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1.本发明属于变形缝渗漏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轨道交通变形缝通常设置在区间、车站与附属结构连接位置,随着服役时间增长,在复杂的地质环境、外荷载作用、防水材料老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变形缝两侧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导致变形缝原有防水功能失效。
3.变形缝渗漏水不仅会影响到主体结构的耐久性,还对设备设施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对轨道运营及行人安全造成威胁。
4.传统变形缝渗漏水治理技术为变形缝缝内注浆,通过向变形缝内压注有机弹性灌浆料,充填渗漏水位置变形缝内的间隙,阻止外界水源进入。但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受变形缝容易受原有填充材料的影响,灌浆料在变形缝内以两层薄层状凝胶体粘结结构体与填充材料,在结构变形影响下,灌浆料易重新开裂,形成渗水通道;同时灌浆料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密闭防水层,在注浆薄弱位置往往会出现新的渗漏点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包括:弹性嵌缝材料,填充在变形缝内中埋止水带的背水面一侧;注浆管,埋设在弹性嵌缝材料的背水面一侧,经注浆管注入的非固化注浆材料填充在弹性嵌缝材料的背水面一侧;弹性封堵材料,封堵在注浆孔位置。
7.优选地,所述弹性封堵材料沿迎水面一侧向背水面一侧方向依次包括冷嵌沥青、橡胶条和密封胶。
8.优选地,弹性嵌缝材料的填充厚度为 50~100mm,非固化注浆材料的填充厚度等于变形缝的深度,冷嵌沥青的填充厚度为 30~50mm,橡胶条的厚度为20~40mm,密封胶的厚度为4~6mm。
9.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现场勘查,沿变形缝的走向清理其内部填充物,排出内部积水并查看渗漏状态,确保变形缝内的渗漏水状态为滴水或湿润;s2、清理变形缝背水面内的嵌缝材料及结构面松动混凝土,清理深度至中埋止水带的位置;s3、向中埋止水带的背水面一侧填塞弹性嵌缝材料;
s4、布设注浆孔,在注浆孔内埋入注浆管,外接球阀及注浆引管;s5、弹性嵌缝材料的背水面一侧填塞冷嵌沥青,并且冷嵌沥青与弹性嵌缝材料之间预留有间距;s6、冷嵌沥青的背水面一侧填塞橡胶条;s7、根据嵌缝后变形缝剩余深度及变形缝实测宽度,计算理论注浆量,经注浆管向变形缝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s8、拆除球阀及注浆引管,最终用密封胶将注浆孔密封。
10.优选地,s1中清理变形缝内部填充物时,沿变形缝延伸方向每间隔2m选取一个点,清理该点位置变形缝内部填充物。
11.优选地,s1中如果出现线漏或渗漏量更大的情况时,从变形缝的迎水面一侧注浆止水,当变形缝的背水面渗漏状态为滴水或潮湿时,进入s2施工。
12.优选地,s3中在填塞弹性嵌缝材料后再次清理变形缝两侧的结构面。
13.优选地,s6中在填塞橡胶条之后采用双快水泥临时封堵注浆孔。
14.优选地,s7中向顶板的变形缝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时,由中部向两侧注浆。
15.优选地,s7中向侧墙及拱形隧道的变形缝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时,从两侧底部向拱顶注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在中埋式止水带背水面一侧的变形缝内施做多道防线,形成新的弹性防水层,既保留了变形缝的变形功能,又恢复变形缝的防水功能,从而保障轨道运营和行人的安全。
17.(2)本发明在中埋式止水带背水面一侧的变形缝内依次设置弹性嵌缝材料、非固化注浆材料和弹性封堵材料,采用这种复合式嵌缝技术,保证防渗性能。
18.(3)本发明在注浆孔位置先填充冷嵌沥青,然后用橡胶条封堵,接着再用密封胶密封,采用这种封堵方式一是可以固定注浆管,二是可以封堵变形缝外侧,防止非固化注浆材料流出,三是可以形成最后一道防水层。
附图说明
19.图1为复合嵌缝结构的示意图。
20.附图标注:1-弹性嵌缝材料、2-注浆管、3-冷嵌沥青、4-橡胶条、5-中埋止水带、6-变形缝、7-非固化注浆材料、8-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2.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包括弹性嵌缝材料1、注浆管2、非固化注浆材料7和弹性封堵材料。
26.弹性嵌缝材料1填充在变形缝6内中埋止水带5的背水面一侧。弹性嵌缝材料1应具有防水性,如沥青麻丝、橡胶棒、橡胶条等。该层弹性嵌缝材料1的作用为:一是在施工期间主要起到阻挡土体一侧的杂物进入变形缝6内部,保证清理后的变形缝6表面干净无杂物,为后续施工提供作业环境;二是施工完成后,能够阻挡外部细小杂物进入变形缝6内,破坏其外侧的非固化防水层的完整性。
27.注浆管2埋设在弹性嵌缝材料1的背水面一侧,注浆管2靠近迎水面的一端距离弹性嵌缝材料1约1cm。经注浆管2注入的非固化注浆材料7填充在弹性嵌缝材料1的背水面一侧。非固化注浆材料7具有非固化性,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具体为持粘非固化沥青。该非固化注浆材料7与结构面之间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加上其自身很好的变形能力,不会出现剥离现象。该层非固化注浆材料7为本复合嵌缝结构中的主要防水层。
28.弹性封堵材料封堵在注浆孔位置。弹性封堵材料沿迎水面一侧向背水面一侧方向依次包括冷嵌沥青3、橡胶条4和密封胶8。密封胶8可以是聚硫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等。该弹性封堵材料的作用为:一是固定注浆管2;二是封堵变形缝6外侧,防止非固化注浆材料7流出;三是形成最后一道防水层。
29.弹性嵌缝材料1的填充厚度为 50~100mm,非固化注浆材料7的填充厚度等于变形缝6的深度,冷嵌沥青3的填充厚度为 30~50mm,橡胶条4的厚度为20~40mm,密封胶8的厚度为4~6mm。
