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页岩油开采需要采用酸化压裂、多级压裂、水平井、多分支井等新技术提高储层渗透率或流体粘度。脆性作为压裂的重要评价指标,对页岩油藏的改造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岩石的脆性与其矿物组分有关。通过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沉积环境页岩储层的脆性,学者们普遍认为粘土矿物是具有延展性的塑性矿物。同时,提出了脆性矿物的不同分类方案,将石英、长石、白云石、方解石等矿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为脆性矿物。多数学者一致认为石英、长石等硅质矿物是主要的脆性矿物,而对于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是否属于脆性矿物仍有不同看法。但单纯计算脆性矿物的含量,以此评价脆性显然忽略了不同矿物之间的差异,分别提出通过计算不同矿物的脆性指数来反映这种差异,使得矿物的物理意义构图方法更清晰。但矿物组分法只能分析岩石在简单应力条件下的脆性破坏特征,不能反映复杂应力条件下岩石的脆性。同时忽略了成岩作用的影响,即使矿物组分完全相同,不同的成岩压力和不同的孔隙结构也会造成脆性的很大差异。
3.从弹性力学的角度,通过测井和地震资料获取弹性参数并计算脆性指数是评价脆性的有效方法。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是量化岩石脆性的两个重要弹性参数。杨氏模量表征岩石产生裂缝的能力,泊松比表征岩石维持裂缝的能力。一般认为,当杨氏模量高、泊松比低时,岩石更脆。然而,仅选择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来计算脆性,对于脆性的表征还不够全面,忽略了复杂应力条件或围压条件的影响,导致该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方法存在区域局限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确定页岩样品的矿物组分和微观形态特征,开展单轴压缩试验,获取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7.通过声波测井数据获取目标深度范围内储层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利用所述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所述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校正,得到真实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8.将所述真实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带入脆性计算公式计算脆性指数;
9.基于所述微观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含量区间白云石微观结构变化对岩石骨架结构以及对湖相泥页岩脆性的影响,得到第一分析结果;
10.基于白云石含量与孔隙度的关系,结合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关于孔隙演化的研究结
果,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的页岩孔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湖相泥页岩脆性的影响,得到第二分析结果;
11.基于所述第一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二分析结果,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内白云石含量和脆性指数之间的拟合关系,建立基于白云石含量的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方法;
12.使用所述评价结果方法对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13.其中,所述确定页岩样品的矿物组分的具体方式为:
14.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页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得到矿物组成。
15.其中,所述射线衍射仪型号为d8-advancex。
16.其中,所述确定页岩样品的微观形态特征的具体方式为:
17.通过氩离子抛光页岩样品的表面;
18.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抛光后的所述页岩样品的表面划分形状和尺寸,得到扫描范围;
19.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所述扫描范围进行扫描并观察,对白云石矿物微观形态进行记录,得到微观形态特征。
20.其中,所述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sigma;
21.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quanta250;
22.所述氩离子抛光仪型号为gatan697c。
23.其中,所述确定页岩样品孔隙度的具体方式为:
24.使用覆压孔渗分析系统对页岩样品进行孔隙度测量分析,得到孔隙度。
25.其中,所述覆压孔渗分析系统型号为poropdp-200覆压孔渗分析系统。
