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

分布式存储数据保护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矿山开采越来越多,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还制约着区域的经济发展。虽然在政府部门的规范下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相对的改善,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治理效果并不理想,生态环境修复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其次探讨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以及其他高新行业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其中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中的一种表现。本文就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常见的地质灾害
进行论述,针对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改善人们的切身利益,从而不断推进可持续性发展。
1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1.1疏干排水
疏干排水是地下开采矿山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在矿山开采前须疏干地下水,必要时需加强对不同高度进行深层次深降强排,因地下水强制性排出,导致地下应力场的改变,同时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并形成突水矿井情况、不同地面坍塌情况等矿山地质灾害。这类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生于煤矿和地下开采石灰岩矿,因地层为煤层或石灰岩,地层富水性强,且因开采和岩溶问题,易形成较大采空区,煤层的承载力较弱,石灰岩地层区域存在岩溶问题,地下水水位变化,极易引发地面塌陷,因而影响地面矿区工作人员、交通运输以及周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巴氏杀菌锅1.2环保意识差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给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
烈。部分开采企业为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思想意识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开采工作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破坏,一味强调经济效益,不顾生态效益。此外,部分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未对采矿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部分开采企业在进行矿产开采前,并未对地质进行全面勘查,也没有指定地质问题的针对性措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2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2.1修建排水设施
排水不利是影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时针对地质灾害易发情况,合理修建排水沟、在沟底设置防渗土工布,或利用平水排水法排出地下水,防止地下水沿土石面渗流,此种方法可行性较大,并且节省费用、效果较佳。
一次性封条2.2预防山体滑坡家庭视频电话
矿山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山体滑坡形成的因素和条件,在开采过程中就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相关的预防工程。在预防山体滑坡过程中,
需考虑两个方面,要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山体的威胁。通过降低地表水地下水的压力,防止岩土发生软化和分解现象,并消除地表水地下水对岩体的冲击作用。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边界修建水沟,在滑坡区内修建排水沟,并根据当地的地质结构和水文特点,设计地下水的排除工程,通过水平钻孔疏水法、竖井抽水法等对地下水进行排除,从而有效预防山体滑坡。
2.3矿山崩塌
异丙醇钛
崩塌及其隐患主要发生于露天采场开采边坡、矿区道路边坡以及地下开采修建地下开采硐口边坡,主要威胁对象为矿山开采施工人员及机械、过往行人或牲畜等,可采取预防措施、工程治理措施和监测措施等。(1)预防措施。避让:设置警示牌或围蔽,避免人员在危险区逗留。(2)整治措施。①清除危岩体:采用人工削方或爆破碎裂法清除危岩体;②加固危岩体:支顶、支撑、拦挡、拉防护网等;③截排水系统。(3)监测措施。主要采取地表变形监测和人工巡视监测,其中以人工巡视监测为主。人工巡视监测主要为汛期监测宏观变形情况及与变形有关的异像,以达到预报功能。地表形变监测主要包括大地测量法、GPS法、遥感(RS)法、近景摄影法、测缝法、沉降法等。
2.4推广土地复垦技术景区综合管理系统
矿山开采过程会对土地造成破坏,造成了资源浪费,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推广土地复垦技术,能够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缓解矿区的人地矛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够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在实际的工作中,可采用煤矸石等材料对塌陷地区进行复垦填充,降低水土流失等灾害出现的概率,降低矿山开采对复垦区域的影响。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地面的压实处理,并选择适当的恢复技术,这是降低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举措。通常情况下,土地复垦根据边坡角度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第一,边坡角度小于30°。此类区域可对土壤进行平整、改良,之后采取植树造林的方式来修复生态环境。第二,边坡角度在30°~45°。此类区域需采取爆破造林等方式进行处理。第三,边坡角度在45°~60°。此类区域的处理首先需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之后可对其进行削坡处理,再使用水泥网格来完成环境修复。第四,边坡角度在60°~80°。此类区域属于陡峭性岩壁,对其进行处理主要采用种植槽技术。第五,边坡角度在80°~90°。此类区域的生态修复需要借助混凝土,采取喷播的方式将种子种植在边坡,实现绿化。
2.5防治地表坍塌措施
在防治地表坍塌过程中,需要根据矿山的具体特点,合理设计回填参数和边坡参数,并加强对采空区的监测。为防止出现地表坍塌现象,需要加固矿柱,并做好稳固边坡工作,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出现开裂变形现象,就要立即停工,然后让专业的地质勘探队伍进行勘查,并针对开裂变形现象制定合理的措施,同时在坑道内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矿顶出现坍塌现象。
2.6锚索加固或抗滑桩
这是一种对地质灾害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抗滑能力大,效果明显,并且锚索或抗滑桩的桩位可根据现场条件灵活设置。
2.7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各利益相关方可根据开采工作实际情况组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小组,依法赋予这个组织一定的执法权,从而实现从矿产开采到闭坑全过程的监督,严格管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确保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修复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升执行力。此外,相关部门应当选用科学的技术和设备开展不定期的监测,监测重点在于矿山周边土壤、地下水等
地质环境指标情况,一旦发现存在污染物超标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并依法进行惩处,从源头上提升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水平,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结语
综上所述,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表坍塌等,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是一项重要、长期的工程,矿山在开采和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矿山地质灾害的相关治理和防治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过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环保理念,重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通过采用科学防治的方式,使中国矿业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欣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综合利用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20(07):295-296.
[2]刘炎波.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及恢复治理方案改进研究[J].世界有金属,2020(12):258-259.
[3]赵克锋,张阿熳.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环境与发展,2020,32(01):244-245.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31: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53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矿山   地质灾害   进行   开采   治理   问题   监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