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微电极阵列检测系统研制

神经电生理微电极阵列检测系统研制
林楠森;宋轶琳;刘春秀;蔡新霞
无水厕所智能召唤【摘 要】The development of a 16-channel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l detec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microelectrode array is described. The detecting system consis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onents, and the hard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modules: Microelectrode array interface module, which is used for connection of the micro-electrode array and the detecting system; Multi-channel signal amplification module, which is used for signal amplification;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which is used for high speed data acquisition. The software design uses multi-threaded and multi-caching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data's real-tim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detecting system are tested, and the laboratory-made microelectrode array i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acute hippocampus slices. The system's input noise Vrms, is less than 2 μV, total gain of the amplifier is 1000, frequency band is 10-3000 Hz. The neu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ls of brain slice are successfully detected. With the proper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
ware system, the voltage revolution of system can attain 0.6 μV 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 of neu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l detection.%该文设计了基于微电极阵列的16通道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系统.检测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可分为以下3个模块:微电极阵列接口模块,用于实现微电极阵列和检测系统的可靠连接;多通道信号放大模块,用于对微弱电生理信号进行提取并放大至合适的幅度;数据采集模块,对放大后的电生理信号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并通过USB2.0接口和计算机相连.软件部分采用多线程、多缓存等技术保证对信号的实时观测和分析.对检测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测试,并结合实验室自制神经微电极阵列对SD大鼠海马区脑切片进行神经电生理信号的检测.系统的输入噪声Vrms<2 μV,放大倍数为1000倍,频率带宽范围为10~3000 Hz,并且能够检测到放电幅度为20μV左右的神经电生理信号.该文针对微电极阵列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中的技术难点,从硬件和软件设计上保证微弱信号的提取,检测系统的分辨率可达0.6 μV,各项参数能够满足神经电生理信号的检测需要.
【期刊名称】《电子与信息学报》tt27.tv
【年(卷),期】2011(033)008
【总页数】5页(P2028-2032)
【关键词】微电极阵列;检测系统;神经电生理信号
【作 者】林楠森;宋轶琳;刘春秀;蔡新霞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固体增塑剂【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N403
1 引言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神经系统中信息的编码与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量神经元构成的体协同活动完成的,因此对神经元体开展全面、
准确、实时、同步的检测,能够获得更为全面、有效的数据,为进一步揭示神经信号传递、编码与解码的本质提供可靠的帮助[1]。传统的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手段可分为3类:(1)膜片钳记录、(2)胞内记录、(3)胞外记录。检测电极大都是以金属微丝和玻璃微电极为主,存在检测通道数少,操作繁琐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微电极阵列(Micro-Eelectrode Array, MEA)作为一种对传统方法的加强,实现了对神经网络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检测,并且大大简化了实验步骤,同时可以检测几十甚至上百个通道的电生理信号。目前在心脏研究、突出可塑性研究、神经再生研究、高通量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4]。
汽车尾气抽排系统虽然微电极阵列(MEA)技术具有以上的诸多优点,但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手段,微电极阵列所检测到信号幅度偏低、信噪比不高,这和电极与待测神经元接触不够紧密有关。例如在脑组织切片的实验中,切片表面会有一定厚度的死细胞层,阻碍了待测细胞和电极的接触,导致检测到的信号幅度往往比传统方法小2-3个数量级[5,6]。
