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导报

电子狗数据
中医药导报
——反思针灸的“去经络化”现象
金观源
(美国国际整体医学研究所,美国 威斯康新州  53045)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Holistic Medicine,USAWisconsin 53045)
前期回顾:寻回迷失的经络,发展现代针灸医学(一)
3 完全“去经络化”可能吗?
通过前面的回顾,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在针灸的临床与科研中,“去经络化”似乎已经不可避免地流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去经络化”的针灸趋势呢?这对于正确理解与处理“干针事件”密切相关。
首先,从学术角度来看,“去经络化”的针灸无可厚非。包括干针技术本身(也就是激痛点针
刺疗法),都可以是针灸师能够接受的。其实,在现代发展起来的各种新针疗法中,“去经络化”的不只是干针。大多数以“生物全息论”来解释的微针疗法都是“去经络化”的,如耳针、手针、鼻针、眼针等;也有同样以西医解剖生理病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如神经干针刺疗法、头针疗法,还有与传统针灸要求“气至而有效”截然相反的腕踝针、浮针。还有一些虽然从未声称自己“去经络化”的,而实际上也早已跳出经络体系的针法。但所有这些新针疗法从未声称自己不是针灸。
其次,认同“去经络化”不等同于认同“去针灸化”。一定要明白,国外有人推行“干针”的行为本质是“去针灸化”,是一种“偷梁换柱”。我们反对的也正是干针的“去针灸化”,而不是其“去经络化”。干针疗法作为现代针灸的一种形式,学习其精华是无可厚非的。其实,我们也不必太担忧针灸的“去经络化”。因为只要属于针灸,完全“去经络化”也是不可能的。这是由经络的本质及针灸的机制决定的。经络表述的是“体表-体表”,或“体表-内脏”的相互联系通道。这是针灸疗法作为一种外治法的本质所在。如果抛弃这一理念,所有的现代针灸疗法(体表医学)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针灸外治法就失去了科学的依据。不管用何种现代语言或术语来表述这种联系通道,就是在说经络。这也正是绝大多数新针疗法都不认同自己“去针灸化”的原因。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体表-体表”或“体表-内脏”相关的经络本质其实从未离开过针灸疗法的现代化过程。换言之,“去经络化”的思潮,最多不过是“改变了原以为经络具有特殊实体结构的认识”或者“跳出了古人描述的那个体表经络循行图”,而经络功能现象存在的本质是无法否认的。
与穴位作用特异性共存的非特异性现象,经常被描绘成“人身处处皆是穴”。如果体表微针区(耳针、手针、足针、鼻针、面针、眼针等)的认识也是对的话,那就是“处处穴区皆人影”了!这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体表会出现这么多的微针刺激区?是否体内各个层次的组织结构也都会有呢?一直到多深的层次呢?如果只有体表有这种现象,那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显然,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经络是如何在体表形成的问题。
就拿我们提出的“全身反射区”来看,它就是在继承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没有完全“去经络化”。不仅我们描绘的三大类反射区(内脏反射区、躯体反射区和中枢反射区)(见图1)范围的界定依据主要是至今公认或常用的经穴、奇穴或新穴的主治功效合理归类的结果,而且在该图谱中,我们利用传统腧穴的位置来为各种反射区定位(界定其分布范围)。由于每一个传统腧穴的位置在经络体系中都有明确记载并且为针灸师所熟悉,用它
们来作标记的反射区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果完全摒弃经络体系,要对体表一千多个新针灸部位(反映点或奇穴)定标而且熟记,均非易事。 碎片文件
图1 全身三大类反射区
而且,我们把三大类全身反射区及其分区都与十四经脉的分布作了细致的对比,许多地方是完全或部分重叠的[7]。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不去继承具有千年临床针灸经验的传统经络学说,我们就会丧失对体表刺激反射区的如此丰富多彩的认识。
例如,位于头面及躯干正中线上的中枢反射区(身体中线区)与督脉、任脉基本一致。十二经脉在手足末梢的穴位基本上都属于中枢反射区(身体边缘区)。十二经脉会聚于头面部的大多数穴位也位于中枢反射区(头皮区)。处于躯干与四肢阴阳面交界处的经脉段落也都属边缘区的范畴,如大肠经、小肠经与心经的前臂段、三焦经的上臂段都属于上肢边缘区;胆经与肾经的几乎下肢全段、膀胱经与脾经的部分小腿段都属于下肢边缘区。至于躯体反射区及内脏反射区四肢部分与十四经脉的联系,可参见图2。
图2 全身反射区的分类及与十四经脉的关系宝石饰品
