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uera humireducens合成钯纳米颗粒及其催化除铬性能研究

电压互感器柜
Thauera humireducens合成钯纳米颗粒及其催化除铬性能研究
张巍, 王希, 李依娜, 郭琳, 张宝刚
引用本文:
张巍,王希,李依娜,等. Thauera humireducens合成钯纳米颗粒及其催化除铬性能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12): 2742-2750.
在线阅读 View online: /10.11654/jaes.2021-038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球磨法合成钒基催化剂及其催化生物质制备甲酸
覃潇雅,李佳璐,丁永祯,申锋
偷拍设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1): 211-218  /10.11654/jaes.2020-0863
纳米铜对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L.)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付宇童,孙彤,王林,徐应明,梁学峰,孙约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39(11): 2524-2531  /10.11654/jaes.2020-0189
不同碳基材料对银纳米颗粒的去除效果
刘龙飞,刘艳丽,李成亮,李德云,曲兆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7(9): 1986-1993  /10.11654/jaes.2017-1679
Cr(Ⅵ)还原菌Microbacterium sp.QH-2对铝氧化物吸附铬影响的研究
王春勇,张震斌,崔岩山,朱博,商井远,陈玥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4): 801-805  /10.11654/jaes.2020-1141
盐碱农田土壤铬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为例
王玥,刘莹雪,李丹丹,何睿,王伟,刘月仙,陆兆华,张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 40(12): 2723-2732  /10.11654/jaes.2021-0415
关注,获得更多资讯信息
张巍,王希,李依娜,等.Thauera humireducens 合成钯纳米颗粒及其催化除铬性能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40(12):2742-2750.
ZHANG W,WANG X,LI Y N,et al.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Thauera humireducens for catalytic chromium removal[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1,40(12):2742-2750.
能量传送器开放科学OSID
Thauera humireducens 合成钯纳米颗粒及其催化除铬性能研究
张巍1,王希1,李依娜1,郭琳2,张宝刚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2.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
收稿日期:2021-03-30录用日期:2021-06-24作者简介:张巍(1999—),男,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微生物合成纳米材料及环境应用研究。E-mail :********************通信作者:张宝刚E-mail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8024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2040)Project supported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8YFC1802401);The Beij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8192040)
要:为了提供制备过程环境友好、性能良好的催化剂,采用反硝化菌Thauera humireducens (T.humireducens )合成钯纳米颗粒
(Pd-NPs ),并评价其催化去除地下水中Cr (Ⅵ)的性能。结果表明:利用T.humireducens 能够在24h 内制得尺寸集中分布在2~6nm 、分散良好的Pd-NPs 。提高初始Pd (Ⅱ)和HCOONa 浓度、增大微生物接种量及营造弱酸性环境,均能加快T.humireducens 合成Pd-NPs 的速率。相比于化学方法制备的Pd-NPs ,T.humireducens 合成的Pd-NPs 能够更高效地将Cr (Ⅵ)催化还原为不溶的Cr (Ⅲ),1.5h 内Cr (Ⅵ)的还原效率达95%。循环使用3个周期后,T.humireducens 合成的Pd-NPs 的催化活性仅下降13%。本研究首次证明反硝化菌T.humireducens 可快速合成Pd-NPs ,且合成的Pd-NPs 可用于地下水的铬污染治理。关键词:Thauera humireducens ;钯纳米颗粒;生物合成;Cr (Ⅵ)中图分类号:TQ426;X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043(2021)
12-2742-09
doi:10.11654/jaes.2021-0380
张宝刚,
山东淄博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兼任SCI 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青年编委、国际水协会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一直致力于重金属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高效修复研究,涉及微生物、地质学、电化学、光催化及能源材料领域。以第一/通信作者身份发表SCI 论文80余篇,包括环境、地球科学领域Top 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等,H 指数为37,SCI 他引27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中国
