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棱镜和微透镜的LED混光投射透镜设计

基于棱镜和微透镜的LED混光投射透镜设计
孟双;索龙凤;董文娟;夏磊;丁桂林
【摘 要】基于透镜侧面棱镜和前后膜芯添加微透镜设计一款出光角度可变的均匀混光照明透镜.采用棱镜和微透镜结合的新型方法,分别对透镜外侧棱镜和模芯微透镜进行新的设计.对目标角度进行映射关系的计算及推导,得到全反射棱镜的轮廓曲线图,中心内外部分采用折射型的微透镜阵列,通过Solidworks建立透镜模型,然后导入光学仿真软件Lighttools中进行光线追迹.采用12颗30 mm×30 mm贴片式不同温的LED作为光源,设计了一款高度20mm,直径52 mm的单颗实用型投射透镜.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透镜匹配该阵列光源后,光学效率高于87%,半光强角为40.6°,可以实现均匀混光投射照明.
洗衣机面板
【期刊名称】《电子科技》
【年(卷),期】2018(031)001
【总页数】4页(P46-49)
【关键词】光学设计;二次配光;混光;均匀照明;Lighttools;Solidworks
【作 者】孟双;索龙凤;董文娟;夏磊;丁桂林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0;燕山大学 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江苏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0;江苏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0;江苏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0
胎角>降温剂【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N312
某些特定投射灯具需要不同温的多颗LED通过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得到特定角度和均匀混光的光斑光强分布。通过阵列透镜外侧棱镜和中心微透镜,并对其进行特定的二次光源分配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1-2]。本文光学设计的重点在于外侧棱镜设计与微透镜的排布。
关于改变光束角度B.J. Huang等人提出了棱镜控制法,在透镜外侧加上竖排棱镜并设计了两款光学透镜,照明角度分别为64°和15°,设计的光学效率超过75%,存在严重的光学损失[3]。相对于同样是运用棱镜改变出光角度,利用不同的排布法,光效、光斑大小也有所
不同。通过改变棱镜的排布,将竖排棱镜变为带有倾斜角度的棱镜环绕排布,光学效率增加了3%~7%[5-6]。随着光斑要求的愈加严格,要实现光斑均匀就要求有新的设计方法出现。用微透镜结构加在透镜的前模芯来设计透镜,采用蜂窝式(微透镜)的小单元光学元件阵列,消除了光斑中的阴影、混光效果达到了80% [4]。
采用单一的微透镜或者棱镜进行设计,方法单一,光效低,有明显的的温差[7]。在参考了自由曲面的设计原理[8]、棱镜面的全反射原理[3]、蜂窝面的折射原理及混光原理[4],将参考棱镜法和微透镜法,设计一种综合使用二者的透镜,外侧面由多个多面体棱镜作为全反射部分从上到下逐层排列而成,同一层棱镜的多个多面体等角度排列;前后模芯阵列加入微透镜,并将该方法称之为“棱镜微透混光法”。
珠宝展柜制作图1为棱镜法中的光学透镜线路图[3]。图2为将要设计透镜三维模型,采用两部分成设计:外侧棱镜的设计和微透镜的设计。外侧透镜即利用全反射定律有效地控制边缘光线保证出光的角度,提高光的利用率,微透镜部分采取前后模芯均阵列微透镜,达到二次聚光混光的效果,可以很好地消除温差,实现均匀混光。图3为设计原理图,图3(a)为棱镜部分设计原理,图3(b)为微透镜部分设计原理。
根据全反射定律,在介质内部通过推导计算合理的调整棱镜的倾斜度,即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可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到达指定的方向,或者指定的一点,可以实现光线的全反射,防止光线的浪费[9-11]。
图4为全反射形态局部优化路径图,如图所示: 是第i条光线经过一次折射后与X轴的夹角,该角度的最大值我们定义为,该光线与全反射面的交点为N,对应照度面的半径为Ri,R为初始半径,假如照度面上半径为附近的均匀性较低,则点N附近的曲线是需要重点优化的部分,N点切向量透镜折射率为n2,空气为n1。将出射角度目标面平均分成n份,点坐标N(x, y)附近的自由曲线即是需要被重点优化的,同理,只将控制该曲线中间的控制点设置为优化变量进行理论推导
代入Ri可得
由切向量表示式和式(3)可得
式(5)整理可得
代入已知条件,在高度为20 mm,直径为26 mm范围内可得棱镜单个曲线走势,如图5所
示。
当在透镜的前模芯加入微透镜阵列(蜂窝面)能对原始光再做一次匀光处理[12-14]。对一次封装质量不佳的LEDS或者COB,透镜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对初始光做再一次的完善处理[13]。在PV照明系统中O.S. Sastry等人就使用阵列微透镜的方法,设计了一款TIR蜂窝透镜,设计角度为15°,使用单一光源[15]。光线通过微透镜的光路原理如图6。光源经过凹透镜1后光线进行了一次发散,然后第一次经过微透镜蜂窝面2进行折射,反光碗能够更大限度的将LED发光源的光线进行折射,使其光源聚光效率提高;经过一次折射的光线经过蜂窝面3透镜,再次进行折射,明显光线有规律的交错,即经过了凹透镜和微透镜,光源进行了很好的聚光和混合,消除了不同温差,集成效果明显,混光效率提高。
利用试错的方法设计其蜂窝大小及排布,但是前后模芯均加微透镜,最大限度的混合从光源发出的光,并将其重新聚集在圆形区域。可根据需要设计微透镜的尺寸与与阵列距离但是要遵循二者的匹配关系。图7(a)中微透镜中单颗透镜弦长为0.5 mm,弧半径为1 mm,阵列单方向距离为图7(b)为旋转而成的单颗透镜,图7(c)为单颗阵列而成的蜂窝状。
