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目前,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其发光效果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视觉效果。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光学膜片和塑胶框等元件组成,其中,光学膜片用于对光源生成的初始光信号进行调节,以获得目标光信号。然而,由于各种元件之间会存在结构间隙,因此,部分初始光信号会经过结构间隙直接输出至外界,从而导致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能够避免出现漏光的现象。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用于生成目标光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光信号包括第一目标光信号和第二目标光信号;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用于承载所述光源模块;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呈夹角设置;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远离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其中,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和混光层;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所述光源用于生成初始光信号;其中,所述初始光信号包括第一初始光信号和第二初始光信号;所述混光层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混光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以生成第一目标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用于对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反射;所述第三框架包括有层,所述有层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反射操作,以生成第二目标光信号。
5.本实施例通过混光层对第一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以生成第一目标光信号,并通过第二框架将第二初始光信号反射至第三框架的有层,有层能够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反射操作,以生成第二目标光信号。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的背光模组能够将输出至结构间隙的第二初始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目标光信号输出,从而避免发生漏光的现象,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框架还包括:第一吸收层,所述第一吸收层设置于所述有层靠近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吸收层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吸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框架还包括:第二吸收层,所述第二吸收层设置于所述有层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吸收层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吸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层、所述第二吸收层的材质均为树脂。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一子框架,所述第一子框架与所述第一框
架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二子框架,所述第二子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框架靠近所述光源模块的一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的材质为铁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靠近所述光源模块的一侧颜为黄。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光层为量子点膜或荧光膜中的其中一种。
1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光信号生成图像信号。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的一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背光模组100、光源模块110、光源111、混光层112、第一框架120、第二框架130、第三框架140、有层141、第一吸收层142、第二吸收层143、第一子框架131、第二子框架132。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2.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
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4.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模组作为显示面板的关键元件,其功能在于提供充足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得显示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相关技术中,光源生成的初始光信号经过光学元件处理,能够形成显示面板所需的目标光信号。然而,由上述内容可知,由于背光模组中各个光学元件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结构间隙,部分未经过光学元件处理的初始光信号(第二初始光信号)会通过结构间隙直接输出至外界,从而使得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现象,同时降低了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
2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能够避免发生漏光现象,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
26.请参阅图1,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0,包括:光源模块110,所述光源模块110用于生成目标光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光信号包括第一目标光信号和第二目标光信号;第一框架120,所述第一框架120用于承载所述光源模块110;第二框架130,所述第二框架130与所述第一框架120呈夹角设置;第三框架140,所述第三框架140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130远离所述第一框架120的一端;其中,所述光源模块110包括:光源111和混光层112;所述光源111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20的一侧,所述光源111用于生成初始光信号;其中,所述初始光信号包括第一初始光信号和第二初始光信号;所述混光层112设置于所述光源111的出光侧,所述混光层112用于对所述第一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以生成第一目标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框架130用于对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反射;所述第三框架140包括有层141,所述有层141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反射操作,以生成第二目标光信号。
27.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包括光源模块110、第一框架120、第二框架130和第三框架140。其中,光源模块1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光源111、混光层112。第一框架120设置于光源模块110的一侧,第一框架120用于承载光源模块110。第二框架130沿光源模块110的层叠方向设置。第三框架140设置于第二框架130的一端。
28.可以理解的是,光源111用于生成初始光信号,初始光信号包括第一初始光信号和第二初始光信号。其中,第一初始光信号从光源111的出光侧输出,并传输给混光层112,混光层112用于对第一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以生成第一目标光信号。本实施例以光源111出射的初始光信号是蓝光信号为例进行说明,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100需要向外界提供白光信号,因此,光源111提供的蓝光信号(初始光信号)需要先进行转换。具体的,光源111生成的蓝光信号传输至混光层112,混光层112接收蓝光信号并对其光谱进行转换,以形成白光信号(第一目标光信号)。第一目标光信号从混光层112输出后照射在显示面板的的显示区域va上,从而为显示面板提供良好的背光照明。此外,光源111还可以生成其他不同光谱的初始光信号,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
29.可以理解的是,由上述内容可知,当光源模块110生成的初始光信号为蓝光信号时,初始光信号需要经过混光层112的混光操作以形成相应的白光信号,然而,由于结构间隙的存在,部分初始光信号,即第二初始光信号,能够直接从光源111的出光侧输出至结构间隙中,并且通过结构间隙反射至外界,从而造成漏光现象。为此,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设置了相应的第二框架130和第三框架140。其中,第二框架130能够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第二初始光信号被反射至第三框架140的内表面(即第三框架140靠近光源模
块110的一面)。第三框架140能够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反射操作,以生成第二目标光信号,其中,第二目标光信号与第一目标光信号为相同的光信号。
30.具体的,第三框架140包括有层141。如图1光线箭头所示,第二初始光信号以一定角度从光源111的出光侧输出,通过结构间隙传输至背光模组100的第二表面,第二框架130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得第二初始光信号传输至第三框架140的有层141。有层141能够对第二初始光信号的光谱进行转换(即混光操作),以形成第二目标光信号,第二目标光信号从有层141反射并照射在混光层112上。混光层112能够对第二目标光信号进行反射,以使其输出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va上。由此可见,第二框架130通过将第二初始光信号反射给第三框架140的有层141,并通过有层141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反射操作,能够避免第二初始光信号直接输出至外界,从而造成漏光的问题。
31.本实施例通过混光层112对第一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以生成第一目标光信号,并通过第二框架130将第二初始光信号反射至第三框架140的有层141,有层141能够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反射操作,以生成第二目标光信号。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的背光模组100能够将输出至结构间隙的第二初始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目标光信号输出,从而避免发生漏光的现象,提高了背光模组100的发光效果。