地质学会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优秀奖)等荣誉;团队现有青年教师2名,博士后1
名,在读博士生9
名,硕士生22名。团队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英国爱丁堡大学等紧密合作,与国内大型修复公司、环保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
铬(C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1],在环境中,三价铬[Cr(Ⅲ)]和六价铬[Cr(Ⅵ)]是其最主要且最稳定的两种存在形态[2]。Cr(Ⅲ)能够作为营养补充剂,在动物和人体的脂质、蛋白质代谢中发挥作用[3]。而Cr(Ⅵ)具有剧毒,能够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DNA与蛋白质[4]。Cr(Ⅵ)与Cr(Ⅲ)迁移性、水溶性以及进入细胞能力的差异,使前者的毒性是后者的100倍以上[5]。Cr(Ⅵ)污染通常是由工业活动引发的[6-7],主要是在染料合成、皮革鞣制、金属电镀、木材防腐等工业活动中产生[8-9]。降水期间铬渣场发生的泄露和含铬工业废水不合理的排放导致Cr(Ⅵ)进入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系统中[7,10]。
将Cr(Ⅵ)还原为Cr(Ⅲ)是修复受Cr(Ⅵ)污染环境的关键途径。化学还原被认为是彻底去除铬污
染的较为经济且稳定的方法[11]。尽管已有多种还原剂被证实可以还原Cr(Ⅵ),然而其却存在不同的缺点,例如动力学上反应缓慢或还原剂具有毒性[12-13]。添加无机纳米材料作为还原Cr(Ⅵ)的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形成不溶性铬沉淀,避免Cr(Ⅲ)被有机物再次氧化[11]。催化剂在Cr(Ⅵ)的催化还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常用的无机纳米催化剂包括TiO2、Pd和Fe 等[14-17]。其中,由于钯纳米颗粒(Pd-NPs)对还原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18],且材料容易实现稳定化[19],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常用的制备Pd-NPs的方法是化学合成,但该方法存在使用的化学试剂毒性较大或合成的Pd-NPs尺寸偏大等缺点[20]。近年来,微生物合成Pd-NPs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主要是利用特定微生物做催化剂,还原含钯化合物,用以制备Pd-NPs。生物法合成纳米材料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方法,且制得的颗粒在形状、尺寸及理化性质等方面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应用前景更广[21]。能催化还原的功能微生物是生物合成Pd-NPs的核心,常用的功能微生物有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等)和铁还原菌(Shewanella等)[22-23]。发掘可制备Pd-NPs的菌种资源尤为重要。最近,反硝化菌Thauera在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兴起,其具有优异的催化还原特性,异养、自养下均可生活,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宽泛,其脱氢酶和细胞素能够参与到氧化还原的电子传输过程中,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用于环境修复的潜在菌种[24]。有研究证实,Thauera可用于修复土壤地下水中的多种有机物、硝酸盐等污染[25]。但Thauera合成Pd-NPs的潜力尚未评估,其合成的
Pd-NPs还原固定Cr(Ⅵ)的能力也尚未揭示。
因此,为了研究反硝化菌Thauera合成Pd-NPs的可行性,并探究试验条件对反硝化菌Thauera合成Pd-NPs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使用材料分析技术表征所合成的Pd-NPs,并通过与化学方法合成的Pd(0)对比,评估Thauera合成Pd-NPs催化还原Cr(Ⅵ)的性能。1材料与方法
1.1菌种及其培养
菌种Thauera humireducens来自广东省生态环境质、
ZHANG Wei1,WANG Xi1,LI Yina1,GUO Lin2,ZHANG Baogang1*
(1.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2.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Shanghai200233,China)
Abstract:To prepare excellent catalysts through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sses,this study used the denitrifying bacteria Thauera humireducens(T.humireducens)to synthesize palladium nanoparticles(Pd-NPs).The Pd-NPs synthesized by T.humireducen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performance in removing Cr(Ⅵ)from groundwater.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umireducens was abl
