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案例分析-止血带篇

案例1. 忘松压脉带导致死亡
病人,女,76岁。咳嗽、憋气及发热2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入院后由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
甲在患者右臂肘上3厘米处扎上止血带,当完成静脉穿刺固定针头后,由于病人的衣袖滑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止血带。随后甲要去给自己的孩子喂奶,交护士乙继续完成医嘱。
乙先静脉推注药液,然后接上输液管进行补液。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多次提出"手臂疼及滴速太慢"等,乙认为疼痛是由于药物刺激静脉所致,并且解释说:"因为病情的原因,静脉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
经过6个小时,输完了500毫升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轻度肿胀,以为是少量液体外渗所致,未予处理。
静脉穿刺9个半小时后,因病人局部疼痛而做热敷时,家属才发现止血带还扎着,于是立即解下来并报告护士乙,乙查看后嘱继续热敷,但并未报告医生。
止血带松解后4个小时,护士乙发现病人右前臂掌侧有2*2厘米水泡两个,误认为是热敷引起的烫伤,仍未报告和处理。
又过了6个小时,病人右前臂高度肿胀,水泡增多而且手背发紫,护士乙才向医生和院长报告。院长组织会诊决定转上级医院,因未联系到救护车暂行对症处理。
两天后,病人右前臂远端2/3已呈紫,只好乘拖拉机送往上级医院。为等待家属意见,转院后第三天才行右上臂中下1/3截肢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但因病人年老体弱加上中毒感染引起心、肾功能衰竭,于术后一周死亡。
案例2. 忘松压脉带致筋膜室综合症
    分享者:zh***75
  患者, 70岁 ,脑血管意外,在某乡镇医院行静脉抽血后忘记松解止血带 20 多小时后因“前臂麻木、活动障碍”急诊就诊。
莫氏变径套
 
由于该患者有止血带捆扎病史;检查前臂及手部肿胀明显、皮肤起水泡,手指屈曲位(内在张力增高);手前臂活动丧失、前臂及手部感觉消失。
  该患者诊断为筋膜室综合症,最后手术。
案例3. 忘松压脉带致截肢
  分享者:疯***虾
  我们医院有一个在ICU住院的小朋友。由于病人病情比较重,而且血管特别难打。
  大家都了很久,换了很多个护士打针都没有打上。因为急着用药,几个护士都拿着止血带在四肢血管。
  终于有一个护士在手上到了,并穿刺成功。大家都沉浸在打针打中的喜悦中,补液也用了上去。
  几个小时后,到了接班的时候,接班护士查看患儿的注射部位输液是否通畅,一看,吓得那个护士不行。患儿的另外一只手全部黑了!
  原来,混乱中,大家都顾着血管,其中一个护士看到别人打中了,而自己血管的止血带没有取下来。
  后来导致小朋友的那只手无法保住,截肢了,造成了一生的痛!
  这件事,我和我一个在儿童医院的同学说起,她说她们医院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说明表达能力欠缺的病人,大家一定要注意按照规程办事,做事有头有尾。
案例4分析:
一名护士在给患儿抽血化验后,由于病人的衣袖滑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绑在患儿左胳膊上的止血带。这条止血带就一直紧紧地勒在患儿的小胳膊上。直到晚上妈妈给
患儿换衣服时,才发现患儿的胳膊已经发黑变肿,而此时止血带已经在小胳膊上勒了整整14个小时。夫妇俩抱着宝宝转了三家医院,然而由于止血带绑的时间太长,孩子很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
事件发生的原因
血带本是辅助护士进行静脉穿刺的工具,短时间使用可阻断血流流动,使局部血管充盈,便于操作。但捆扎的时间过长会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导致肢体坏死,对患者安全造成隐患。
护士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未执行相关流程,没有及时松止血带。操作后未认真检查输液部位,整理物品时未认真核对。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交班者留有死角,接班者未按制度规定进行交接。家属知识缺乏,护患沟通不到位。
案例5回顾
12 月 24 日,患儿王某(1 岁零 2 月)因「发热」到某医院儿科门诊接受,输液后患儿及家属返回家中。后患儿一直哭闹不止,家属发现患儿左手及左前臂远端肿胀,左前臂捆扎止血带(输液用橡胶管),给予解除。12 月 25 日,患儿被家属送回该院急诊科,
后转至骨一科、骨二科继续,后于 1 月 24 日出院。>患儿的入院诊断及出院诊断均为:
1.左手及左前臂远端筋膜间室综合症;
2. 支气管炎并心肌损伤;
3. 腹泻。
案例6报告  
一、诊疗经过
2013年12月24日,患儿王某(1岁2月)因“发热”到某医院儿科门诊接受,输液后患儿及家属返回家中。后患儿一直哭闹不止,家属发现患儿左手及左前臂远端肿胀,左前臂捆扎止血带(输液用橡胶管),立即给予解除。
2013年12月25日患儿被送回该医院急诊科,又转至骨一科、骨二科继续,后于2014年1月24日出院,患儿的入院诊断及出院诊断均为:1、左手及左前臂远端筋膜间室综
合症;2、支气管炎并心肌损伤;3、腹泻。
cn1069二、司法鉴定
被告医护人员粗心大意忘记解除原告手臂上的止血带,造成原告左手及左臂远端筋膜间室综合症,后经多次,原告左手仍存在严重功能障碍(八级伤残),被告的行为与原告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参与度为80%。
三、**判决
判决被告对原告的损失承担80%的赔偿责任,共计7,8640.65元——源自“医法迭影”。
案例分析
止血带的应用范围有“应急”使用(急救时止血)和“常规”使用两种(输液、抽血时捆扎血管使之充盈)。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使用目的。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甚至造成残废。
上述案例,造成这起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操作护士。对于患儿身上造成
的因止血带使用不当伤害,这是护士再强调客观原因也抹灭不掉的事实。
护士因素
     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护士是护理措施的主要执行者,因而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人员配备情况是影响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及时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和病情监测,但护士专业素质未达到护理职业的要求时,就有可能因行为不当或过失,造成患者身心伤害。 
护士的责任心    护士的责任心有多重要?看看这个案例就知道了!站在护士角度 ,我们可以看出,当事护士的工作不严谨,操作出现严重的失误,事后查对不严,健康教育不到位,直接造成止血带捆扎在患儿身上时间过久,出现止血带并发症。