32.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框架140还包括:第一吸收层142,所述第一吸收层142设置于所述有层141靠近所述第二框架130的一侧,所述第一吸收层142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吸收。
33.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框架140中设置了相应的有层141,以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使得第二初始光信号能够转换为第二目标光信号。然而,当第二初始光信号的能量较高时,由于有层141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转换的效率有限,因此可能存在部分第二初始光信号未经过混光就直接反射至显示区域va,从而造成漏光现象。为此,本实施例中第三框架140还设置了相应的第一吸收层142,第一吸收层142设置于有层141靠近第二框架130,即靠近混光层112的一侧。
34.具体的,当第二初始光信号经过第二框架130反射至第三框架140的内表面时,首先,第二初始光信号入射至第一吸收层142,第一吸收层142能够吸收部分第二初始光信号,以避免第二初始光信号能量过高,从而使得有层141未能对全部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此外,当第二初始光信号未能被转换为第二目标光信号时,第二初始光信号被有层141反射至第一吸收层142,第一吸收层142能够再次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吸收,以避免第二初始光信号输出至显示区域va,从而造成漏光现象。
35.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框架140还包括:第二吸收层143,所述第二吸收层143设置于所述有层141远离所述第二框架130的一侧,所述第二吸收层143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吸收。
36.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框架140中设置了相应的有层141,以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使得第二初始光信号能够转换为第二目标光信号。然而,当第二初始光信号的能量较高时,由于有层141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转换的效率有限,因此可能存在部分第二初始光信号未经过混光就直接从而第三框架140透射出去,从而造成漏光现象。为此,本实施例中第三框架140还设置了相应的第二吸收层143,第二吸收层143设置于有层141远离第一吸收层142的一侧。
37.具体的,当第二初始光信号入射至有层141时,部分未经过有层141转换的第二初始光信号透射至第二吸收层143,第二吸收层143能够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吸收,从而避免造成漏光现象。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层142、所述第二吸收层143的材质均为树脂。
3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吸收层142和第二吸收层143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材质,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40.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130包括:第一子框架131,所述第一子框架131与所述第一框架120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二子框架132,所述第二子框架132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框架131通靠近所述光源模块110的一侧。
41.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可以较好地承载并固定光源模块110,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架130包括第一子框架131和第二子框架132,其中,第一子框架131和第一框架120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二子框架132设置于第一子框架131靠近光源模块110的一侧。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120的材质为铁质。
43.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对背光模组100中光源111、混光层112等进行保护和承载,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20的材质为铁质。铁质的第一框架120能够对背光模组100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以避免外界作用使得混光层112等发生变形,从而确保背光模组100的发光效果。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130靠近所述光源模块110的一侧颜为黄。
4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架130由反光材料塑胶注塑成型,且其靠近光源模块110一侧的颜为黄,当初始光信号为蓝光信号时,第二框架130的黄反光材料能够将蓝光信号反射并转换为白光信号,从而改善漏光现象。可以理解的是,当初始光信号为其他颜的光信号时,第二框架130靠近光源模块110一侧的颜可以相应地进行改变,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光层112为量子点膜或荧光膜中的其中一种。
47.可以理解的是,量子点膜或荧光膜能够将初始光信号转换成白光,且能够达到80%至100%的高域显示。其中,量子点膜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光特性的全新纳米材料,可精确高效地将蓝光信号转换为红光信号和绿光信号,其量子点可以形成一层薄膜,用蓝信号照射就能发出全光谱的光,通过对光源111出射的初始光信号进行精细调节,可以大幅提升域表现。相比于相关技术的背光模组100,本实施例背光模组100的域提升25%至50%左右,能够同步提升液晶玻璃lcd(显示面板)的穿透率,进而提升亮度值。
4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100;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光信号生成图像信号。
49.由此可见,上述背光模组100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显示面板的实施例中,本显示面板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背光模组100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背光模组100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5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用于生成目标光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光信号包括第一目标光信号和第二目标光信号;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用于承载所述光源模块;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呈夹角设置;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远离所述第一框架的一端;其中,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和混光层;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所述光源用于生成初始光信号;其中,所述初始光信号包括第一初始光信号和第二初始光信号;所述混光层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混光层用于对所述第一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以生成第一目标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用于对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反射;所述第三框架包括有层,所述有层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反射操作,以生成第二目标光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还包括:第一吸收层,所述第一吸收层设置于所述有层靠近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吸收层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吸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还包括:第二吸收层,所述第二吸收层设置于所述有层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吸收层用于对经过反射的所述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吸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层、所述第二吸收层的材质均为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一子框架,所述第一子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二子框架,所述第二子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框架靠近所述光源模块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的材质为铁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靠近所述光源模块的一侧颜为黄。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层为量子点膜或荧光膜中的其中一种。9.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光信号生成图像信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包括:光源模块,用于生成目标光信号;目标光信号包括第一目标光信号和第二目标光信号;第一框架,用于承载光源模块;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呈夹角设置;第三框架,设置于第一框架的一端;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和混光层;光源设置于第一框架的一侧,用于生成初始光信号;初始光信号包括第一初始光信号和第二初始光信号;混光层设置于光源的出光侧,用于对第一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操作,以生成第一目标光信号;第二框架用于对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反射;第三框架包括有层,有层用于对经过反射的第二初始光信号进行混光、反射操作,以生成第二目标光信号。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能够避免出现漏光的现象。的现象。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

刘波 刘阳 黄清华 黄欣 徐帅 刘文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7

技术公布日:

2022/1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1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52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信号   框架   光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