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笔记

医学生物学笔记
绪论
1. 汜胜之书:公元前一世纪,总结了农业生产实践方面。
2. 18世纪,林奈,二分法,统一了世界各国极其混乱的动植物命名。
3. 生命科学的分科:①按生命特点划分: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胚胎学、分类学、进化论;②生物类: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③结构水平:量子、分子、细胞、组织学、器官、个体、体、生态系统生物学。
4. 生命的基本特征:①生物大分子是生物的物质基础;②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③细胞是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④能生长与发育;⑤可以生殖;⑥有遗传与变异;⑦机体具有适应性与应激性,
5. 进化:原核生物(古细菌、真细菌)→原生生物(变形虫、鞭毛虫、草履虫)→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
第一章 分子基础
6. 组成细胞的物质称为原生质,C、H、O、N占90%。
7. 生物体内的“工作分子”是蛋白质。
8. 氨基酸分子由于含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所以是典型的两性化合物。当氨基酸溶于水时,氨基和羧基可同时电离,如果溶液呈酸性则氨基酸带正电荷;如果溶液呈碱性则氨基酸带负电荷。
9. 1ihu0个氨基酸以下称寡肽,相对分子质量6000以下,氨基酸数目少于100才称多肽。
10. 蛋白质分子结构分为四级,一级为基本结构,其余都是空间结构。①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就是一级结构。②二级结构有三种构象:α-螺旋(单链右手螺旋)、β-折叠(双链或单链回折形成的锯齿状构象)、π-螺旋(胶原蛋白独有结构,三链相互绞合成的右手超螺旋)。③三级结构由二级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近球形,单链三级结构已经能表现生物活性,但其余得升四。
管桩
11. 只有空间结构才称构象(所以一级不算),通过蛋白质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功能的现象称为变构,如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12. 变性和变构都不涉及氨基酸排列顺序(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轻微变性可逆,称为复性。
13. 蛋白质分类:①按组成:a.单纯(仅有氨基酸)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组蛋白等,b.结合(含有辅基)蛋白质:核蛋白、素蛋白、磷蛋白、糖蛋白和脂蛋白。②按分子形状:a.纤维状蛋白,多为结构蛋白,难溶于水,b.球状蛋白,易溶于水,许多具有生理特性的蛋白都近球状。③按生理功能:结构蛋白、保护蛋白、酶蛋白、激素蛋白、转运蛋白、运动蛋白、凝血蛋白、膜蛋白、受体蛋白和调节蛋白等。
14. 脲酶、蛋白酶、淀粉酶、酯酶均属于单纯酶;除酶蛋白外还有辅助因子(辅酶(水溶性维生素)、辅基(无机离子))的称为结合酶,属于结合蛋白质。
15. 稀有碱基约占tRNA所有碱基的10%~20%。
16. 功能:DNA携带和储存遗传信息,RNA传递和调控遗传信息。
17. B-DNA双螺旋的螺旋直径是2nm,螺距3.4nm,每一转有10碱基,所以两个相邻碱基对的距离为0.34nm。而A-DNA每一转有11对碱基。还有Z-DNA是左手螺旋。
18. RNA    :mRNA占1~5%,tRNA占5~10%,rRNA占80~90%
19. rRNA压力表接头参与蛋白质合成。
第二章 细胞基础
1.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具有细胞结构的最小和最简单的生物,直径为0.1um
2. 细胞膜的脂类与蛋白质的比例可从1:4到4:1,功能越复杂的膜,蛋白质含量越高。
3.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成分高达75%,髓神经纤维髓鞘膜脂类含量有75~80%。
4. 膜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包括磷脂(50%以上)、胆固醇(不超过3分之1)和糖脂(一般不到5%,但神经细胞可5~10%)。都是极性分子。
5. 膜蛋白分为膜整合蛋白(跨膜或镶嵌蛋白,70~80%)、糖锚定蛋白和外周蛋白。
