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组件以及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组件以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车辆的冷却系统包括各个功能部件,通过各个功能部件的协同作用对系统中的热量进行管理;通常,各个功能部件都是独立设置的,彼此之间需要通过管路进行连接,且每个功能部件都需要单独与外部进行安装,零部件较分散,这样整个系统结构会相对复杂;因此如何简化系统结构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组件以及冷却系统,有利于零部件的集成,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从而有利于简化系统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集成组件,包括储存装置油泵和油冷器,所述油冷器与所述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油泵与所述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油冷器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和油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作为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所述油泵的进口与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连通。
6.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能够给电池充电的线缆装置和集成组件,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进口与所述线缆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与所述线缆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集成组件为上述所述的集成组件。
7.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的技术方案中,集成组件包括储存装置、油泵和油冷器,油冷器与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油泵与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油冷器具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进口和油泵的出口连通,第一流道的出口与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连通或者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作为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油泵的进口与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连通;通过以上结构,至少将储存装置、油泵和油冷器集成在一起,这样结构紧凑,有利于简化系统结构。
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能够给电池充电的线缆装置和集成组件,集成组件的一个进口与线缆装置的出口连通,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与线缆装置的进口连通,集成组件为上述所述的集成组件;这样在能够冷却线线缆装置的同时,有利于简化系统结构。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技术中集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图1中集成组件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图1或图2中油泵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图1或图2中储存装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安装部集成在一起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图4中储存装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安装部集成在一起的一种透视结构示意图;
14.图6是本技术中集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7是图6中储存装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安装部集成在一起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8是图6或图7中套筒部的一种立体结构透视示意图;
17.图9是图1中集成组件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10是图9中储存装置、套筒部和固定部集成在一起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11是图10中储存装置、套筒部和固定部集成在一起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12是图11中套筒部和固定部集成在一起的在一个方向上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13是图11中套筒部和固定部集成在一起的在另一个方向上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14是图1中油冷器的在一个方向上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5是图1中油冷器的在另一个方向上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6是本技术中冷却系统的一个连接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侧、外侧、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27.参阅图1至图2,集成组件100包括储存装置1、油泵2和油冷器3,油冷器3与储存装置1固定连接,油泵2与储存装置1固定连接;油冷器3具有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第一流道31内的工作介质和第二流道32内的工作介质互不窜流,第二流道32内的工作介质温度低于第一流道31内的工作介质,第一流道31内的工作介质与第二流道32内的工作介质能够在油冷器3的内部交换热量;参阅图1,为了便于描述,将图1中的第一流道31的流通路径示意成粗实线,将图1中的第二流道32的流通路径示意成粗虚线;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31内的工作介质为油,第二流道32内的工作介质为水或其他冷媒介质;参阅图1至图3,油泵2的进口21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连通,本实施例中,油泵2的进口21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从而实现油泵2的进口21和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连通,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油泵2的进口21也可以通过设置连接通道间接地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连通;参阅图2,油泵2的出口22与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连通,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与集成组件100的第一出口113连通,这里的“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与集成组件100的第一出口113间接连通;当然,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第一流道31的出口也可以作为集成组件100的出口,此时第一流道31需要进行适应性设计;另外,本实施例中,集成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接管94,第一接管94与储存装置1固定连
接并密封设置,第一接管94的管道与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连通,集成组件100的第一出口113成形于第一接管93,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集成组件100的第一出口113也可以成形油冷器或者其他零部件上;在上述结构中,将储存装置1、油泵2以及油冷器3集成在一起,这样结构紧凑,有利于简化系统结构。
28.以下将具体介绍一下集成组件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油泵2的出口22与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的连通方式。
