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试验

一个新药物的发现,必须两个系统的同时运转
一个系统是化学系统,一个系统是生物学系统
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
西南大学植保学院
丁伟 教授
:68250218
1、农药室内生物测定
1.生物测定(bioassay
是由biologicalassay组合而成,通常是指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对某种生物产生效应的一项测定技术。但是,从更广的范围来理解生物测定,则可概括为:对生物的任何刺激所产生的效应的测定,包括来自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刺激对生物活体产生的反应。总之,生物测定是研究作用物、靶标生物和反应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
2.生物测定的一般模式
3.农药生物测定(pesticidebioassay
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靶标生物测定其对某些化合物的反应的量度,进而鉴别某种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靶标生物:通常指有害生物,包括昆虫、螨类、病菌、杂草、鼠类等。包括这些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的组织、细胞等。
待测化合物:可以是已经成为农药的化合物,包括杀虫(杀螨)剂、除草剂、杀菌剂、杀鼠剂、杀线虫剂乃至卫生杀虫剂等;也可以是待筛选的化合物(已知物和未知物)。
生物反应:指靶标生物对杀虫、杀菌、除草等作用的反应,可以延伸为凡是干扰破坏有机
体正常生长、发育、行为、代谢等效应的反应,如植物生长调节、昆虫生长调节、信息传递物质等。
生物反应用死亡率、抑制率、反应率等指标来表示。
量度:指反应的强度或者大小的指标。要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借助于数学的方法,来给生物反应以量化表达。
生物活性:指药物或某一个化合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如果有,则这个药物或化合物有生物活性,如果不产生效应,则这个药物或化合物就没有生物活性。
4.农药生物测定的知识体系
1供试对象的准备(包括靶标生物的饲养技术和待测化合物的选择);
也包括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药剂配制、剂量计算等内容
2生物测定的操作技术与方法(包括室内生测、小区实验和田间药效实验三个方面);
3影响农药生物测定的因素分析;(药剂、生物体、环境、操作方法)
4农药生物测定结果的评价与表达。(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一个恰当的结果来描述一个效果。
5.室内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要控制影响因素
上面我们已经大致分析了影响农药生物测定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很多,在不同的因素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设效果为y=a+b1x1+b2x2+b3x3+……bnxn。这样是一个复杂的偏回归关系。这不是我们生物测定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生测效果与药剂剂量之间的关系,即y=a+bx其中,y是死亡率的几率值,而x则为剂量对数。这样很清楚明了。如果不控制其它因素,便无法得到这一回归式。
不过目前,已经有人尝试寻求多元的回归关系,这样可能更切合实际一些。如死亡率与温度、时间等的关系。
2)必须设立对照
设立对照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自然因素而导致的试虫死亡。对照组有几种情况:
空白对照:即完全不处理或仅以清水处理
溶剂对照:即用不同有效成分的溶剂或乳化剂等作对照
标准药剂对照:标准药剂是指在生产中对某种目标昆虫常用的有效药剂可用之同待测农药相比。
试验时,要根据测定的需要,选择采用的对照。但一般情况下,如果选择标准药剂对照,则还需要选择溶剂对照和空白对照补充。
(3)必须设立重复
一个原因是生物测定本身不是针对某一个昆虫,而是对昆虫的体而言,是指某一个待测体的综合反应,单个处理不足以反映实际情况。
另一个原因:从生物统计理论上讲,增加重复次数,减少每个重复的生物个体是减少试验误差的一个方法。
第三:有一定的重复便于作精确的统计分析。
一般重复3次,每个处理20—50头试虫,田间试验的重复次数以3—5次为宜。
(4)供试的目标生物要统一一致:
尽量选用农作物病原、害虫和杂草。应在同一条件下饲养,或采自田间同一环境条件下,在生理、发育上应尽量一致。
一般有三个条件:一是易于采集、生产上常见;二是易于饲养,便于获得同一体;三是繁殖力比较强,可提供大量供试对象。
5)运用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6.毒力的表达
(1)毒力的概念: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条件下,室内用标准生物测定的药剂对供试生物反应的量度。
(2)药效:是在田间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所测定的药剂对生物的作用效果。不同剂型、不同寄主植物、不同有害生物、不同的施药方法以及各种田间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药效的大小。
(3)反应率:包括所有出现症状的反应情况(前面介绍的几种情况)
一般都是用死亡率表示;
一般死亡率。
死亡率%=死虫数/试虫数×100%
死亡率从广义上应理解为虫口减退率。死亡率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比如处理后的虫口可以是增加的。
(4)校正死亡率
为了消除自然死亡因素的影响,精确的研究和正规的实验结果报告要采用校正死亡率来表示。校正死亡率的计算可采用生存率,也可采用死亡率,分别如下:
校正死亡率=×100%;(1
X=对照组生存率;Y=处理组生存率;X-Y=虫口因药剂处理而导致的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100%2
对于公式2来说,其适用范围是对照的自然死亡率在5%-20%之间;