6. 细胞膜的特性:①不对称性,细胞膜两侧膜蛋白不对称分布、膜脂不对称,这些不对称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②流动性,膜脂可以发生脂肪酸链旋转异构运动,脂肪酸链的摆动与振荡伸缩运动,膜脂分子的旋转运动,侧向扩散运动及翻转运动,膜蛋白可以发生被动扩散和细胞代谢驱使运动。
7. 细胞连接: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在需要承受机械压力的组织广泛存在,如皮肤、口腔、食管),通信连接(间隙连接、化学突触、胞间连丝)
8.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①物质运输【穿膜运输(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极性很强的水化离子高到低)、水通道介导扩散、异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主动运输)、膜泡运输(胞吞(可分为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三种方式)、胞吐)】;②信号传导;③细胞识别;④免疫作用
9. 受体是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分为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有)、G蛋白偶联受体和酶联受体(主要受体)三种。
10. ABO型抗原:H 物质是 ABO 血型抗原系统的基础,糖基的排列顺序是半乳糖-乙酰半
乳糖胺-半乳糖-乙酰半乳糖胺,其糖链末端为岩藻糖。O 型者有 H 抗原,在 H 物质糖链末端加上一分子 N-乙酰氨基半乳糖形成 A 抗原,在 H物质糖链末端加上一分子半乳糖形成 B抗原。
11. 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存在于人的白细胞表面,故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又叫器官移植抗原,T细胞表面有识别H机器人焊接LA的受体,能识别异体细胞的HLA,所以会产生排异反应。
12. 细胞表面包含细胞外被(糖蛋白)、细胞膜、胞质溶胶(高浓度蛋白质)。
13.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脂质,没有糖类
14. 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ER)、高尔基体、溶酶体、核膜和转运小泡。
15. ER可以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来,称微粒体。
16. 葡萄糖-6-磷酸酶是内质网的标志酶。
17. 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管状结构,相互连接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
18. 粗面内质网的功能:①核糖体支架;②蛋白质糖基化;③折叠和组装肽链;运输蛋白质。
19. 光面内质网的功能:①合成脂类;②解毒作用;③代谢糖原;④储存和调节钙离子浓度;⑤胃低腺壁细胞的还与生成胃酸有关,肝的与胆汁生成有关。
20. 高尔基复合体是由一些排列较为稳定的整齐的扁平膜囊组成的膜性网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顺面高尔基网,又叫形成面或未成熟面,靠近ER,接受来自ER的运输小泡;中间高尔基网,由3~8层扁平囊泡组成,可分顺面、中间、反面膜囊三个亚区;反面高尔基网,又叫分泌面或成熟面,朝向细胞膜。
21. 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①参与细胞分泌;②蛋白质糖基化;③分选蛋白质;④参与细胞膜相结构的转化。
22. 溶酶体分为初级溶酶体(只含酸性水解酶,无作用底物)、次级溶酶体(异噬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终末溶酶体(老了的,大部分被胞吐排出,没有排出的可形成脂褐素、髓样结构、含铁小体)三类。
23. 溶酶体的功能:①消化以营养细胞;②免疫防御保护;③参与受精过程,精子顶端的顶体便是一个溶酶体,可溶解卵细胞的外被,形成孔道;④促进组织器官的变态发育;⑤参与激素合成与分泌调控。
24. 硅肺:巨噬细胞的溶酶体无法消化二氧化硅,导致巨噬细胞不断死亡,并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的胶原,导致肺部形成胶原纤维化结节,可用克矽平类药物。
25. 过氧化物酶体又叫微体,也是一种细胞器,形态:由一层单位膜包裹形成,呈圆或卵圆形,其内常含有尿酸氧化形成的晶格结构(类晶体)。人和鸟的较小,称微过氧化物*。
26. 微体所含的酶:过氧化氢酶(40%)、氧化酶(50%)、过氧化物酶等。
