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调查报告曲靖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曲靖
深度水产曲靖地区的葬族近年约有二十余万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4%,占云南省葬族人口的6%;曲靖地区的八县一市均有分布,多数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同汉族杂处。主要支系有白彝、黑彝、干彝、阿乌和撒尼数种,以白彝人数居多;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的东部和东南方言。不少地区彝语业已消失,绝大多数通用汉语汉文。
曲靖地区彝族自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改土归流”以来,同汉族的融合更为普遍、迅速,其文化习俗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变迁,吸收了许多汉文化的内容,同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及其支系的文化特点。50年代以来,学界缺乏对这一地区彝族的民族志调查,唯此,笔者近年做的田野工作试图略加弥补。
—饮食
彝族各支系的饮食习惯.各地大体一致。城镇附近的稻产区,大米是主食,大多数山区仍以玉米、小麦、荞和燕麦为主食。有的常将自产马铃薯同城镇工矿区交换大米食用。近些年来山区发展林畜业,用来种植传统旱地作物的荞地愈来愈少,荞有被淘汰的趋势。
主食的通常吃法:玉米面用木甑蒸成包谷饭,有掺马铃薯、豆类和南瓜的习惯;煮熬玉米稀饭,有掺菜、瓜习惯;烤、蒸、煎玉米饼(粑粑),也用玉米制作米线、卷粉和饵块等,食法同汉族;小麦面粉做粑粑或面条,多数尚不会做馒头和包、饺一类;荞面做疙瘩、荞丝和蒸荞糕。荞粑粑夹蘸蜂蜜,为待客上品。
较有特的食品是“燕麦团”:将燕麦炒面拌入蜂蜜搅匀,做成团状,入坛存放,食之香甜可口;“烤荞饼”:荞面做成薄饼,将熟马铃薯捣烂,加肉末和剁碎的葱、姜、蒜、辣椒,用油炒过,包以荞饼,烤焙后食之;“酸骨肉”:菜肴,蒸熟的玉米面冷却后,放入切成块状的熟排骨、猪蹄、猪肚油、玉米渣和适量的盐及酒,密封于罐约三个月取食。此项多在腊月间杀猪时制作,开春后农忙请人帮工时开罐招待。“酸面”:又称“榨面”,菜肴,将沸猪油汤倒入生玉米面中、搅成稠糊状、放入切成寸许的猪小肠,撒少许盐,密封半月余煮食;“拌生肝”:菜肴,猪肝晾干切成小块,拌以姜丝及适量的盐,密封罐内.食时佐以葱蒜辣椒;有将生、熟猪肝混剁成酱状.用新鲜猪血染红,拌以多量辣椒、花椒、葱蒜及适量的盐食之;“凉拌猪旺”:熟猪血切成块状,拌以萝卜、瘦肉、豆腐诸丁.佐以姜丝、葱花、蒜末和辣椒等香料;“蒸炸猪肠”:肠内灌入糯米、玉米面、豆腐等,配以佐料,蒸或油炸。
升华仪
饮料:用玉米、大米、糯米、大麦、荞麦等煮酿成白酒、烧酒和甜酒,习惯将酒坛封口,长久存放为宜.插进竹筒饮啜;“荞面荞”:苦荞炒面拌以熟羊油,贮于罐中,食时取出加糖,用沸水冲调。以往一般人家买不起茶叶,习惯用玉米渣、荞、燕麦或谷粒等炒焦后,用沸水冲饮。
