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气象学:研究大气圈中大气现象和过程,探讨其演变规律,并直接或间接用之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2.大气圈: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圈层。
3.气候学:研究气候形成、分布和变化的科学。
4.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天气过程是大气中的短期过程。
5.气候:在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6.气候系统: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7.温室效应:一些温室气体对太阳辐射吸收甚少,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又向周围空气
地面放射长波辐射而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
8.气溶胶粒子:悬浮着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的统称。
9.液体微粒:指悬浮于大气中的水滴和冰晶等水汽凝结物。
10.气压:大气的压强。静止大气中任意高度上的气压值等于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
11.标准大气压:温度为0℃、纬度为45°800导航的海平面气压值。
12.大气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量多少的物理量。
13.大气压力:大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
14.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
15.饱和空气: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一定限度,如果水汽含量达到此限度,空气就呈饱和状态,这时的空气,称饱和空气。
16.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超过这个限度,水汽就要开始凝结。
17.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18.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
19.比湿: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质量)的比值。
20.水汽混合比: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
21.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菱镁材料22.降水: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包括雨、雪、雨夹雪、霰和冰雹等。
23.降水量:指降水落至地面后(固态降水则需经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电缆转接箱mm)为单位。
24.风:空气的水平运动。
25.云: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冰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物的可见聚合体,底部不接触地面,且具有一定的厚度。
26.云量: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
27.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28.干空气: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的空气。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1.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的方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传播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2.辐射能:通过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3.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4.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选定方向上的单位面积的辐射能。
oju5.辐射光谱: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6.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 cm2面积1 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值约为1370 W/m2
7.分子散射(蕾利散射):如果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小的空气分子时所发生的散射。
8.粗粒散射/米散射: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波长大一些的质点时产生的散射。
9.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
10.散射辐射:经过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辐射。
11.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12. 大气质量:在地面为标准气压(1013hPa)时,太阳光垂直投射到地面所经路程中,单位截面积的空气柱的质量,称为一个大气质量。
13.透明系数:透过一个大气质量的辐射强度与进入该大气的辐射强度之比。
14.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使地面因放射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消音片16.辐射差额(净辐射能):物体收入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
17.地面辐射差额:单位时间、单位水平面积地表面所吸收的总辐射和其有效辐射之差。
18.蜂巢发动机气温的非绝热变化:由空气与外界的热交换而引起的状态变化。
19.气温的绝热变化:外界压力的变化对空气作功,使空气膨胀或压缩引起的状态变化。
20.湍流(乱流):空气层相互之间发生摩擦或空气流过粗糙不平的地面时产生的空气不规则运动。
21.绝热过程:任一气块与外界之间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
22.干绝热过程:当升、降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
23.绝热垂直减温率(绝热直减率):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4.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5.湿绝热直减率: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的减温率。
26.空气温度的局地变化:某一固定地点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27.冷平流:温度的平流变化使局地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向暖空气方面流动的情形。
28.暖平流:温度的平流变化使空气温度局地升高,暖空气向冷空气方面流动的情形。
29.水平温度梯度:垂直于等温线的单位距离内的温度差值,由低温指向高温。
30.大气稳定度: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1.中性气层:空气团被推到某一高度后,既不加速也不减速,这时的气层,对于该空气团而言是中性气层。
32.位势不稳定:在实际大气中,有时整层空气会被同时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层的稳定
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而造成的气层不稳定。
33.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3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
35.等温线: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36.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现象。
37.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38.湍流逆温: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
39.平流逆温:因空气的平流而产生的逆温。
40下沉逆温:因整层空气下沉而造成的逆温。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1.蒸发潜热水变为水汽所需的热量
2.凝结潜热:水汽凝结成水所需的热量。
3.融解潜热:冰融化为水所需的热量。
4.过冷却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也可保持液体状态的水。
5.“冰晶效应”:实际水汽压介于冰晶和过冷却水的饱和水汽压之间时产生的冰与水间的水汽转移现象。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
6.“凝结增长”:小水滴因蒸发而逐渐变小,大水滴因凝结而不断增大的现象。
7.凝结核:大气中能促使水汽凝结的微粒。
8.绝热冷却:随着高度升高而产生的空气温度降低的过程。
9.辐射冷却:由太阳辐射减弱而导致的空气温度降低的过程。
10.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气流本身温度降低的过程。
11.露:贴近地表的气层的温度因辐射冷却降至露点以下,当露点温度在0°以上时地面或地
物上产生的微小水滴。
12.霜:贴近地表的气层的温度因辐射冷却降至露点以下,当露点温度在0°以下时,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华而成的白冰晶。
13.冻露:已生成的露由于温度降至0°以下而冻结成的冰珠。
14.霜冻: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
15.雾凇:形成于树枝上、电线上或其他地物迎风面上的白疏松的微小冰晶或冰粒。
16.晶状雾凇:由物体表面冰晶吸附过冷却雾滴蒸发出来的水汽而形成的雾凇。
17.粒状雾凇:过冷却雾滴被风吹过,碰到冷的物体表面迅速冻结而成的雾凇。
18.雾: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19.浅雾:厚度不到2m,薄薄地蒙蔽在地面上的雾。
20.高雾:由于空气冷却作用所及高度增大而伸展到几百米高的辐射雾。
21.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22.蒸发雾:冷气流流经暖水面时形成的雾。
23.雨:自云体中降落至地面的液体水滴。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3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634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空气   地面   辐射   水汽   大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