29.参阅图2、图4和图5,油泵2的出口22与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的连通,具体地,集成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与储存装置1为分体结构并固定连接,具体地,储存装置1包括壳体12,壳体12的内表面构成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所对应的至少部分表面;壳体12具有注油孔121,通过注油孔121能够对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进行注油,具体地,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集成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接管93,第二接管93与注油孔121对应设置,第二接管93与壳体12固定连接,第二接管93的管道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连通,第二接管93作为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注油管路;参阅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与壳体12固定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与壳体12的底壁125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4与壳体12的底壁125的连接处密封设置,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4也可以与储存装置1为一体结构,或者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4也可以与油冷器3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
30.参阅图2、图4和图5,第一连接件4至少部分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集成组件100具有第一连接通道41,参阅图4,为了便于描述,将图2和图4中的第一连接通道41的流通路径示意成粗实线,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通道41全部成形于第一连接件4,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第一连接通道41也可以是部分成形于第一连接件4,部分成形于其他零部件,成形于第一连接件4的第一连接通道和成形于其他零部件的第一连接通道连通;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通道41连通油冷器3的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和油泵2的出口22,这里的“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当为间接连通时,可以是第一连接通道41连通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和与油泵2的出口22连通的通道,或者可以是第一连接通道41连通与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连通的通道和油泵2的出口22,或者可以是第一连接通道41连通与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连通的通道和与油泵2的出口22连通的通道;参阅图2、图4和图5,就储存装置1而言,第一连接通道41连通油泵2的出口22与储存装置1的第一孔口1201,储存装置1的第一孔口1201与油冷器3的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连通,本实施例中,储存装置1的第一孔口1201成形于壳体12,储存装置1的第一孔口1201作为储存装置1的一个出口;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当第一连接件4与油冷器3固定连接时,第一连接通道41相当于是第一流道31的一部分,此时第一连接通道41的进口相当于第一流道31的进口。
31.参阅图4和图5,第一连接件4包括第一主体部42和第一凸起部43,第一主体部42与储存装置1固定连接,第一凸起部43自第一主体部42的外周面凸起设置,第一连接通道41的一部分成形于第一凸起部43,第一连接通道41的另外部分成形于第一主体部42,第一凸起部43的端面具有开口431,开口431作为第一连接通道41的进口,结合参阅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43部分伸入油泵2的出口22,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凸起部43也可以是全部伸入油泵2的出口22,第一凸起部43与油泵2的出口22的连接处密封设置以防止油泵2出口处的工作介质从第一凸起部43和油泵2出口的连接处泄漏;当然,作为其他实
施方式,也可以是第一凸起部43的至少部分伸入与油泵2的出口22连通的通道,此时,第一凸起部43和与油泵2的出口22连通的通道密封设置以防止油泵2出口处的工作介质从第一凸起部43和与油泵2的出口连通的通道的连接处泄漏,具体地,可参考集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32.参阅图4,壳体12具有通孔122,沿着壳体12的第一侧壁123的厚度方向,通孔122贯穿壳体12的第一侧壁123;壳体12的第一侧壁123与壳体12的顶壁124垂直设置,壳体12的第一侧壁123沿储存装置1的高度方向延伸;参阅图2、图4和图5,油泵2有部分通过通孔122,油泵2有另部分位于通孔122之外,油泵2与通孔122密封设置;这样有利于防止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工作介质在通孔122处泄漏;参阅图2、图4和图5,第一凸起部43的开口431朝向通孔122,第一凸起部43的开口431位于油泵2的出口22,从而使得油泵2的出口22与第一连接通道41连通。
33.以下将具体介绍一下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与集成组件100的一个出口的连通方式。
34.参阅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集成组件1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5与储存装置1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二连接件5与储存装置1为分体结构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5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二连接件5也可以是部分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集成组件100具有第二连接通道51,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通道51全部成形于第二连接件5,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二连接通道51也可以是部分成形于第二连接件5,部分成形于其他零部件,此时成形于第二连接件4的第二连接通道和成形于其他零部件的第二连接通道连通;参阅图2、图4和图5,第二连接通道51连通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和集成组件的第一出口113;参阅图2、图4和图5,就储存装置1而言,第二连接通道51连通储存装置1的第二孔口1202和储存装置1的第三孔口1203,这里储存装置1的第二孔口1202与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连通,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储存装置1的第二孔口1202也可以作为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这里储存装置1的第三孔口1203用于与第一接管94连接。
35.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二主体部52和两个第二凸起部53,第二凸起部53自第二主体部52的下表面凸起设置,第二凸起部53与储存装置1连接,第二凸起部53比第二主体部52更靠近第二凸起部53在储存装置1上的连接面;第二连接通道51部分成形于第二主体部52,第二连接通道51部分成形于第二凸起部53;参阅图4和图5,储存装置1中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件5的连接面和储存装置1中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件4的连接面为同一个连接面,具体地,第二连接件5也与壳体12的底壁连接,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储存装置1中用于第二连接件5的连接面和储存装置1中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件4的连接面也可以不是同一个连接面。
36.参阅图1至图5,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工作介质通过油泵2的进口21进入油泵2的内部,进入油泵2内部的工作介质再从油泵2的出口流出,油泵2的出口22的工作介质通过第一连接通道41进入油冷器3的第一流道31的进口311,油冷器3的第一流道31内的工作介质与油冷器3的第二流道32内的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油冷器3的第一流道31内的工作介质流入第二连接通道51,再从第二连接通道51流出。在以上实施例中,储存装置1的内腔只包括第一内腔10,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储存装置1的内腔也还可以包括其他内腔,具体
