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统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主要包括水泵、风扇、节温器三个执行器部件,其中水泵和风扇均由曲轴定速比驱动。其中水泵和节温器共同影响了冷却液的流量,冷却风扇影响散热器内外两种介质的温差。
3.现有的申请号为201721839334.3,其名称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由冷却液回路、散热器、电子水泵和辅助散热装置组成,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电子水泵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串联在所述冷却液回路上,所述辅助散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散热器内的冷却液散热。
4.其发动机冷却系统去除了冷却系统中的节温器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但是其存在一下缺陷,即在发动机初步启动过程中,发动机并不会直接达到高温,并且冷却液不会吸收到大量热能,此时流动的冷却液温度较低,并不需要启动风机和经过散热组件进行降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发动机初步启动过程中,发动机并不会直接达到高温,并且冷却液不会吸收到大量热能,此时流动的冷却液温度较低,并不需要启动风机和经过散热组件进行降温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配套设置有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所述发动机本体转动轴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端面固定连接有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外表面开设有两个输入端,且两个所述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供料管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水泵组件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节温器,所述节温器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节温器外表面与发动机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
7.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进料座,所述进料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管片,多个所述散热管片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座。
8.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内表面开设有水套,且水套与转动管和第一管道呈连通设置,水套的设置,方便冷却液沿着水套进行流动,从而对发动机本体进行散热工作。
9.优选的,所述水泵组件与转动管呈连通设置,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散热组件和水泵组件之间,散热风机对散热组件进行散热工作。
10.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远离节温器的端面与进料座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供料管远离水泵组件的端面与出料座呈连通设置。
11.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片呈扁平状设置,且散热管片与进料座和出料座呈连通设置,所述散热风机配套设置有独立电源,所述散热风机与散热组件位置相配合,高温的冷却液
沿着第三管道进入进料座,并通过多个散热管片进入出料座,流动过程中大量热能被散热风机沿着散热管片外表面降温,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设置有水泵组件,发动机本体启动时带动转动管转动,从而带动水泵组件内的泵叶转动,即带动冷却液沿着转动管输入至发动机本体内部,随后沿着发动机本体的水套流动,通过冷却液吸收热能并从第一管道排出,随后沿着节温器运输至散热组件的进料座,并通过多个散热管片进入出料座,流动过程中大量热能被散热风机沿着散热管片外表面降温,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中发动机本体刚启动时,其发动机本体内部热能较低,为此从第一管道排出的,并进入节温器,随后通过第二管道回流至水泵组件,并通过水泵组件沿着转动管流动至发动机本体,该时刻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不工作,降低设备能耗。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1、发动机本体;11、转动管;12、水泵组件;13、第一供料管;14、第一管道;15、节温器;16、第二管道;17、第三管道;2、散热组件;21、进料座;22、散热管片;23、出料座;3、散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1,发动机本体1配套设置有散热组件2和散热风机3,发动机本体1转动轴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管11,转动管11端面固定连接有水泵组件12,水泵组件12外表面开设有两个输入端,且两个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供料管13和第二管道16,第二管道16远离水泵组件1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节温器15,节温器15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17,节温器15外表面与发动机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4;散热组件2包括进料座21,进料座2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管片22,多个散热管片2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座23。
22.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发动机本体1启动时带动转动管11转动,从而带动水泵组件12内的泵叶转动,即带动冷却液沿着转动管11输入至发动机本体1内部,随后沿着发动机本体1的水套流动,通过冷却液吸收热能并从第一管道14排出,随后沿着节温器15运输至散热组件2的进料座21,并通过多个散热管片22进入出料座23,流动过程中大量热能被
散热风机3沿着散热管片22外表面降温,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23.实施例2,如图1-3所示,发动机本体1内表面开设有水套,且水套与转动管11和第一管道14呈连通设置,水泵组件12与转动管11呈连通设置,散热风机3位于散热组件2和水泵组件12之间,第三管道17远离节温器15的端面与进料座21呈连通设置,第一供料管13远离水泵组件12的端面与出料座23呈连通设置,散热管片22呈扁平状设置,且散热管片22与进料座21和出料座23呈连通设置,散热风机3配套设置有独立电源,散热风机3与散热组件2位置相配合。
24.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其中节温器15为温控阀门,高温的冷却液沿着第三管道17进入进料座21,并通过多个散热管片22进入出料座23,流动过程中大量热能被散热风机3沿着散热管片22外表面降温,从而达到降温效果,水套的设置,方便冷却液沿着水套进行流动,从而对发动机本体1进行散热工作,散热风机3对散热组件2进行散热工作。
25.工作原理,发动机本体1刚启动时,其发动机本体1内部热能较低,带动转动管11转动,从而带动水泵组件12内的泵叶转动,即带动冷却液沿着转动管11输入至发动机本体1内部,随后沿着发动机本体1的水套流动,通过冷却液吸收热能并从第一管道14排出,并进入节温器15,随后通过第二管道16回流至水泵组件12,并通过水泵组件12沿着转动管11流动至发动机本体1,该时刻散热组件2和散热风机3不工作,降低设备能耗,待发动机本体1温度升高后,随后沿着节温器15运输至散热组件2的进料座21,并通过多个散热管片22进入出料座23,流动过程中大量热能被散热风机3沿着散热管片22外表面降温,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26.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动机本体1、水泵组件12、节温器15和散热风机3的接线图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合适的型号,所以对发动机本体1、水泵组件12、节温器15和散热风机3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配套设置有散热组件(2)和散热风机(3),所述发动机本体(1)转动轴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管(11),所述转动管(11)端面固定连接有水泵组件(12),所述水泵组件(12)外表面开设有两个输入端,且两个所述输入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供料管(13)和第二管道(16),所述第二管道(16)远离水泵组件(1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节温器(15),所述节温器(15)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17),所述节温器(15)外表面与发动机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4)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进料座(21),所述进料座(2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管片(22),多个所述散热管片(2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座(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内表面开设有水套,且水套与转动管(11)和第一管道(14)呈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12)与转动管(11)呈连通设置,所述散热风机(3)位于散热组件(2)和水泵组件(1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17)远离节温器(15)的端面与进料座(21)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供料管(13)远离水泵组件(12)的端面与出料座(23)呈连通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片(22)呈扁平状设置,且散热管片(22)与进料座(21)和出料座(23)呈连通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3)配套设置有独立电源,所述散热风机(3)与散热组件(2)位置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配套设置有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所述发动机本体转动轴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端面固定连接有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外表面开设有两个输入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本体启动时带动转动管转动,从而带动水泵组件内的泵叶转动,即带动冷却液沿着转动管输入至发动机本体内部,随后沿着发动机本体的水套流动,通过冷却液吸收热能并从第一管道排出,随后沿着节温器运输至散热组件的进料座,并通过多个散热管片进入出料座,流动过程中大量热能被散热风机沿着散热管片外表面降温,从而达到降温效果。降温效果。降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施林臣 高志旭 储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哈尔滨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8.22

技术公布日:

2022/10/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26: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6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动机   所述   冷却液   组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