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论

传世王羲之书论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这些书论曾载于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韦续《墨薮》,宋朱长文《墨池编》、陈思《书苑菁华》,明汪挺《书法粹言》,清冯武《书法正传》等。这些书论同样是真伪交杂,或谓羲之自撰,或谓他人伪托,后世多有辨析。比如《笔阵图》撰者是王羲之还是卫夫人,书史上就有不同看法。孙过庭、朱长文认为系王羲之自撰,而张彦远、陈思则归诸卫夫人。今人多认为是卫夫人作。虽然真伪参半,但犹应确认其价值。如系王羲之真作,其价值自不待言,即使是伪托,时间也甚早,大抵在六朝,而且伪作者对于羲之书法、书论颇有研究。后人以这些书论衡鉴右军书法,也常得印证。这些资料揭示了王羲之的书论价值有以下五个方面: 
保健水杯  一、技法揭秘。如《笔势论》凡十二章:创临章、启心章、视形章、说点章、处戈章、健壮章、教悟章、观形章、开要章、节制章、察论章、譬成章,论及技法诸多方面。从用笔言,论及藏锋、侧笔、押笔、结笔、憩笔、息笔、蹙笔、战笔、厥笔、带笔、翻笔、叠笔、起笔、打笔等方法和笔势。从结体言,若笔画作丿字不宜迟,\不宜缓等;若配合二字合体,则并不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若大小,则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从布白言,则论分间布白,远近
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当须递相掩盖,等等。和前此的传世书学理论相比较,显然王羲之书论中的技法论内容更为广泛而系统化。 
  二、书法创作论。首先,王羲之多次将书法创作比拟为一场鏖战。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卜〉》云: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銮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在《创临章》中也有相似的说法。战争是一种多方面的较量:装备、工事、谋略、士兵之素质、将帅之才能。书法创作类此,除笔墨纸的精良外重视心意本领谋略,用心意操纵兵法,才能出奇制胜。此论对后世影响颇巨。唐太宗就在其《论书》中以自己布阵击敌之战事悟通书法之理。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更是将战事与书法连类譬喻。其次,王羲之强调创作中的意在笔前书须存思。《启心章》云: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其三,书法创作的进阶,《创临章》云: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通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创作在一遍又一遍中艰难跋涉,然又不限于遍数,以终诣美善滑健为胜,其四,书法创作的魔方变化莫测。《察论章》云:临书安帖之方,至妙无穷。
或有回鸾返鹊之饰,变体则于行中:或有生成临谷之戈,放龙笺于纸上。彻笔则峰烟云起,如万剑之相成;落纸则椑楯施张,蹙踏江波之锦。《书论》云: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以上所引,都是王羲之的经验之谈。 
  三、揭示书法美学原理。首先,书法讲究意象之美。王羲之论点画之美,则云: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衙,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禀其仪。(《说点章》)论戈法,则应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屈脚,当弯弯如角弓之张立人,如鸟之在柱首足宛)脚,如壮士之屈臂急引急牵,如云中之掣电。他又说: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而且,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其次,书法讲究形势之美。《节制章》云: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膜。”“形势求其郁勃的生气,在健全的形体躯壳中吐露生命的光焰。他还在《健壮章》云: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钩,方刚对敌,麒麟斗角,虎凑龙牙,筋节拿拳,勇
身精健,放法如此,书进有功也。牵引深妙,皎在目前,发动精神,提撕志意,(光刂)光剔精思,秘不可传。王羲之就是这样,在书法中赞扬壮怀斗志,催人奋发! 
  四、剖示书法的哲学思辨。右军书论深入至阴阳等中国哲学范畴,书法思辨也用这些范畴运思而至玄妙:《记白云先生书诀》云: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这和蔡邕《九势》所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相互呼应。且对阳气、阴气之特征作出了阐释。王羲之的书论富于哲理思辨,如对内外、盈虚、大小、疏密、长短、缓急、强弱等等对立统一的关系,都有精要的阐述。曾云: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用笔则须有惬有仰,有敬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书论》)。论草书,则须缓前急后,其字体形势钩连不断,但仍须棱侧起复,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论纸与笔,则云: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强弱不等,则磋跌不入。(《书论》)书法艺术的高妙正在于其深层始终编织着一张辩证思辨的网络。因此,继王羲之之后,一千六百多年来书圣之学薪火相传,历代书法家殚思竭虑地从主体内省式的体验、经验中去吐丝组构,显示出惊人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也可说是继承了这个深层次的思辨方式。
笔阵图
  笔阵图
