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厌氧反应作为目前高浓度污水处理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处理手段,其所需的处理能量与物质不仅低于好氧反应,其厌氧反应副产物沼气更是可以二次利用,同规模的厌氧反应器从投资、回报角度均优于好氧反应器。
3.但是,其中较为普遍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由于其传质速率低、厌氧污泥与污水接触程度低,导致的污泥沉积、处理效能差,制约厌氧反应器的技术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沼气口、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由下往上依次为混合反应区、生物填料反应区、三相分离区、泥水分离区。
7.所述进水管由所述混合反应区进入所述罐主体,所述出水管由所述泥水分离区离开所述罐主体,所述沼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主体顶部。
8.所述泥水分离区由封闭式漏斗形水箱内藏于所述罐主体构成,所述漏斗形水箱底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进水管在所述混合反应区内对流汇合。
9.更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形水箱上部设置有用于收集上清液的集水槽,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收集的上清液由所述出水管离开所述罐主体。
10.更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形水箱设置有配水管,所述配水管连通所述三相分离区与所述漏斗形水箱。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设置有用于驱动的回流泵。
12.优选的,所述罐主体顶部与下部侧方设有检修口。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采用了泥水分离区回流泥水混合物与新进水参与大循环,上升流速不低于0.8m/h,加强了废水中有机物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强化了传质效果。
15.2、该反应器一般为立式圆形或方形布置,高度一般为3-20米,具有很大的高径比,有利于厌氧污泥处于充分的膨胀状态,膨胀污泥增大了污水有机物与厌氧污泥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厌氧反应速率和有机负荷以及冲击负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进水管1;出水管2;沼气口3;罐主体4;生物填料5;漏斗形水箱6;回流管7;集水槽8;配水管9;回流泵10;检修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9.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21.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沼气口3、罐主体4,所述罐主体4由下往上依次为混合反应区、生物填料5反应区、三相分离区、泥水分离区。
22.所述进水管1由所述混合反应区进入所述罐主体4,所述出水管2由所述泥水分离区离开所述罐主体4,所述沼气口3设置在所述罐主体4顶部。
23.所述泥水分离区由封闭式漏斗形水箱6内藏于所述罐主体4构成,所述漏斗形水箱6底部设置有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与所述进水管1在所述混合反应区内对流汇合。
24.为解决传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质速率低、厌氧污泥与污水接触程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作出了如下改进:一、加大了罐主体4的高径比,高度为3-20米;二、设计泥水分离区及回流管7,实现大循环回流,如此实现了高速的上升流速不低于0.8m/h;三、设置回流管7与进水管1在混合反应区内对流汇合的布水层;四、生物填料5反应区布满生物填料5,一方面提供充足的微生物挂膜环境,另一方面截留、减缓高速上升的厌氧污泥。
25.上述改进确保了厌氧污泥可保持膨胀状态,强化了污水有机物与厌氧污泥的接触,高速上升流速与对流汇合的布水层强化了传质效果,生物填料5反应区与大循环回流极大提高了处理效能。
26.经过上述改进,基本克服了传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泥沉积,出水处理效果差等制约厌氧反应器技术发展的技术问题。
27.更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形水箱6上部设置有用于收集上清液的集水槽8,所述出水管1连接所述集水槽8,所述集水槽8收集的上清液由所述出水管2离开所述罐主体4。
28.污水进入泥水分离区后泥、水通过配水管9均匀布水,形成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泥水分离沉淀区;
29.经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集水槽8收集后排放,厌氧污泥则通过底部的回流管7经回流泵10提供动力后再次大循环回流。
30.更进一步的,所述漏斗形水箱6设置有配水管9,所述配水管9连通所述三相分离区与所述漏斗形水箱6。
31.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7设置有用于驱动的回流泵10。
32.回流泵10驱动回流管7,所回流的泥水在混合反应区与进水管1汇合可以快速混合稀释原水,减少进水高负荷对系统的冲击,也可以强化泥水混合,增强传质效果
33.优选的,所述罐主体4顶部与下部侧方设有检修口11。
3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沼气口、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由下往上依次为混合反应区、生物填料反应区、三相分离区、泥水分离区;所述进水管由所述混合反应区进入所述罐主体,所述出水管由所述泥水分离区离开所述罐主体,所述沼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主体顶部;所述泥水分离区由封闭式漏斗形水箱内藏于所述罐主体构成,所述漏斗形水箱底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进水管在所述混合反应区内对流汇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水箱上部设置有用于收集上清液的集水槽,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收集的上清液由所述出水管离开所述罐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水箱设置有配水管,所述配水管连通所述三相分离区与所述漏斗形水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设置有用于驱动的回流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顶部与下部侧方设有检修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速上升流循环污泥膨胀厌氧反应器,罐主体由下往上依次为混合反应区、生物填料反应区、三相分离区、泥水分离区;进水管由混合反应区进入罐主体,出水管由泥水分离区离开罐主体,沼气口设置在罐主体顶部;泥水分离区由封闭式漏斗形水箱内藏于罐主体构成,漏斗形水箱底部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与进水管在混合反应区内对流汇合。上述改进确保了厌氧污泥可保持膨胀状态,强化了污水有机物与厌氧污泥的接触,高速上升流速与对流汇合的布水层强化了传质效果,生物填料反应区与大循环回流极大提高了处理效能。克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泥沉积,出水效果差等技术问题。出水效果差等技术问题。出水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陆锦浩 丁景添 李万保 何梓鹏 熊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霖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7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41: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2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污泥   反应器   泥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