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文化旅游是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洛阳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洛阳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紫砂电饭锅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四季分明,适宜居住。洛阳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洛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洛阳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优越的地理、历史条件孕育了洛阳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至2016年,洛阳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00多处,馆藏出土文物40多万件,其中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有:宗教建筑类,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民俗节会,有如牡丹文化节、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民俗文化庙会、河洛文化节等;博物馆类,有洛阳博物馆、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偃师城博物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等;古城遗址,有二里头文化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含嘉仓遗址、回洛仓遗址;古墓及名人故里,有汉光武帝陵、白园、王铎故里、玄奘故里、二程故里、邵雍故居;龙马负图寺、周公庙等。洛阳的文化资源宝库,是未来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资源储备,也是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资源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因此,以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业,是洛阳经济发展、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二、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及成果
1、旅游经济发展较快,产业体系日渐完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基础牢固。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下,洛
阳旅游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洛阳依托丰富的自然和
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经济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外游客和旅
游总收入逐年增长。2015年首次实现年度游客数过亿,旅游经
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5年国内外游客10,430万人,
同比增长10.1%;入境游客100.4万人,同比增长19.6%;旅游
总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29.8%。2016年国内外游客11,420
万人,同比增长9.5%;入境游客115万人,同比增长14.5%;旅
游总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5.6%(数据来源:洛阳旅游发展
委员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体系日渐完善,截
至2017年底,全市国际国内旅行社75家,其中五星级旅行社1家,四星级旅行社10家。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饭店10家。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23个。唐三彩、牡丹瓷、杜康酒
等特旅游产品29种。除星级酒店、旅行社外,旅游集散中心、
交通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建设完善中。良好的旅游
经济基础和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为洛阳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塑料空心球
了牢固的经济基础和广阔前景。
2、会展节庆、传统庙会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通过举办文
立体剪裁化会展及大型节庆活动来打造旅游城市新形象一直都是洛阳
利用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洛阳的节庆旅游十分
兴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最重要的代表,也是全国知名的
节会,1983年开始成功举办第一届,到2017年已连续成功举
办35届,并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9月至10月举办的河洛文化旅游节,以传承弘扬河洛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为主要内容,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此寻根,朝圣和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每年6月举办的小浪底观瀑节,依托黄河小浪底水库排水排沙,融合了美食、文化、体育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此外,各种文化庙会也日渐发展成熟,洛阳民俗博物馆的民俗文化庙
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文/杨亚楠电力线宽带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
[提要]近年来,文化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迅速兴起,并在改善地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简要论述洛阳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分析文化旅游业在洛阳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0日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3s2018 24--
会、关林的春节民俗文化庙会、河洛文化新春庙会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市民。
这些节庆会展、庙会越来越注重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提升了洛阳文化旅游业的竞争力,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统计,节会期间的境内外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2016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境内外游客2,174.76万人,占全年游客比重20.85%,同比增长10.36%;旅游总收入178.45亿元,占全年比重25.43%,同比增长16.69%。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境内外游客1,041.47万人,占全年游客比重9.99%,同比增长12.39%;旅游总收入61.68亿元,占全年比重
8.79%,同比增长19.17%(数据来源: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3、空前的媒体宣传力度,助力文化旅游业发展。2015年以来,洛阳文化旅游的推广和宣传力度空前强化,一些新颖的、响亮的文化旅游主题口号不断涌现,例如“华夏之源”、“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河洛之根”等,文化旅游的宣传也趋向于全方位、立体化。一是加强节会在主流媒体上的宣传。洛阳市不断加强与国内主流媒体的长期合作,长年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投放洛阳历史文化宣传片和文化旅游产品广告,并聚焦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大力宣传洛阳文化、洛阳旅游;二是注重运用新媒体进行推广和宣传。近年来,洛阳接连推进与新媒体的合作,坚持在在腾讯网、大河网等门户网站和携程、途牛等网络旅游平台上,进行线上国家牡丹
文化节专题推广,并开通洛阳市旅游,通过微博发布相关信息,与网友实时互动。除了加强国内文化旅游宣传,洛阳还在Facebook、YouTube等国际上知名的社交网站,进行文化旅游活动的推广。文化旅游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正在洛阳不断发展壮大、成熟。
(二)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障碍。2013年,洛阳市对旅游管理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将洛阳市旅游局正式更名为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并对其职能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文物局、园林局等16个单位成为其下属单位,首次实现了由一个部门集中对旅游相关事宜进行统筹协调。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成立是创新体制机制的典范,使得文化旅游业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顺畅,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改革取得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可否认,文化旅游业体制机制仍然存在问题。洛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这些资源分别由文物局、宗教局等多个不同的单位进行管理,各单位有自己的分管人员和领导,表面上由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牵头,但实际上各自为政,旅发委只负责旅游相关事宜,权力有限。又由于各单位职责不同,只管理自己的资源,彼此之间缺少沟通,缺乏统一利用、统一规划的意识,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影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2、专业人才缺乏。产业发展需要人的参与,具有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是实现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
重要前提。当前,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很快,但人才结构与质量不平衡,从
事文化旅游产业的高端人才较少,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也相对不足。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局面,将极大地制约着文化旅游业在洛阳的国际化、高端化发展。
3、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洛阳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厚,但由于创新能力不足,文化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有影响力的企业,因此很难开发出一些实质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同类旅游城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对洛阳存在着替代性竞争。除近几年开发的河洛文化旅游节、《天下洛阳》等文化旅游产品外,能够真正体现洛阳特又具有收藏价值的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产品还太少,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
三、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改革管理体制。政府应统筹管理各个旅游主管部门,以规章制度、法律条规明确各部门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经费来源,界定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尽可能消除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改变目前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状况,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旅游产业管理新体制和一个良好的工作体系,让各单位和主管部门之间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前提下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引导、共同进步。
(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文物古迹、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还包括各种艺术表演、博物馆、影院、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能够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大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化旅游供给,使文化产业成为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电容分压
(三)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洛阳要高度重视的人才培养工作。第一,可以出台有利于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引进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且具有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带头人物,壮大人才队伍;第二,逐步建立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成立人才培养机构,通过多样化的手段组织开展人才的培训、教育。
浮油收集器
(四)加强创新,打造特品牌。创意可以让传统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创造出新的价值和品牌,没有了创意,文化旅游业就不会永葆生命力。因此,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创意这个重要元素。一要建立健全文化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和特品牌的保护;二要注重开发与弘扬地方特文化,保留地方特文化核心部分的同时,对其进行再创造、再包装,打造出更多兼具传统特和时代内涵的国家级文化旅游特品牌。
主要参考文献:
[1]洛阳市编办课题组.旅游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分析——
—以洛阳市为例[J].行政科学论坛,2015.2.
[2]邢晟.河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J].中国发展,2012.4.
2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4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330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旅游   发展   洛阳   旅游业   产业   资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