26.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通过确定页岩样品的矿物组分和微观形态特征,开展单轴压缩试验,获取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通过声波测井数据获取目标深度范围内储层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利用所述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所述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校正,得到真实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将所述真实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带入脆性计算公式计算脆性指数;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的岩石骨架结构变化特征和孔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脆性的影响,结合碳酸盐岩储层关于孔隙演化的研究结果,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内白云石含量和脆性指数之间的拟合关系,建立基于白云石含量的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方法,对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对矿物组分和微观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增加了脆性表征的全面性,解决了现有的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方法存在区域局限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下部矿物组分含量分布图。
29.图2是不同类型白云岩的含量在不同深度分布特征图。
30.图3是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内不同类型白云岩频率分布直方图。
31.图4是动静杨氏模量转换关系图。
32.图5是修正前后动态杨氏模量对比图。
33.图6是沙河街组四段下部储层脆性特征图。
34.图7是woodford、barnett和eagleford页岩的脆性和孔隙度相关性图。
35.图8是随白云石含量变化孔隙度演化图。
36.图9是孔隙度与白云石含量的关系。
37.图10是脆性指数与白云石含量的关系图。
38.图11是页岩脆性随白云石含量的变化规律图。
39.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请参阅图1至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1确定页岩样品的矿物组分和微观形态特征,开展单轴压缩试验,获取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43.所述确定页岩样品的矿物组分的具体方式为:
44.s101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页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得到矿物组成。
45.具体的,所述射线衍射仪型号为d8-advancex;所述定量x射线衍射细化方法为rietveld定量x射线衍射细化方法。
46.具体的,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下部岩石类型主要为页岩、泥岩、粉砂岩和白云岩。根据井内矿物组分的x射线衍射矿物含量,这些样品主要由石英、粘土矿物、白云石、长石、方解石、黄铁矿组成,少量菱铁矿。其中,石英含量一般高达2.70%~60.90%,平均为34.74%。粘土矿物含量为7.60%~49.80%,平均为33.57%。白云石含量为0.00%~80.00%,平均为16.38%。长石含量为0.00%~44.40%,平均为7.14%。黄铁矿含量为0.00%~22.30%,平均为3.51%。方解石含量为0.00%~44.10%,平均为2.90%,菱铁矿含量为0.00%~16.10%,平均为1.76%。
47.s11所述确定页岩样品的微观形态特征的具体方式为:
48.s111通过氩离子抛光页岩样品的表面;
49.具体的,所述氩离子抛光仪型号为gatan697c。
50.s112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抛光后的所述页岩样品的表面划分形状和尺寸,得到扫描范围;
51.具体的,所述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sigma;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
quanta250;
52.s113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所述扫描范围进行扫描并观察,对白云石矿物微观形态进行记录,得到微观形态特征。
53.具体的,所述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sigma;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quanta250;
54.具体的,沙河街组四段下部白云石主要由铁白云石组成,发育少量正常的无铁白云石。白云石主要为泥晶白云石、粉晶白云石,部分泥晶-粉晶白云石、粉晶-泥晶白云石、粉晶-细晶白云石。当白云石含量大于30%时,白云石均以泥晶白云石形式存在。
55.综合前人大量研究,得出沙河街组储层无铁白云岩形成的成因类型有3种:一是准同期白云石化,二是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三是构造-热液白云石化。但在埋藏环境中,地层水中的fe2+部分交代到正常白云岩中的mg
2+
,形成铁白云石。泥晶白云石为准同生白云化形成,粉晶白云石为回流渗透白云化形成,晚于准同生白云化作用时间。少量粉晶-细细白云石和细晶白云石为构造热液成因,其形成时间和埋藏深度偏离正常埋藏演化序列,与构造活动有关。
56.s12开展单轴压缩试验,所述获取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获取,具体方式为:
57.s121利用但轴压缩实验获取样品应变曲线,通过计算得到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58.具体的,所述实验加载系统主机采用美国mts三轴主机;
59.所述实验方法为isrm建议的岩石表征测试和监测方法。
60.s2通过声波测井数据获取目标深度范围内储层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利用所述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所述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校正,得到真实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61.具体的,动态杨氏模量(ed)的计算公式如下:
