016.
[14] He X,Qiao Y,Liu Y,et al.Environmental impact as­
sessment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tomato production
in urban greenhouses of Beijing city,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34: 251-258.
[15]乔玉辉,齐顾波.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第1版[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16] Meng F,Qiao Y,Wu W,et al.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China:A monetary valuation[J].Journal of Environ-
mentalManagement,2017,188:49-57.
[17] Seufert V,Ramankutty N,Foley J A.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J].
Nature,2012,485 (7397):229-232.
[18]谢永利.有机、无公害与常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定位
试验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19] Offermann F,Nieberg H.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
ganic farms in Europe[M]//Organic Farming in Eu­
rope:Economics and Policy(No.Vol. 5). Stuttgart:U­
niversity ofHohenheim,2000.
[20] Shreck A,Getz C,Feenstra G.Social sustainability,
farm labor,and organic agriculture:Findings from an
exploratory analysis[J].Agriculture &Human Values,2006,23 (4):439-449.
伐地考昔
[21]刘文静.山西发展有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J].山西农
经,2016 (5):20-21.
[22]孙国琴.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一一
对万载县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调查与思考[J].
老区建设,2007 (11):36-37.
[23]张新民.中国贫困地区有机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农业经济,2010 (6):17-19.
[24]黄惠英.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D].成
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186.
[25]梁芷铭,吴雪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分析[J].世界农
业,2014 (11):66-68.
|丨♦川l♦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l丨丨丨♦丨ll丨♦丨ll丨♦丨l丨l♦丨丨丨l♦l丨l丨♦丨l丨丨♦丨丨丨l♦l丨l丨♦丨l丨丨♦丨丨丨l♦l丨l丨♦丨lll♦丨丨丨l♦丨丨l丨♦丨ll丨♦丨丨ll♦丨丨l丨♦丨l丨丨♦丨丨ll♦l丨l丨♦ll丨丨劊
(上接第43页)
dratePolymers,2011,85 (1):73- 179.
[23]张慧.改性葡聚糖纳米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8.
[24]代昭,孙多先,郭瑶.壳聚糖烷基化改性及其纳米微
球负载扑热息痛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2,22
(10):22-25.
[25]陈钰莹,陈小冬,史梦璇,等.TEMPO氧化魔芋葡甘
露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运载食品活性因子中的应用
[J]■食品科学,2016, 37 (2):1-6.
[26] Huang R L,Qi W,Feng L B,et al.Self-assembling pep­
tide-polysaccharide hybrid hydrogel as a potential carrier
for drug delivery[J].Soft Matter,2011 (7): 6222­
6230.
[27] Hornig S,Heinze T.Nanoscale structures of dextran es­
ters.Carbohydrate Polymers,2007,68 (2):280-286.
[28]宋娇娇,王俊国,田文静,等.微胶囊制备工艺对益
生菌活性的影响[J].中国乳品工业,2016, 44 (1):25- 30.
[29]许铭珠.葡萄皮花青素提取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
其对素稳定性的影响[D].无锡:江南大学,2015.
[30]姚惠芳,景浩.笃斯越橘花青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
互作用[J].食品科学,2013, 34 (23):6-10.[31 ]De Freitas V,Mateus N.Structural features of procyani-
din interactions with salivary proteins[J].Journalof A­
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1,49(2) :940-945.
[32] Rohn S,Rawel H M,Kroll J.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rotein-bound querceti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4,52 (15):4725-4729.
[33]髙薇薇,张泽生,钱俊,等.山楂果原花青素的微胶
囊化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 36(1):68-72.
[34]刘云海,曹小红,刘瑛.天然素花青素的微胶囊化
研究[J].食品科技,2004, 23 (11):18-20.
[35]韩爱芝,蒋丼,贾清华,等.响应面试验优化黑果枸
杞花苷微胶囊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分析[J].食品 科学,2016,37 (10):82-87.
[36] Weinbreck,De Vries R,Schrooyen P,et al.Complex
coacervation of whey proteins and gum arabic[J].
Biomacromolecules,2003,4 (2):293-303.
[37] Schmitt C,Sanchez C,Lamprecht A,et al.Study of
茁-lactoglobulin/acacia gum complex coacervation by dif-
fusing-wave spectroscopy and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J].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
faces,2001,20 (3):267-280.
[38]牛付阁.卵白蛋白一阿拉伯胶相互作用及其在油水界
面的吸附特性[D].无锡:江南大学,20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4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67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微胶囊   研究   包埋   壁材   黑果   食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