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湖库淤泥陶粒,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湖库淤泥制备高强陶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疏浚淤积物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如利用疏浚产生的淤积物用于陶粒、建 筑用砖的制造等。陶粒是淤积物转型利用制作过程最简便、淤积物利用率最高的产品。湖库 淤积物与生产陶粒所使用的黏土化学成分及颗粒级配相似,且水生动植物残骸及生活用水的 排放导致淤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在陶粒烧结中有机质的分解有助于孔隙的产生。因此, 利用疏浚淤积物为主要原料,结合添加剂可以制作轻质建筑陶粒。
3.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及制备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湖库淤泥高强陶粒,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强陶粒的原料组成为:湖库淤积物80~100%, 玄武岩粉0~10%,膨润土0~10%。
7.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强陶粒的原料组成为:湖库淤积物91~97%,玄武岩粉3~9%。
8.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强陶粒的原料组成为:湖库淤积物93%,玄武岩粉7%。
9.所述湖库淤积物为湖库淤泥经脱水处理后,筛分得到的中值粒径≤0.025mm的淤积物, sio2质量含量为55~80%。
10.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湖库淤积物的中值粒径为12.5μm,湖库淤积物的主要成分含量为: sio
2 55~80%、al2o
3 10~20%、cao 5~15%、fe2o
3 1~10%、k2o 1~5%、mgo 1~5%、na2o 1~5%、 tio
2 0.1~1%,余量为其他杂质。
11.所述玄武岩粉为超细玄武岩粉,中值粒径d<0.01mm。
12.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玄武岩粉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
2 60~70%、al2o
3 10~20%、fe2o
3 5~15%、k2o 1~10%、mgo1~5%、cao 1~5%、na2o1~5%、tio21~3%。
13.所述湖库淤泥高强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1)称量混匀
15.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组成,备用;
16.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加入水,搅拌,使各原料粘合在一起,备用;
17.(2)造粒成球
18.采用手动制球或制球机制球,得到生料球;所述生料球粒径为5mm~7mm;
19.(3)烘干
20.将制备好的生料球放入电热烘箱,在温度为105℃条件下,干燥3h;
21.(4)烧制陶粒
22.将干燥后的生料球进行焙烧处理,其中焙烧温度为1000℃~1250℃,焙烧时间为 10min~35min;冷却即得。
23.步骤1)原料总量与水的质量比为80~90:10~20。
24.所述焙烧温度为1210℃,焙烧时间为10min。
25.本发明有益效果:
26.气孔状玄武岩又称为“浮石”,其气孔多,质地坚硬,通常用于混凝土中,可使混凝土重 量减轻,是高层建筑轻质混凝土的良好骨料。本发明在淤积物中添加玄武岩粉,以实现陶粒 轻质、高强的目的,所得湖库淤泥陶粒属于高强陶粒,可用于建筑中起承重作用中的结构混 凝土或高强混凝土。
27.利用本发明方法所得陶粒,堆积密度在870kg/cm3~880kg/cm3之间,密度等级为900 级;筒压强度在17.1mpa~17.2mpa之间,高于规范中高强轻集料要求的5.0mpa,属于高强 陶粒;吸水率在1%~2%之间,低于规范要求的10%;软化系数测试结果为0.97,高于规定 人造轻集料软化系数≥0.80;15次冻融循环后陶粒的质量损失率为1.29%,符合冻融循环后质 量损失率小于5%的要求;煮沸损失量为0.19%,符合规定≤2.0%的要求。
28.本发明以紫坪铺水库淤泥作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焙烧得到新型轻质淤泥陶粒。高温过 程不仅可以氧化其中的有机物,杀灭微生物,稀释和固化重金属,而且可以利用有机物燃烧 产生的热值,实现废物的充分利用,节能环保,达到节水、节地、节能、降低成本的效果, 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29.图1实施例1中陶粒原料的化学组成的三相图。
30.图2实施例2中紫坪铺水库淤积物制备陶粒的工艺流程图。
31.图3实施例2中配比为100%淤积物在不同烧结温度下所得陶粒。
32.图4实施例2中1175℃下不同粒径淤积物所得陶粒。
33.图5实施例2中不同放大倍数下的陶粒微观形貌图。
34.图6实施例2中不同烧结温度所得陶粒。
35.其中,(a)7%fe-7%cao-86%淤积物(1175℃);(b)7%fe-93%淤积物(1175℃);(c)
36.7%fe-93%淤积物(1170℃)。
37.图7实施例2中不同玄武岩粉掺量、不同烧结时间所得陶粒。
38.其中,(a)1210℃、焙烧1min;(b)1210℃、焙烧5min;(c)1210℃、焙烧10min。