本文针对神经微电极阵列信号检测的特点,设计了多通道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系统,可实现多通道微电极信号的同步检测,结合实验室自制平面微电极阵列进行大鼠海马区脑切片的电生理实验,检测到幅度范围在几十μV的自发神经动作电位。
2 实验方法
2.1 系统设计
检测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微电极阵列接口模块、多通道信号放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实现多通道的神经电生理信号同步检测,并将数据通过USB接口传往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
图1 神经微电极阵列检测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软件编写从可靠性和灵活性考虑,本文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Visual C++作为编程开发平台。为保证多通道大数据量的实时处理,采用了多线程技术,可分为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存储3个线程,线程之间的数据交换利用同步事件进行控制。利用多级缓存队列等技术保证系统具有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软件具备信号采集、实时显示、存储、FIR滤波、在线锋电位甄别、回放等功能[7,8]。
2.2 微电极阵列接口模块
微电极阵列是采用MEMS工艺加工的器件,尺寸十分微小,难以直接和检测系统相连,图2所示为用于组织切片或神经细胞检测的平面微电极阵列,中心检测区域的电极尺寸为30 μm。
图2 平面微电极阵列
因此本文通过电极接口模块实现微电极和检测系统的相连。接口模块实物如图3所示,通过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弹性探针和微电极阵列的引线相接触,4个角上的螺丝起固定和调节松紧的作用,电路板上同时焊接有标准的接插件,从而可直接和检测电路相连。为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微弱信号走线的周围都由地线包围。
图3 微电极阵列接口模块
2.3 多通道信号放大模块
神经胞外记录的信号幅度一般为几十至几百μV,频率范围在10-2000 Hz,而生物体自身或外界的噪声信号往往会将有用信号淹没。因而信号检测电路必须有较高的增益、较低的输入噪声、合适的频带范围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由于微电极的阻抗一般达到MΩ级,
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至少要达到GΩ级才能保证信号的完整提取[9]。针对以上信号的检测特点,本文设计的电生理信号的检测电路由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后级放大组成。
为保证系统对噪声干扰的抑制作用,采用仪表放大器AD620作为前置放大电路,可以获得较低的输入噪声、较高的输入阻抗以及共模抑制比。传统的一些前置放大器采取交流耦合的方式以消除直流的极化电压(几十到几百 mV),防止放大电路的饱和。但阻容元件的引入会降低共模抑制比,还会使系统的通频带发生偏移,而且由于运放的偏置电流会对电容进行充电,导致在微电极上出现直流电压,进而会使电极发生电解反应,缩短电极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采取直流耦合的方式检测,为防止直流极化电压导致放大器饱和,AD620的增益为10,其后接截止频率为10 Hz的高通滤波器滤除直流极化电压的干扰。神经电信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变化较为缓慢的场电位,这类信号的频率主要集中在300 Hz以下,另一类为快速变化的动作电位,频率在 300-1000 Hz。所以本文的系统选频范围为10-3000 Hz,能够同时记录到场电位和动作电位,再通过软件的数字滤波功能将这两类电位分离开。对于来自工频的干扰,传统的电生理检测电路加入50 Hz陷波器以滤除工频干扰,但神经电生理信号的一部分信息也同样会被滤除,而且工频的谐波成分同样还存在,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提高系统的共模抑制比 (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 CMRR)和接
星空轮地屏蔽措施来排除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对于工频干扰特别严重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系统软件的数字滤波功能来滤除。
2.4 数据采集模块
由于神经电生理信号的频率主要分布在 2000 Hz以下的频段内,为了对原始信号较好地复原,系统的采样率应不低于10 kHz。本系统的数据采集卡选用北京阿尔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 USB2080型数据采集卡,具有400 kHz, 14 bit的数据采集能力。
2.5 动物实验取材及电生理信号记录
实验动物采用2-3周大的SD大鼠(Sprague-Dawley)。为保证脑组织的活性,在未注射麻醉的情况下对大鼠采取快速斩首法,用眼科剪和眼科镊将脑部迅速取出,放入0oC的人工脑脊液中进行快速冷冻,并通以95% O2和5% CO2的配比氧。其中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ACSF)的成分为NaCl 124 mmol/L, KC14 mmol/L,MgSO4·7H2O 2 mmol/L, Ca.Cl2 2 mmol/L,NaHCO3 26 mmol/L, NaH2PO4· 2H2O 1.25 mmol/L, Glucose 10 mmol/L, pH值为7.2。1 min后取出,用切片机将海马区切成厚度为300 μm左右的脑片,放入37oC的人工脑脊液中(通以配比氧)孵育1 h左右。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8:3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941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检测   信号   微电极   系统   生理   神经   进行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