  卫铄272—349年),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妻,卫恒从女,世称卫夫人。工书,隶书尤善,师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笔阵图》一篇,旧题卫夫人撰,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因流传很广,此姑存其旧,仍列卫夫人后,参见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从的妹妹),有名当代。《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如千里之阵云、似高山之墬石、如陆断犀象之角、如万岁枯藤、如崩浪奔雷、如百钧弩发、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卫铄认为,书法品位就高在多力丰筋,即筋劲,力强。多则是下品,墨猪,臃肿无神气。魏晋人讲风骨,清奇险峻,所以以瘦硬为美。后代人或崇尚丰腴,或崇尚肥劲,防身戒指“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但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成书(苏轼《东坡题跋》卷上)则是历代书家的共识。卫铄的贡献就在于她把之说引入书论,使之成为书法审美范畴,为后世的创作和欣赏开辟了新的思路。
  正文: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故知达其源者少,音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律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
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览。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内;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 陆断犀象。
  乙[] 百钧弩发。
  [] 万岁枯藤。
  、[] 崩浪雷奔。
  勹横折钩 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奋如篆法,飘风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注释:
  1、三端:在古代文化中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
  银钩:本指书法中的这种基本笔画,因优美的笔画能表达出婉媚有力,故谓之银钩。在本文中指代书法艺术本身,即古代六艺中之也。
  2、周穆王:西周国王,昭王之子,姓姬名满。
  3、鸿都:东汉时的皇家藏书之所。
  碣:石碑圆顶者谓之碣,此特指碑碣文字
  十旬:指一百天。
  4、达:通达。
  达其源:通达文字产生发展的源流。
  暗于理:不懂书法的道理。
  5、殊:此作副词,有竟然之意。
  师古:即师法于古人。
  缘情:抒发感情,此理解为凭兴趣。
  弃道:背弃书道。
  该赡:渊博丰赡,此通于
  6、通灵感物:指通于神灵,并且能感化他物。
  7、更加润:再加以修饰文字以使其具有光彩。
  总:概括、归纳或谓总结。
  列事:指陈述事情。
  贻:遗留。
  庶:希望、但愿。
  8、崇山绝仞:指高山最高的地方。
  锋齐:锋毫要齐。
  腰强:指笔毫的中部,此即谓笔毫中部要有强 度、有弹力。
  9、前涸:通翦涸,指浅黑干涸。
  润涩:此为一对反义词,即指润滑和不润滑。
  浮津耀墨:浮耀墨汁的光泽。
钢管自动切割机  10、鹿角胶:由鹿角熬制成的胶。
  11、东阳鱼卵:一种产于东阳的鱼卵纸,东阳在今天安徽省天长县。
  12、真书:魏晋之后对正体的一种称呼,也称作楷书。
  行草书:由称草行,一种比较流动而近于草书的书体。
  13、点画:文字点与横竖笔画的总称。
  波撇:指磔和掠,即捺和撇。
  屈曲:弯曲、曲折。
  14、大书:写大的字。
  从小:指写小字。
  15、鉴:鉴别、鉴赏。
  汽车门板16、筋书:瘦劲有力的书
  墨猪:笔画肥而无力的书。
  圣:超凡、卓越。
  17、消息:奥妙、真谛。
  18、笔阵:将书法比作作战行阵。
  执笔急:指执笔松。煤炭水分
  19、执笔近:指执笔处离笔毫近。执笔近不能很好
  的运腕行笔,执笔不紧,运笔则无力。
  20、结构圆备:指字的点画安排和形势布置完备。
  篆法:此为大小篆的总称。
  21、飘扬洒落:指章草自由奔放洒脱的笔势。
  22、八分:东汉后期的准隶书书体,传自王次仲始,
  尽其笔势,舒展波撇,其势凶险可畏。
  23、飞白:相传为蔡邕所创之体,此之窃窕出入
  喻其笔势在那丝丝露白处的入与出,显得娴静优美。
  24、耿介:指高耸突兀貌。
  25、古隶:指西汉至东汉前期通行的隶书,尚带有篆
  书意味,无明显的波挑,无篆书的圆润之态,其笔画尤
  显纵横,粗壮朴拙而厚实。
  26、心存委曲:谓作书前思考要透彻详细。
  27、永和四年,上虞 制记:此二句为作者写作之
  行款,永和即东晋穆帝之年号,上虞在今天浙江上虞县之西。
  古代三端的妙用,没有先于用笔的;而六艺的奥妙,没有重于书法的。昔日秦丞相李斯见到周穆王的书法,感叹了七天之久,不满意他的书法缺乏笔力。蔡邕到鸿都观看碑碣,一
百天了还不忍返回,不停的称赞那些超出众的碑碣,所以知道通达书之源流的少,不懂得书法道理的多。近代以来竟而不师法古人,只凭兴趣背离书道,只记得姓名,有的学识并不渊博丰赡,见识又少,致使没有成就,空费了精神。于是,不是通于神灵,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与其谈论此道。现今删改李斯的《笔妙》,再加以修饰的文字使其完整,总括起来有七条,并且予以说明,把对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边,遗留于子孙,永为楷模,希望将来的学书者,能有时间看看。
  笔毫要取那高山绝壁中的兔毛,八九月间猎取,笔头要一寸,管长要五寸,锋毫要齐整,锋腰要有强度。砚台要选用浅黑干涸的新石,润滑与滞涩兼顾,能浮耀墨汁的光泽。至于墨要取庐山的松烟、代郡的鹿角胶,要十年以上,强硬如石的作为制造的原料。纸则要取东阳鱼卵纸,柔软滑净的。大凡学写字,先要学执笔之法,如果作真书,要执去笔头二寸一分处;如果是行草,要执去笔头三寸一分处。下笔点画波撇曲折,都要尽一身之力行笔。初学书者先学大字,不得从小字开始。善于鉴赏的不善于写,善于写的不善于鉴赏。善用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叫它筋书,多肉少骨的叫它墨猪,多力丰筋的是可取之法,无力无筋的为错误之法。要一一从其间吸取奥妙、体会真谛,并且合理地运用它。
二氧化碳减压器  横画:要像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高低不同的形状。
  侧点:要像高峰坠石,磕磕然实际在崩塌。
  撇掠:锋锷能在陆地截断犀角象牙。
  戈笔:要像百钧重的弓张箭发。
  努笔:要像万岁枯藤一样多节而瘦劲。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95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书法   执笔   思辨   书论   文字   创作   笔势   形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