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试卷(2019A)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运动训练学》试卷(A
年级:_2018秋学号: ***************    姓名_任焕勇
风琴式导轨防护罩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运动技术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起着(  B    )。
  A、决定性作用      B、主导作用      C、重要作用      D、不重要
2.体能对于短距离跑、游泳等速度类项运动员来说,起着(  C  )的作用。
  A、重要      B、较重要      C、决定性      D、基础性
3.按照周期学说的基本理论,一个大周期包括一个准备时期,一个比赛时期及一个恢复时期,也就是一个(  B  )的完整过程。
A、竞技状态保持和消退          B、竞技状态形成、保持和消退
C、竞技状态准备、比赛和恢复    D、竞技状态形成和消退
4.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称为(  C  )。
A、灵敏素质      B、反应素质    C、柔韧素质      D、灵敏素质
5.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是(  C  )。
      A、可靠性和合理性      B、系统性和科学性   
C、经济性和实效性      D、科学性和实效性
6.比赛时用网将双方选手隔开,各据一方徒手或持器械击球的竞技项目称为(  B  )。
A、格斗对抗项目  B、隔网对抗项目  C、竞赛对抗  D、竞赛行为     
7.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 D    )。
A、基本作用    B、重要目标    C、基本过程    D、重要前提
8.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 A    )。
A、力量素质    B、耐力素质    C、速度素质    D、灵敏素质
9.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称为( C  )。
A、技术减难法        B、战术加难法 
C、模拟训练法        D、比赛训练法
10.运动员在身体训练课中常常会进行两种以上运动素质训练,一般来说,快速力量练习应安排在课的( A  )进行,以保证取得理想的效果。
A、后半部分    B、前半部分    C、中间    D、结束部分
二、词语解释漂浮大陆  (每小题3分,共设备铭牌制作15分)。
1.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指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训练的主要参与者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而不是一般的体育参与者,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训练水平,为取得运动成绩奠定基础.
2.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指决策过程中的协调指挥才能.决策的领导者应该懂得一套科学的组织设计原则.应该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组织形式,还应该善于用权,能够指挥自如,控制有方,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以获得最佳效果。
协调能力包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两个方面。
3.竞技战术:竞技战术是指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有效的计策与行动。
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之间、队与队之间的竞技能力日趋接近,单凭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胜对手的现象现在在一些项目的高水平比赛中不多见了。运动
员良好的运动素质、技术训练水平只有通过一定的战术表现出来,才能在比赛中胜出.
4.适宜负荷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5.循环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是日常健身运动训练方法之一。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运动员按规定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是一种综合形式的练习方法,比较生动活泼,能提高运动员的练习情绪和积极性。
三、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答: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代运动训练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与劣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与应变性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
2.简述运动员现实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答: (一)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 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 3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二)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
2制定训练计划重要的依据
3.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歇训练法及其特点。
答: 间歇训练法是指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三种: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和发展性间歇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的特点:
1高强性间歇训练法
    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短(40秒之内);负荷强度大,心率多在每分190次左右;间歇时间极不充分,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确定依据;练习内容多为单个技术或组合技术;练习的动作结构基本稳定;能量代谢主要启用磷酸原系统以及糖酵解供能系统。
2强化性间歇训练法
A、体能主导类运动项: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约在100300秒钟)
,负荷强度通常略低于主项比赛强度的10%5%,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80170次左右即可,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确定依据,动作结构前后稳定。杜仲橡胶种植
B、技能主导类运动项:技术动作种类较多,动作练习多为组合技术,技术动作的负荷强度较高,负荷性质多为力量耐力性和速度耐力性。3发展性间歇训练法
       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负荷时间至少应在5分钟以上,负荷强度控制在平均
心率为每分160次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一次持续练习的动作种类可以单一,亦可多元,供能以有氧代谢系统为主。
4.简述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与负荷特点。
答: (1)训练计划的主要任务
是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以获得竞技能力的提高。基本周分为加强度周和加量周,还可以特殊组织不同特点的强化周。在全年训练中基本周是采用最多的周型,在准备期、比赛期赛前阶段、赛间阶段等
(2)训练负荷的不断加大是基本周的主要特点。途径有3条
①增加负荷量-----同时强度保持不变或相应下降
②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不变或相应地减少
③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累加效应给机体更深刺激
湍流耗散率(3)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温调节
决定周训练内容的主要依据是:
①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将不同训练内容列入计划中
②根据不同负荷机体的反应及恢复状况,将不同训练内容如何组织在一起
5.简述战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答: 一、分解与完整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指把一个完整的战术组合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然后分部分进行练习的方法。这种训练法常在学习新的或较难的战术配合形式时采用,其目的在于让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减小难度分步学习,基本掌握各部分以后再完整学习,逐步掌握战术方法。
完整训练法是指完整地进行战术组合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学习难度不大或不能分解的战术方法时,或是运动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术知识和战术能力,不需要再进行分步学习时,采用完整练习法。分解与完整是一个整体。分解练习是为了完整掌握;完整是由部分所组成,完整练习需要逐步完善。
二、程序训练法
程序训练法是指按照竞技战术的逻辑规律、遵循人的认知法则,将战术方法设计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序,按照程序进行学习和练习的方法。它是从教学领域中引入的一种训练方法,对战术训练很有帮助。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3:20: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66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训练   练习   运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