39.图8实施例2中不同膨润土掺量、不同烧结温度所得陶粒。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 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均为常规仪器设备;涉及原料均为市售常规原料;涉及试验方法均为常规 方法。
41.对紫坪铺水库淤泥进行清理,并对本次库容恢复清理出来的泥沙进行分类利用。
经脱水 处理后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淤积物,其中符合建设用砂要求的淤积物(中值粒径>0.15mm) 可直接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剩余淤积物(中值粒径≤0.15mm)可用作转型利用产品制备 原料。本发明选用中值粒径≤0.025mm的淤积物(sio2含量55~80%)用于陶粒的制作。
42.实施例1淤泥作为陶粒原料的可行性
43.烧制陶粒轻集料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原料在高温条件下能释放出足够多的气体; 二是在高温条件下,产生足够熔融态的玻璃相,从而包裹住内部产生的气体;当原料化学成 分组成位于sio2、al2o3及助融成分(cao、mgo、na2o、k2o、fe2o3等)组成的三相图膨 胀区(图1),按重量百分比计,生产陶粒化学组成合适的范围为sio2:40%~79%;al2o3: 5%~30%;氧化物熔剂∑(fe2o3、k2o、mgo、na2o等):15%~30%。
44.陶粒原料的化学组成是决定陶粒是否可以发泡膨胀的关键性因素,当sio2含量大于75% 时,会导致液相黏度太大,坯料几乎不能膨胀;al2o3含量大于25%时,会增大陶粒的焙烧温 度,不仅降低了陶粒的膨胀度,同时也增大了能耗。研究发现淤积物的化学组成不仅要在三 相图膨胀区内,其主要成陶成分sio2与al2o3与助溶剂fe2o3、ro、r2o之间还需满足以下 关系式:
[0045][0046]
其中,ro:cao、mgo等;r2o:k2o、na2o等。
[0047]
当k=3.5~10.0时,液相黏度可以包裹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从而发泡,也不会导致成 陶温度过高影响坯体膨胀性能。
[0048]
根据紫坪铺水库淤积物的颗粒级配和化学组成(湖库淤泥的主要成分含量为:sio257.05%、al2o313.87%、cao6.19%、fe2o35.28%、k2o2.72%、mgo2.7%、na2o2.07%、 tio20.59%,余量为其他杂质)可知,sio2、al2o3这两种氧化物的含量约占总含量的70%; 淤积物的化学组成非常丰富,其成陶成分sio2、al2o3以及助融氧化物k2o、mgo、na2o等 不仅在原料的三相图膨胀区,而且其k=3.63,具有资源化制备轻质陶粒的条件。
[0049]
此外,经土壤液塑限测定,计算得出紫坪铺水库淤积物塑性指数为9,满足陶粒原料塑 性指数大于8的要求,且淤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高达12.08%,有利于陶粒中微孔的形成。
[0050]
实施例2利用湖库淤泥制备陶粒的工艺设计
[0051]
以紫坪铺水库淤泥作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焙烧制备轻质淤泥陶粒。通过高温过程可以 氧化其中的有机物,杀灭微生物,稀释和固化重金属,而且可以利用有机物燃烧产生的热 值。
[0052]
紫坪铺水库淤积物陶粒的制备流程见图2,整个流程可分为原料预处理、成型、干燥、 焙烧和冷却五个阶段。
[0053]
(1)添加剂的选择
[0054]
从陶粒产品性能、原料易得性考虑,配合料应在保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添加淤 积泥沙,较少的加入添加剂。选取不同的添加剂(wt%)进行陶粒制备实验,具体实验设计 分组情况见表1,分析测定不同陶粒样品微观结构与孔隙分布,研究陶粒性能与原料配合比 的关系。
[0055]
表1淤泥制备不同陶粒试制产品的配合比设计
[0056]
编号淤积物(%)fe(%)cao(%)膨润土(%)玄武岩粉(%)1100
ꢀꢀꢀꢀ
2937
ꢀꢀꢀ
38677
ꢀꢀ
497
ꢀꢀꢀ
3595
ꢀꢀꢀ
5693
ꢀꢀꢀ
7791
ꢀꢀꢀ
9897
ꢀꢀ
3 995
ꢀꢀ
5 1093
ꢀꢀ
7 1191
ꢀꢀ
9 [0057]
(2)工艺方法的选择
[0058]
1)称量混匀
[0059]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组成,备用;
[0060]
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至均匀混合;加入水并搅拌,使各原料混合均匀,备用; 各原料总量与水的质量比为85:15;
[0061]
其中,水可分次加入,当原料与水混合至具有一定粘度,但不具有流动性时,停止加 水。
[0062]
2)造粒成球
[0063]
采用人工手动制球或制球机制球,所得生料球粒径为5mm~7mm。
[0064]
在造粒过程中,由于原料中水分蒸发,造成原料粘度下降,缺水状态下制造的生料球表 面会出现裂纹,可再次添加适量自来水,保证成型后生料球表面无裂痕。
[0065]
3)烘干
[0066]
将制备好的生料球放入烘箱,在温度为105℃条件下,干燥3h。
[0067]
实验发现,若将制备好的生料球直接在实验炉中烧结,成品陶粒表面会出现裂纹。可能 是由于生料球中水分含量较高,在高温情况下大量水蒸气从陶粒内部逸出,从而造成陶粒表 面裂纹。因此,在烧结处理前采用烘干处理。
[0068]
4)烧制陶粒
[0069]
陶粒的烧制过程是陶粒制备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控制焙烧温度为1000℃~ 1250℃,焙烧时间为10min~35min。
[0070]
陶粒烧制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
[0071]