[0062][0063]
具体的,动态泊松比(vd)的公式如下:
[0064][0065]
公式(1)和(2)中:dts为横波时差,μs/m,dt
p
为纵波时差,μs/m,ρ为岩石容重,g/cm3。
[0066]
由于岩石是多相复合介质,其内部分布着微裂缝和孔隙流体,这是岩石动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由于静态泊松比对应力的敏感性强,数值变化不稳定,但研究层地层实际埋深较大,地层压力变化不大。动态泊松比比较稳定,受深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可以直接用于计算。因此,本研究仅修正了动态杨氏模量。
[0067]
针对不同岩性分别分析了白云岩与泥页岩的动、静态杨氏模量关系。对于动静态杨氏模量进行转换,通过分析排除异常样品、实验制作误差、实验误差等引起的异常点,共选取泥页岩样品、白云质泥岩、页岩样品9个。对10个泥质白云岩样品,共19个样品进行动静态杨氏模量参数转换分析,得到动静态杨氏模量转换关系。页岩动静杨氏模量换算关系如
下:
[0068]es
=0.2802ed+3.3493
ꢀꢀ
(3)
[0069]
白云质泥岩与泥质白云岩的静态杨氏模量换算关系如下:
[0070]es
=0.3602e
d-0.8376
ꢀꢀ
(4)
[0071]
式中es为动态杨氏模量,mpa;ed是静态杨氏模量,mpa。
[0072]
通过对比修正前后的动态杨氏模量,发现两者变化趋势一致,但修正后的杨氏模量值较小,变化幅度减小。其中动态杨氏模量在3240m-3280m之间变化较大。该深度地层以白云岩为主,修正前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很高,这是由于高含量白云岩岩石在地层压力条件下的应力响应造成的。在动静态杨氏模量修正过程中,采用基于岩性分类的标定方法,弱化不同含量白云石地层对压力的差异响应。修正后的动态岩石模量更符合实验分析的要求。
[0073]
s3将所述真实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带入脆性计算公式计算脆性指数;
[0074]
grieser和bray(2007)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参数的平均方法,该方法认为较高的杨氏模量和较低的泊松比会导致岩石更脆。公式如下:
[0075][0076][0077][0078]
式中,ed是计算的杨氏模量,gpa;vd是计算泊松比;ed_max是最大杨氏模量,gpa;ed_min是最小杨氏模量,gpa;vd_max是最大泊松比;vd_min是最小泊松比;e_brit是计算的杨氏模量的脆性;v_brit是计算的泊松比的脆性;britavg为岩石脆性指数,取值范围为0到1,其中0表示韧性,1表示脆性。方程(7)由于其简单性和数据可用性而得到广泛使用。
[0079]
s4基于所述微观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含量区间白云石微观结构变化对岩石骨架结构以及对湖相泥页岩脆性的影响,得到第一分析结果;
[0080]
具体的,分析结果认为样品中白云石含量由低到高,白云石的微观形态由条带状,团块状富集向层状富集转变,在岩石骨架中主导作用增强,泥页岩脆性特征也会相应改变。
[0081]
具体的,当白云石含量低于ai(10-14%)时,既有准同生白云石化成因的泥晶白云石,也有回流入渗白云石化成因的粉状白云石。虽然白云石的形成时间不同,但白云石的形成原理是含镁卤水与原始碳酸盐岩相互作用。显微观察表明白云石以层状分布为主,分布均匀,同时可见条带状、块状的白云岩富集。但含量低且分布范围有限,该含量范围内的白云石不能支撑页岩骨架,对页岩脆性没有显着的积极影响。
[0082]
具体的,白云石含量在ai(10.0%-14.0%)和bimin(40.6%)之间时,仍以泥晶白云石为主,粉晶白云石、泥晶-粉晶白云石和粉晶-泥晶白云石明显减少,并有少量构造-热液成因的细晶白云石和粉晶-细晶白云石。白云岩主要为层状富集、分布均匀、可见虫孔充填白云石,少量团块状富集。在这个内容范围内,白云石在内容和空间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它逐渐成为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对页岩脆性的贡献逐渐增加。
[0083]
具体的,当白云石含量》bimin(40.6%)时,均为准同生白云质泥晶白云石。以层状富集为主,分布均匀,多见虫孔充填白云石。白云石在矿物组分中占主导地位,也是岩石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使页岩具备相应力学特征。
[0084]
s5基于白云石含量与孔隙度的关系,结合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关于孔隙演化的研究结果,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的页岩孔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湖相泥页岩脆性的影响,得到第二分析结果;
[0085]
具体的,根据页岩样品的孔隙度与脆性的关系分析结果,可知岩石脆性与孔隙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合以往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研究结果,认为,湖相泥页岩中随白云石含量增加,储层孔隙度的变化呈现增大-减小-再增大-在减小的变化趋势。
[0086]
具体的,岩石由两部分组成。除了由各种矿物组成的岩石骨架外,孔隙度的变化对岩石的强度和脆性也有显着影响。当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样品的孔隙度增加时,其单轴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
[0087]
利用公式5计算了页岩的脆性指数,还分析了脆性指数与页岩中子孔隙度的相关性。用孔隙率计算脆性指数的公式总结如下:
[0088]
bi=-1.8748
×
φ+0.9679
ꢀꢀ
(8)
[0089]
式中,bi为脆性指数,φ表示中子孔隙度。
[0090]
据此分析,孔隙度与脆性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即孔隙度增大会导致页岩脆性逐渐减弱。相反,孔隙度的降低导致页岩的脆性逐渐增加。
[0091]
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大民屯凹陷沙四下段页岩孔隙度的变化呈现出增大、减小(或渐变)和增大的三阶段连续变化特征:

