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2.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正常人体每天需要很多的糖来提供能量,为各种组织、脏器的正常运作提供动力,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是由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大致相同的结果。
3.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3641092a,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血糖检测手表,包括检测表组件,包括设置的检测表本体、连接在所述检测表本体一端的第一表带、连接在所述检测表本体另一端的第二表带和设置在所述检测表本体一侧面的显示屏,检测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检测表本体另一侧面的安装槽、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a光源、b光源和c光源,覆盖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一侧的安装框、安装在所述安装框中间位置的后盖板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框背面的凸起条。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检测表结构和检测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通过随身携带的手表即可进行血糖检测,无需扎针检测,方便使用。
4.现有的无创检测手表,多通过人体对近红外线、中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的频谱分析,提取血糖值,但是现有的检测传感器多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被人体皮肤分泌物或其他物质所污染导致检测结果偏差,且现有的手表多通过表冠进行控制,而表冠较小转动控制较为不便,且表冠多设置于表盘单侧,具体设置为右侧,对于习惯佩戴于右手的使用者来说极为不便。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的上端面设有表盘,所述表盘的中部设有显示部,所述手表主体的下端设有盖板,所述手表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盖板开设有与检测机构相适配的适配孔,所述手表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对检测机构进行封闭的活动护板,所述手表主体侧端面设有用于控制活动护板相对盖板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手表主体安装有表带。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调节环、内调节环、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护板的侧端面,所述外调节环转动连接在手表主体的外端面,所述内调节环转动连接在手表主体的内部。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板侧端面对称设有斜面部,所述内调节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抵杆,且所述限位抵杆背离内调节环的一端与斜面部贴合。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抵杆通过驱动杆转动连接在内调节环的内部,且所述内调节环开设有与限位抵杆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外调节环内壁开设有与驱动
杆相适配的齿槽。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调节环内部嵌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弹性件与限位块弹性相连,且所述限位块与弹性件外表面相平齐,所述限位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内调节环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块背离外调节环的一端延伸并突出内调节环的内壁,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截面呈“l”形,且所述限位块开设有与驱动杆相适配的齿槽。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表盘通过转动轴承与内调节环和外调节环转动相连,所述表盘内壁嵌设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块,且所述活动块与控制板固定相连。
15.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显示部可对手表的检测内容以及时间进行显示便于佩戴者阅读,在手表主体的底部设有检测机构,通过检测机构对人体内相关状态进行检测,且由于手表主体在佩戴时,始终与佩戴者皮肤接触,大大提高检测的便捷性和精准度,且由于检测机构通常采用光电式传感器或电极式传感器,若表面污损或检测部位有污渍则会影响其检测精度,进而设有活动护板,活动护板在未使用时将适配孔封闭,进而防止检测机构受到污损,当需要检测时则通过转动调节机构进行控制打开,且活动护板表面可设有清洁绒布,在活动护板移动过程中对检测机构以及佩戴者检测部位进行清洁,且进一步活动护板在未检测时与佩戴者皮肤直接接触,通过设有绒布可提高佩戴体验,同时调节机构的调节较为方便,可适用于不同使用习惯的佩戴者,装置调节较为便利,适用性强,且检测机构外部可设有防滑垫,提供其余佩戴者接触时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的检测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的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的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的表盘内壁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发明的图9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发明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表带;2、手表主体;3、调节机构;4、表盘;5、显示部;6、盖板;7、活动护板;8、限位块;9、检测机构;10、防滑垫;11、内调节环;12、限位抵杆;13、控制板;14、齿槽;15、第一限位槽;16、驱动杆;17、转动槽;18、弹性件;19、第二限位块;20、第一限位块;21、转动轴承;22、限位环;23、第二限位槽;24、活动块;25、弹簧槽;26、弹簧;27、适配孔;28、外调节环。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4所示,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2,手表主体2的上端面设有表盘4,表盘4的中部设有显示部5,手表主体2的下端设有盖板6,手表主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9,盖板6开设有与检测机构9相适配的适配孔27,手表主体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对检测机构9进行封闭的活动护板7,手表主体2侧端面设有用于控制活动护板7相对盖板6移动的调节机构3,手表主体2安装有表带1。