其实,前文提到的针灸大师承淡安对经络理论的认识,尤其是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据《承淡安针灸经验集》[13]一书介绍:承先生“起初用针灸疗法作为药物疗法的辅助时,是以《针灸大成》的古老医疗法作为依据的,因见其效果很高,所以便放弃药物而专行针灸。后来受了新医解剖生理知识和日本新派针灸理论的影响,一度转变为采用新的一套理论方法。采用之初,未尝不感到轻便时新,可是较诸以往用老法施治的效果,总觉不如。碰到一些比较曲折为难的疾病,往往无技可施,仍要借重古法以谋求解决,于是方悟古法之可贵,而复走经络学说的老路。”承淡安之子承为奋也曾撰文[14]说:“先父淡安公,从事针灸工作三十余年。在这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中,深深体会到经络学说之所以能指导针灸疗法而行之有效,并能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历数千年不替者,决非偶然。所以对于经络学说,一向主强应该重视和钻研。但是先父所编著之《中国针灸学》一书中,却对经络学说只字未提。对此问题,先父曾于1957年1月在中医杂志上发文检讨。”承为奋还披露承淡安先生生前曾想改写《中国针灸学》为以经络学说为主,但因疾未能实现。
总之,针灸“去经络化”诚然对针灸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完全“去经络化”是不可能的;学习、继承经络学说还是必要的。经络学说不仅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主要纲领之一,
贴片线圈
而且有利于帮助辨证选穴、循经取穴。
4 还“经络”本来面目
尽管完全“去经络化”不可能,但在“去经络化”的思潮影响下,传统的经络体系在许多针灸师的心中已经逐渐迷失。既然至今一直都没有在体表循行的经络线路上到管状结构,那么什么是经络的本来面目?这已经成为针灸疗法现代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必须重温过去几十年中对经络实质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
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无论是发生在人体表面的经络现象,还是针灸刺激时的循经感传,至今一直都没有到现代解剖学所知组织以外的结构基础。它的结构基础离不开神经、血管、肌肉或筋膜等。经络系统显然是人体系统各部之间相互反射的一种功能联系,或者说是各部之间通讯活动的反映。换句话说,古人命名的“内属脏腑,外联肢节”的经络,本质上是对人体体表的那些特定刺激位置与人体其他各部之间所具反射联系的原始描述,或者可以把它归结为人体所具有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所谓穴位,既是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在体表的输出部位,又是针灸信息引发针灸效应的输入部位。这就是经络的本质[7]。
四楞筋骨草还原经络本来面目的重要性,可以从其形成过程来理解。现在比较公认经络是在动物的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因为不仅是人类,其它许多哺乳动物(如狗、猫、马、牛、猴等)都已被证明在其体表存在类似的经络现象或反射区。简单说来,正是由于身体中存在的那种可以改变神经网络阈值的学习机制,使体表某些区域及其所连接的网络的阈值提高了,而另一些区域及其所连接的网络的阈值降低了,呈现有规律变化的结果。换言之,经络的形成:是不同体表区域阈值异化的结果。
身体的不同体表区域为什么会发生阈值异化呢?可以这样来理解:躯体的表面结构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以及各个感觉器官等,是身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主要部分,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大多是通过作用于它们而输入身体内部的。动物在受外环境刺激及本身活动的过程中,并非体表的所有部分均受相同的影响,而是一些区域容易受到外界撞击及其他影响(如阳面或突出部),而另一些区域所受影响较少(如阴面或凹进部)。因而在动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体表某些区域所连接的网络的平均阈值提高了,而另一些区域及其所联接的网络的平均阈值变低了,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另一方面,又因体表各部分与身体各部运动器官、内脏和神经中枢从发生学上就存在一定的对应联系,身体内部机能活动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相应体表区域阈值的改变程度。在内外环境刺激的共同作用下,全身体表的
阈值出现区域性分化,形成具有特定范围分布及不同阈值的体表区域,其阈值的高低通常反映了它们与相应的器官或组织相互反射或联系的紧密程度。这就是经络的形成原理。分布于体表而与身体内部相连的所谓经络,就属于对外界环境刺激首先起保护作用的那种调节机制。它的调节反应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通道阈值的机制来实现的,即尽量减少伤害性的外界环境刺激输入体内。
这里提到的阈值概念,泛指具有相互反射联系的身体两部之间信息传递通道的各种激发阈值。通常所说的皮肤致痛阈、耐痛阈均属其例。这些阈值的大小可以影响到是否在机体的特定反射区出现牵涉痛或经络现象,以及决定了体表不同部位或反射区对外界刺激包括针灸的敏感程度。 dmx512协议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886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针灸的历史
标签:经络   针灸   反射   体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