当0《白云石含量≤ai时,页岩孔隙度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当ai《白云石含量≤bi时,页岩脆性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或逐渐变化。

随着白云石含量》bi,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页岩孔隙度再次增大。其中,ai和bi是三个区间中间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过渡点。
[0092]
湖相泥页岩的孔隙演化特征与白云石的成因、微观特征和含量密切相关。0《白云石含量≤ai,在不同粘土矿物含量范围内,页岩孔隙度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而变化。当黏土矿物含量小于30%时,孔隙度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首先,mg2+的半径小于ca2+的半径,因此白云石的摩尔体积小于方解石的摩尔体积。所以,用白云石代替方解石或文石后,晶体体积会减少,导致孔隙率增加。公式如下:
[0093]
2caco3+mg2+

camg(co3)2+ca2+
ꢀꢀ
(9)
[0094]
而且此时石英的含量比较高,保证了这些孔隙在压实作用下得以保存。但当黏土矿物含量高于30%时,较低的石英含量无法保护孔隙度,因此此时孔隙度与白云石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0095]
当ai《白云石含量≤bi时,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页岩储层孔隙度处于缓慢变化和调整阶段,孔隙度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更多的孔隙是由白云石化产生的。但构造热液作用形成的细粒状白云岩会占据少量原始孔隙。以此为基础,该区页岩孔隙度呈现不增加或略有减少的趋势。应为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的转换及调整阶段。
[0096]
当含量达到并超过bi时,准同生白云石化生成的大量的泥晶白云石之间具有弥散性晶间孔。这种孔隙半径小而数量众多,是形成“中孔-特低渗”型储层的主要原因,抗压实能力强。同时白云石菱面体开始发挥支撑页岩岩石骨架的作用,有效抵抗压实。因此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页岩孔隙度逐渐增大。
[0097]
s6基于所述第一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二分析结果,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内白云
石含量和脆性指数之间的拟合关系,建立基于白云石含量的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方法。
[0098]
s7使用所述评价结果方法对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0099]
具体的,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内白云石含量和脆性指数之间的拟合关系,确定随白云石含量的增加,脆性将呈现出减弱-加强-再减弱-再加强四个阶段。
[0100]
具体的,粘土矿物、石英、白云石是沙河街组四段下部中含量最高的三种矿物,三种矿物的平均含量之和高达84.69%。根据以往不同矿物对页岩脆性影响的研究,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黏土矿物对岩石脆性有显着的弱化作用,石英和白云石都是脆性矿物,但白云石对脆性的贡献更大。避免黏土矿物含量变化引起的页岩脆性变化影响白云石含量与页岩脆性指数关系分析。本研究按照粘土矿物含量5%的范围(15.1-20.0%、20.1-25.0%、25.1-30.0%、30.1-35.0%、35.1-40.0%、40.1-45.0%、45.1-50.0%)。分别分析了白云石含量与岩石脆性指数的拟合关系。根据拟合定量函数设置95%置信区域和95%预测区域。
[0101]
综合以上分析和前人对白云岩含量对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得出随着白云岩含量的增加,大门屯凹陷e2s42页岩储层的脆性应有四个阶段,其演化特征各阶段的影响机制如下:
[0102]
(1)第一阶段,白云石含量介于0至ai(介于10.0%和14.0%之间)之间,随着白云石含量增加,页岩脆性逐渐减弱。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准同生白云石化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提高了孔隙度,而且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发生时间较晚,所形成的孔隙更易得到保存。所以,随白云石含量升高,页岩孔隙度逐渐升高,这对脆性是具有削弱功能的。第二,在矿物组成中,白云石含量越高,石英含量越低。此时的白云石含量低,且主要以条带状或团块状富集,并不能起到支撑岩石骨架的作用,对岩石的脆性没有积极贡献。然而同样作为脆性矿物的石英的含量降低将直接导致页岩脆性的减弱。
[0103]
(2)第二阶段,当白云石含量介于ai和bi(40%-50%)之间时,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页岩脆性会逐渐增加。首先,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页岩孔隙度逐渐减弱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前一阶段页岩脆性减弱的趋势发生了变化并逐渐加强。其次,该阶段白云岩主要为泥晶白云岩,形成较早,取代了原始沉积物中方解石和文石的空间位置,对页岩骨架结构具有一定的压缩和支撑作用。因此,作为脆性矿物,页岩的脆性随着其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第三,白云岩的脆性贡献高于石英,因此白云石含量的增加和石英含量的降低也会进一步增强页岩的脆性。
[0104]