e to produce well-dispersed Pd-NPs with a concentrated size distribution of2~6nm within24h.Higher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Pd(Ⅱ),sodium formate, and microbial inoculum,or a weakly acidic environment,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Pd-NPs synthesized by T.humireducens.Compared with chemically prepared Pd-NPs,the Pd-NPs synthesized by T.humireducens were able to catalyze Cr(Ⅵ)reduction more efficiently, with a95%Cr(Ⅵ)reduction efficiency within1.5h.The Pd-NPs synthesized by T.humireducens were also able to catalyze the reduction of Cr(Ⅵ)to insoluble Cr(Ⅲ).After three cycles of recycling,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Pd-NPs synthesized by T.humireducens only decreased by13%.This study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rapid synthesis of Pd-NPs can be achieved by T.humireducens, resulting in a synthesized material with a high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application in remediation of Cr(Ⅵ)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Keywords:Thauera humireducens;palladium nanoparticles;biosynthesis;Cr(Ⅵ)
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10 g·L-1)、pH为(7±0.1)的100mL无菌液体培养基中,在(30±2)℃振荡培养,通过光密度计数(OD=600nm),在18h时进入快速生长期,收集此阶段的菌体进行后续试验。
1.2Pd-NPs的合成
取快速生长期的菌液40mL于50mL离心管中,在4000r·min-1下离心10min,用去离子水冲洗下层沉淀3次后,接种到含100mL人工模拟地下水的血清瓶中。模拟地下水配方如下[27]:氯化钙(0.2464g·L-1,氯化镁1.0572g·L-1,氯化钠0.4459g·L-1,氯化钾0.0283g·L-1,碳酸氢钠0.8082g·L-1,氯化铵0.1557 g·L-1,磷酸二氢钾0.0299g·L-1,调节溶液pH为(7±0.1),同时加入1.700g·L-1HCOONa与0.2940g·L-1 Na2PdCl4,最后用丁基橡胶塞密封。同样的条件下,制备不含菌液的混合液,用以得到非生物合成钯材料。在(30±2)℃条件下,于150r·min-1的恒温振荡箱中振荡培养24h,获得生物合成的Pd-NPs,并对其形貌、成分、结构等进行表征。随后研究了试验条件对T. humireducens合成Pd-NPs的影响,分别探究了Pd(Ⅱ)初始浓度(0.5、1.0、1.5、2.0mmol·L-1),HCOONa初始浓度(5、10、25、50mmol·L-1),接种生物量(10、25、50、100mL)和pH(3、5、7、9)的影响规律。同样的条件下,不添加T.humireducens,获得了化学合成的Pd(0)作为对照。标准酸(0.1mol·L-1HCl)和碱(0.1mol·L-1NaOH)用于调节pH。
1.3Pd-NPs催化去除Cr(Ⅵ)
在100mL血清瓶中加入0.5µL·mL-1HCOOH (88%),0.5mg·mL-1T.humireducens合成的Pd-NPs 和0.5mmol·L-1以K2Cr2O7形态存在的Cr(Ⅵ),调节pH 为(3.0±0.1),反应周期为1.5h,在不同时间点取样并用0.22µm滤膜过滤,监测溶液吸光度与其中Cr(Ⅵ)浓度的变化,同时对比化学合成的Pd-NPs催化还原Cr(Ⅵ)的能力。一个周期结束后,通过离心获得反应中生成的沉淀并回收Pd-NPs,利用材料分析手段表征生成的沉淀。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回收的Pd-NPs 继续进行去除Cr(Ⅵ)的研究,如此循环3个周期,用以评估T.humireducens合成的Pd-NPs的稳定性。同时,探究了pH(3、5、7、9)和初始Cr(Ⅵ)浓度(0.1、0.25、
0.5、1.0mmol·L-1)对Pd-NPs催化还原Cr(Ⅵ)的影响。
1.4分析测试方法
溶液中Pd(Ⅱ)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28],以溶液中Pd(Ⅱ)的减少反推Pd-NPs的生成。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8000S,Metash,中国)对溶液在250~450nm范围内进行全波长扫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浓度。pH用pH计(PH-201,Hanna,意大利)测定。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被用于观察Pd-NPs的形貌及尺寸,并用软件Nano Measurer分析TEM图像中的粒径分布情况。成分使用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进行评估。用铜靶辐射(波长为1.54056Å)的X射线衍射仪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Pd-NPs中Pd和
沉淀中Cr的化学价。2结果与讨论
2.1T.humireducens合成Pd-NPs
在24h的运行周期内,观测到溶液中Pd(Ⅱ)的还原效率逐渐升高,同时溶液的颜由红棕逐渐变为无透明(图1),伴随着溶液中出现肉眼可见的黑颗粒。紫外光谱图也显示Pd(Ⅱ)吸光度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图1),24h后,Pd(Ⅱ)得到了全部还原。说明T.humireducens能以Pd(Ⅱ)为电子受体,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活动,从而实现Pd(Ⅱ)的催化还原以制备Pd-NPs。T.humireducens可以将多种高价化合物如Fe(Ⅲ)、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24],而本研究是第一次证实其可以利用Pd(Ⅱ)作为电子受体,用以合成Pd-NPs。在利用生物法制备Pd-NPs中,T.humireducens展示了较高的合成速率(表1),显著高于相同条件下Shewanella loihica催化制备Pd-NPs 的速率,这主要是由于T.humireducens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这也是利用T.humireducens制备Pd-NPs 的优势。但实际上,地下水普遍受到硝酸盐的污染,高浓度的硝酸盐会与Pd(Ⅱ)竞争电子[29],从而降低
图1T.humireducens合成Pd-NPs过程的光谱变化Figure1Spectrum variations during Pd-NPs synthesis by
T.
