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资源有效利用低
我国农产品资源,品种多、产量大,不少品种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从人均产量上粮食、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稍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不少农产品还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产品是否富有的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农产品资源还谈不上富有。然而在农产品资源有效利用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
沥青透水混凝土(1)因贮藏、加工能力差,产后损耗严重。我国果蔬产量虽然很高,主要是以鲜销为主,加工只占很小份额,鲜销又受到贮藏能力、技术水平限制,损耗很大,一般达25%~30%,浪费惊人,比发达国家5%的损耗大得多。粮食产后损耗也高达10%以上,比发达国家2%的耗率也高得多。农产品出现贮藏期间损耗大,是由于我国贮藏能力不高,贮藏技术水平低所造成,其根源在于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所造成。我国粮食人均400kg,目前就出现销售难,市场上供大于求,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美国人均粮食1000kg 左右,也没有出现数量过剩的已经不能解决的程度。问题的关键我国农产品许多是以原料方式出售,没有进行加工,尤其没有进行深加工,进行加工所占的比重太小。以不进行加工的农产品投放市场,尤其进行贸易,本身没有增值,没有有效利用,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只不过是不以直接损耗方式出现。环丙基硼酸
(2)缺乏适宜加工的农产品品种,制约了加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协调关系,只是做到了“生产什么,加工什么”,还难以做到“加工什么,生产什么”,我国农产品品种数量是不少,在世界上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名列前茅,但并不是所有品种都适合于加工,如适合加工果汁的苹果,在前几年我国种植的苹果品种中很难得到,不是出汁率太低,就是香昧不适于加工果汁。大多数的小麦加工不了食品用的优质专用粉,多数早籼稻不适于加工精米等等,这种情况很普遍,以至造成了一方面农产品供大于求,大量积压,而出现加工业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料进行加工的怪现象。如面粉加工业进口小麦,啤酒制造业进口大麦。为适应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不能提供适于加工业的品种,也是农产品资源浪费另一种表现形式。
(3)农产品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加工中副产品综合利用差。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品多数是只经过简单的加工就投入市场,进行进一步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所占比重较小,多层次开发更多的产品为数就更少了。如玉米、马铃薯加工成淀粉后还可以开发更多的其他产品,美国可以将玉米加工成几千个产品。发达国家很重视农产品加工所产生副产品再加工的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如淀粉厂的废水、废渣经酵母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果品加工中的果皮进行加工生产果酸、果胶。畜禽屠宰的废弃物(血、内脏、羽毛)加工成饲料,而在我国,大多数副产品都作为废弃物丢掉,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2.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差、技术水平低
我国农产品通过加工的比重不大,虽然有农产品品质不好的自身问题,但与加工生产方面的问题关系更大,多年来的农产品加工多为作坊式生产,虽然改革开放后有很大改观,但基础差、水平低还没有彻底改变,更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几千年来留下的老式加工工艺不能实现现代产业化生产,受到国外先进工艺挑战,市场被挤占。如豆腐、面食和特的酱菜加工等许多中国传统的饮食,还要采用国外加工工艺生产,由于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市场被国外产品挤占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许多农产品加工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向深层次进展,技术与装备落后是最主要的原因,发达国家早已用在产业化的高新技术,我国多处在刚起步阶段,差距是明显的。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综合利用差、能耗高,加工出成品品种少、成本高、质量差,很难与发达国家竞争。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品虽然已有上千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多属于标准陈旧、不规范,也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所订标准指标落后,与国际不能接轨,加上实验检测手段落后,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与发达混炼机
国家差距较大,也造成产品质量不好,严重影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值低、成本高,难于与国外大企业竞争
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之多,居世界各国之冠,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农村的作坊式生产企业之多难以统计,各个统计部门也难以说出较准确数字。加工企业规模过小,也就无法大规模投入技术改造
