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设计计算

地暖设计计算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地面散热量
车流量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第5.3计算的房间供暖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地面向下的散热量。当垂直相邻各房间均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时,除顶层以外的各地面辐射供暖房间,向下层的散热量,可视作与来自上层的得热量相互抵消。
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尚应计算其传热量。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 = q f + q d (5.4.2-1)
qf = 5×10-8[(t pj +273) 4-(t fj+273) 4] (5.4.2-2-1)
或qf=4.98[(tpj+273)4/100-(tn+273)4/100] (5.4.2-2-2) 根据现代住宅暖通空调设计
qd =2.13(t pj - t n) 1.31 (5.4.2.3-1)
式中 q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
q f--单位地面面积辐射传热量(W/㎡);
q d--单位地面面积对流传热量(W/㎡);
t pj--地表面平均温度();
t f j--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
t n --室内计算温度(保鲜膜切割盒)。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均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加热管为PE-X
管或PB管时,单位地面面积散热量及向下传热损失,可按规程附录A确定。
粉末注射成型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应将本章第5.3节计算的房间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地面向下
的传热损失。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x=Q/F (5.4.5)
式中:qx--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
摄像机外壳
Q--房间所需的地面散热量(W);
F--敷设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地面面积(㎡)。
确定地面散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平均温度,确保其不高于本规程表5.1.2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他辅助供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地表面平均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tpj=tn+9.82 ×(qx /100)0.969 (5.4.6)
式中
tpj--地表面平均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土豆炮点火装置
qx--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
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向土壤的传热损失。
dc-dc变换器
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他地面覆盖物的影响。
在参照欧洲标准EN442要求,在至少30分钟内测试不少于12次连续等时间间隔的读值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工况内。利用5.4.2中式5.4.2-2;5.4.2-3计算地板表面的散热量并与热源供热量比较,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用热计量取热费代替按面积收费的方法可以节约20-30%,同样的户型,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社记参数,边户的耗热量是中间住户的1.5倍,顶层用户所交的采暖费将是中间住户的1.7倍。要求设计时特别注意。
目前热计量表价格还偏高,寿命才几年,所以用热计量收费单户成本高,代替按面积收费尚需时日。
在不同供水温度下房间各表面温度的测量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加热管系统设计
在住宅建筑中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制分集水器,可以方便实现按户热计量;户内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这样便于实现分室控制温度。
连接在同一分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各分环路的加热管长度宜尽量一致,这样有利于各环路之间的水力平衡。环路长度一般不超过100 m,最长不能超过120米,一般以80m/路左右为宜,长度差别在15%以内。以减少阻力损失。如果所用的分集水器为各环路带流量自动控制型的,则以用户各主要房间分环布置加热管为原则。对于壁挂炉系统,以户内各主要房间分环布置加热管。加热管长度应根据壁挂炉循环水泵的扬程经计算确定,一般管长40~70 m为好。
加热管的布置,应根据房间的热工特性和保证地面温度均匀的原则,选择采用回折型(旋转型)、平行型(直列型)。不同房间和住宅的各主要房间,宜合理划分环路区域,尽量做到各房间分别控制。选择时,应本着保证地面温度均匀的原则进行。布管时,尤其是热
损失明显不均匀的房间,宜将高温管段优先布置外窗、外墙侧,使室内温度分布尽可能均匀,并避免与其他加热管线交叉。对于非采暖用的其它冷水管等管线,宜布置在地面供暖结构层中,同样要避免管线交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3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264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面   房间   散热量   面积   计算   加热管   环路   布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