根据上述理论推导及透镜尺寸要求,通过Solidworks建立模型,侧面用图5中所形成的曲线
扫描成面填充形成实体,前、后模芯采用图7(c)的微透镜阵列。将实体结构导入到LightTools软件中,在Z=1 000 mm放置一块接收屏,导入Lumileds公司尺寸为30 mm×30 mm不同温的12颗LED作为光源,光源间距1 mm,如图8所示。用Lighttools光学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得到照度均匀度分布图、配光曲线如图9所示。
从图9(a)可以发现,光斑半径大小约为R=400 mm,并且光斑非常均匀,光效为88%,图9(b)为光强配光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半全角为42°,大于50°的光线几乎不存在。
为验证这种设计方法设计的产品是否可以在实际照明中应用,满足客户对照明的要求,通过模具设计将产品制作,单颗产品外形如图10所示。将透镜匹配光源进行实际测试,在3 m远处的墙面上形成了一个半径为1.2 m的均匀圆形光斑,无光圈及温差的出现,如图11(a)所示;运用远方光度分布测试仪对样品进行测试,生成测试报告,测试结果角度为40.6°,光学效率达87.5%,如图11(b)所示。该产品测试数据与要求参数相符合,证明该方法及设计可行,该产品已批量生产用于照明。
在学习分析了目前行业内自由曲面透镜的设计、棱镜透镜的设计和混光透镜的原理之后,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控制出光角度且可以实现均匀混光的透镜设计方法。通过棱镜微透混
光法,分析光线的映射关系,并且通过两步对透镜进行了设计,对棱镜部分进行推导获得棱镜曲线趋势图,对微透镜结构进行试错优化处理,并导入光学模拟软件LightTools中,对其进行光学仿真模拟。运用该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款光学效率高于87%的透镜产品,可以消除光斑中由多芯片LED造成的方格影子获得温均匀的光斑,光源成本价格低,且美观大方。
【相关文献】
[1] 马家君.全反射棱镜式激光陀螺稳频特性研究[J].中国激光,2015,42(1):45-47.
[2] Yang H, Bergmans J W M,Schenk T C W,et al.Uniform illumination rendering using an array of LEDs: a signal processing perspective[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2009,57(3):1044-1057.
[3] Huang B J,Chen K Y.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solar LED lighting system[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0,51(8):1669-1675.
[4] 陈赞吉.基于微透镜阵列的LED汽车前照灯光学系统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5] 蔡燕民,黄惠杰.用于ArF光刻机偏振照明系统的沃拉斯顿棱镜的设计[J].中国激光,2014,41(6):287-292.
[6] 赵培,吴福全,郝殿中,等.沃拉斯顿棱镜增透膜的研制[J].中国激光,2005,32(1):1703-1705.
[7] 吴从均,颜昌翔,刘伟,等.方形孔径棱镜式成像光谱仪光学设计[J].光学学报,2013(12):220-226.
黑刚玉磨料[8] 陈宽.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5.
[9] Yang H,Schenk T C W, Bergmans J W M,et al.Enhanced illumination sensing using multiple harmonics for LED lighting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10, 58(11):5508-5522.
[10] Caicedo D,Leus G.Occupancy based illumination control of LED lighting systems[J].Lighting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11,82(6):217-234.
[11] 范沣曦.实现LED二次配光的自由曲面光学系统设计[D].杭州:浙江大学,2015.
[12] 李敏.基于LED扩展光源的自由曲面透镜设计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5.
[13] 郝剑.LED自由曲面透镜的优化设计[D].长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14] 龙兴明.周静.基于加性混光的彩可调LED照明设计[J].半导体光电,2007,28(1):43-46.
[15] Sastr O S Y,Kamala Devi V,Pant P C G,et al. Development of white LED based PV lighting systems[J].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2010, 94(9):1430-143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5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97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透镜   设计   进行   光学   角度   混光   光源   光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