31.使用时,通过显示部5可对手表的检测内容以及时间进行显示便于佩戴者阅读,在手表主体2的底部设有检测机构9,通过检测机构9对人体内相关状态进行检测,且由于手表主体2在佩戴时,始终与佩戴者皮肤接触,大大提高检测的便捷性和精准度,且由于检测机构9通查采用光电式传感器或电极式传感器,若表面污损或检测部位有污渍则会影响其检测精度,进而设有活动护板7,活动护板7在未使用时将适配孔27封闭,进而防止检测机构9收到污损,当需要检测时则通过转动调节机构3进行控制打开,且活动护板7表面可设有清洁绒布,在活动护板7移动过程中对检测机构9以及佩戴者检测部位进行清洁,且进一步活动护板7在未检测时与佩戴者皮肤直接接触,通过设有绒布可提高佩戴体验,同时调节机构3的调节较为方便,可适用于不同使用习惯的佩戴者,装置调节较为便利,适用性强,且检测机构9外部可设有防滑垫10,提供其余佩戴者接触时的摩擦力。
32.实施例二
3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调节机构3包括外调节环28、内调节环11、和控制板13,控制板13固定连接在活动护板7的侧端面,外调节环28转动连接在手表主体2的外端面,内调节环11转动连接在手表主体2的内部。
34.如图1-5所示,控制板13侧端面对称设有斜面部,内调节环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抵杆12,且限位抵杆12背离内调节环11的一端与斜面部贴合。
35.使用时,通过转动外调节环28带动内调节环11转动,并与使得限位抵杆12与控制板13的斜面部贴合,限位抵杆12贴合后,继续转动内调节环11即可通过限位抵杆12和斜面部使得活动护板7向内调节环11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活动护板7移动,将适配孔27打开,通过检测机构9即可对佩戴者进行检测,且进一步的采用外调节环28转动,相较于传统的表冠转动更加便于操作,使用体验较佳。
36.如图1-6所示,限位抵杆12通过驱动杆16转动连接在内调节环11的内部,且内调节环11开设有与限位抵杆12相适配的转动槽17,外调节环28内壁开设有与驱动杆16相适配的齿槽14。
37.如图1-8所示,外调节环28内部嵌设有限位块8,限位块8通过弹性件18与限位块8弹性相连,且限位块8与弹性件18外表面相平齐,限位块8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0,内调节环11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20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15。
38.使用时,限位块8通过弹性件18弹性连接在外调节环28内部,通过弹性件18的弹力限位块8与外调节环28表面相平齐,且弹性件18通过在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20,第一限位块20与第一限位槽15卡接,使得外调节环28转动时带动内调节环11同轴转动,且限位抵杆12通过驱动杆16转动连接在内调节环11的内部,通过按压限位块8,使得限位块8向外调节环28内部移动进而第一限位块20与第一限位槽15卡接脱离,此时转动外调节环28,内调节环
11则不会同步转动,且外调节环28内壁设有齿槽14与驱动杆16啮合,进而使得驱动杆16带动限位抵杆12进行转动,并与控制板13斜面贴合,停止按压后限位块8在弹性件18作用下恢复,且使得第一限位块20与第一限位槽15卡接,此时限位抵杆12位置固定,由于控制板13斜面对称设置,可通过控制限位抵杆12转向,从而控制外调节环28对限位抵杆12驱动时的转动方向,使得佩戴者可依据自身的使用习惯对驱动方向进行调节和控制。
39.如图1-8所示,限位块8背离外调节环28的一端延伸并突出内调节环11的内壁,限位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9,限位块8截面呈“l”形,且限位块8开设有与驱动杆16相适配的齿槽14。
40.如图1-10所示,表盘4通过转动轴承21与内调节环11和外调节环28转动相连,表盘4内壁嵌设有限位环22,且限位环22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19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23。
41.使用时,随着外调节环28转动驱动限位抵杆12与控制板13贴合,从而控制活动护板7的移动,当控制板13移动至与内调节环11贴合时,此时活动护板7打开至最大状态,由于限位块8延伸出内调节环11内壁,从而压合限位块8,且限位块8顶部设有第二限位块19,第二限位块19在移动时与表盘4内壁开设的第二限位槽23卡和,进而将外调节环28与表盘4卡接,使得外调节环28位置锁定无法继续转动,且此时由于第一限位块20和第一限位槽15保持卡接,限位抵杆12也处于固定状态,从而使得活动护板7始终保持开状态,大大提高装置的便捷性,当检测机构9检测完成后,通过将限位块8按压至与外调节环28相平,此时外调节环28与表盘4则卡接脱离,即可继续转动外调节环28对活动护板7进行控制。
42.如图1-11所示,盖板6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25,弹簧槽25内部通过弹簧26弹性连接有活动块24,且活动块24与控制板13固定相连。
43.使用时,活动块24通过弹簧26弹性设置在弹簧槽25的内部,使得控制板13在弹簧26弹力作用下,使得控制板13带动活动护板7长期处于闭合状态,且通过调节机构3控制活动护板7打卡后,当限位块8按压至与外调节环28相平时,外调节环28与表盘4卡接脱离,通过弹簧26的弹力也可自动带动活动护板7进行闭合,大大提高其操作的便捷性。