资金,落后的加工工艺和落后的加工装备,很难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低,耗水、耗能高,造成加工成本居高不下。面对即将加入WTO形势严峻。国外则向大型集团化发展,降低加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日本10个大食品企业的总产值超过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1999年仅“雀巢”和“联合利华”两家食品企业集团在全世界的总产值也超过了我国食品工业1999年全年的总产值,而“雀巢”和“联合利华”在世界各地的员工共有20万名,而我国食品工业却有400万产业工人,这差距是明显的。
4.农产品加工设备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作为一个行业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年增长速度大于20%的80年代、90年代的高速增长,目前已进入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开发能力时期。1998年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行业总产值为200亿元,用于农产品加工机械的产值140亿元,用于农产品加工后包装机械产值为60亿元。有生产企业4000余家。生产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22大类,通用设备10大类,产品品种250多种。有科研单位130余个,科研人员8000多人。在短短的20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向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一大批水平较高的成套设备或单机。如15万包/h方便面生产线、3.6万瓶/h啤酒灌装生产线、2000只/h鸡屠宰生产线、微波干燥(杀菌)设备、10t/h处理量的高压均质机、100m[2]喷射泵式高效低耗真空冷冻干燥成套设备、JM-130胶体磨、JMJ500型巧克力精磨机、FC 节能粉料气流干燥机、YLZ振动排渣过滤机、SWWF200系列低温升超微粉碎机、植物油料制油预处理
甲烷制氢膨化设备、80~300罐/min易拉罐灌装生产线、12~1500盒/h砖形复合无菌包装饮料生产线,RNJM03-5000三效蒸发器、5t/h果酱生产线、13T1000F2型滚切饼干机、螺旋式速冻机、桔瓤果汁加工关键设备、真空油炸果蔬脆片设备、带式榨汁机及果茶加工成套设备等,在近10年几百项较高技术水平加工装备相继问世投入生产。一些新技术也逐步应用到农产品加工机械中。例如微波技术、速冻技术、真空压力技术、膜分离技术、挤压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与自身相比技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因起步晚、基础差,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机械仅占5%~10%,整个行业落后20~25年。其差距主要表现在:
(1)买方市场情况下的产需矛盾。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因起步晚,在80年代,农产品加工机械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故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工业产值年增长速度超过30%,进入9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买方市场逐步形成,虽然农产品加工机械工业生产量和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但是产需矛盾依然突出,无论在产品品种、质量性能都不能完全满足农产品加工业的需求。
1994年进口农产品加工机械18亿美元,基本上和国内生产的农产品和包装机械产值相同。1997年食品机械进口6.59亿美元,包装机械进口11.83亿美元,1998年农产品机械进口3.7亿美元,食品包装机械进口14.35亿美元,虽然农产品加工机械进口有所减少,但由于包装机械进口上升较快,超过国内生产产值。这种产需矛盾还要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2)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经济规模和布局等方面的差距。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单机多,成套流水线少。通用机型多,对特殊要求、特殊物料加工和包装缺门多。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技术附加值、高生产率的产品少。主机多、辅机少。发达国家无论技术简单还是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门类较为齐全,产品系列依市场需求而生,成龙配套。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最大差距在于重视生产加工、轻研究开发,研究创新不够,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及时提供产品,大多数企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
超过10%,而其中真正从事研究开发人员为数不多。发达国家生产企业,都比较重视产品研究开发,如德国海德堡集团,雇员达1200人,研究开发人员就占800人。
在经济规模方面的差距,一是集中度不高,二是人均劳动生产率低。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企业,从企业数量上看,还是不少的,有4000多家,比一般发达国家都多,但总产值却很低,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生产企业年产值一般在几百万到1000万人民币之间,超过5000万的为数不多,低于100万的企业数还不少。人年均劳动生产率只有少数企业可以达到10万人民币,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发达国家生产企业年产值如美国和意大利平均在0.5~0.7亿美元,德国海德堡集团1200人年销售收入22~23亿美元。从布局看,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辽宁、北京和河南等省市,上述8省市生产企业占全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和包装机械生产企业总数的64%。而西北地
区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省、区的生产企业只占总数的0.8%,分布很不均衡。
(3)产品质量、性能、技术水平及品种差距。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的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短,无故障时间短,大修期短。绝大多数产品还没有制定可靠性标准,少数较好的产品制定的可能性标准无故障时间比发达国家低得多,是发达国家的1/2~1/3。
