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构成要素简述校园图书馆及核心区外部空间关系

从物质构成要素简述校园图书馆及核心区外部空间关系
建筑性质和建筑形象看,图书馆比较适合作为校园中的节点建筑或是地标性的建筑物。相对于校园中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而言,图书馆建筑体量的大小和形体组合的灵活性,无论是作为空间的统领和标志,还是作为空间的过渡、轴线的转折和衔接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标签:文化,功能,地标性建筑
从建筑性质和建筑形象看,图书馆比较适合作为校园中的节点建筑或是地标性的建筑物。相对于校园中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而言,图书馆建筑体量的大小和形体组合的灵活性,无论是作为空间的统领和标志,还是作为空间的过渡、轴线的转折和衔接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校区规划中,图书馆也总是作为校园核心区中塑造形态、场所、情景的重要要素。校园是建筑、景观、道路等物质要素在不同层面上的结合,核心区作为校园中最重要的场所,其在三维空间所呈现给人们的体验感,远比平面复杂。在校园的实例中,核心区常常以中心围合式或线性空间等传统形式来组织其物质元素,但是随着设计思想的开放和建筑思潮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校园空间和规划已经脱离了传统布局模式的束缚,呈现出灵活的平面和层次丰富的系统化核心区。本小节试图从物质构成要素与尺度关系,平面图形化分析和立体导向
性分析来研究高校核心区外部空间以及图书馆在核心区中的作用。稀土硅铁合金
“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由于被框框所包围,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相对地,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因此,外部空间中,用于在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中建立起方向和秩序的物质,就是所要研究的构成要素。然而并不是所有外部空间物质都可以帮助人们在离心空间中建立方向和秩序感,这里涉及到“尺度”的重要概念,只有当物质构成要素以适当的尺度关系构成了外部空间,才能通过平面图形化和立体导向的两个层面将核心区的整体形象传达给场所中的感受者。
1.    尺度与物质构成要素
如果说建筑、景观、道路等是外部空间中的实体构成要素,那么尺度则是决定实体构成要素是否构成外部空间的必要条件。以建筑为例,假设建筑高度为H,两栋建筑之间距离为D,根据《外部空间设计》一书,“当D/H>4时,相互间的影响已经薄弱了,成了走廊那样的连接体所希望的二者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当D/H<1时,两幢建筑开始相互干涉,再
发光棒
手提式割草机靠近就会产生一种封闭恐怖现象。一到D/H<l时,其对面建筑的形状、墙面材质、门窗大小及位置、太阳入射角等都成为应关心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当D/H<l时,前述逆空间的十分匀称而稳定,就成为总平面规划上必要的事情了。”根据卡米洛·希泰有关广场大小的阐述,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这样能够保证外部空间界面的围合感,同时又不至于让人感到压迫。因此只有当D<4H的时候,建筑之间的外部空间具有了一定稳定的非离心感受。
下面是可以体现尺度在外部空间构成中的重要作用的两个相反例证,如图 1所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松江校区的图书馆外部空间中,拥有统一符号的教学建筑界面和图书馆一同形成结构形象清晰的场所关系。另一例图 2是上海海事大学,从总平逻辑上来看,中央的图书馆及水体是作为中心被周边建筑围合的关系,但由于图书馆与周边建筑规模悬殊,校区平面规划尺度过大,因此从图书馆的透视图(图 3)上无法感受到界面的围合感。这时图书馆就是作为规模巨大的单体建筑作为周边空间的视觉中心存在。由此可见,利用建筑物形成积极空间的界面,除了布置好平面关系,还需要把握好尺度问题,才能从人视角度恰当塑造积极外部空间效果。
在上海高校图书馆新校区实例中,核心区建筑的D与H的比例大多是以3或4,甚至更大的数字出现。出现这种情况有其内在的客观因素,比如大尺度与现今综合型大学建设规模相匹配,能够更加快速完成施工项目,在法定年限内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土地的所有权等。然而一味的放大空间尺度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大尺度的核心区不能够满足校园中传统步行系统的舒适度,(现今很多大规模校园中自行车成为主要代步工具),不利于核心区建筑的高效使用,在外部空间上就体现为,核心区整体视觉意象的弱化。
然而相对于建筑物,景观(包括铺地、雕塑、绿化、水景等)这些相对软性的构成要素,形式更加自由灵活,也更贴近人性化尺度。因此,景观系统作为高校核心区的构成,或是在水平方向上铺陈大的基调来衬托建筑主体,或是作为纵深秩序的引导元素,或是与水面结合形成中心明确的场所系统。因此,与建筑物相比,景观系统更容易在人性尺度上营造一定的外部空间的方向性和秩序感。就具体细节而言,水景的视觉特征最为显著,以水景为河道,容易形成一定的边界和界面,以水景为中心可以在更大的尺度上统一其周边的构筑物,但水景的周边需要明确定义的视觉界面来塑造其围合感。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植被和线性建筑的围合成功定义了以思源湖为中心的核心区场所。草地和铺地元素一般运用于平面上以界定场地范围,但面积过大会难以在人视上被感知,利用高差可以强化其视觉效