碳酸钙/碳酸镁的分解反应
[0072]
caco3→
cao+co2↑
[0073]
mgco3→
mgo+co2↑
[0074]

氧化铁的还原反应
[0075]
2fe2o3+c

4feo+co2↑
[0076]
2fe2o3+3c

4fe+3co2↑
[0077]
fe2o3+c

2feo+co

[0078]
fe2o3+c

2fe+3co

[0079]

硫化物的分解与氧化反应
[0080]
4fes2+11o2→
2fe2o3+8so2↑
[0081]
fes2→
fes+s

[0082]
s+o2→
so2↑
[0083]

碳的化合反应
[0084]
c+o2→
co2↑
[0085]
2c+o2→
2co

[0086]
陶粒坯料的烧制过程是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其可能的物理化学反应还包括 钙、镁和铁等氧化物受热分解释放出的co2与坯料中的碱金属及碱土类(如k2o、na2o、 mgo、cao等)金属物质、sio2、al2o3等物质相结合,产生k2co3和3k2al2si2o8·
2ca2co
3 (钙霞石)等物质,在高温下分解出co2气体促使坯体具有一定粘稠度的熔融矿物产生膨 胀。
[0087]
(3)产品性能表征
[0088]
1)料球干燥
[0089]
陶粒的性能主要受烘干温度及焙烧温度的影响,烘干温度对陶粒的影响表现为烘干温度 低时陶粒干燥需要更长的时间,烘干温度高时水分蒸发加快陶粒易出现开裂,探索适宜的陶 粒烘干温度对陶粒的制备非常重要。
[0090]
在相同的配比及造球工艺下,两组陶粒分别采用室温自然晾干、105℃电热鼓风干燥箱烘 干的条件进行干燥。105℃条件下,陶粒完全干燥约3h;室温自然晾干条件下,陶粒完全干 燥约12h。对比不同干燥条件下陶粒试样的外观及强度,105℃烘干温度下陶粒表面未出现开 裂的现象,干燥后两种陶粒试样强度差别不大。在保证不影响陶粒质量的情况下,本发明选 择105℃温度条件对陶粒进行烘干处理。
[0091]
2)焙烧温度
[0092]
焙烧温度是轻质陶粒焙烧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原料组成不同,陶粒的焙烧温度 也随之变化。烧结过程中,原料的产气反应在1100℃以下发生,而原料的软化温度为1100℃~ 1250℃。为了控制陶粒的膨胀率及强度,既要保证在烧结时产生足够的液相,同时也要控制 分解反应产生的气体被包裹在陶粒内部形成膨胀气孔。焙烧温度过低,温度未达到坯料的熔 融温度,陶粒制品液相少,无法形成封闭气孔和包裹气体,致使陶粒膨胀度较小。焙烧温度 过高,烧成陶粒的液相被气孔冲破,开始连通,吸水率随着少量联通气化的出现而增大。一 般情况下,陶粒的最佳烧结温度范围为1000℃~1250℃,烧结时间为10min~35min。
[0093]
首先,采用配比为100%淤积物的配方,对陶粒焙烧工艺进行研究。将经过干燥后的陶粒 进行高温焙烧,焙烧温度选择1100℃、1150℃、1175℃、1180℃、1200℃。通过改变焙烧温 度,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对不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焙烧温度。
[0094]
图3是不同烧结温度陶粒的宏观照片,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烧结温度对于陶粒孔隙度 带来的变化。当焙烧温度为1100℃时料球没有烧胀,颜呈黄,且强度很低,料球表面无 釉质层出现,没有发生烧胀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焙烧温度不够,内部还没有产生足够的具有 适当黏度的液相;当焙烧温度为1150℃时,料球开始膨胀且表面出现瓷化现象,