饮食习俗:白彝腊月杀猪,猪尾留至撒秧时吃,企望谷穗长得如猪尾般粗壮;猪肚留至端午节吃,可免肚疼不适;猪蹄留待舅家来食,象征双方经常走动来往等。当然,上述猪尾、肚、蹄等须腌制起来方可久放,其饮食象征意义明显。黑彝饮食礼俗较多,杀猪后,什么样的亲戚来用哪部分猪肉招待都有定俗.如:猪头向来专用之待客,以示尊敬;舅家来客,将猪舌、心、肝、肺、肚、肾、肠等,各搭配成菜,意即从头吃到尾,样样都有。牛羊肉的制作食俗反而没有猪的名目多。
二服饰
各支系传统服饰的差异较显著.反映出各自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旧时阶级阶层间的差别,以及程度。当前服饰保存和穿着的主要情况:寻甸、师宗、罗平、富源和曲靖部分地区较突出传统样式,会泽、宣威、马龙和陆良等地较一般;山区比平坝浅山突出;节日期间
比平时突出,妇女比男子突出;白彝、干彝或撒尼比黑彝突出。白彝妇女服饰的地区差异较大,白彝男子传统服饰在有些山区仍有保存;各地黑彝服饰差异较小,多同于汉族,尤其是黑葬男服;阿乌女服近于黑彝,但头饰各异;撒尼服饰自有一定特点,等等。现分别择要述之。
按摩靠背白彝——有麻、羊毛和棉织品三种,少量用绸缎。寻甸县六哨乡等地最富特。成年男子用长约1.2丈、宽约5寸的黑布交叉缠头(“乌特”);内衣多是无领敞襟也无系扣的白麻布衣(“阿贝”),襟边一律镶蓝布,前为两长片,后为两幅缝合的一整长片,前后均及地;外衣亦无领无系扣的开襟宽袖毛呢黑褂(“洗排冒”),袖口宽0.8至1尺,滚以细红或兰边,棉织印花布衬里;白麻布宽裆裤(“舒”).裤腰系于胸背上,裤长至膝,系以红羊毛织带(“纪西冒”);再用红羊毛(或细毛绒线)织品作腰带(“纪西”)缠腰,将内衣前两片叠合,摺垂于腹下,长至膝上,悬在双膝中间,内衣后片拖至脚跟;腰间再缠以白麻布镶黑布边的围腰(“朱诺”);外穿宽大无领无系扣的坎肩(“拉夏”),其襟和肩边镶滚寸许的兰、黑布边,下方前后有四个大型敞口方兜,以兰、黑布滚边,有的兜满绣精美图案。往昔,坎肩有用整张羊皮缝制,后下端留有羊尾。整个衣饰款式轮廓鲜明,泽对比强烈,表现出刚毅奔放的民族性格。六哨乡等地白葬妇女服饰也颇具特:中分两发,后披
卡门涡街效应梳辫盘于头侧,头顶中部缠以红挑花包头(“包特”),长约1丈、宽1尺,双耳饰银环、玉石或兽牙耳坠;穿对襟宽袖衣(“拉逗”),袖长1尺、宽8寸至1尺,双袖多用印花或绣花棉布缝缀,也有用绸缎;外套为一整幅方领口白麻布或白棉布缝缀的大块方形红毛呢花板(“巴”),领口滚绿边,毛呢花板展于胸背,挑织成大小粗细不等的方格,排列考究。有说方格的数量代表自家所耕种的土地。花板前片聚束于上腹,横别于腰间,后片束垂至小腿处;裙(“褐贝”)用毛呢和棉布缝合,也有以绸缎代替棉布,裙之上半部为纬向红毛织品,下半部为经向兰百摺裙,长及小腿处;未婚者裙全系白麻布;腰缠长1.5丈、宽3至4寸的毛织系腰(“纪西”),围三圈;外加白羊毛呢无领无系扣坎肩(“洗排”),襟边镶兰布。