分布式kvm27. 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①解毒作用,可将有毒的过氧化氢还原;②调节细胞内的氧浓度;③进行脂肪酸的氧化;④参与含氮物质的代谢。
28. 线粒体是含酶最多的细胞器,主要由外膜、内膜膜间腔和脊间腔4部分组成。
29. 线粒体外膜蛋白质:脂类=1:1,内膜蛋白质:脂类=41
30. 基粒分为头(可溶性A电子定时器TP酶,称F1因子)、柄(寡霉素敏感授予蛋白,OSCP)、基片(疏水蛋白质,称HP或F0因子)三部分。
31. 细胞氧化的步骤:糖酵解、乙酰辅酶A生成、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偶联氧化磷酸化。
32. 1个葡萄糖分子可生成38个ATP,其中36个由线粒体产生。
33. 原核细胞核糖体由三种rRNA,而真核细胞有四种rRNA,线粒体内也有核糖体。
34. 核糖体上的功能部位:①mRNA结合位点;②A位点,是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③P位点,是肽酰-tRNA的结合位点;④E位点,又叫tRNA结合位点,是肽酰-tRNA暂时停靠和即将释放的位点。
35. 当胞内Mg离子浓度大于0.001mol/L时,大、小亚基才结合,大于0.01时,两个核糖体形成二聚体。只有需要合成蛋白质时,大小亚基才结合,结束后就解离。
36. 微丝主要由肌动蛋白构成,有α、β、γ三类,其中α为横纹肌、心肌、血管及肠道平滑肌所特有。
37. 微丝的功能:参与形成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参与肌肉收缩、细胞变形运动、细胞质流动、吞噬作用及细胞分裂,参与受精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
38. 微管主要由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微管是一种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壁由13根原纤维组成。
39. 微管的存在形式:单管分布在细胞质中,二联管分布在鞭毛和纤毛内,三联管分布在中心粒和纤毛的基体。
40. 上皮细胞的中间纤维由角蛋白组成,肌细胞中是结蛋白,间质细胞中是波形蛋白,神经元中是神经元纤维,中枢胶质细胞中是神经胶质纤维(可以由此判断癌细胞是否转移而来)。
41. 中心体由中心粒和周围的中心球组成。中心粒由一对相互垂直排列的短筒状小体组成,9束三联微管构成了筒状小体的壁。
42. 中心粒的功能:①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微管组织中心;②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为细胞运动和染体提供能量;③参与细胞分裂过程。
43. 纤毛和鞭毛主要由微管蛋白和动力蛋白构成。
44. 纤毛鞭毛的组成:①毛部,由9组外周二联微管和一对中央微管组成;②基体,由9组三联微管构成;③根丝。
45. 鞭毛是均匀的波动,纤毛是双相搏动(快速有效拍击、慢速回复拍击)。
细胞核
1. 细胞核由核膜、染质、核仁和核基质组成。
2. 核膜两层膜之间称核周隙或核周池。因为外层核膜与粗面内质网相连,所以核周池与内质网腔相通。
3. 核孔复合体是捕鱼笼式,分4部分。①胞质环(外环),其上8个胞质颗粒和8条胞质纤维;②核质环(内环),发出8条长纤维,形成核篮;③辐,八个,连接其他三部分;④中央栓,位于核孔中心。
4. 染质分为常染质和异染质。常染质位于细胞核中央,异位于边缘;常螺旋疏松,
异螺旋密集;常基因可以表达,异不能表达。
5. 染质=DNA+组蛋白(1:1)。DNA缠绕核小体(组蛋白八聚体,除H1外各一对)1.75圈,呈串珠状,H1在外防止DNA滑落。
6. 染质变成染体:每六个核小体紧密结合成一圈,形成螺线管(二级结构),螺线管再螺旋化,形成超螺线管(三级结构),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染单体。
7. DNA→缠绕核小体,被压缩7倍→螺线管,被压缩6倍→超螺线管,被压缩40倍→染单体,被压缩5倍。
8. 染体的着丝粒由异染体构成。它位于主缢痕的中央。染体还有次缢痕。有些染体(13、14、15、21、22号)的近臂末端有通过次缢痕与染体连接的染质细丝,称为随体。
9. 端粒的主要功能:维持染体末端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保持染体结构的完整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0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555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胞   蛋白   蛋白质   结构   形成   功能   参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