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结构,属于汽车车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产品不断迭代更新,车灯开始成为汽车“颜值”的点睛之笔,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产品体验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车灯开始具备越来越多的智能功能,例如氛围营造、智能随动、智能防炫目等等。为了满足这些功能和视觉效果,越来越多的车大灯使用双透镜,令大灯光线可以随着车头指向而照亮两侧更多区域,实现随动转向。而两个透镜之间的传动杆对照明效果起关键性的调节作用。但目前现有技术所采用的传动杆结构复杂,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脱开失效,起不到真正传动的作用,这一情况正逐渐成为制约车灯各类功能效果实现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4.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包括传动杆和铰接件,所述传动杆末端球头处设有楔形定位柱,在对应的铰接件圆孔内设有贯穿的定位槽,楔形定位柱可沿着铰接件u型槽移动,到达铰接件圆孔内后进入定位槽中。
5.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定位柱顶面与侧面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50度。
6.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定位柱顶面与传动杆末端球头端面间距为0.6mm。
7.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定位柱侧面与铰接件贯穿定位槽侧面间隙距离为0.2mm,传动杆末端球头结构可在铰接件圆孔内旋转。
8.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定位柱侧面倾斜面的延长面通过传动杆末端球头的球心。
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本着结构变化最小和成本增加最低的原则,在原标准件传动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特殊的定位结构,只需在现有传动杆模具基础上“去肉”,从而避免传动杆与铰接件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推动辅助模组运动时,当外界施加给传动的作用力大于两者之间的摩檫力时传动杆脱出,进而解决传动杆失效这一难题。
附图说明
1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1.图1传动杆工作原理图。
12.图2传动杆与铰接件装配后示意图。
13.图3传动杆楔形定位柱结构示意图。
14.图4铰接件贯穿定位孔示意图。
15.其中1-传动杆;2-铰接件;3-固定螺钉;4-主透镜支架;5-球窝;6-联合块;7-电机;8-辅助透镜球窝;9-楔形定位柱;1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包括传动杆1和铰接件2,所述传动杆1末端球头处设有楔形定位柱9,在对应的铰接件2圆孔内设有贯穿的定位槽,楔形定位柱可沿着铰接件u型槽移动,到达铰接件圆孔内后进入定位槽10中,具体的楔形定位柱9沿着铰接件2的u型槽移动,到达铰接件2圆孔定位处时,楔形定位柱9爬坡到铰接件2弧形坡面上,然后沿其滑动,最终划入铰接件贯穿定位槽10中。
18.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定位柱9顶面与侧面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50度。该角度设置时夹角过大,无法保证成功沿着铰接件弧形坡面滑动;夹角太小,滑入铰接件贯穿定位槽后,在电机调整或者整灯振动时,无法保证传动杆与铰接件之间的密切配合,有脱出的风险。
19.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定位柱9顶面与传动杆1末端球头端面间距为0.6mm,该距离设置过长过短都不利于传动杆与铰接件之间的装配。
20.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定位柱9侧面与铰接件贯穿定位槽10侧面间隙距离为0.2mm,传动杆末端球头结构可在铰接件圆孔内旋转,该设置是为了保证电机7上下调整角度时,传动杆1末端球形结构要在铰接件2的圆形槽里可旋转,两者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隙保证这种旋转。
21.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定位柱9侧面倾斜面的延长面通过传动杆1末端球头的球心,保证楔形定位柱的坚固性能。
22.具体操作过程为,如图1,当车前灯在电机7调整时,电机球头沿整车行驶方向,推动联合块6向前移动,联合快与球窝5以及主模组支架4球头链接,与电机球头同步移动。先把传动杆1沿着铰接件2开口方向推入,沿着铰接件弧形坡面,传动杆上的楔形定位柱9滑入铰接件贯穿定位槽10中,然后铰接件与传动杆一起通过两个定位螺钉3固定在主模组支架上。最后传动杆与辅助模组球窝8定位,一起带动辅助模组上下调节光形,从而满足两模组上下调整的要求;
23.如图2所示,传动杆1与铰接件2装配后的状态。传动杆1尾端球头处,设计一楔形定位柱9,楔形定位柱9沿着铰接件2的u型槽移动,到达铰接件2圆孔定位处时,楔形定位柱9沿着铰接件2弧形坡面滑动,划入铰接件贯穿定位槽10中。这种结构,保证了传动杆与铰接件的紧密配合;
24.如图3所示,传动杆楔形定位柱9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沿着铰接件2弧形坡面滑动的可实现性,并且只是在原有传动杆1模具的基础上“去肉”,既保证了成本最低,模具变化最小,也保证了有效性;
25.如图4所示,铰接件2的贯穿定位孔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当电机7上下调整角度时,传动杆1末端球形结构可以在铰接件2的圆形槽里旋转。
2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本着结构变化最小和成本增加最低的原则,在原标准件传动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特殊的定位结构,只需在现有传动杆模具基础上“去肉”,从而避免传动杆与铰接件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推动辅助模组运动时,当外界施加给传动的作用力大于两者之间的摩檫力时传动杆脱出,进而解决传动杆失效这一难题。
27.本发明实施方式说明到此结束。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包括传动杆和铰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末端球头处设有楔形定位柱,在对应的铰接件圆孔内设有贯穿的定位槽,楔形定位柱可沿着铰接件u型槽移动,到达铰接件圆孔内后进入定位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定位柱顶面与侧面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5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定位柱顶面与传动杆末端球头端面间距为0.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定位柱侧面与铰接件贯穿定位槽侧面间隙距离为0.2mm,传动杆末端球头结构可在铰接件圆孔内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定位柱侧面倾斜面的延长面通过传动杆末端球头的球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脱传动杆结构,属于汽车车灯技术领域,该防脱传动杆结构,包括传动杆和铰接件,传动杆末端球头处设有楔形定位柱,在对应的铰接件圆孔内设有贯穿的定位槽,楔形定位柱可沿着铰接件U型槽移动,到达铰接件圆孔内后进入定位槽中。该防脱传动杆结构,本着结构变化最小和成本增加最低的原则,在原标准件传动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特殊的定位结构,只需在现有传动杆模具基础上“去肉”,从而避免传动杆与铰接件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推动辅助模组运动时,当外界施加给传动的作用力大于两者之间的摩檫力时传动杆脱出,进而解决传动杆失效这一难题。进而解决传动杆失效这一难题。进而解决传动杆失效这一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

郝丽 李龙 周颖 高昂 贾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长春一汽富维海拉车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43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楔形   所述   圆孔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