性能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低、能耗高。如啤酒生产线,设备生产能力低50%,耗电量为发达国家的6倍,洗瓶机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
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应用少,自控技术差,生产线自动程度低。比发达国家落后20~25年。
品种差距也较大,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和食品包装机械产品有6000多种,而且成套数量多,新机型不断涌现。而我国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包装机械产品品种及配套数量少,约为国外品种数的一半。
(4)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方面差距。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尚无真正从事农产品加工机械研究的试验室,主要还是仿制、测绘,稍加国产化改进,谈不上科学研究。国外一些大公司实验研究手段很完备,
我国生产企业实验研究基本上不具备,研究所实验研究手段也不完备,只有个别大专院校近几年增添一些实验研究设备,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科研、开发投入少,按规定技术投入可占销售收入的3%,多数企业做不到,而发达国家科研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8%~10%。
我们的开发手段落后,现在好一点的企业开展了“甩图板工程”,真正使用CAD的极少。而对发达国家而言,CAD只是一种基本手段。科研投入少,则产品开发少有创新,难上水平;而手段落后,投入少,新产品开发则数量少、而且开发周期长。
(5)出口产品创汇方面的差距。我国农产品机械出口额1998年达到8.82亿美元,考虑到其中工业炉占很大比重,如去掉还有3亿多美元,占当年农产品加工机械国内总产值的17%,食品包装机械1998年占当年国内食品包装机械总产值的4%左右。而发达国家出口额占总产值的比重都很大,如德国占70%左右。
我国农产品加工机械出口技术附加值低,多为低水平耗材产品。而发达国家则不同,出口多为高技术、成套生产线设备。
三、今后十年(2001~201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的重点研究与开发领域
1、粮油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
重点开展稻谷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包括稻谷产地脱壳,稻谷煤气发电,糙米准低温(5~15℃)高水份(15%)贮藏保鲜,精米加工(包括选、抛光、复鲜、增香等),真空小包装精米低温贮藏,米糠制油,糠饼及油脚的综合利用等;小麦碾皮制粉加工新技术研究和专用面粉的开发,包括碾皮加工机械的研制与改造,麸皮膳食纤维的制造与利用,碾皮制粉的面粉质量标准,现有面粉厂的改造,使改造后的粉厂最低生产三种基本粉(高蛋白的面包粉、中
蛋白的通用粉、低蛋白的饼干、糕点粉);提高玉米利用价值的综合利用工程化、产业化研究,包括玉米半湿法脱胚及胚芽分离技术,特制玉米粉和玉米蛋白粉生产技术,变性淀粉的开发,以及利用玉米淀粉生产化工原料等;植物油脂加工新技术及优质新油源的开发,包括乌柏、茶籽、核桃、红花籽等特有脂肪酸成份的研究与分离技术,水溶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浸出法、混合溶剂浸出法、物理精炼等新技术的改进及装备的产业化;粮食贮藏技术研究,包括粮食贮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计算机在粮食贮藏中的应用技术,新型仓型的设计,仓库害虫、鼠害的高效防治技术,高效、节能、无污染的粮食干燥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等。
废液处理
2、果品、蔬菜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适合不同加工、利用目的果品和蔬菜专用品种的选育,如苹果、柑桔果汁专用品种等;果品
、蔬菜主要品种耐贮性研究;果品、蔬菜及其加工产品质量标准的系列化、国际化;果品、蔬菜最适保鲜、保质包装材料;果蔬速冻、脱水制品,以果蔬为原料加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消化吸收从国外引进的气调果品、蔬菜贮藏库和果汁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等。
3、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重点开展淀粉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如变性淀粉的开发技术,淀粉生物发酵,利用淀粉生产化工原料、可降解塑料,以及淀粉工业利用等关键技术;饼粕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包括菜籽饼、棉籽饼、豆饼等饼粕氨基酸、蛋白质分离提取技术,以及脱毒用于饲料等;果品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如苹果、柑桔果渣、果皮提取有效成份(香精、素等)及进一步用于饲料的研究;茶叶加工综合利用研究,包括茶叶新产品开发研究,如浓缩茶、速溶茶、罐装饮料条、保健茶等,茶叶中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利用,如儿茶酚、、茶多酚、茶皂素等。4、营养保健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功能食品是一种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防病疗病功能的食品。功能食品被誉为21世纪的食品,正在形成现代食品工业新领域。我国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优势。重点开展保健功能食品活性物质分离、提取及作用原理研究;功能食品成份的配合系统研究,包括选择合适的基质与其营养成份相互作用;功能性食品加工工艺及工程技术研究,加研究皮骨中胶原蛋白、蚂蚁体中的草体蚁醛、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纯化技术及其保健机理,DHA、PEA、微生物多糖、植物纤维素、胡萝卜素等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
工艺技术;果品、蔬菜、瓜类保健功能食品与饮料的研究与开发;食药同源特种营养和疗效食品的研究与开发等。