上述白彝服饰,男子刚健道劲,女子艳丽夺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师宗、罗平、富源和曲靖部分地区,男子常穿对襟白麻布短衣,缝有六对兰布扣,上下三个明兜,满绣各花案;年轻人喜穿绣满各花案的麻衣坎肩,衣襟镶兰布白花滚边,配以三个彩兜,鲜艳活泼。中老年男子习惯黑布缠头,左边留一“飞角”,垂以线穗;着兰布大襟长衫,黑布缠腰数围,行路时,常将长衫下端一角撩起,别于腰间;有的穿细耳草鞋。上述地区以往的女服多为宽袖大裤脚,现已变窄.多是大襟、窄袖、围腰、长裤。棉织品和人造纤维增多。罗平地区多穿绣花白麻布衣。姑娘们喜穿胸前中分两的大襟短衣,
即左为整块深兰或艳兰布,右为白细布,并缀而成,领围有大团织绣或挑花图案,右肩为兰布,双肩满绣对称花案;方围裙齐腰,绣、挑花案,可谓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并有上下两层彩线垂穗,以及两条挑花布条分垂左右,围腰系带飘于后;头饰两种。一是兰、黑布包头,有似船形,前后翘起,额前横缝一排白小钮扣,一是包头外蒙一块红挑花绣巾,前额佩戴“银勒”,有蝴蝶、龙风或流苏等银饰,头顶饰以两条挑花布带,朝后披至颈端,另垂红、黄、白等绒线一缕。中年以上妇女,为一兰布大襟短衫,花案简朴大方,领襟、双袖用黑布条缝缀;系花围腰;黑布大包头。师宗地区青年妇女穿绣花对襟坎肩,挑花长围腰,头戴白细料珠、两大簇红绒线缨络,分列左右,并用彩料珠编织的宽带系勒往下颌,长发分披于后。此外,外出披毡筒仍较普遍。
黑彝——旧时多以棉、绸为衣,麻、羊毛织品不多,以青黑为高贵、庄重。贵妇服饰讲究“凤冠”、“霞披”、“虎裤”、“龙裙”,虽属汉族样式,却具有本民族的内容。所谓“凤冠”,用布壳制头套,镶绣金红花案并裹边,正面嵌有排列对称的银饰,顶部及其后系有红绒线花球十余朵;“霞披”如披风,自肩背及腰.青兰底.绣饰各金边图案.富丽堂皇;“虎裤”为青兰灰底,红黑滚边的宽腰长裤,膝以下镶以各花边;“龙裙”为青兰底,饰以红、黑、黄、白诸花案,以明亮金线绣上龙风花草等吉祥图案,裙围有红丝线摆坠吊须;脚穿龙
舟绣花“板尖鞋”。整体装束雍容华贵。
男子服饰多同于汉族。妇女服饰讲究银饰,未婚女梳独辫.已婚者盘辫于头,包黑纱帕、戴银勒子。头上的银饰.过去常表现出黑彝妇女的身分地位。一般穿大襟衣,饰以银泡;姑娘衣长至腰,中年衣长及胯,老年衣长达膝;襟围绣花案,襟边镶黑布绣花宽边袖肘处缝缀绣花案;长裤腿宽约八寸,膝以下缝缀花案;绣花围腰上及胸、下至近膝,用两条银链套系于肩,不同于白、干彝。整体衣饰花案不及白彝复杂。穿园口翘尖布鞋,老妇穿“四瓣鞋”,鞋帮满绣花案。此外,“二彝”支系女服大体近于黑葬。
干彝——以麻、毛和棉织品为主。据载,明清时期干彝服饰,男子“束髻于顶,不巾不帽,以骨簪发,耳戴双环,身披短毡,腰束草带,用布裹脚,以细绳缚之,便轻利也,出入常佩刀剑”(嘉靖《寻甸府志》上卷);“男椎发,缠麻布,耳戴大铜圈,垂至肩。穿麻布短衣,跣足。女衣套头衣,毛褐细带,编如节,盘罩于首,饰以海贝、物等,衣领亦然,褶裙亦用毛褐”。(维正《云南通志》卷24);“男子束发缠头,耳缀圈环,衣花布短衣,披羊皮,用麻布裹胫,着草履。妇女以白麻分辫,束发顶.缀海钯”;“男子椎发帕首.妇人青布首,同服粗麻布衣.其自织也”;“织麻、捻火草为布衣之,男衣至膝,女衣不开领,水写布