humireducens
A
b
s
o
r
b
a
n
c
e
/
A
U
0h2h
4h8h
12h24h
200220240260280300
波长Wavelength/nm
1.6
1.2
0.8
0.4
T.humireducens 制备Pd-NPs 的效率。2.2试验条件的影响
Pd (Ⅱ)的还原速率随着初始Pd (Ⅱ)浓度的增加
而增加(图2a ),说明T.humireducens 在高浓度Pd (Ⅱ)下可以更快的制备Pd-NPs ,也说明Pd (Ⅱ)对细胞的毒害性较低[37],高浓度Pd (Ⅱ)未对T.humireducens 的代谢活性造成影响。在Pd (Ⅱ)初始浓度为0.5mmol·L -1时,24h 内Pd (Ⅱ)的还原效率仅为29%,而在其他
在24h 内基本完全去除,Pd (Ⅱ)最大还原速率也从0.02mmol·L -1·h -1增加到0.35mmol·L -1·h -1。
Pd (Ⅱ)的还原速率随着HCOONa 浓度的增加而
加快(图2b ),说明高碳源浓度更利于T.humireducens 合成Pd-NPs ,这主要是由于高浓度的HCOONa 提供了更多的电子用于Pd (Ⅱ)的还原,并释放了更多的能量支持T.humireducens 的代谢。KOTTENHAHN
图2试验条件对T.humireducens 合成Figure 2The influenc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P d (Ⅱ)还原效率P d (Ⅱ)r e d u c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
时间Time/h
100
806040200
P d (Ⅱ)还原效率P d (Ⅱ)r e d u c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
时间Time/h
P d (Ⅱ)还原效率P d (Ⅱ)r e d u c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
时间Time/h
100806040200
P d (Ⅱ)还原效率P d (Ⅱ)r e d u c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
时间Time/h
100806040200
表1生物法制备Pd-NPs 的微生物名称及相关参数
Table 1Microorganism specie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used for biosynthesis of Pd-NPs
微生物种
Microorganism species Plectonema boryanum Chlorella vulgaris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seudomonas putida Shewanella loihica PV-4
Pichia pastoris
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 CH34
Thauera humireducens
电子供体Electron donor
帷幕灌浆——乳酸盐醋酸盐乳酸盐甲酸钠甲醇甲酸戊二醛甲酸钠
微生物剂量Microbial dosage
0.8g·L -11.7g·L -1
—5g·L
-1
2.0×107CFU·mL -1
OD 610=2.0OD 600=1.010g·L -1
OD 600=2.0
Pd (Ⅱ)浓度Pd (Ⅱ)concentration 275mg·L -1
0.83mmol·L -10.2mmol·L -10.9mmol·L
-1
0.5mmol·L -11mmol·L -1cnc真空吸盘
60mmol·L -10.72mmol·L -11mmol·L -1
尺寸
Particle size/nm
标本盒
≤3015
6.232约104~10约100<210~202~6时间Time 28d
10min 1h 24h 2h 36h 72h 12h 24h 文献Reference [30][31][32][33][34][23][35][36]本实验
等在生物催化甲酸制氢的实验中,同样发现了高浓度甲酸钠并未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当碳源浓度从
5mmol·L-1增加到10mmol·L-1时,24h内Pd(Ⅱ)的还原效率从9%仅增长到25%,但当进一步增加HCOO⁃Na浓度时,可实现Pd(Ⅱ)的完全去除,Pd(Ⅱ)的最大还原速率也从0.01mmol·L-1·h-1增加到0.13mmol·L-1·h-1。
随着接种量的增加,Pd(Ⅱ)的还原速率不断升高(图2c)。当微生物量为10mL时,Pd(Ⅱ)的还原效率仅为12%,随生物量提高,Pd(Ⅱ)的还原效率也逐渐提高,在50mL和100mL条件下均可实现Pd(Ⅱ)的全部去除。这同时也暗示T.humireducens催化还原Pd(Ⅱ)可能具有体效益,即微生物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触发Pd(Ⅱ)还原反应的进行。同时,较高的生物量被认为有利于形成更小尺寸的Pd-NPs[39]。当微生物量从10mL增加到100mL时,Pd(Ⅱ)的最大还原速率从0.02mmol·L-1·h-1增加到0.14mmol·L-1·h-1。
