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风险与防灾减灾

u魅
建筑工程jian zhu gong cheng
106地下工程风险与防灾减灾
◎徐一凡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人们对城市空间掠夺式的索取使得城市的各类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城市空间将会面临枯竭的危险。地上空间的严峻形势使得大力发展地下空间成为趋势,可以说,21世纪是地下工程大发展的世纪。然而随着地下空间的蓬勃发展,隐患也随之而来,地下工程面临的风险不可忽视,防灾减灾必须重视。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灾减灾;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建设
一、前言
地下工程,即城市地下工程,是相对于地上空间而言的,地下工程的建设包含地下空间和建筑物的建设。近代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欧洲近代工业革命,1863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地铁—伦敦大都会地铁。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在20世纪30年不带陆续开始了地下商业街的建造。我国的地下工程发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而飞速发展。我国的铁道隧道工程、公路隧道工程、地铁隧道工程,水工隧洞与地下水电站工程的发展如火如荼。截至2017年
底,全国地铁累计运营里程达4407km(其中“十二五”以来新增地铁运营里程约2697 km,累计运营里程的年增长率保持在9%—19%)[1]。随着地下工程的深化发展,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将成为趋势[2],未来的地下工程将更加综合性、信息化。因此,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尤为关键,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人员撤离和救援难度大,灾害一旦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因此就要全面加强地下工程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
二、地下工程灾害
(一)地下空间火灾
地下空间属于封闭环境,一旦发生火灾,其造成的危害将比地上空间惨重的多,地下空间灾害大部分源于火灾灾害,相较于地上空间火灾,地下空间火灾特点为:①火灾产生的浓烟不易扩散。由于地下空间封闭性高、通风条件差,一旦有火灾发生,可燃物的不充分燃烧将会产生CO、SH2等有毒气体,对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②火灾烟气温度高。相交于地上空间火灾800℃的烟气温度,地下空间火灾的烟气温度能达到1000℃以上,而且,火灾的浓烟使能见度降低,救援难度增大。③人员集中且不宜疏散。由于地下工程火灾的种种特点,因此地下工程火灾防治更以预防为主,结合防消。我国建筑防火技术要求对火灾危险性高的物品的堆放、地下空间的隔断、相关报警装置的设立等方面做了严格的控制。地下工程灭火相较于地上而言,难度更大,基本方法为:①断氧窒息法:一般采用沙
袋封堵(不适合长大隧道,宜与防火分区结合)或化学灭火。②阻燃材料隔断法:地下工程的内部装修材料,一般采用无毒、碳含量较低的阻燃材料。③降温处理法:采用自动洒水系统或者常规消火栓系统进行降温。
(二)地下工程的水害防治
水是隧道万害之源,地下工程的水害多存在于隧道工程。以隧道工程为例,施工期间,涌水可能导致施工机具甚至坑道被淹,增大施工难度;运营期间,漏水、涌水现象又可能导致衬砌破裂、隧底吊空、铺底或仰拱破碎等现象的发生,危害极大。在一些环境恶劣地区,水的出现更加不利。严寒地区出现的漏水冻融现象,危及行车安全;岩溶发育地区因大量涌水涌泥掩埋路线,导致运输中断。对于涌水量较大的越岭隧道,危害更甚。地下工程水害情况多为:①地下隧道出现渗漏水现象。②衬砌周围出现积水现象。③潜流冲刷现象。地下工程应充分考虑防水设计,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防水原则。具体措施为: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疏排,对地表水丰富的浅埋隧道;注浆堵水;增设内防水层;隧道结构设计和防排水设计综合考虑。一次做好防水设计、施工指导思想上要求以排为主,不留 后患。
(三)地下工程地震灾害
由于车辆的不断增加,地下地车库的开发为缓解地上停车位的压力应运而生。作为兼具人防功能的地下工程,地下车库多是设立在建筑工程下方,上方承受巨大的建筑荷载,造成了车库上部结构较为脆弱。近些年,部分的地震案件表明,地下车库由于土体的环绕,地震压力都会集中在顶棚位置,容易产生坍塌问题。因此需要重点考虑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问题。对此,可以采用人防工程防护技术、阵地工程、新型材料的应用,从而提高地下室的抗灾减灾的性能。未来,加强对地下空间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工作,提出更加先进的抗震建议与抗震措施成为地下工程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的重点。
(四)地下空间空气污染灾害 
随着地下工程的深层发展,地下空间及周围环境呈现趋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地下空间开发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增多,同时地下空间结构周围的岩土、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也较高,衰变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放射线,对于长期处于地下空间里生活、工作的人会造成无形的伤害,对这类地下空间灾害及其防治的研究还刚起步。 
三、总结与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地下工程的建设也将更加深入,技术更加成熟。地下空间涉及领域广,其学科化发展倾向越来越重,地下空间学科化发展将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的,对于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也应予以重视。目前,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任面临问题,如:灾安全措施不充分;灾害发生时
冷轧酸洗避难困难对地下水、振动等环境影响;室内环境如空调、防排水、采光发生灾害时人们的心理恐惧、不安和压迫感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在未来也将随着地下工程大力而得到解决。从而更有力地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 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作者简介:徐一凡(1998-),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
参考文献
[1]田野,刘宏,张智峰,王海丰.中国地下空间学术研究发展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0,16(06):1596-1610.
装配平台[2]李荣,陶留锋,吴濛.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07):45-47+51.
[3]冯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防灾减灾[J].建筑技术,2020,51(02):175-177.
[4]覃扬庆.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以及防灾减灾的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18(03):119.骨灰戒指
[5]倪照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发展综述[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05):20-31.无卡轴旋切机
[6]李杰,黄德祥.地下商业建筑通风排烟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01):31-34.
冷轧辊
[7]韩芳垣,陈辉.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建筑防火设计对策[J].低温建筑技术,2006(03):37-38.
[8]郝亭宇. 地下工程典型不良地质水害治理技术[D].山东大学,2015.
[9]程伟.地下工程水害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14):145.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478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下工程   空间   隧道   火灾   减灾   工程   防灾   灾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