颜呈褐, 内部形成小气孔但是气孔率较低,料球出现轻微膨胀现象,陶粒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当焙 烧温度是1175℃时,陶粒的颜进一步加深,呈黑褐,气孔逐渐增多增大并均匀的分布于 陶粒内部,强度足够大,表面光滑,且出现致密的釉质层,釉质层可以束缚陶粒内部产生的 气体,使得陶粒内部形成封闭的气孔,这些封闭气孔使陶粒发生膨胀现象;当温度升到1180℃ 左右,陶粒之间出现粘结,随着焙烧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185℃时,粘结现象更严重,并且陶 粒内部的气孔率和陶粒强度均没有明显的增大,此时陶粒处于过烧状态;当焙烧温度达到 1200℃时,内部气孔大且连通,温度过高导致产生的气体冲破液相,料球融为一体,形成均 匀的黑褐瓷化体。通过对比不同烧结温度下陶粒的外观、微观及强度,确定100%淤积物配 比陶粒的最佳焙烧温度为1175℃。
[0095]
采用100%淤积物的配方,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最佳焙烧温度下(1175℃)对原料淤积物的 最佳粒径进行分析,分别选取中值粒径10.5μm、12.5μm、43.5μm的淤积物制备陶粒。在探 究最佳配比的过程中,采用手动制球的方法,在手动制球过程中,粒径43.5μm的淤积物具有 明显的易散性,不易成球。105℃烘干后,随着原料中值粒径增大,陶粒强度依次降低,粒径 43.5μm的原料制备的陶粒松散易碎。经过1175℃焙烧20min,不同原料粒径陶粒制品的照片 见图4,在相同温度下,粒径12.5μm的原料制得陶粒的孔隙率最佳;粒径43.5μm的原料经 烧制以后没有出现膨胀的现象,呈松散状态。
[0096]
图5为不同放大倍数下配比为100%淤积物所得陶粒(1175℃焙烧温度下)的微观结构照 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具有均匀孔隙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但是相较于市场销售的 陶粒而言,其孔隙度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考虑加入适宜的添加剂从而增加陶粒的孔 隙度。
[0097]
3)添加剂的选择
[0098]

铁粉在陶粒中主要起到助熔和发泡的作用,为保证陶粒的膨胀性能,铁粉掺量一般为 2%~7%,同时配合2%~7%的助熔剂(cao)。
[0099]
图6(a)、6(b)分别为1175℃焙烧温度下7%fe-7%cao-86%淤积物的陶粒、7%fe-93% 淤积物的陶粒形状及内部结构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陶粒料球发生剧烈膨胀,内部出现空 质化,同时表层之间发生严重粘结,形状发生变形,呈不规则状。1175℃温度下, 7%fe-7%cao-86%淤积物的陶粒与7%fe-93%淤积物的陶粒具有相同的情况。
[0100]
将焙烧温度降至1170℃,7%fe-93%淤积物的陶粒的照片见图6(c),从图中可以看出, 陶粒的粘结现象消失,形状保持球形,少数大孔几乎占据所有的孔隙空间,内部孔隙出现严 重不均匀,从而引起陶粒强度降低。
[0101]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铁粉与助熔剂的加入可以降低陶粒原料的熔点,同时导致陶粒内部 出现不均匀的孔隙结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铁粉在原料中不易分散,出现局部聚集 造成的。
[0102]