护士的认知    在临床一线,不排除有的护士存在着这样的认知错误:认识不到止血带的危害,无视静脉输液的操作规程,认为止血带扎的越紧,越有利于静脉穿刺,甚至有的护士会将穿刺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为止血带捆扎不紧。还有的护士认为止血带紧扎可转移穿刺时的疼痛感,这些认知,实际上是错误的,直接造成止血带捆扎不当,引发止血带并发症。
  止血带使用不当     止血带分止血带使用不当,局部捆扎过紧,或时间过长,不仅会使患
者感到不适,更会由此引发严重的不良伤害。这一点,不仅会发生在输液穿刺时的压脉带上,更会发生在外伤止血时的气压止血带上,其症状轻重可因捆扎时间、患者年龄、胖瘦、皮肤的弹性不同而异,消瘦、皮肤弹性差、幼儿及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 患方因素:本例受害者是门诊病人,接受后即离院,护理上不能做到连续有效的监护。尤其是发生在患儿身上,不会表达,需要依赖他人的保护,属于护理安全管理上的需要特殊关怀、加强监护的高危人。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知识。
3、管理因素:不良事件发生后,科室应立即上报,做出相应的处理,减少对患儿的损害,并在事后召开护士会,分析原因,寻对策,分析是否发生在相对集中的高峰时段,排班是否合理?有无护理人力紧张的因素存在?
4、其他:不良事件发生在冬季,患儿衣着较厚,止血带捆扎在衣服里面而被遗忘,不容易被护士和患儿家属早期发现,不能被及时止损,进而造成患儿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直接造成止血带并发症。
止血带并发症
止血带疼痛   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极易出现受压部位以下肢体疼痛,这是由于肢体缺血及局部压迫造成的。患者常述肢体麻木、沉重或烧灼感,难以忍受,烦躁不安。血管和肌肉受压后可导致止血带疼痛,且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缺血后水肿,可在解开止血带释放后,疼痛更加剧烈。
皮肤损伤   使用止血带部位直接压迫皮肤出现皱褶而压迫皮肤,可引起皮肤水疱和挤压、坏死。
 神经麻痹   肢体止血带平面以下神经功能障碍,这是止血带应用不当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捆扎时间过久,或压力过高,造成患者应用止血带部位以下的神经受到过度挤压,导致神经失能。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止血带使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即使应用时间较短,同样造成神经麻痹。有研究显示,不管使用何种止血带(普通的压脉带或气压止血带等),都可能出现不相称或时间过长的水肿、僵硬、感觉减退、无力或麻痹,其中麻痹可为暂时性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引起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止血带对局部神经的机械压力和止血带局部及远端神经的缺氧,导致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减缓甚至停止。
再灌注损伤  中关村大街15号 止血带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骨骼肌对缺血耐受性最
dvi画面分割器
飞轮壳差,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极易造成骨骼肌损伤,甚至是全身器官的功能障碍而死亡。研究发现,放松止血带后患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呈短暂的升高过程,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心律增快,表明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过程导致了骨骼肌的损伤缺血。缺血3h后可引起肌肉细胞不可逆损伤,缺血6h可引起完全性损伤。
 筋膜间室综合征   是指筋膜间隔区压力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和组织功能,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是临床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如不及时确诊和,可迅速发展
  对策
  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责任护士要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舒适、安全,尽力避免临床护理操作给患者带来的不适、痛苦或伤害。无论是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压脉带),还是外伤止血时的应用,都是为暂时阻断止血带远端的血流,以达到临床应用的目的。但止血带如捆扎过紧,压力过高,时间过久,患者不仅会感到不适、疼痛,更有护士操作出现严重失误(止血压迫超时或使用后忘记取下),造成止血带并发症,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意外伤害,造成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甚至引发医患**。
  防范措施
  认识到位   护士要认识到止血带使用不当带来的严重后果和临床危害。认识到止血带过紧、压迫时间过长是违反操作规程的做法。护士应杜绝因止血带过紧、捆扎时间过长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和不良影响,尤其是老年、儿童、瘦弱、皮肤弹性较差者,易出现血流阻断、神经压迫症状,使患者感到严重不适,甚至不必要的伤害。应特别注意,对静脉血管较粗及充盈良好的患者,静脉穿刺时无须捆扎止血带,凝血机能障碍者,禁用止血带。
   护理评估   护士应懂得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具有评估影响个体安全的知识和能力。对以下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患者方面  1、 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意识是否清楚,是否有安全意识,警觉性如何。2、是否因年龄、身体状况或意识状况而需要安全协助或保护。3、感觉功能是否正常,是否舒适,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5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358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止血带   护士   患儿   患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