5%以下时,可将处理组死亡率减去自然死亡率即可校正;
氢氧发生器20%以上时;则表示该目标昆虫种不宜供试验用,试验结果不可靠。
校正死亡率表示结果很明了,但是,不适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的分析,主要是不能表示在药剂处理下,目标昆虫个体间的差异而引起生理效应的变异性;也不能表示药剂毒力相差的程度,所以单纯用校正死亡率来比较毒力是很不够的。
(5)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插销螺母
致死中量(medianlethaldose
杀死供试昆虫体内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单位是μ吹管消声器g/g:微克(药剂重量)/克(昆虫体重),记作LD50
致死中浓度(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
杀死供试昆虫体内50%的个体所需要的浓度;单位常用ppmmg/L,mg/kg(现在一般发表用这个),记作LC50
致死中时(LT50)或击倒中时(KT50):在某种剂量或浓度下,杀死或击倒供试昆虫体50%个体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分钟(min)、或小时(h)、天(d)等。
(6)LD50LC50的方法
国内外目前大多采用机率值分析法求致死中量,根据求得的LD-P线(log剂量与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所画出直线的简称)回归式的方法,可分为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但现在一般采用计算器和计算机编程的方法直接求得。
在毒力测定中需要表达的结果:
(1)求各剂量的对数值;
(2)求各剂量的死亡率所对应的机率值
(3)按一定方法求出回归方程Y=a+bx
(4)粉尘收集求LD50,坡度b值,相关系数元器件清单r
(5)对回归方程进行卡方检验
(6)LD50的标准误和95%的置信限。
7.杀虫剂生物测定
根据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部位及途径的不同,杀虫剂毒杀作用的方式可分为:胃毒、触杀、熏蒸、内吸、忌避、拒食、抑制生长发育、不育等方式。
内吸杀虫作用:凡是可以通过植物根茎叶以及种子等部位渗入植物内部组织,随着植物体液在植株内传导,不妨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对害虫具有很高毒效的化学物质,称为内吸杀虫剂。昆虫由于受内吸杀虫剂的毒杀作用而致死亡的过程,称之为内吸杀虫作用。
8.杀菌剂的生物测定
第一个测定系统直接毒力测定
测定系统仅包括病原菌和药剂,主要包括: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抑制,这种方法又叫杀菌剂的离体生物测定。
容易漏选一些化合物,因此,不能判断出一种杀菌药剂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个测定系统病原菌-药剂-植物
9.除草剂除草活性筛选的方法
1)筛选的主要程序为:实验室初筛→盆栽实验→田间实验三个步骤。
2)初筛的模子。以高粱法+萝卜子叶法+小球藻法(种子发芽+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合成量)三种办法连用可检测所有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
标准浓度下的施药浓度为活性试验100ppm3~4天后检查药效。盆栽实验中用药150g/亩,2~3周后检查药效。其指标有三种:株数防除率、鲜重减少率、株高抑制率。
生测试材包括单子叶植物-稗、小麦、高粱;
双子叶植物-油菜、黄瓜、亚麻、萝卜等。
二、田间药效试验
1.田间药效内容
1)以药剂为主体的系统田间试验
田间药效筛选;田间药效评价;特定因子试验
油田载荷传感器2)以防治对象为主体的试验
针对某种防治对象筛选最有效的农药品种,确定最佳剂量、最佳施药次数和最佳施药方法。
田间药效试验:包括小区试验、大区试验和示范试验
田间药2、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1)试验地的选择
2)试验小区设计(随机区组排列)
3)注意影响因素
剂型、剂量、喷雾技术
防治对象
环境条件(要记录环境条件)效试
3.调查方法:
对角线法、大五点法、棋盘式法、平行线法、分行法、Z字形法等。
4.结果处理
虫:虫口减退率(校正)
病常以病情指数表达。
调查结果要统计分析
特别是要做方差分析
一般设4个重复,统计分析常采用邓肯氏多重比较检验法(DMRT法)
3、农药的使用技术要点
1使用药物防治的前提
1只有在栽培管理措施无法有效控制病虫草害的时候才使用农药(包括生长调节剂)。
2正确诊断,对症用药。为了最大的获益,最基本的是要清楚病害及其严重性,特别要明确病害的种类。
3使用经过登记、批准和推荐的农药来控制病虫草害,没有经过在保护作物上登记或者国家没有推荐使用的农药要禁止在该作物上使用。
4要严格遵守使用规则和指南,按照每一种农药的应用技术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5对使用的农药要精确记录其有效成分、产品特性、施用量及施用日期。
6恰当运用农药的轮换和混配技术,以避免病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7明确每种药物的毒性特点,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和推荐剂量、次数施药,时刻注意残留动态,必须将农药残留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正确掌握施药时期
害虫,应选择最易杀伤害虫,并能有效控制为害的阶段进行施药。对食叶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一般应在低龄幼虫、若虫盛发期防治为好,如烟青虫的施药一定在卵孵化后到幼虫3
龄之前施药;对钻蛀性害虫一般应在卵孵化盛期防治为好。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1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637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物   农药   药剂   死亡率   试验   田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