44.工作原理:通过显示部5可对手表的检测内容以及时间进行显示便于佩戴者阅读,在手表主体2的底部设有检测机构9,通过检测机构9对人体内相关状态进行检测,且由于手表主体2在佩戴时,始终与佩戴者皮肤接触,大大提高检测的便捷性和精准度,且由于检测机构9通查采用光电式传感器或电极式传感器,若表面污损或检测部位有污渍则会影响其检测精度,进而设有活动护板7,活动护板7在未使用时将适配孔27封闭,进而防止检测机构9收到污损,当需要检测时则通过转动调节机构3进行控制打开,且活动护板7表面可设有清洁绒布,在活动护板7移动过程中对检测机构9以及佩戴者检测部位进行清洁,且进一步活动护板7在未检测时与佩戴者皮肤直接接触,通过设有绒布可提高佩戴体验,同时调节机构3的调节较为方便,可适用于不同使用习惯的佩戴者,装置调节较为便利,适用性强,且检测机构9外部可设有防滑垫10,提供其余佩戴者接触时的摩擦力,通过转动外调节环28带动内调节环11转动,并与使得限位抵杆12与控制板13的斜面部贴合,限位抵杆12贴合后,继续转动内调节环11即可通过限位抵杆12和斜面部使得活动护板7向内调节环11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活动护板7移动,将适配孔27打开,通过检测机构9即可对佩戴者进行检测,且进一步的采用外调节环28转动,相较于传统的表冠转动更加便于操作,使用体验较佳,限位块8通过弹性件18弹性连接在外调节环28内部,通过弹性件18的弹力限位块8与外调节环28表面相平
齐,且弹性件18通过在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20,第一限位块20与第一限位槽15卡接,使得外调节环28转动时带动内调节环11同轴转动,且限位抵杆12通过驱动杆16转动连接在内调节环11的内部,通过按压限位块8,使得限位块8向外调节环28内部移动进而第一限位块20与第一限位槽15卡接脱离,此时转动外调节环28,内调节环11则不会同步转动,且外调节环28内壁设有齿槽14与驱动杆16啮合,进而使得驱动杆16带动限位抵杆12进行转动,并与控制板13斜面贴合,停止按压后限位块8在弹性件18作用下恢复,且使得第一限位块20与第一限位槽15卡接,此时限位抵杆12位置固定,由于控制板13斜面对称设置,可通过控制限位抵杆12转向,从而控制外调节环28对限位抵杆12驱动时的转动方向,使得佩戴者可依据自身的使用习惯对驱动方向进行调节和控制,随着外调节环28转动驱动限位抵杆12与控制板13贴合,从而控制活动护板7的移动,当控制板13移动至与内调节环11贴合时,此时活动护板7打开至最大状态,由于限位块8延伸出内调节环11内壁,从而压合限位块8,且限位块8顶部设有第二限位块19,第二限位块19在移动时与表盘4内壁开设的第二限位槽23卡和,进而将外调节环28与表盘4卡接,使得外调节环28位置锁定无法继续转动,且此时由于第一限位块20和第一限位槽15保持卡接,限位抵杆12也处于固定状态,从而使得活动护板7始终保持开状态,大大提高装置的便捷性,当检测机构9检测完成后,通过将限位块8按压至与外调节环28相平,此时外调节环28与表盘4则卡接脱离,即可继续转动外调节环28对活动护板7进行控制,活动块24通过弹簧26弹性设置在弹簧槽25的内部,使得控制板13在弹簧26弹力作用下,使得控制板13带动活动护板7长期处于闭合状态,且通过调节机构3控制活动护板7打卡后,当限位块8按压至与外调节环28相平时,外调节环28与表盘4卡接脱离,通过弹簧26的弹力也可自动带动活动护板7进行闭合,大大提高其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上端面设有表盘,所述手表主体的下端设有盖板,所述手表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盖板开设有与检测机构相适配的适配孔,所述手表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对检测机构进行封闭的活动护板,所述手表主体侧端面设有用于控制活动护板相对盖板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手表主体安装有表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调节环、内调节环、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护板的侧端面,所述外调节环转动连接在手表主体的外端面,所述内调节环转动连接在手表主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侧端面对称设有斜面部,所述内调节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抵杆,且所述限位抵杆背离内调节环的一端与斜面部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抵杆通过驱动杆转动连接在内调节环的内部,且所述内调节环开设有与限位抵杆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外调节环内壁开设有与驱动杆相适配的齿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调节环内部嵌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弹性件与限位块弹性相连,且所述限位块与弹性件外表面相平齐,所述限位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内调节环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背离外调节环的一端延伸并突出内调节环的内壁,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截面呈“l”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通过转动轴承与内调节环和外调节环转动相连,所述表盘内壁嵌设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块,且所述活动块与控制板固定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的上端面设有表盘,所述表盘的中部设有显示部,所述手表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盖板开设有与检测机构相适配的适配孔,所述手表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对检测机构进行封闭的活动护板,所述手表主体侧端面设有用于对活动护板控制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手表主体安装有表带,该装置使用更加便捷,可适用于不同佩戴者的使用需要,对血糖检测读数较为精准。对血糖检测读数较为精准。对血糖检测读数较为精准。


技术研发人员:

严凯波 徐巍 林成志 汤文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智创一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2.16

技术公布日:

2022/5/17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1:1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3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手表   控制板   表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