(3)在第三阶段,当白云石含量达到并超过第二转变点bi(40%-50%)时,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页岩的脆性逐渐降低。首先,该阶段白云岩以泥晶白云石为主,在大量抗压实晶间孔形成过程中形成,高含量的白云石会保护这些晶间孔不受压实作用,从而削弱岩石的脆性。其次,白云石的类型和分布格局与前一阶段没有显着差异,白云石含量增加幅度较小,并未显着改善页岩骨架的力学性能。此阶段页岩的脆性主要受孔隙度变化控制。因此,随着白云石含量的增加,页岩的脆性逐渐降低。
[0105]
(4)第四阶段,由于研究区样品数量和实际矿物组成的限制,本研究无法观察到第
四阶段。但根据现有碳酸盐岩储层研究成果,当白云石含量超过本研究中白云石最大含量(80%)时,白云石是最主要的矿物组分。同时,白云石将成为最主要的脆性矿物,将主导岩石的脆性变化特征。因此,白云石含量高必然导致脆性更强。二是岩性由泥岩向白云岩转变,岩石的原始沉积环境和沉积组构差异很大。一般认为,白云岩含量高会导致白云岩储层孔隙度降低,进一步增强脆性。
[0106]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页岩样品的矿物组分和微观形态特征,开展单轴压缩试验,获取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通过声波测井数据获取目标深度范围内储层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利用所述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所述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校正,得到真实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将所述真实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带入脆性计算公式计算脆性指数;基于所述微观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含量区间白云石微观结构变化对岩石骨架结构以及对湖相泥页岩脆性的影响,得到第一分析结果;基于白云石含量与孔隙度的关系,结合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关于孔隙演化的研究结果,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的页岩孔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湖相泥页岩脆性的影响,得到第二分析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二分析结果,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内白云石含量和脆性指数之间的拟合关系,建立基于白云石含量的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方法;使用所述评价结果方法对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页岩样品的矿物组分的具体方式为: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页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得到矿物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衍射仪型号为d8-advancex。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页岩样品的微观形态特征的具体方式为:通过氩离子抛光页岩样品的表面;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抛光后的所述页岩样品的表面划分形状和尺寸,得到扫描范围;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所述扫描范围进行扫描并观察,对白云石矿物微观形态进行记录,得到微观形态特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sigma;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quanta250;所述氩离子抛光仪型号为gatan 697c。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确定页岩样品孔隙度的具体方式为:使用覆压孔渗分析系统对页岩样品进行孔隙度测量分析,得到孔隙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压孔渗分析系统型号为poro pdp-200覆压孔渗分析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白云石含量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的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方法获取储层矿物组分含量,通过声波测井数据获取目标深度范围内储层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其进行校正后带入脆性计算公式计算脆性指数;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的岩石骨架结构变化特征和孔隙度变化特征及其对脆性的影响,结合碳酸盐岩储层关于孔隙演化的研究结果,分析不同白云石含量区间内白云石含量和脆性指数之间的拟合关系,建立基于白云石含量的富白云石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富含白云石的湖相泥页岩层系储层脆性评价方法存在区域局限性的问题。法存在区域局限性的问题。法存在区域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张雷 周雪松 张学娟 曹铮 尹乾好 赵书伟 金翔雄 刘蓥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8.01

技术公布日:

2022/1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9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白云石   脆性   页岩   含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