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管理性能道路评价——动力总成冷却及热保护试验方法

汽车热管理性能道路评价——动力总成冷却及热保护试验方法1  范围
湿电除雾器
本标准规定了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测试汽车动力冷却及热保护性能的道路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强制循环液冷式内燃机、非独立式空调系统的各类汽车,其他汽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2-1996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12542-2009 汽车热平衡能力道路试验方法
GB/T 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QC/T 658-2009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性能道路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温度ambient temperature
汽车行驶时周围环境阴影下距离地面1.5~2.0米处的空气温度。
3.2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
指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和气压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可以通过温湿计测量。
3.3
许用温度allowable temperature
系统及零部件正常工作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3.4
整车整备质量complete vehicle kerb mass
在给定型号的动力总成及对应车辆配置状态下的车辆总质量。
整备质量在整车下线质量基础上,同时应至少包含以下要素的质量:
——冷却液(加至产品定义状态)
——润滑油(加至产品定义状态)
——清洗液(包括风窗玻璃清洗液和大灯清洗液)
——燃油(不低于燃油箱有效容积的90%)
——备胎(如果不装备胎,则应含有车辆轮胎应急维修工具)
——随车工具(如千斤顶、扳手、牵引钩等......)
3.5
车辆满载质量gross vehicle mass(GVMR)
车辆的满载质量等于整车整备质量+N*75kg+车顶最大载荷质量+选装部件质量
——N为整车设计最大乘客数量
——车顶最大载荷质量为定义整车使用车顶行李架的车型,行李架允许装载的最大质量
——选装部件质量为给定动力总成和级别上,可能由于部件选装而造成质量差异,如选装天窗,则选装质量=带天窗的车顶质量-钢板车顶质量
3.6
热可靠性thermal reliability
系统及零部件在规定使用环境温度和工况内正常工作的能力。
4试验仪器及材料
试验过程中用于热性能数据采集的设备包括:热电偶、模拟电压、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风扇转速传感器、日光强度传感器、环境压力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转速表或测速仪、多通道数据记录仪和车辆总线工具,仪器描述及精度应满足表1要求。数据采集频率应设置为1Hz。
表1 试验仪器与精度要求
5 试验车辆
5.1性能要求
道路试验应使用在环境风洞中完成动力冷却和空调降温试验、在性能道上完成简单的动力性试验,并完成当前阶段相关问题整改的车辆;或使用另一台技术状态完全一致的车辆,确保试验用车冷却、空调降温和动力性满足当前阶段设计要求。以便在道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能够迅速到原因与解决问题的方案。滑动水口机构
5.2状态检查亚克力水晶字制作
确认车辆状态达到当前阶段的设计要求,并记录车辆基本信息在车辆信息表(见表A.1)中,包括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冷却系统等相关信息。
5.2.1车辆若为新下线状态,车辆应按照GB/T 12534进行磨合,磨合里程至少为3000 km。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里程数超过1000 km的车辆。车辆若非新下线状态,需要检查车辆保养记录,最后一次保养后的行驶里程如超过5000 km需要更换冷却液、发动机机油、变速箱机油,其它零部件和油液更换应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
5.2.2车辆应安装前牌照或安装一个与前牌照尺寸相等的盖板。
5.2.3车辆轮胎冷充气压力应符合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误差不超过+10 kPa。前驱车的前轮胎压增加0.1bar,后驱车的后轮胎胎压增加0.1bar。建议轮胎增加氮气,稳定胎压。
5.2.4 试验辅料包括发动机冷却液、发动机润滑油、变速器润滑油及驱动桥润滑油,必须满足发动机、变速箱等设计要求,并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进行加注。
5.2.5 制冷剂的充注应符合要求并无泄漏。
5.2.6 试验车辆应按车辆满载质量进行加载,加载后需要测量前后轮轮眉离地高度并记录在车辆信息表(见表A.1)中。
5.3 传感器安装
根据车辆结构、原理,按照表B.1的规定选择测量点并安装传感器。
6  试验流程及方法
6.1 数据采集
连接各个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检查各采集信号,确保正常后启动数采系统,并开始记录数据。
6.2 预处理
6.2.1试验人员进入车内并驾驶车辆。
6.2.2每个试验工况开始前对车辆进行充分预热,在起点附近道路以70-100kph的车速行驶15分钟
或待车辆冷却风扇按照水温控制逻辑至少两次自动运行,试验道路参见附录C的道路要求。
6.3 试验过程及放置
预处理完成后,按试验道路路径要求由起点向终点行驶,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车速以满足表2中的平均车速目标要求。到达终点后在1分钟内开到预先选择遮挡物前,车前的位置与遮挡物的距离要求小于1±0.2m,车头朝背风方向停车熄火,各测点温度开始下降至10~15分钟,试验终止。
6.4 试验道路猎结构
试验道路起始点和路径地图见附录C。
道路试验场地及行驶路线见表2,包括:试验道路名称、最佳试验季节、目标热环境、最低允许热环境、评价内容。
表2 道路试验场地及行驶路线
备注:
[1] 道路3、道路4、道路5仅针对部分车型具备代表性,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2] 目标热环境是指对试验时道路爬坡起点处环境温度和日照强度的要求;
如实际环境温度比目标热环境中环境温度低10ºC及以上、日照强度比目标热环境中目标值低300w/m²及以上,则不建议进行试验;
如实际环境温度比目标热环境中环境温度低10ºC以内、日照强度比目标热环境中目标值低300w/m²以
内,可进行试验。这种情况下,冷却液水温可根据实际环境温度与目标热环境中环境温度的差值进行修正。
[3] 道路1-4在试验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快的通过试验道路。如平均车速未达到
目标值,应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试验车辆以外的原因(如道路堵车、下雨等),应重复进行试验,直到平均车速达到目标值。
道路5在试验过程中,应跟随车流正常行驶,但如果平均车速大于目标值,说明道路拥堵状况不满足试验要求,应择日重新进行试验。测试过程中发动机不准人为熄火。
6.5 空调设置
——模式设定:全冷吹面;
——温度设定:最低;
——鼓风机设定:最高档;
——出风口格栅:最大风口截面积位置;
—后吹风风道(如果有):开钢锭模
——进气模式:进气置于外循环位置。对于进气模式无法手动调节的自动空调,若初始状态为内循环模式,则可按照每次1ºC的方式提高设置温度,直到其转换为外循环模式;但若试验过程中自动空调自动转换成内循环则采用内循环;
——压缩机:开。
6.6 变速器档位选取
6.6.1对于搭载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简易过滤器
档位由变速器自动决定,但如果出现档位搜寻(即1km行驶路程中出现4次以上变档),可以考虑手动将其锁定在较低档位。
6.6.2 对于搭载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应选择最可能满足车速要求的档位,在此基础上:
如果有两个档位均可能满足车速要求,则对于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应选择更高或传动比更小的档位;而对于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则应在满足表3发动机转速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更低或传动比更大的档位。
表3 最大发动机转速
7  记录
采样时间间隔1s。
记录原始数据。
任何异常必须记录并体现在试验报告中。
记录试验车辆的相关信息(见表A.1)。
记录道路的相关信息(见表C.1-表C.4)。
8  报告
试验报告应由试验负责人编写。
试验报告的内容样本见表D.1。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7:1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508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辆   试验   道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