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控制电路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交流接触器在各电气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气行车中,行车的卷扬、大车、小车的控制等都用到了交流接触器。
3.然而,由于行车在运行中会频繁的正反转,交流继电器触点烧损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导致行车因电触点损坏而致使电机损毁的现象,从而引起生产中断,继而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及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电路中因电触点烧坏而导致设备或元器件损坏等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电气故障现象的出现,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控制电路,电路包括:
6.多个固态继电器,多个固态继电器中各固态继电器包括第一输入控制端、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
7.负载模块,负载模块与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8.在多个固态继电器中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时,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以使负载工作;
9.其中,负载模块包括电机正反控制模块和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10.电机正反控制模块用于在不同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电机正转或者反转;
11.电阻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不同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工作。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正反控制模块包括电机正转子模块和电机反转子模块,电机正转子模块和电机反转子模块分别与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13.在电机正转子模块连接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电机正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正转;
14.在电机反转子模块连接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电机反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反转。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正反控制模块中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多个固态继电器中包括固态继电器m0、m1、m2和m3;
16.第三节点与第四节点分别与电机两端连接,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分别与固态继电
器m0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第二节点与第四节点分别与固态继电器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第一节点与第四节点分别与固态继电器m2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第二节点与第三节点分别与固态继电器m3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17.电机正转子模块与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电机反转子模块与固态继电器m2、m3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18.在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的情况下,电机正转子模块连接的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电机正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正转;
19.在固态继电器m2、m3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的情况下,电机反转子模块连接的固态继电器m2、m3导通,电机反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反转。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为三相交流电机,电机正反转控制模块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三相电源u1,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节点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相电源u1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节点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相电源u1连接;三相电源u1用于为电机提供工作电压;电阻r1、r2用于降低电机启动电流。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包括多个电阻,多个电阻的两端分别与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22.电阻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电阻的两端所连接的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第一电阻短路,第一电阻为多个电阻中的任一电阻。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阻与三相电机连接,用于调节三相电机的转速。
2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还包括继电器控制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与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连接,用于向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发送导通信号。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通信号为24v直流电压信号。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固态继电器中各固态继电器还包括第二输入控制端,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二输入控制端接地。
2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控制装置,该负载控制装置包括如上的负载控制电路。
28.多个固态继电器,多个固态继电器中各固态继电器包括第一输入控制端,第二输入控制端,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
29.负载模块,负载模块与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30.在多个固态继电器中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时,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以使负载工作;
31.其中,负载模块包括电机正反控制模块和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32.电机正反控制模块用于在不同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电机正转或者反转;
33.电阻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不同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工作。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电路及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固态
继电器的输出端与负载模块连接,能够在不同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接收到导通信号时,控制负载模块工作。其中,负载模块包括电机正反控制模块和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如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及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电路中因电触点烧坏而导致设备或元器件损坏等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电气故障现象的出现,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中:
40.1、负载控制电路;10、多个固态继电器、20、负载模块;30、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1、电机正转子模块;32、电机反转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技术,而不是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
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4.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目前,交流接触器虽在各电气行业的十分广泛,例如行车的卷扬、大车、小车的控制等。
45.但与此同时,由于设备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需要频繁开断交流继电器,因此,由交流继电器触点烧损而引起设备损毁的事故时有发生,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严重时还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4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及装置。下面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载控制电路进行介绍。
47.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电路1的结构示意图。负载控制电路1包括多个固态继电器10以及负载模块20。
48.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各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受控端连接至负载模块20。多个固态继电器10的第一输入控制端可以用于接收相应的导通信号。
49.在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相应导通信号时,对应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如此,负载模块20中的与上述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的相关电路得以导通,从而能够使得负载工作。
50.其中,上述负载模块20可以包括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和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上述负载模块20可以仅为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或者仅为上述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也可以同时包括上述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和上述电阻切换控制模块,本技术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51.上述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与上述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可以用于在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的不同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电机进行正转或者反转。
52.上述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与上述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电阻切换控制模块可以用于在不同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不同电阻值的电阻进行负载工作。
53.需要说明,上述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各固态继电器的负载电源类型、开关类型以及隔离类型等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以及所控制的负载特性进行选择,本技术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54.可以理解地是,上述导通信号可以是任意可以指示固态继电器导通的驱动信号,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通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交流电源信号,脉冲信号或者其他电信号等。
5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通信号可以为24v直流电压信号。
56.需要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的各固态继电器还包括第二输入控制端,上述多个固态继电器10的第二输入控制端接地。
5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固态继电器10的输出端与负载模块20连接,能够在不同固态继电器10的输入端接收到导通信号时,控制负载模块20工作。其中,负载模块20包括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和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如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控制电路,通过采用无触点的多个固态继电器10控制负载模块20工作,能够有效避免电路中因电触点烧坏而导致设备或元器件损坏等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电气故障现象的出现,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58.请参见图2,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的结构示意图。
59.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可以包括电机正转子模块31和电机反转子模块32,电机正转子模块31和电机反转子模块32分别与上述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60.在电机正转子模块31所连接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电机正转子模块31用于控制电机正转;