随着pH的逐渐升高,Pd(Ⅱ)的还原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图2d)。强酸性条件(pH=3.0)与碱性条件(pH=9.0)下,Pd(Ⅱ)还原受到显著抑制,主要是由于此环境不利于T.humireducens的生长。在中性条件下,24h的运行周期可实现Pd(Ⅱ)的全部还原,说明pH形成的环境条件对T.humireducens合成Pd-NPs有显著影响。在弱酸性条件下(pH=5.0)Pd(Ⅱ)的还原速率比中性条件下(pH=7.0)更快,Pd(Ⅱ)完全被还原为Pd(0),这主要与氢化酶偏向于在偏酸性条件下产氢有关[40],而产生的氢气也可以促进Pd(Ⅱ)的有效还原[41]。
2.3Pd-NPs的物化表征
TEM图像显示在T.humireducens细胞上均匀分布着光滑的球形颗粒物(图3a),微生物细胞作为载体,为Pd-NPs提供了大量附着点,避免了颗粒的聚集,增强了材料的稳定性[42]。颗粒物的尺寸具有窄分布区间(1~14nm),并集中分布在2~6nm(图3b)。EDS分析显示Pd是这些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图3c),从而证实了T.humireducens可催化合成Pd-NPs。与已有研究相比,本研究采用HCOONa作为电子供体的体系,所合成的Pd-NPs尺寸较小,且反应速率较快(表1),显示出使用T.humireducens合成Pd-NPs的优越性。XRD图谱展示了Pd-NPs的立方结构,在2θ= 40.233°、46.805°、68.288°、82.183°、86.703°处观测到(111)、(200)、(220)、(311)、(222)晶面标志的特征衍射峰(图3d),其中,以(111)晶面占主导。通过谢乐
公式对最主要衍射峰进行计算,可以获得合成的Pd-NPs亚晶尺寸[43],得到在(111)晶面观察到的Pd-NPs 纳米材料尺寸为2.6nm,这与图3b中所给出的粒径分布基本吻合,证明了T.humireducens合成的Pd-NPs 尺寸较为均匀。高分辨率的TEM图显示了合成的Pd-NPs在(111)晶面的晶格条纹(图3e)。在XRD图谱中计算所得(111)晶面间距d hkl为2.2397Å,晶格常数为3.879Å,发生了轻微的晶格收缩。而WANG等[23]发现的是晶格膨胀,这可能是由于所合成的Pd-NPs 中掺入了杂质[44]。此外,晶格收缩也提高了Pd-NPs对H的催化活性[45]。XPS图谱显示Pd(0)的3d核心能级谱有335.5eV和341.2eV两个峰(图3f),分别对应5/2和3/2自旋轨道[46];XPS中观察到的少量Pd(Ⅱ)可能是由于测样过程中造成的表面氧化形成了PdO[47]。2.4Pd-NPs催化还原铬的性能
在添加了T.humireducens合成Pd-NPs的体系中,随着反应进行,含Cr(Ⅵ)溶液由黄逐渐变为无透明。在0、10、20、30、60、90min对Cr(Ⅵ)浓度进行监测。紫外光谱图结果显示,350nm处观察到最大吸收峰(图4a),这是HCrO-4的特征峰[48-49],此峰值随着运行时间延长而逐步衰减,指示了Cr(Ⅵ)的逐步去除。在90min的运行周期内,Pd-NPs对Cr(Ⅵ)的还原效率达到了95%。反应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r2= 0.969)且反应速率在0~20min增加,20~90min减小,这可能与其作用机理相关。过量的HCOOH逐渐占满Pd-NPs表面而被选择性分解为H2与CO2,且分解速率不断提高,直到HCOOH占满催化剂的表面,而吸附在Pd-NPs上的H2再与Cr(Ⅵ)发生反应,反应速率随着Cr(Ⅵ)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化学合成的Pd(0)对Cr(Ⅵ)的还原效率仅为27%(图4b)。这证明由T.humireducens合成的Pd-NPs具备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是源于其极小的颗粒尺寸。此结果展示了T.humireducens合成的Pd-NPs优越的催化除铬性能。地下水中通常不含Pd(Ⅱ),故需额外添加,以实现微生物合成Pd-NPs,从而用于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经验证明,虽然T.humireducen s也可直接还原Cr(Ⅵ),但效率非常低,也难以耐受高浓度的Cr (Ⅵ),这进一步体现了使用T.humireducen s制备的Pd-NPs催化去除Cr(Ⅵ)的优势。
收集反应体系生成的沉淀,并用XPS分析显示,Cr(Ⅲ)的2p核心能级谱在586.9eV和577.4eV 有两个峰,分别对应1/2和3/2自旋轨道[50],Cr(Ⅲ)是沉淀的主要成分(图4c)。说明T.humireducens合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4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220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还原   环境   合成   催化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