地可参考集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37.以下将介绍一下油泵2和储存装置1的固定连接方式。
38.参阅图1和图2,油泵2有部分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对应地,本实施例中,油泵2的进口21和油泵2的出口22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油泵2有另部分露出壳体12。参阅图4和图5,储存装置1还包括支撑座13,支撑座13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3与壳体12为一体结构,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支撑座13与壳体12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并固定连接;参阅图1至图5,油泵2中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部分直接支撑于支撑座13,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油泵2中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部分也可以是间接支撑于支撑座13;这样使得油泵2中位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部分能够得到支撑,从而有利于防止油泵2悬臂,进而有利于提高油泵2安装时的连接稳固性。
39.参阅图1至图5,油泵2与储存装置1固定连接;具体地,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集成组件100还至少两个包括安装部6,安装部6相对壳体12向外凸起设置,油泵2中露出壳体12的部分与安装部6固定连接,具体地,油泵2露出壳体12的部分与安装部6通过螺钉或螺栓与安装部6固定连接;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安装部6与壳体12为分体结构并固定连接,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安装部6与壳体12也可以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中,安装部6呈立柱状,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安装部6也可以为环状或者其他形状。
40.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参阅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储存装置1还包括套筒部7,套筒部7与壳体12固定连接,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套筒部7也可以与壳体12为一体结构;第一内腔10所对应的壁面包括所述壳体12的至少部分内壁面和套筒部7的至少部分外壁面,本实施例中,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二内腔,套筒部7包括第一容纳部71,第一容纳部71的腔构成第二内腔,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部71所对应的壁支撑于支撑座13;参阅图3、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油泵2的进口21和油泵2的出口22位于第二内腔,油泵2有另部分位于第一容纳部71的腔,油泵2中位于第一容纳部71的腔的部分所对应的外周面与第一容纳部71的侧壁面接触;这样使得油泵2中位于第一容纳部71的腔的部分能够支撑于第一容纳部71,由于第一容纳部71所对应的壁支撑于支撑座13,这样相当于间接地使得油泵2中位于第一容纳部71的腔的部分支撑于支撑座13,从而有利于提高油泵2安装时的连接稳固性。
41.参阅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部71包括第一流通部711和第二流通部712,第一流通部711和第二流通部712贯穿第一容纳部71的底壁;结合参阅图3、图6至图8,第一流通部711的腔连通油泵2的进口21和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第二流通部712的腔与油泵2的出口22连通,具体地,第二流通部712的腔连通油泵2的出口22和中第一连接通道41。
42.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参阅图9至图13,本实施例中,集成组件100还包括固定部8,固定部8与套筒部7为一体结构,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固定部8与套筒部7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并固定连接;固定部8至少部分位于储存装置1的壳体12外并与壳体12固定连接;固定部8具有第二容纳部81,第二容纳部81的腔与第一容纳部71的腔连通,油泵2中露出壳体12的部分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容纳部81的腔;油泵2的露出壳体12的部分与固定部8固定连接;具体地,参阅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固定部8呈环状,固定部8成形有连接孔83,通过螺钉或螺栓伸入使得固定部8与油泵2固定连接。
43.以下将介绍一下油冷器3和储存装置1的连接方式。
44.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油冷器3支撑于储存装置1的外表面并与储存装置1的
外表面连接;具体地,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油冷器3位于储存装置1的长度方向,且油冷器3支撑于储存装置1的外底面;油冷器3包括换热主体33和连接板34,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4位于换热主体33和储存装置1之间,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连接板34的部分位于换热主体和储存装置1之间;参见图1和图2,连接板34的一侧与换热主体33通过焊接实现两者固定连接,连接板34的另一侧与储存装置1固定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4与储存装置1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连接板34的一侧与换热主体33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参阅图14,油冷器3具有第一进口301和第一出口302,本实施例中,第一进口301和第一出口302位于换热主体33的同一侧,第一进口301作为第二流道32的进口,第一出口302作为第二流道32的出口;油冷器3具有第二进口303和第二出口304,第二进口303和第二出口304位于换热主体33的同一侧,第一进口301所在侧和第二进口303所在侧相对设置,第二进口303作为第一流道31的进口,第二出口304作为第一流道31的出口,本实施例中,第二进口303比第一进口301更靠近储存装置1,第一进口301位于储存装置1以外。
45.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储存装置1中用于固定油冷器3的一侧安装侧与储存装置1中用于固定油泵2的一侧安装侧垂直设置;这样使得集成组件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46.以下将具体介绍一下集成组件100的其他零部件的结构。
47.参阅图1和图2,集成组件100还包括传感器91,传感器91与储存装置1固定连接;传感器91包括探头911,探头911伸入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探头911能够检测储存装置1第一内腔10中的温度或者探头911能够检测储存装置1第一内腔10中工作介质的黏度或者探头911能够检测储存装置1第一内腔10中工作介质的液位;本实施例中,储存装置1中用于安装传感器91的安装面与油冷器3用于安装储存装置1上的安装面为同一个安装面。
48.参阅图2,集成组件100还包括泄压件92,泄压件92与储存装置1固定连接;参阅图2和图4,储存装置1的壳体12具有安装孔120,安装孔120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连通,本实施例中,泄压件92部分位于安装孔120,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泄压件92也可以是全部位于安装孔120;参阅图2,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中的介质除了油之外,可能还存在气体,当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气体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泄压件92内的泄压孔会打开,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气体会从泄压件92内的泄压孔排出,这样有利于降低储存装置1的第一内腔10的气体压力,这样有利于防止气体压力过大对储存装置1造成损坏,进而影响集成组件100的使用。
49.作为其他实施方式,集成组件100也可以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油泵2的进口21的上游,这样可以对进入油泵内部的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以防止油中的杂质对油泵内部的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油泵的使用;这里的过滤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与储存装置进行固定,也可以直接集成在油泵上。
