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三大缺陷,点及破题之道

供应链金融三大缺陷,点及破题之道
长期以来,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最佳途径,有人预测,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左右。但目前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三大缺陷
供应链金融作为社会经济的脉络,围绕核心企业覆盖其上下游企业,能够打通贸易与融资环节,在信任与利益公平分配的基础上,获得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等资金端的支持。
根据《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显示,中国40%的中小微企业存在信贷困难,或是完全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外部融资,或是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的外部融资不能完全满足融资需求,有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接近12万亿元人民币。而造成企业信贷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并不健全,存在三大缺陷。
一、链上企业融资难,成本高
由于银行依赖的是核心企业的控货能力和调节销售能力,出于风控的考虑,银行仅愿意对核心企业有直接应付账款义务的上游供应商(限于一级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或对其下游经销商(一级经销商),提供预付款或者存货融资。
这就导致了有巨大融资需求的二级、三级等供应商/经销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供应链金融的业务量受到限制,而企业不能得到及时融资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会影响整个供应链体系。
水箅
二、使用场景受限,转让难度大地板线槽>频率补偿电路
    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融资工具,现阶段的商业汇票、银行汇票使用场景受限,转让难度较大。商业汇票的使用受制于企业信誉,银行汇票贴现的到账时间难以把控。同时,如果要把这些汇票进行转让,难度很大。
电子防丢器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银行非常关注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的法律效应,如果核心企业无法签回,银行不会愿意授信。据了解,银行对于签署这个债权“转让通知”的法律效应很谨慎,甚至要求核心企业的法人代表去银行当面签署,显然这种方式操作难度极大。溴化锂回收
三、订单流程缺乏可视性
由于供应链金融平台/核心企业系统缺乏明晰的供应可视性,导致资金端风控成本居高不下。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或其他资金端除了担心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以外,也很关心交易信息本身的真实性,而交易信息是由核心企业的ERP系统所记录的。
虽然ERP篡改难度大,但也非绝对可信,银行依然担心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经销商勾结篡改信息,因而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验证交易的真伪,这就增加了额外的风控成本。
利用大数据破题企业融资难
    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由于我国信用环境、供应链稳定性、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及银行偏好不动产抵押的风险控制意识,供应链金融发展并不理想,未能真正实现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除银行外,其他企业从2013年开始也纷纷突入供应链金融领域。其中,有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白条、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有P2P企业转型;有行业门户网站转型,如上海钢联、365网;有部分上市公司及部分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商等。然而,大部分企业仍在尝
试,处于概念或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而真正要做好供应链金融,我国应吸取国外经验,从大数据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核心企业及担保。基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打造供应链金融,在管理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本身就具有先天优势,并且这种依托真实场景的融资模式,破解了传统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对于金融风险也有着更好、更精准的把控,使金融服务直接进入到了实体产业之中,大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推动中国产业链整体创新竞争力。
  二是订单融资服务。传统供应链金融强调,取得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必须提供传统供应链金融资金提供方接受的仓单、存货、应收款或预付款抵押或质押,否则,即使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实力强大,在该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都不会获得融资。而根据国外经验,可以采取基于供应商绩效管理、供应商风险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商大数据信用认证工具和服务的组合应用,提供相关信用数据支撑。在提供多维度的供应链金融风控手段的基础上,开展以订单融资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两票系统
三是建立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全程可视的追溯体系。供应链金融平台要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整合融资信息、商流信息、物流信息和资金信息,实现交易全程数据可视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供应链全员的信息实现共享。供应链成员的信息经过授权认证后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使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之间能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沟通,提高业务效率,降低交易风险。这其中,不同信息的共享程度和不同参与主体的权限范围设置是保障供应链金融交易联动顺畅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建立供应链金融担保物的监控机制,对担保物的流动和安全性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供应链金融平台除了严格审查企业担保物流通变现能力、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可采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抵押担保物的远程全面监控,实时动态跟踪,进一步降低交易风险。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8:2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730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供应链   企业   金融   融资   信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