考虑到在陶粒原料中掺加铁粉不能引起均匀气孔,且存在大气孔影响陶粒强度的问 题,需改变添加剂种类进一步提升陶粒性能。
[0103]
气孔状玄武岩又称为“浮石”,其气孔多,质地坚硬,通常用于混凝土中,可使混凝土重 量减轻,是高层建筑轻质混凝土的良好骨料。膨润土在遇水后表现出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并 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淤积物中加入膨润土可以提高淤积物的可塑性以及陶粒的稳定 性。因此,本发明尝试通过添加玄武岩粉(中值粒径d<0.01mm)、膨润土实现陶粒轻
质、 高强的目的,在原料淤积物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玄武岩粉和膨润土,并对不同玄武岩粉掺 量的陶粒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用玄武岩粉和膨润土的主要化学组成见表2。
[0104]
表2玄武岩粉和膨润土的主要化学组成
[0105]
组成(wt%)sio2al2o3fe2o3k2omgocaona2otio2玄武岩粉62.017.610.64.01.81.41.11.0膨润土69.6815.415.841.891.180.550.180.86
[0106]
经过试制实验,发现玄武岩粉的加入会使原料的熔点增加,陶粒的最佳焙烧温度增加至 1210℃。图7(a)~(c)为1210℃焙烧温度下分别焙烧1min、5min、10min的陶粒照片, 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别加入3%、5%、7%、9%不同掺量玄武岩粉的陶粒均出现孔隙结构,且 随着玄武岩粉掺量增多,陶粒内部气孔逐渐均匀变大,证明玄武岩粉能有效增加陶粒内部孔 隙。当焙烧时间为1min时,陶粒内部出现许多细微的孔隙结构,由于焙烧时间较短,气孔 未完全膨胀,孔隙较小;当焙烧时间为5min时,陶粒内部出现大小不一的孔隙结构;当焙 烧时间增加至10min时,内部孔隙结构变得均匀且密集,7%和9%玄武岩粉掺量的陶粒样品 内部孔隙结构最为良好。
[0107]
在温度区间1185℃~1210℃对不同添加量膨润土(3%、5%、7%、9%)焙烧试验,图8 是不同烧结温度下的陶粒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加入膨润土的陶粒 内部气孔率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至1210℃时,陶粒釉质化粘结现象严重,最终确定添加膨 润土的烧结温度为1205℃。但与添加玄武岩粉的陶粒相比,膨润土陶粒的气孔率相对较低。
[0108]
综合以上分析,确定制备陶粒最佳的配比和焙烧参数为:淤积物93%,玄武岩粉7%, 焙烧温度1210℃,焙烧时间10min。
[0109]
实施例3利用湖库淤泥制备陶粒的方法
[0110]
(1)称量混匀
[0111]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湖库淤积物93%,玄武岩粉7%),备用;其中, 湖库淤积物的中值粒径为12.5μm,玄武岩粉的中值粒径d<0.01mm。
[0112]
将各原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水并搅拌,使各原料粘合在一起,备用; 其中,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85:15;
[0113]
(2)造粒成球
[0114]
采用手动制球或制球机制球,所得生料球粒径为5mm~7mm;
[0115]
在造粒过程中,若生料球表面出现裂纹,添加少量水;
[0116]
(3)烘干
[0117]
将制备好的生料球放入电热烘箱,在温度为105℃条件下,干燥3h;
[0118]
(4)烧制陶粒
[0119]
将干燥后的生料球进行烧结处理,其中焙烧温度为1210℃,焙烧时间为10min;冷却即 得。
[0120]
应用例
[0121]
按照《粘土陶粒和陶砂》(gb 2839-81)、《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gb/t 17461.2-2010) 进行相关物理性能的测试,主要的物理性能测试有粒型系数、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吸水率 和软化系数等。陶粒的平均粒型系数应≤2.0,陶粒的容重范围为310kg/m3~
900kg/m3,分为 400、500、600、700、800、900六个等级,相对应的容重分别不得低于0.5mpa、1.0mpa、 2.0mpa、3.0mpa、4.0mpa、5.0mpa。吸水率不应大于10%,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80。经15 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质量损失不大于5%,用煮沸法测定质量损失不应大于2%。
[0122]
(1)粒型系数
[0123]
每颗的粒型系数按公式(2)计算,计算精确至0.1。
[0124][0125]
式中:k,每颗集料粒型系数;d
max
,粗集料颗粒长向最大尺寸,单位为mm;d
min
,粗 集料颗粒中间截面的最小尺寸,单位为mm。
[0126]
采用游标卡尺对陶粒进行测量,陶粒最大尺寸为16.6mm,最小尺寸为13.8mm。粒型系 数约为1.2,满足陶粒粒型系数小于等于2.0的要求。