果。植被作为景观上的竖向视觉要素,在核心区场所中,由于尺度小于建筑,通常不作为视觉中心,只作为空间软性界面的构成要素与秩序指向性的构成元素出现,以衬托主体建筑的。值得一提的是,景观元素由于自身的尺度感更接近人视,因此在核心区的外部空间系统中局部采用景观界面围合的稳定空间系统,可以丰富核心区外部空间的层次,弥补大规模建筑尺度中所缺失的积极内向型空间上,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和同济大学图书馆前的空间,通过种植更整齐利落的植物和布置具有高差的水景广场来塑造一定的空间序列、方向感,和在广阔开敞的仪式化校园外部空间中增加宜人的内向型空间感受。坛子鸡配方
道路是构成核心区外部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元素,一般来说道路的尺度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道路本身的宽度,二是道路的视觉纵深长度,三是道路系统的尺度。校园核心区的道路宽度是道路系统主次关系的最显著外部表征,也是道路最切合人性尺度的属性。道路的宽度和景观系统中的草坪、硬质铺地一样都是由人视高度所感知的平面范围要素,同时因为道路在人们心目中固有的纵向延伸的功能模式,道路宽度的边界即使没有视觉上明显限定,其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具有潜在界面的方向感。这一点和水景的作用异曲同工,由于水景在人们的心目中一定拥有岸边和地面的交接边线,因此水景在核心区中的视觉限定作用比平面景观要素(如草坪、铺地等)更加明显)。道路宽度即使没有视觉上的界面要素,
也可以在感受者心目中建立起清晰的线条和走势。二,道路的视觉纵深长度,刚刚提到道路宽度因其功能属性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固有可量化的标准,然而道路的视觉纵深长度则是充满不确定因素的,需要一定的界面物质要素来衡量的空间维度。从人视的角度,没有在纵深方向可衡量参照物出现,道路纵深感对于感受者来说只是平面上两条相交一点的线,没有任何纵深方向和空间上的尺度可言,图 4中有建筑界面之后,道路的纵深感仍然无法衡量,但是道路的体积被更加具体的表现,再如图5,当道路纵深通过在界面上添加树木和建筑细节(如窗、阳台,面宽)的等平常人们熟悉的尺度参照物之后,道路的纵深变成可以量度的拥有尺度的维度。一般而言,道路的纵深长度是纵深方向的参照物的可以度量的倍数关系。图 6中典型的威尼斯街道尺度空间,由于建筑规模的统一和拥有人性尺度上可比对的细节,让人们通过视觉感受便可掌控自己所处空间的尺度。此时,道路的纵深长度约为十来个建筑单元的尺度。如果道路纵深长度和参照物不成比例,图 8中道路两旁作为参照体系的树木和建筑的尺度远远小于消逝与末端的道路纵深,反衬除了这条道路的无穷无尽,自然也谈不上亲切宜人了。同时松江大学城另一个道路例子,图7为东华大学的主干道,该主干道上同时存在着两种尺度参照物,庞大而各异的建筑形体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如果涉及人性化尺度问题,单就道路两旁建筑的高度H和道路宽度D的比值来看,超
宽的道路和规模庞大的建筑物之间约成1.5~2的较为协调外部空间比例关系。但当引入人的参照尺度时,在庞大的外部空间中体验者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了。我们假设周边庞大的建筑物是对称的仪式化建筑,那么这条大道反应的则是类似于莫斯科红场类型的充满纪念性的空间关系,然而作为其界面的建筑物却采用了形式各异的几何原型,带给人充满后现代主义意味的符号拼贴的新奇效果。总而言之,在道路的纵深方向的尺度感,需要道路界面上提供相应尺度的参照物来加以控制,同时当参照物尺度过大时需增加细节以迎合人性尺度感受。针对这一点,雅马萨奇已有深刻阐述,“对一般人来说,40层和100层没有大的差别,关键在建筑的细刻尺度,特别是靠近人的部位的尺度,要与人体和人的视觉经验有联系,就不致让人觉得自己如蝼蚁,如果大楼底部处理得空灵一些,也不致令人觉得有压迫感。另外,要设法提供让人看到大楼全貌的角度和位置,雅马萨奇说,人既然能建造摩天楼,人也能理解摩天楼。”
道路的尺度第三点表现在道路系统的尺度,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研究,有很多人在画心目中的城市地图时是先从道路系统开始画的,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道路由于其自身功能属性常常作为结构和骨架来帮助人们理解外部空间。道路的主次,和人们使用道路中道路的形式变化,是核心区意象形成的可靠线索。在校园平面规划当中,道路也总是首要
考虑用来定位所有其他建筑和景观的骨架。核心区通常位于重要道路交叉的重要节点区域。人们通常结合地图的直观表达和行进中地标物和行径路线的估计,便可以较为准确的为自己所定位。道路结构是否易于理解同道路结构的图形特征以及其尺度有关,当道路结构为网格状时,其道路定位只有两个方向,最易于辨认。当道路结构完全为放射形,定位方向过多,则不易于人们理解。以核心区为中心,向几个方向发散的做法因为符合了校园结构功能的图形,被广泛采用。道路的结构也有着自身尺度,在大规模的校区规划中,如果圆形这种会令人丧失方向感的道路结构在较大的尺度上运用时,必须结合空间节点上的重要地标参照物来为其确立一定的方向感。如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保罗鲁道夫1963年设计的北达特茅斯东南马萨诸塞大学新校园,很好的体现了校园整体性设计的思想。校园统一规划、整体建造,空间由建筑构成整体的意象,各个单体联结成整体脉络,围合出形象鲜明的校园中心空间,图书馆及其他建筑皆为低层水平向展开,并以信息塔为竖向元素,成为校园中的地标。层次分明的校园体现出文化格调和精神氛围的整体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58: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464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空间   道路   尺度   建筑   校园   核心区   作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