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供电系统需求及供电技术探讨

5G供电系统需求及供电技术探讨
贾骏;郭慧娟;李杰强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回暖,以物联网、5G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基础电信业的发展建设呈现回升势头.全球5G网络商用进程加速,我国基础电信业整体运行平稳.中国是5G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的引领者之一,位于全球5G产业的第一梯队.根据工信部规划,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力争2020年实现商用.5G通信技术网络架构变化和功耗成倍增长,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中的电源系统是移动通信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通信网的效率.因此,在解读5G通信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对5G供电需求、挑战和供电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期刊名称】《通信电源技术》
【年(卷),期】2019(036)004
【总页数】3页(P163-165)
【关键词】5G;供电;电源系统
【作 者】贾骏;郭慧娟;李杰强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19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19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191
【正文语种】双立柱卧式带锯床中 文
1 5G发展概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1月发布的《全球5G发展数据跟踪报告》显示,全球5G已进入商用。全球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运营商宣称,开始提供5G业务或激活5G网络。当前,商用业务集中在固定无线接入和企业应用。AT&T于2018年12月在12个城市推出基于3GPP R15标准的商用5G移动服务,并计划于2019年上半年再扩展7个城市。65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5G战略行动计划或者已经拍卖5G频谱的行动。韩国的三家移动网络运营商于2019年4月初推出了商用5G服务,目前近90%的5G集中部署于首尔及其周边地区和韩国的5个大城市,同时日本已经开始进行5G网络的部署建设。
我国的5G网络部署和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据了解,中国移动2019年将建设3~5万
个5G,预计投入100亿元。中国电信2018年在17个城市建设了超过1 000个5G,2019年拟在5G建设方面投入90亿元,通过聚焦重点城市、扩大试验规模,初期预计5G投入达到2万个。2018年,中国联通在17个城市开展每城市100站规模的5G组网与行业应用试点,2019年预计投入60~80亿元建设5G网络。
2 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
与4G网络相比,5G网络通过大规模天线阵列、新型多址、新型编码调制以及灵活双工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连续广域覆盖;通过D2D通信(5G网络通信关键技术之一)、新型编码调制短帧设计、信号与网络优化,实现了低时延与高可靠;通过超密集组网、大规模天线阵列、新型多址、高频段通信以及灵活双工/全双工,实现了热点高容量覆盖;通过新型多载波和新型编码调制,实现了低功耗大连接[1]。
在网络关键能力指标方面,5G网络较之前的移动通信技术有了大幅提升。5G网络的关键性能特征主要包括具有更高传输速率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具有更高接入能力的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和具有更高通信保障的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在增强型移动宽带性能方面,5G网络可以达到10 Gb/s的传输速率;在大规模机器通信性能方面,
5G网络具有1 000 000个/km2接入的通信能力;在高可靠低时延性能方面,5G网络的平均网络时延可以达到1 ms。与4G网络相比,5G网络在传输速率和接入能力方面提高了100倍,而网络时延缩短为1/100。可以看出,5G移动通信技术在网络关键指标方面有了巨大提升,而性能提升将带动网络业务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游戏、物联网、智慧城市、车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型业务,将依托于5G移动通信技术优异的高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等特征得到快速推动,进而使得通信网络与业务应用深度融合。紧急切断装置
3 5G对供电系统提出的要求及挑战
3.1 架构与形态变化