[0127]
(2)堆积密度
[0128]
堆积密度按公式按下式计算,计算精确至1kg/m3。
[0129][0130]
式中:ρ
bu
—堆积密度,kg/m3;m1—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kg;m2—容量筒的总质量, kg;v—容量筒的容积,l。以两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0131]
取湖库淤泥陶粒15l~20l,放入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量。分成两份,备用。用取样勺或料 铲将试样从离容器口上方50mm处(或采用标准漏斗)均匀倒入,让试样自然落下,不得碰 撞容量筒。装满后使容量筒口上部试样成锥体,然后用直尺沿容量筒边缘从中心向两边刮平, 表面凹陷处用粒径较小的集料填平后,称量。经测量计算,湖库淤泥陶粒的堆积密度在 870kg/m3~880kg/m3之间,容重等级为900级。
[0132]
(3)筒压强度
[0133]
陶粒的筒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0134][0135]
式中:fa—集料的筒压强度,pa;p1—压入深度为20mm时的压力值,n;p2—冲压模质量, n;f—承压面积即冲压模面积,m2。
[0136]
采用轻集料承压筒及压力机进行陶粒筒压强度测试,测试计算得出湖库淤泥陶粒的筒压 强度在17.1mpa~17.2mpa之间,高于规范中高强轻集料要求的5.0mpa。
[0137]
(4)吸水率
[0138]
测定过程如下:取烘干至恒重的陶粒颗粒,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h,取出用湿布擦去附 着在陶粒表面的水分,然后称量,其质量记为m1。在烘干箱内烘干(105℃~110℃)至恒重 (试件干燥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其前一次的0.1%即为恒重)后,测定其质量,记为 m0。
[0139]
陶粒吸水率的计算公式为:
[0140][0141]
式中:wa—陶粒吸水率,%;m1—浸水试件质量,g;m0—烘干试件质量,g。
[0142]
将陶粒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h,擦干表面水分,称其质量为275.5g,烘干至恒重后,
称 其质量为271.9g。计算得出湖库淤泥陶粒的吸水率为1.3%。
[0143]
(5)软化系数
[0144]
陶粒的软化系数为饱和面干筒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筒压强度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0145][0146]
式中:ψ为陶粒的软化系数;f0—干燥状态下陶粒的筒压强度,mpa;f1—浸水的饱和面干陶 粒的筒压强度值,mpa。以三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0147]
浸水至饱和面干陶粒试样的筒压强度为16.6mpa,干燥状态下陶粒的筒压强度为 17.2mpa,湖库淤泥陶粒的软化系数为0.97。
[0148]
(6)抗冻性
[0149]
冰箱温度为-15℃~-20℃,每次冻融循环为冻4小时,融6小时。按下式计算其15次循 环后的质量损失率:
[0150][0151]
式中:δw—冻融循环后的重量损失率,%;w0—冻融循环试验前的陶粒重量,kg;w—冻融 循环试验后的陶粒重量,kg。
[0152]
冻融循环试验前陶粒重量为2.064kg,15次冻融循环后,陶粒的质量为1.798kg,陶粒的 质量损失率为1.29%。
[0153]
(7)性
[0154]
将试样装入带孔容器中,再放入盛水的容器中浸泡,容器中的水平面应比带孔容器中的 试样高出20mm以上,浸泡48h后再将盛水容器连同装有试样的带孔容器一起放在煮沸4h, 然后取出装有试样的带孔容器,取出陶粒样品过筛,并称取筛余试样质量,干燥至恒量,计 算公式如下。
[0155][0156]
式中:ω1—煮沸质量损失,%;m0—试验前公称粒级下限筛上试样的干燥质量,g;m1— 试验后公称粒级下限筛上筛余试样的干燥质量,g。
[0157]
测定性试样干燥质量为161.9g,在浸泡48h然后煮沸4h后将试样完全干燥,测其最 终质量是161.6g,经式(8)计算得出陶粒的煮沸损失率是0.19%。
[0158]
对实施例3制备所得的陶粒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工艺评价方法参照《轻集 料及其试验方法》(gb/t 17431-2010)。
[0159]
本发明方法所得陶粒,堆积密度在870kg/cm3~880kg/cm3之间,密度等级为900级;筒 压强度在17.1mpa~17.2mpa之间,高于规范中高强轻集料要求的5.0mpa,属于高强陶粒; 吸水率在1%~2%之间,低于规范要求的10%;软化系数测试结果为0.97,高于规定人造轻 集料软化系数≥0.80;15次冻融循环后陶粒的质量损失率为1.29%,符合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 率小于5%的要求;煮沸损失量为0.19%,符合规定≤2.0%的要求。湖库淤泥陶粒属于高强陶 粒,可用于建筑中起承重作用中的结构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
[0160]
表3湖库淤泥陶粒性能测试结果
[0161]

