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案(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的概念、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2.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3.分析某区域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思路,并探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湿地概述
1.概念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两大类型
油箱设计
(1)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两大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2)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1)较高的生产力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重要作用
3.洞庭湖湿地的价值
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和旅游观光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
1.原因
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
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
3.危害
超声波打磨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挤压比4.洞庭湖的萎缩
(1)原因
(2)影响: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湖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声纳探鱼器问题日益增多。
四、保护湿地
1.湿地破坏的危害
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意义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
4.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
[问题探究]
根据教材P41图2-7,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我国湿地的东西分布有何差异?
提示:东多西少。
探究2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是淡水湿地吗?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示:红树林湿地是咸水湿地。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探究3 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没有湿地分布?
提示:湿地的分布范围很广,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湿地分布。例如内流区的内流河、内陆湖等都是湿地。
[总结深化]
1.湿地的功能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功能主要有:
fpc补强机
功能
表现
产出功能
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
调节功能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生态功能
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稳定与平衡
降解功能
吸收、分解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
其他功能
旅游观光、航运、众多鸟类的栖息地等
2.我国几种代表性湿地的形式和成因
湿地名称
湿地形式
形成原因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沼泽湿地
发光管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有冻土存在,水不易下渗;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鄱阳湖湿地
湖泊湿地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地势低洼,有赣江等众多河流水注入,水量充沛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
红树林湿地
地处热带海滨,海滩广阔,气候湿热,水热充足,利于红树林的生长
长江中下游人工湿地
灌渠、稻田、水库等
地处平原,耕地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流、灌渠、水库众多
四川的若尔盖
高原湿地
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
崇明东滩
沿海滩涂
上部位于平均高潮面以上,只有特大高潮才淹没,多盐生植物
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维持生物多样性
洞庭湖湿地水域与陆地交替,气候适宜,水草丰茂,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
旅游观光
洞庭湖碧波荡漾,湿地风光秀美,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调蓄洪水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大,丰水期蓄洪,枯水期补给长江,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航运
洞庭湖南连湘江、沅江、澧水等河流,北通长江,长期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
提供农副产品
洞庭湖区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农产品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学法指导] 如何分析某一湿地的成因
(1)自然因素:①地形:地势平坦或因山脉等阻挡,排水不畅;②气候:降水量大或蒸发弱;
③土质、土层: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形成积水;④水文、水系:河水流至下游失去明显河床;⑤某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成湿地。
(2)人为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工湿地。如:稻田、水库、池塘。
[对点演练]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 cm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完成1~2题。
1.红碱淖水位下降的人为原因有(  )
A.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B.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增大
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D.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
2.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利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B.利于涵养水源
C.利于净化水质
D.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解析:1.C 2.A 第1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人为原因有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C对。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是自然原因,A错。上游建拦水坝,入湖径流量减少,B项说法错误。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不是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D
错。第2题,根据湿地功能,结合材料分析,红碱淖是鸟类繁殖、栖息基地,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是利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A对。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环境保护意义,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是森林的环境保护意义,B、C、D错。
[问题探究]
读教材P44图2-10、P45图2-11,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两幅图揭示了人们的哪些不合理行为?会有什么影响?
提示:图2-10是过度捕捞行为,破坏了湿地的生产能力。图2-11是滥猎行为,导致一些物种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探究2 针对以上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①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捕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能力。
②严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③制定相应的法规,同时增强保护意识。
[总结深化]
1.湿地减少的原因
2.湿地破坏后的危害及其保护
湿地的破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危害和相应保护措施如下:
[学法指导]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分析思路
首先,需要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其次,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资源以及工农业等经济活动,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背景。
再次,根据区域的地理背景分析区域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从而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最后,针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对点演练]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题。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1:2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724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候   区域   分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