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齿轮范成原理及参数测定

实验三齿轮范成原理及参数测定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完成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工具、实验方法、思考题等)。
2、独立完成实验,下课后,交完实验报告(预习报告、数据记录、图纸、总结等)才能离开,否则将不计实验成绩。
一、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4.掌握用游标卡尺测定变位齿轮参数的方法,并熟悉变位齿轮上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二、设备和工具
1.齿轮范成仪(一人一台);
2.剪刀、游标卡尺、齿轮模型(齿数各为奇数和偶数)、A4纸一张;
3.自备圆规、三角板、铅笔、橡皮擦、小刀、计算器、渐开线函数表等。
三、齿轮范成原理和方法
齿轮切削加工方法基本上有两种——范成法和仿型法。由于范成法可以用一把刀具加工出不同齿数和变位系数的渐开线齿轮,同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故以范成法应用最广。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轮齿的。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它们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保持着固定的角速比传动,同时刀具还沿着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得到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的齿廓,则包络线必为渐开线.由于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过程,并用铅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描绘在图纸上,这时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的过程。
h=1,径向间隙本实验所用的刀具是齿条刀具:一种刀具:齿廓角α=20;齿顶高系数*
a
系数C*=0.25,模数m=10 mm,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17。
圆盘1绕其固定轴心O转动。在圆盘下面有齿轮与横拖板2进行啮合传动,其中心线所形成的圆应等于
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3。横滑板可以在机架4上沿水平方向移动,圆盘相对与横拖板作无滑动的滚动,保证了固定角速比传动。刀具5是由螺钉6固定在横拖板2上,放松螺钉可使刀具相对于横拖板上下移动,从而可调节刀具中线7至轮坯中心的距离。
注意齿刀上的刻度线8要与横拖板上的中线对齐。
图1
四、范成法实验要求和步骤
要求绘制一个标准齿轮(X=0)和两个变位齿轮:正变位齿轮(远离齿轮中心X=+0.5)、负变位齿轮(靠近齿轮中心X=-0.5)。
潮湿1V2
1、绘制标准渐开线齿轮(X=0)
(1)将图纸剪成与圆盘1大小相等的圆形图纸,再将圆形图纸中心剪出一个圆洞,然后将带有圆洞的圆形图纸套在芯轴上,将压板螺母6旋紧压紧图纸。
(2)三等分圆形图纸,把图纸划分为三个相等的区域,根据已知的刀具基本参数和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17。将被加工的标准齿轮的基圆、齿根圆、齿顶圆及分度圆求出画在图纸的相应区域内。
(3)将代表轮坯的圆形图纸压在范成仪上,将代表标准齿轮的“轮坯”旋入工作位置,调节刀具中线,使其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相切。
(4)开始切制“轮廓”,应先将刀具推到左方或是右方的极限位置,并在图纸上用削尖的铅笔描出齿条刀具的齿形,这就相当于刀具在此位置切削一次留下的刀痕,再将齿条刀具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推过很小一段距离,此时压紧在圆盘上的图纸将随之转过一定的角度,并用铅笔描出刀具,认真描出刀具在各个位置上的齿形,直到描出2-3个完整的齿形为止,描画的过程中应注意齿廓形成过程。
2、绘制标准渐开线齿轮(X=±0.5)
范成仪“切制”正变位齿轮(远离齿轮中心)、负变位齿轮(靠近齿轮中心)时,其变位系数均取X=0.5,按变位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公式重新计算上述四个圆(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并将它们画在图纸相应位置上,重新调整刀具,即调节螺6,使刀具中心线对准与分度圆相切的位置,然后按正、负变位的不同要求向前或向后平行移动刀具,对好刀后,再用与切制标准齿轮的同样方式移动横拖板,加工变位齿轮,直到描出2-3个完整的齿形为止。
五、齿轮参数测定的原理与步骤
h、分度圆压力角 、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模数m、齿顶高系数*
a
径向间隙系数C*和变位系数X等,本实验室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来测量,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
1、直接数一对齿轮的齿数Z 1和Z 2;
2、测量公法线长度以确定模数m 和压力角α
图2  公法线的测量
先用游标卡尺的卡脚卡住k 个齿(如图2所示k =2),使两个卡脚切于齿廓的工作段。图中切于a 、b 两点,这时测得的公法线长度为W k 毫米。然后再卡住(k+1)个齿,也要两个卡脚切于齿廓的工作段,这时测得齿廓间的公法线长度为W k+1。
从渐开线性质可知:齿廓间的公法线长ab 与所对的基圆上圆弧a o b o 的长度相等。因此卡住k 个齿的公法线长W k 为:
自动化测试脚本
W k =(k-1)P b 十S b ………………………………………………………… (1)    式中:k —跨齿数,计算公式 απ
αtg x
k o
o
2
5.0180
-+=
P b --~齿在基圆上的周节,称为基节。          S b --轮齿在基圆上的齿厚。  卡住(k+1)个齿的公法线长W k+1为
W k+1=kP b +S b ……………………………………………………    (2)  解(1)(2)式即可求得P b 与S b 为:    P b = W k+1—W k
S b  = W k+l —kP b  = k W k —(k —1)W k+1    根据求得的P b 可按下式算出模数
由于式中的α可能是15o ,也可能是20o ,故分别将α的两个值代人上式,算出两种可能的m 值。然而一只齿轮分度圆上的m 只可能有一个值,而且是标准值,因此最接近于该两种数值的模数标准值m 和α即为所测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
表1  标准模数系列(GB1375-78)
为使卡尺的两个卡脚能够保证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所需要的跨齿数k 按下式计算:5.0180
+=
o
o
竖流式沉淀池k α,或直接有下表查出。
痔疮液表1  跨齿数
从以上的计算,求得的S b 应适合下列的计算式
变位系数的计算公式: X=ααπ
αtg zinv m s b 2/)2
cos (
--
选址方法式中:  S b =W k+1 – k P b
3、顶圆直径d a 和根圆直径d f 的测定
(1)当Z 为偶数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d a 与d f 。如图3 (a)    (2)当Z 为奇数时,则可间接测出d a 与d f 。如图3 (b),其计算式为:
(a )偶数齿的测量    (b )奇数齿的测量
图3  参数测量
5    4、测量时注意事项:
(a)  W k ,W k+1,d a ,d f ,D ,H 1,H 2须在不同位置测量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计算;    (b)  读数或计算值须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c)  测量W k ,W k+1时两卡脚必须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 六、思考题
1.通过实验,说明你所观察到的根切现象是怎样的?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根切?
2. 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齿形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哪些尺寸发生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在测量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时,对偶数齿和奇数齿的齿轮在测量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醚链4. 试分析决定齿廓形状的参数有哪些?
附表一:齿轮范成实验参数计算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9:1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56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齿轮   刀具   图纸   变位   齿廓   渐开线   实验   加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