缘中穿一孔,从头下之,名‘套头’(以上《云南通志》卷182)。所记“火草”衣,曲靖、马龙和寻甸等地干彝和白彝的一种服装,系采自山野的一种“火草”(俗称“羊耳朵”),菊科,撕下叶背面的白绒膜,搓捻成线,纺织缝制成衣,常见的有坎肩一类,泽光洁,轻便耐磨,然其撕绒、搓线、纺织极费工时,“火草衣”目前所见不多。
师宗等地男子穿对襟窄袖麻布短衣,镶兰布边,俗称“褂褂”(“墨仆里壁”),有明兜二、三个;长裤;喜挎麻布绣花方兜。妇女兰布包头,其状小于白葬;穿大襟短衣,襟、袖绣几何花案;长裤喜用各棉布,裤脚绣花边;多数穿麻、毛织裙,绣花边;发辫盘于头侧,头顶扎细麻布挑花头饰,前额横饰以白钮扣一排,戴稍粗大银耳环。
保健椅曲靖等地男子穿对襟窄袖麻布短衣,有全白、兰经线三根或兰小方格三种。未婚女服多为黑对襟窄袖短衣.止及胸前,对襟处缝有对称的红、艳兰布纵向贴边数条,底边镶滚兰、白诸布,双袖对称缝缀兰、红等布数圈,袖口挑有花案,约五公分;外套长方形方领口白麻布一幅,前片止于胸,后片垂及腰,领口滚红边,前面横镶一条寸许兰布;短裙至膝,其一侧为纬向条纹毛织品,红、兰、绿、黑、白相间,另一侧是兰、黑麻布或棉布,皆缝合在宽白麻布裙腰上,对比鲜明,颇富情趣。旧时穿裙多不着内裤。已婚者裙底
边拖有寸许黑须线,未婚者裙底边无须线,此为干彝裙特点。腹部束花带围腰数圈;头戴麻或棉布挑绣的红花“扎盖”三圈,姑娘喜留齐眉“刘海”,双手饰宽、细银镯。
罗平地区妇女穿大襟或对襟窄袖上衣,襟围、领项和双袖皆挑绣花案;坎肩满绣花案;着白麻布裙;系满绣花案围腰,中部饰有横向连串排列的红、绿绒线彩球;戴红帽箍,上饰红、兰、绿绒线彩球数个,中间稍大,帽沿垂有红绒线缨络一圈,遮及前额和双耳;穿双绊花鞋。老妇裙上半部为深兰棉布,下半部是纬向细兰条纹白麻布,两相缝合;有的在小腿处打麻布绣花绑腿。此外,干彝或白彝还用整张或数张熟好的羊皮,缝缀和绣花,外出时斜挎在身,用作背物、坐垫或被盖等。
阿乌——清代方志载“服尚青兰,妇人以布围头”(乾隆《东川府志》卷八);“男衣两截衣,缠头大,跣足佩刀;妇人头戴箍,手牙圈,桶裙长衣”;“妇人披衣亦如袈装,戴数珠,跣足”(以上光绪《罗平州乡土志》卷五)。当前,师宗等地男服同于汉族,女服近于黑彝,大襟窄袖,年轻姑娘喜用白、兰棉布、的卡缝制大襟短衣,襟围和袖衬缝缀黑布边,刺绣少量花案,特别醒目;长裤膝以下挑绣花案一围;围腰齐胸,用黑细布,以银链拴系双肩,仅胸前刺绣花案,围腰两侧有宽布带系于腰后,风格明快;未婚女双辫分由两
侧盘于头额,垫以三角形绣花发衬,向前耸起,戴彩线绣的龙风“燕尾帽”,再围饰有银器、串珠及红绿线的头勒,并镶以金银边,其两边各有一缕黑绒丝线垂至胸前,甚觉清秀素雅。中年以上者,脑后梳髻,缠黑纱帕。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5: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647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绣花   麻布   地区   花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