5、绿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绿食品是90年代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代表了未来农业与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食品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全世界每年绿食品的消费量约300亿美元。绿食品对产品产地、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绿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建立生态良性循环的措施,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技术,成品的贮藏、保鲜、加工、包装等制订规范化的标准和技术措施。重点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和绿食品原料基地,开发新型的绿食品及饮料,特别要注重开发具有中国特的名特绿食品打入国际市场,建立或完善绿食品的生产、管理、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使之成为真正的绿食品。
6、植物蛋白食品与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以高蛋白质含量农产品原料为基础,研究粗粮强化细粮营养,利用豆类、油料作物蛋白质强化主食营养。如开展以大豆为重点研究开发植物高蛋白食品;高蛋白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豆科植物、粮油副产物、畜禽副产物与单细胞菌类蛋白等;动植物蛋白互补食品与活性肽浓缩食品的研究与开发等。
7、畜禽产品的保鲜、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
重点开展肉与肉制品保鲜技术研究;功能性动物食品的研制与开发;肉类综合保鲜技术研究;
改善肉制品风味技术研究;乳制品开发利用技术等。具体内容包括发酵肉制品加工技术,天然和化学保鲜剂筛选,如茶多酚、抗菌蛋白等,适合在肉类制品中添加的高效天然抗氧化剂筛选,新型仿肉增香添加剂开发,干酷加工工艺及新产品开发,新型保健乳饮料产品的研制开发等。
8、生物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重点开展酶技术与食品微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如纤维素酶在农业副产物与废弃物利用上的研究,新型高效酶制剂的研制与生产技术(如淀粉酶,蛋白酶,风味酶,果胶酶,脂肪酶等),酶技术在肉蛋加工中应用,如内源蛋白酶与外源蛋白酶利用,从鸡蛋中提取溶菌醇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微生态保健饮品的开发,麻类生物脱胶技术研究开发,功能型发酵食品研究开发等。
9、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食品工业高新技术的应用使食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产品市场,90%以上的商品都是采用高新技术的手段完成的,这足以说明高新技术对食品工业的巨大作用。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领域
的高新技术主要有:生物工程技术、速冻技术、冷冻升华干燥技术、冷冻浓缩技术、气调保鲜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膨化技术、挤压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电子技术、微胶囊技术、高压加工技术、特征红外干燥技术等。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应用起步较晚,今后应加强应用研究,使之尽快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中得以广泛应用。
四、今后十年(2001~201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1、稻米加工
目前,中国水稻产量在1.96亿~1.98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产需相抵,略有剩余。未来10年,中国稻米加工将向整粒米、米粉、大米添加剂及综合利用四大系统产品方向深入发展。
(1)整粒米系列产品。泽洁白、口感纯正、营养丰富、芳香扑鼻的各种大米系列产品将有很大发展前景,例如:①胚芽米:含胚芽80%以上,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均高于普通大米,精度接近普通大米。②上光米:先将葡萄糖加水稀释拌匀,加热至35℃左右,使其饱和浓度调至35°波美度,100公斤洁净大米中加入0.5公斤葡萄糖水溶液和250克上光粉,在混合机里混匀后,倒人白米上光筒内加工而成。③水晶类:普通大米通过水磨机的碾白辊空心轴时,从空心轴的超声波喷嘴中喷射出大约20微米的微料雾滴,对大米进行边加湿边碾磨,使表面浮糖粉分离除尽,料粒晶莹洁白,表面光亮、干净,不用淘洗。④营养强化米:通常将V[,B1]溶于1%醋酸中浸泡10小时~20小时,再经蒸煮后,按5%的比例
加入普通大米中,即得富含V[,B1]的营养强化米,可防治脚气病及消化不浪。⑤覆膜米:通常将米浸入富含V[,B1]、V[,B2]、烟酸、钙、铁、锌等元素的溶液中待吸取营养元素后,捞出进行干燥,再用玉米朊等不溶性蛋白质的酒精溶液在米料表面涂覆一层薄膜。当用冷水淘米时,其营养成分不会散失,煮饭时,在高温下薄膜熔化,即为覆膜米饭。⑥珍珠米:大米和薏米按2:1拌均,放人料汤中浸泡,同时加人赖氨酸、味精、葱、姜等调味料,同时一起磨浆、榨水、晒浆,再用制料机制成珍珠状,放入沸水煮熟,取出晾干即成。⑦此外还有α化干粒米、速食干燥米、α化压扁米、软包装米饭、方便米饭、花式米粥、土豆米、薯粉米、增香米、玉米米等等。
(2)米粉类制品加工。可将籼米、粳米和糯米加工制成方便米面、直型米线、方便米粥、大米点心、大米饼干、米粉面包、雪饼、膨化米果、米粉线、冲调营养米粉、米糕、大米酒、大米饴糖及米豆腐等。
(3)大米添加剂。该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将成为21世纪大米深加工的主导产品之一,主要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9:2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47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加工   技术   农产品   研究   生产   机械   开发   食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