与4G网络架构不同,5G RAN架构从4G/LTE的BBU、RRU两级结构演进为CU、DU和AAU三级结构。CU主要处理实时性较低的无线协议栈,DU主要处理实时性较高的无线协议栈,AAU是有源天线和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合并而成的。这样中的CU与DU两个单元可以分开部署,也可以合并部署。
可以将5G部署划分为CU-DU合并部署、CU云化-DU分布式部署和CU云化-DU集中部
署三种方式[2]。CU-DU合并部署方式中,CU与DU两个单元设置在同一局站内,DU通过拉远方式连接AAU。CU云化-DU分布式部署方式中,每个DU处在一个局站内,每个DU通过拉远方式连接AAU,CU集中设置在一个局站内。CU云化-DU集中部署方式中,DU集中设置在一个局站内,CU集中设置在一个局站内,DU局站通过拉远方式连接多个AAU。部署方式会根据业务需求呈现多样化,CU-DU合并部署的方式会在5G建设初期广泛应用。
3.2 设备功耗的变化
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性能指标的大幅提升,设备的用电功耗增长迅猛。相比4G8T/8R天线,5GAAU采用了64T/64R的天线阵列,通道数量大幅增加,使得AAU的整体电功耗大幅增加。单个5G系统的功耗(设备与天面功耗之和)为4G系统功耗的4~5倍,因此原有的供电系统面临极大的挑战。图1为4G和5G实验网设备系统功耗对比及共享市电容量图(来源:铁塔公司)。
老人发明智能车3.3 供电系统面临的挑战
伴随5G网络的建设,供电系统主要面临市电容量、开关电源容量、后备电、散热以及拉远供电方面的挑战。
当前,5G建站主要是在4G系统上进行设备和天线的叠加,系统功率约为6kW,加上制冷设备的制冷消耗功率2kW、电池充电功率2.5kW,总功率约为10.5kW,而在共建共享中总功率将大于20kW。功耗的提高使得大量需要进行市电容量的增容,同时要对配电系统进行扩容,大幅增加了的建设成本。
编织布
图1 4G和5G实验网设备系统功耗对比及共享市电容量图
在部分局站会出现原有开关电源系统容量不足问题,需要对开关电源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原有4G叠加5G设备,每增加1套5G设备需要增加500 Ah后备电池容量(铅酸蓄电池)。后备电池的增加将导致空间不足,尤其在共建共享空间方面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5G设备叠加进入原有,每增加1套5G设备大约需要增加1.5kW制冷量,可以通过增加传统空调方式解决[3]。但是,对于共建共享由于室内散热量较大会产生局部热量积聚,可以采用封闭冷热通道、精确送风以及近端制冷方式解决。
5G中AAU功耗大幅增加,因此供电电缆上的电流增加,将导致从开关电源输出端到A
石灰投加系统
AU之间的电压降大幅增加,从而限制了拉远距离。以蓄电池供电为例,按蓄电池一次下电电压46 V、主设备输入电压下限40 V计算,允许电压降为6 V;当供电距离增加、电压降大于6 V时,会导致电池还未到达下电电压时主设备已经进入低电压保护状态。随着供电距离的增加,电池的放电容量降低。从表1的示例可以看到,4G制式下供电距离可以达到120 m,而5G制式下只有70 m左右。供电距离的缩短会极大限制天线的部署,对5G网络建设产生较大影响。
表1 蓄电池放电状态下不同供电距离压降(注:4G设备供电电缆按6 mm2测算,5G设备供电电缆按16 mm2测算)压降/V 30 m 50 m 70 m 100 m 120 m 160 m 200 m 48 V 4G 350 1.38 2.34 3.36 4.99 6.17 8.8 —48 V5G 1 5002.263.915.728.86— —电压等级 制式 AAU功率/W
4 5G供电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从采用提高供电系统效率、提升远供电压、就近取电以及利用储能四种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4.1 提高供电系统效率
当前,开关电源的电源转换效率已经较高,图2为高效整流模块的满载效率值。
图2 48 V高效整流模块100%负载率下的效率示例
在目前的电源转换效率下,再继续提高1%~2%效率点,势必会大幅增加电源采购成本。可以通过考虑提升整个供电系统的效率,将关注点从单一电源的转换效率转移到整个供电链路的供电效率,以减少供电系统上的功率损耗。
4.2 提升远供电压
在AAU拉远供电场景下,采用48 V电压制式会导致供电距离过短的问题,可以通过提升供电电压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240 V/336 V高压直流电源或直流远供电源供电,但这种高压电源大量部署,存在潜在电击安全问题。另一种供电方案是采用小幅度提升直流电压的供电方式,即在48 V开关电源输出端增加一级DC-DC电源。表2是升压为57 V的供电示例。从表2可以看出,在57 V供电电压下,5G制式供电距离由70 m延长至200 m。
电压的小幅度提升可以增加拉远供电的距离,避免了高压电击的问题,但是该方案在蓄电池与主设备之间增加了一个DC-DC电源,引入了单一故障点[4],从而导致供电系统可靠性
去离子水机器降低。
4.3 就近取电
在取电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不采用拉远供电而采用就近取电的供电方式最经济。但是,由于运营商数量庞大、建设场景复杂,拉远供电与就近取电将会根据现实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3:1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457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基站   供电   网络   增加   设备   进行   部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