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市桥梁隧道景观设计技术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2)
城市桥梁 (3)
3.1一般规定 (3)
3.2 跨水系桥 (4)
3.3 高架桥、跨线桥 (6)
3.4立交桥 (7)
4 城市隧道 (8)
4.1一般规定 (8)
4.2 车行(人行)环境设计 (9)
4.3 洞内装饰设计 (12)
压刨
4.4 洞口景观设计 (13)
本标准用词说明 (16)
附录 (17)
1总则
1.0.1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各地市的城市交通桥梁、隧道建设项目,不包括只通行行人、非机动车的桥梁、隧道和非城市道路上的桥梁、隧道。
1.0.2 本标准主要从桥梁、隧道的视觉观感、与环境空间协调和车行(行人)环境三个方面,对城市桥梁、隧道景观设计进行指导和规范。
1.0.3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山岭隧道
穿山体的隧道,本标准从环境景观的角度,表述洞外无下穿引道直接进入洞口的隧道。
2.0.2下穿通道
本标准从环境景观的角度,表述经过两侧设墙体的下沉引道再进入洞口的隧道。
2.0.3亮度
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2.0.4洞外亮度
距洞口一个停车视距外、离路面1.5m高,正对洞口方向20°视场范围内环境的平均亮度。
2.0.5入口段
进入隧道的第一照明段,是使驾驶员视觉适应由洞外高亮度环境向洞内低亮度环境过渡设置的照明段。
2.0.6过渡段
雨水管理系统
隧道入口段与中间段之间的照明段,是使驾驶员视觉适应由隧道入口段的高亮度向洞内低亮度过渡设置的照明段。
2.0.7中间段
沿行车方向连接入口段或过渡段的照明段,是为驾驶员行车提供最低亮度要求设置的照明段。
2.0.8频闪效应
特指因光源间隔布置或自然光对间隔布置的格栅投射产生的明暗交替现象,当交替变化频率在一定范围时,对驾驶员产生烦躁、紧张、焦虑的心理,影响行车安全。
2.0.9噪声敏感目标
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自然保护区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或区域。
3  城市桥梁
3.1一般规定
3.1.1 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应与环境协调,以获得整体空间美为设计目标。
替攥讒斬
桥梁体量、形态、风格、彩等应放在环境空间中进行设计,避免为突出桥梁单体形象而忽视整体空间效果。自然环境中的桥梁,应选用与自然景观相适宜的桥梁形式,尽可能减小对桥址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城市设计的区域,应与城市设计所确定的城市风貌特征相协调。宜从历史文化、城市特质或时代主题等方面提炼风格或元素,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桥梁景观。
3.1.2应对主视角及其需求进行分析。
溴代环丙烷
替攥讒斬
主视角取决于该视角的观察者人数和桥梁在其视野中的停留时间,行人视角一般更需要被关注。城市桥梁,可能出现几个主视角。不同视角对桥梁景观的需求不同,远视点中,应重点关注主体造型、彩及其与背景环境所构成的场景;近视点中,应重点关注构件和附属设施的造型、材质和细节处理。
多媒体集中控制器3.1.3 桥梁景观效果应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主视角的场景中进行评价。
替攥讒斬
为保证主视角的桥梁景观设计效果,可借助手绘效果图、实景背景的效果图,有条件的还可采用结合
三维实景模型的BIM技术、AI技术等手段,从视觉感受、桥梁自身及其与环境之间是否协调等方面进行检验。
3.1.4 桥梁景观设计应关注人的体验感。
替攥讒斬
除视觉上的美观外,好的感受还来源于桥梁给予人们的其它良好体验,如安全、舒适、快乐。例如,大交通量桥梁上的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可靠的隔离或错层、分开布置,提高安全度;利用桥头、桥下空间为行人提供休憩、休闲场所,提高舒适度;通过在良好景观视野位置提供观景平台、增加创意和趣味设计,提高快乐度。
3.1.5桥梁造型应表现其主体结构形式;车行桥应选用结构合理、传力路径清晰的造型。
替攥讒斬
桥梁造型应“真实”,不得采用“伪结构”,例如假拱桥、假索桥;外观应能体现内在结构,不得过度装饰,改变整体形态。
车行桥梁荷载较大,不应为追求造型奇特而采用受力不合理、大量增加建设维护成本的结构形式。
3.2 跨水系桥
3.2.1 当跨同一水系的几座新建桥梁距离较近时,宜进行桥梁景观规划。
替攥讒斬
桥梁景观规划可结合滨水景观带的主题风格,对各桥梁的造型、彩、夜景等进行统筹考虑,使其成为滨水空间的景观构成和亮点。
3.2.2 在古桥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近代桥附近新建的桥梁、大型桥梁和其它特殊景观要求的桥梁,应进行桥梁景观方案专项设计。隧道施工风机
替攥讒斬
水喷嘴古桥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近代桥,是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非常重要的记忆符号,应有充分的保护意识。在其附近新建桥梁时,应在调查研究旧桥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使新、老桥之间具有外观和内在的联系;应从多视角的场景中审视新、老桥的关系,不应使新桥凌驾于老桥之上。
可通过方案竞赛等方式选取最优桥梁方案。
3.2.3 应注重在岸线的远近不同视角下的景观效果。
替攥讒斬
滨水空间一般具有由远及近至桥下的连续视点,因此跨水系桥不仅关注立面景观效果,也要关注侧下方、桥下视角的景观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3:2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55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桥梁   城市   视角   隧道   环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