技术特征:


1.一种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强陶粒的原料组成为:湖库淤积物80~100%,玄武岩粉0~10%,膨润土0~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强陶粒的原料组成为:湖库淤积物91~97%,玄武岩粉3~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强陶粒的原料组成为:湖库淤积物93%,玄武岩粉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湖库淤积物为湖库淤泥经脱水处理后,筛分得到的中值粒径≤0.025mm的淤积物,sio2质量含量为55~8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湖库淤积物的中值粒径为12.5μm,湖库淤积物的主要成分含量为:sio
2 55~80%、al2o
3 10~20%、cao 5~15%、fe2o
3 1~10%、k2o 1~5%、mgo 1~5%、na2o 1~5%、tio
2 0.1~1%,余量为其他杂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粉为超细玄武岩粉,中值粒径d<0.01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玄武岩粉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
2 60~70%、al2o
3 10~20%、fe2o
3 5~15%、k2o 1~10%、mgo 1~5%、cao 1~5%、na2o 1~5%、tio
2 1~3%。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湖库淤泥高强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混匀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组成,备用;将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加入水,搅拌,使各原料粘合在一起,备用;(2)造粒成球采用手动制球或制球机制球,得到生料球;所述生料球粒径为5mm~7mm;(3)烘干将制备好的生料球放入电热烘箱,在温度为105℃条件下,干燥3h;(4)烧制陶粒将干燥后的生料球进行焙烧处理,其中焙烧温度为1000℃~1250℃,焙烧时间为10min~35min;冷却即得。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原料总量与水的质量比为80~90:10~20。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温度为1210℃,焙烧时间为1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库淤泥高强陶粒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强陶粒的原料组成为:湖库淤积物80~100%,玄武岩粉0~10%,膨润土0~10%。该湖库淤泥高强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1)称量混匀;(2)造粒成球:采用手动制球或制球机制球,得到生料球;所述生料球粒径为5mm~7mm;(3)烘干:将制备好的生料球放入电热烘箱,在温度为105℃条件下,干燥3h;(4)烧制陶粒:将干燥后的生料球进行焙烧处理,其中焙烧温度为1000℃~1250℃,焙烧时间为10min~35min;冷却即得。本发明湖库淤泥陶粒属于高强陶粒,可用于建筑中起承重作用中的结构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


技术研发人员:

李昆鹏 江恩慧 石华伟 陈琛 张世安 李丽珂 张戈 黎思恒 王远见 曲少军 马怀宝 王婷 颜小飞 李新杰 任智慧 闫振峰 王子路 郭秀吉 张翎 王强 孙龙飞 唐凤珍 李洁玉 王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7.29

技术公布日:

2022/1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0:1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31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陶粒   玄武岩   温度   淤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