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管得规范

反光书包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8 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8.1. 6 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导管的最大外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
8s6022 直敷布线
8.2.6 护套绝缘电线与接地导体及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时,宜加绝缘导管保护,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应用钢导管保护。
8.3 金属导管布线
8.3.1 金属导管布线宜用于室内、外场所,不宜用于对金属导管有严重虹吸式咖啡壶腐蚀的场所。
832 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导管,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Omm的钢导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导管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mm的电线管。
8.6 刚性塑料导管(槽)布线
8.6.1 刚性塑料导管(槽)布线宜用于室内场所和有酸碱腐蚀性介质的场所,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采用明敷设。
8. 6.2 暗敷于墙内或混凝土内的刚性塑料导管,应选用中型及以上管材。
867 刚性塑料导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面的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86. 9 沿建筑的表面或在支架上敷设的刚性塑料导管(),宜在线路直线段部分每隔30m加装伸缩接头或其他温度补偿装置。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3.10 导线选择及敷设
13105 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时,应采用明敷设或在吊顶内敷设;
2 难燃型电缆或有机绝缘耐火电缆,在电气竖井内或电缆沟内敷设时可不穿导管保护,但应采取与非消防用电电缆隔离措施;
3 当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电缆为消防设备供电的线路,采用明敷设、吊顶内敷设或架空地板内敷设时,应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所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应采取涂防火涂料等防火保护措施;当线路暗敷设时,应穿金属导管或难燃型刚性塑料导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电线时,应采用穿金属导管、难燃型刚性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5 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应急广播等线路暗敷设时,应采用穿导管保护,并应暗敷在不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当明敷时,应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导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难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导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内;
马胶配方的大全14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4.8 管线敷设
14.8.1 室内线路布线设计应做到短捷、隐蔽、安全、可靠,减少与其他系统交叉及共用管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线缆选型应根据各系统不同功能要求采用不同类型及规格的线缆;
2 线缆保护管宜采用金属导管、难燃型刚性塑料导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难燃型塑料线槽;
3 重要线路应选用阻燃型线缆,采用金属导管保护,并应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当必须明敷时,应采取防火、防破坏等安全保护措施;
4 当与其他弱电系统共用线槽时,宜分类加隔板敷设;
5 重要场所的布线槽架,应有防火及槽盖开启限制措施
15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5.7 线路敷设海泡石纤维
15.7.2 室内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建或有内装饰的改建工程,采用暗导管敷设方式,在已建建筑物内,可采用明敷方式;
2 在强场强区,应穿钢导管并宜沿背对电视发射台方向的墙面敷设。
16 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
16.7 线路敷设
16.7.1 室内广播、扩声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广播、扩声线路宜采用双绞多股铜芯塑料绝缘软线穿导管或线槽敷设;
2 功放输出分路应满足广播系统分路的要求,不同分路的导线宜采用不同颜的绝缘线区别;
3 广播、扩声线路与扬声器的连接应保持同相位的要求;
4 当广播、扩声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为一套系统或共用扬声器和馈送线路时,广播、扩声线路的选用及敷设方式应符合本规范第13章的有关规定;
5 各种节目的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线并穿钢导管敷设,并不得与广播、扩声馈送线路同槽、同导管敷设。
16.7.2 在安装有晶闸管设备的场所,扩声线路的敷设应采取下列防干扰措施:
1. 传声器线路宜采用四芯屏蔽绞线穿钢导管敷设,宜避免与电气管线平行敷设;
2 调音台或前级控制台的进出线路均应采用屏蔽线。
16.7.3 室外广播、扩声线路的敷设路由及方式应根据总体规划及专业要求确定。可采用电缆直接埋地、地下排管及室外架空敷设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埋电缆路由不应通过预留用地或规划未定的场所,宜敷设在绿化地下面,当穿越道路时,穿越段应穿钢导管保护;
2 在室外架设的广播、扩声馈送线宜采用控制电缆;与路灯照明线路同杆架设时,广播线
应在路灯照明线的下面;
3 室外广播、扩声馈送线路至建筑物间的架空距离超过10m时,应加装吊线;
4 当采用地下排管敷设时,可与其他弱电缆线共管块、共管,但必须采用屏蔽线并单独穿管,且屏蔽层必须接地;
5 对塔钟的号筒扬声器组应采用多路交叉配线;塔钟的直流馈电线、信号线和控制线不应与广播馈送线同管敷设。
17 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
176 设备选择、线路敷设及机房
17.6.7 呼应信号系统的布线,应采用穿金属导管(槽)保护,不宜明敷设。
17.6.8 信息显示系统的控制、数据电缆,应采取穿金属导管(槽)保护,金属导管(槽)应可靠接地。
20 通信网络系统
207 通信配线与管道
20. 7.2 建筑物内通信配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多层建筑物中竖向垂直主干管道,宜采用墙内暗管敷设方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通信线缆竖井敷设方式;
2 高层建筑物宜采用通信线缆竖井与暗管敷设相结合的方式;
3 建筑物内通信线缆与其他弱电设备共用竖井或弱电间时,其使用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23章的有关规定;
4 公共建筑物内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通信线缆竖井、线缆桥架、楼板预留孔和线缆预埋金属管;
5 当采用通信线缆竖井敷设方式时,电话、数据以及光缆等通信线缆不应与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等管道共用同一竖井;
6 通信线缆竖井的各层楼板上,应预留孔洞或预埋外径不小于76mm的金属管或套管
孔洞或金属管在通信线缆敷设完毕后,应采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作防火封堵;
7 配线箱(分线箱)及通信线缆竖井,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通信业务相对集中,且通信配管便于敷设的地方;配线箱(分线箱)不宜设置在楼梯踏步边的侧墙上;
8 当采用有源通信配线箱(有源分线箱)时,宜在箱内右下角设置1只220V单相交流带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
9 暗装通信配线箱(分线箱),箱底距地宜为0.5~1.3m;明装通信配线箱(分线箱),箱底距地宜为1.3~2.Om;暗装通信过路箱,箱底距地宜为0.3—0.5m;
10 建筑物内通信配线电缆的保护导管,在地下层、首层和潮湿场所宜采用壁厚不小于2mm的金属导管,在其他楼层、墙内和干燥场所敷设时,宜采用壁厚不小于1.5mm的金属导管;穿放电缆时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宜为50%~60%,弯曲管的管径利用率宜为40%一50%;
11 建筑物内用户电话线的保护导管宜采用管径25mm及以下的管材,在地下室、底层和潮
湿场所敷设时宜采用壁厚大于2mm金属导管;在其他楼层、墙内和干燥场所敷设时,宜采用壁厚不小于1.5mm的薄壁钢导管或中型难燃刚性聚乙烯导管;穿放对绞用户电话线的导管截面利用率宜为20%~25%,穿放多对用户电话线或4对对绞电缆的导管截面利用率宜为25%一30%;
染酸
12 建筑物内敷设的通信配线电缆或用户电话线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内不宜与其他线缆混合布放,其布放线缆的总截面利用率宜为30%~50%;
13 建筑物内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金属导管和金属线槽;
14 建筑物内暗管敷设不应穿越非通信类设备的基础;
15 建筑物内暗导管在必须穿越的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16 建筑物内通信插座、过路盒,宜采用暗装方式,其盒体安装高度宜距地0.3m,卫生间内安装高度宜距地1.0~1. 3m;电话亭中通信插座暗装时,盒体安装高度宜距地1.1~l. 4m;当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其通信插座盒体安装高度宜距地0.4~0.5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3:25: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380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采用   敷设   导管   线路   金属   线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