61.在电机反转子模块32所连接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电机反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反转。
62.请参见图3,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63.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正反控制模块30中可以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可以包括固态继电器m0、m1、m2和m3。
64.第三节点与第四节点可以分别与电机两端连接,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分别与固态继电器m0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第二节点与第四节点分别与固态继电器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第一节点与第四节点分别与固态继电器m2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第二节点与第三节点分别与固态继电器m3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65.电机正转子模块31可以与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电机反转子模块32可以与固态继电器m2、m3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66.在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的情况下,电机正转子模块所连接的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电机正转子模块31用于控制电机正转。
67.具体地,在电机正转子模块31所连接的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上述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连通,上述第二节点和第四节点连通,如此,在电机正转子模块31中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可以控制电机实现正转。
68.在固态继电器m2、m3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的情况下,电机反转子模块32所连接的固态继电器m2、m3导通,电机反转子模块32用于控制电机反转。
69.具体地,在电机反转子模块32所连接的固态继电器m2、m3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上述第一节点和第四节点连通,上述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连通,如此,在电机反转子模块中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可以控制电机实现反转。
7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机正反控制模块中可以直接包括上述所涉及的电机,也可以是仅作为电机的控制电路与电机的端子连接,本技术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71.应理解地是,图3所示出的仅是本技术负载控制电路的一种实现方式,对本技术并不应起到限制作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固态继电器10可以少于或者不限于图3所示的固态继电器m0、m1、m2和m3,负载模块也可以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电机正反控制电路。
7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可以具体为三相交流电机,电机正反转控制模块30还可以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三相电源u1,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节点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相电源u1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节点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相电源u1连接;三相电源u1可以用于为上述三相交流电机提供工作电压;电阻r1、r2可以用于降低电机启动电流。
73.可以理解地是,上述电机也可以为直流无刷电机,本技术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7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可以包括多个电阻,多个电阻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多个固态继电器10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
75.上述电阻切换控制模块可以用于在第一电阻的两端所连接的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使第一电阻被短路,如此,可以根据改变电阻所连接的固态继电器的导通或关断情况,来安全、有效地控制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负载工作的电
阻大小。
76.需要说明,上述第一电阻可以为多个电阻中的任一电阻。
77.可以理解地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同时控制至少两个电阻短路,以实现对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负载工作电阻的大幅度调整。
7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个电阻可以与三相电机的端子连接,如此,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电阻值的电阻负载工作,实现对三相电机的运行转速的调节。
79.在一些实施例中,负载控制电路1还包括可以继电器控制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与多个固态继电器10的第一输入控制端连接,用于向多个固态继电器10中各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发送导通信号。
80.需要说明,上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具体可以包括电源子模块以及控制子模块。其中,上述电源子模块可以为脉冲电压信号等,控制子模块可以例如机械开关、三极管、ttl数字集成电路以及coms数字集成电路等。
81.作为一示例,上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可以由脉冲信号和三极管构成,并与上述多个固态继电器10的第一输入控制端连接。正常情况下无脉冲,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与相应三极管连接的固态继电器断开;在有脉冲的情况下,三极管导通,与相应三极管连接的固态继电器接通。
82.可以理解地是,上述仅是示例,对本技术所保护的负载控制电路并不起到实质的限制作用。
8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载控制装置,该负载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载控制电路。负载控制装置可以作为负载的标准附件安设于相应端口上,负载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负载情况、现场运行环境进行灵活安装配置。
84.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技术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8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86.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态继电器,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中各固态继电器包括第一输入控制端、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与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在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中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时,所述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以使负载工作;其中,所述负载模块包括电机正反控制模块和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机正反控制模块用于在不同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电机正转或者反转;所述电阻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不同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正反控制模块包括电机正转子模块和电机反转子模块,所述电机正转子模块和所述电机反转子模块分别与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在所述电机正转子模块连接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所述电机正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正转;在所述电机反转子模块连接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所述电机反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反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正反控制模块中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中包括固态继电器m0、m1、m2和m3;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四节点分别与电机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分别与所述固态继电器m0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四节点分别与所述固态继电器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四节点分别与所述固态继电器m2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三节点分别与所述固态继电器m3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所述电机正转子模块与所述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所述电机反转子模块与所述固态继电器m2、m3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在所述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电机正转子模块连接的所述固态继电器m0、m1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所述电机正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正转;在所述固态继电器m2、m3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电机反转子模块连接的所述固态继电器m2、m3导通,所述电机反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电机反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三相交流电机,所述电机正反转控制模块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三相电源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相电源u1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
点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相电源u1连接;所述三相电源u1用于为所述电机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电阻r1、r2用于降低电机启动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包括多个电阻,所述多个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所述电阻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电阻的两端所连接的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一电阻短路,所述第一电阻为所述多个电阻中的任一电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阻与三相电机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三相电机的转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继电器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与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连接,用于向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发送导通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信号为24v直流电压信号。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中各固态继电器还包括第二输入控制端,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二输入控制端接地。10.一种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及装置。电路包括:多个固态继电器,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中各固态继电器包括第一输入控制端、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与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连接;在所述多个固态继电器中的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控制端接收到导通信号时,所述至少一个固态继电器的第一输出受控端和第二输出受控端导通,以使负载工作;其中,所述负载模块包括电机正反控制模块和电阻切换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避免电路中因电触点烧坏而导致设备或元器件损坏等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效益。产的经济效益。产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

张跃 王勇 谭卫华 王禹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07

技术公布日:

2022/11/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4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8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固态   继电器   模块   电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