50.作为其他实施方式,集成组件100也可以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的下游,这样能够对从第一流道31流出的工作介质进行过滤,以防止从第一流道31流出的工作介质的杂质对系统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系统的使用。
51.作为其他实施方式,集成组件100也可以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油泵2的进口21的上游,这样可以对进入油泵内部的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以防止
油中的杂质对油泵内部的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油泵的使用;这里的过滤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与储存装置进行固定,也可以直接集成在油泵上;第二过滤器设置在第一流道31的出口312的下游,这样能够对从第一流道31流出的工作介质进行过滤,以防止从第一流道31流出的工作介质的杂质对系统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系统的使用。
52.参阅图16,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用于给新能源汽车内的电池充电的线缆装置102和集成组件100,集成组件100的一个进口与线缆装置102的出口连通,集成组件100的一个出口与线缆装置102的进口连通,这里的线缆装置102可以是新能源汽车内部与电池电连接的线缆装置,也可以是充电桩内用于与新能源汽车内部电连接的线缆装置;参阅图16,集成组件100包括储存装置1、油泵2和油冷器3,该集成组件为上述所述的集成组件,这里关于集成组件100的结构可参考前文介绍,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该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103,第一过滤器103设置在油泵2的进口的上游,这样可以对进入油泵内部的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这里第一过滤器103可以单独设置在冷却系统中,也可以与集成组件100集成在一起;;该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104,第二过滤器104设置在集成组件100的出口的下游,这样能够对从集成组件100的出口流出的工作介质进行过滤,以防止从集成组件100的出口流出的工作介质的杂质对系统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系统的使用,这里第二过滤器104可以单独设置在冷却系统中,也可以与集成组件100集成在一起。
53.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装置、油泵和油冷器,所述油冷器与所述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油泵与所述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油冷器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和油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作为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所述油泵的进口与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储存装置或所述油冷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所述集成组件具有第一连接通道,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通道成形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和所述油泵的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所述集成组件具有第二连接通道,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通道成形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当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连通时,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和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包括换热主体和连接板,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储存装置和所述换热主体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换热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储存装置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的进口和所述油泵的出口位于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或者所述油泵还包括套筒部,所述套筒部与所述储存装置连接,所述套筒部包括包括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所述油泵的进口和所述油泵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腔,所述第一容纳部包括第一流通部和第二流通部,所述第一流通部和所述第二流通部贯穿第一容纳部的底壁;所述第一流通部的腔连通所述油泵的进口和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二流通部的腔与所述油泵的出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构成所述储存装置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油泵有部分露出所述壳体,所述油泵中露出所述壳体的部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用于安装油冷器的安装侧与所述储存装置用于安装油泵的安装侧垂直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组件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探头,所述探头伸入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所述探头能够检测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中的温度或者所述探头能够检测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的工作介质的黏度或者所述探头能够检测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中工作介质的液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组件还包括泄压件,所述泄压件与所述储存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储存装置的顶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连通,所述泄压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10.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能够给电池充电的线缆装置和集成组件,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进口与所述线缆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与所述线缆装置的进口连通,
所述集成组件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组件。

技术总结


一种集成组件和冷却系统,集成组件包括储存装置、油泵和油冷器,油冷器与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油泵与储存装置固定连接;油冷器具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的进口和油泵的出口连通,第一流道的出口与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连通或者第一流道的出口作为所述集成组件的一个出口;油泵的进口与储存装置的第一内腔连通;通过以上结构,至少将储存装置、油泵和油冷器集成在一起,这样结构紧凑,有利于简化系统结构。有利于简化系统结构。有利于简化系统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

ꢀ(51)Int.Cl.B60L58/26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5.18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3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6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装置   油泵   组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