30.上述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现场勘查,沿变形缝6的走向清理其内部填充物,具体地,沿变形缝6的延伸方向每间隔2m选取一个点,清理该点位置变形缝6内部填充物。排出内部积水并查看渗漏状态,确保变形缝6内的渗漏水状态为滴水或湿润。如果出现线漏或渗漏量更大的情况时,从变形缝6的迎水面一侧注浆止水,当变形缝6的背水面渗漏状态为滴水或潮湿时,进入s2施工。
31.s2、清理变形缝6背水面内的嵌缝材料及结构面松动混凝土,清理深度至中埋止水带5的位置。
32.s3、向中埋止水带5的背水面一侧填塞弹性嵌缝材料1。再次清理变形缝6两侧的结构面。
33.s4、布设注浆孔,在注浆孔内埋入注浆管2,外接球阀及注浆引管。注浆管2为φ20mm带丝扣的注浆管。
34.s5、弹性嵌缝材料1的背水面一侧填塞冷嵌沥青3,并且冷嵌沥青3与弹性嵌缝材料1之间预留有间距。
35.s6、冷嵌沥青3的背水面一侧填塞橡胶条4。在填塞橡胶条4之后采用双快水泥临时封堵注浆孔。
36.s7、根据嵌缝后变形缝6剩余深度及变形缝6实测宽度,计算理论注浆量v,v=a*l,a为变形缝6的面积,即变形缝高
×
宽,l为变形缝6的长度。经注浆管2向变形缝6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7。向顶板的变形缝6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7时,由中部向两侧注浆。向侧墙及拱形隧道的变形缝6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7时,从两侧底部向拱顶注浆。根据观察孔出浆情况、注浆压力及理论注浆量多重控制,确保注浆的饱满度。
37.s8、拆除球阀及注浆引管,最终用密封胶8密封。
38.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嵌缝材料(1),填充在变形缝(6)内中埋止水带(5)的背水面一侧;注浆管(2),埋设在弹性嵌缝材料(1)的背水面一侧,经注浆管(2)注入的非固化注浆材料(7)填充在弹性嵌缝材料(1)的背水面一侧;弹性封堵材料,封堵在注浆孔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堵材料沿迎水面一侧向背水面一侧方向依次包括冷嵌沥青(3)、橡胶条(4)和密封胶(8)。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嵌缝材料(1)的填充厚度为 50~100mm,非固化注浆材料(7)的填充厚度等于变形缝(6)的深度,冷嵌沥青(3)的填充厚度为 30~50mm,橡胶条(4)的厚度为20~40mm,密封胶(8)的厚度为4~6mm。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现场勘查,沿变形缝(6)的走向清理其内部填充物,排出内部积水并查看渗漏状态,确保变形缝(6)内的渗漏水状态为滴水或湿润;s2、清理变形缝(6)背水面内的嵌缝材料及结构面松动混凝土,清理深度至中埋止水带(5)的位置;s3、向中埋止水带(5)的背水面一侧填塞弹性嵌缝材料(1);s4、布设注浆孔,在注浆孔内埋入注浆管(2),外接球阀及注浆引管;s5、弹性嵌缝材料(1)的背水面一侧填塞冷嵌沥青(3),并且冷嵌沥青(3)与弹性嵌缝材料(1)之间预留有间距;s6、冷嵌沥青(3)的背水面一侧填塞橡胶条(4);s7、根据嵌缝后变形缝(6)剩余深度及变形缝(6)实测宽度,计算理论注浆量,经注浆管(2)向变形缝(6)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7);s8、拆除球阀及注浆引管,最终用密封胶(8)将注浆孔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清理变形缝(6)内部填充物时,沿变形缝(6)延伸方向每间隔2m选取一个点,清理该点位置变形缝(6)内部填充物。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如果出现线漏或渗漏量更大的情况时,从变形缝(6)的迎水面一侧注浆止水,当变形缝(6)的背水面渗漏状态为滴水或潮湿时,进入s2施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在填塞弹性嵌缝材料(1)后再次清理变形缝(6)两侧的结构面。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在填塞橡胶条(4)之后采用双快水泥临时封堵注浆孔。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向顶板的变形缝(6)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7)时,由中部向两侧注浆。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向侧墙及拱形隧道的变形缝(6)内注入非固化注浆材料(7)时,从两侧底部向拱顶
注浆。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用于变形缝渗漏治理的复合嵌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变形缝渗漏治理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弹性嵌缝材料、注浆管、非固化注浆材料和弹性封堵材料。弹性嵌缝材料填充在变形缝内中埋止水带背水面一侧。注浆管埋设在弹性嵌缝材料的背水面一侧,经注浆管注入的非固化注浆材料填充在弹性嵌缝材料的背水面一侧。弹性封堵材料封堵在注浆孔位置。本发明通过在中埋式止水带背水面一侧的变形缝内施做多道防线,形成新的弹性防水层,既保留了变形缝的变形功能,又恢复变形缝的防水功能。本发明在注浆孔位置依次填充第一冷嵌沥青、橡胶条和密封胶,可以固定注浆管,而且可以封堵变形缝外侧,防止非固化注浆材料流出,可以形成最后一道防水层。道防水层。道防水层。


技术研发人员:

王燕凯 杨广武 彭华 李宇杰 李玲 牛晓凯 吴莉娜 尉婧明 于霖 吴海洋 付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3

技术公布日:

2022/1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7:2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9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注浆   材料   变形缝   弹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