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海绵城市建设六⼤要素
1
海绵城市--渗
由于城市下垫⾯过硬,到处都是⽔泥,改变了原有⾃然⽣态本底和⽔⽂特征,因此,要加强⾃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位。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泥地⾯、路⾯汇集到管⽹⾥,同时,涵养地下⽔,补充地下⽔的不⾜,还能通过⼟壤净化⽔质,改善城市微⽓候。⽽渗透⾬⽔的⽅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地⾯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调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1透⽔景观铺装
传统的城市开发中⽆论是市政公共区域景观铺装还是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中多数采⽤的都是透⽔性差的材料,所以导致⾬⽔渗透性差,⽽在这⼀⽅⾯可以通过透⽔铺装实现⾬⽔渗透,或通过⽔渠和沟槽将⾬⽔引流⾄街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
2透⽔道路铺装
传统城市开发建设中道路占据了城市⾯积的10%-25%,⽽传统的道路铺装材料也是导致⾬⽔渗透性差的重要隐私之⼀,除了景观铺装⽅⾯可以通过透⽔铺装实现⾬⽔渗透之外,还可以将园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停车场铺装材料改为透⽔混凝⼟,加⼤⾬⽔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渗透的⾬⽔储蓄在地下储蓄池内经净化排⼊河道或者补给地下⽔,减少了直接性⾬⽔对路⾯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对于⽔源的污染。
3绿⾊建筑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不仅在于地⾯,屋顶和屋⾯⾬⽔的处理也同样重要。在承重、防⽔和坡度合适的屋⾯打造绿⾊屋顶,利于屋⾯完成⾬⽔的减排和净化。对于不适⽤绿⾊屋顶的屋⾯,也可以通过排⽔沟、⾬⽔链等⽅式收集引导⾬⽔进⾏贮蓄或下渗。
对于不适⽤绿⾊屋顶的屋⾯,也可以通过排⽔沟、⾬⽔链等⽅式收集引导⾬⽔进⾏贮蓄或下渗。
2
海绵城市---蓄
即把⾬⽔留下来,要尊重⾃然的地形地貌,使降⾬得到⾃然散落。现在⼈⼯建设破坏了⾃然地形地貌后,短时间内⽔汇集到⼀个地⽅,就形成了内涝。所以要把降⾬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当下
海绵城市蓄⽔环节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地下蓄⽔样式多样,总体常⽤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地下蓄⽔池。
1蓄⽔模块
⾬⽔蓄⽔模块是⼀种可以⽤来储存⽔,但不占空间的新型产品;具有超强的承压能⼒;95%的镂空空间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蓄⽔。配合防⽔布或者⼟⼯布可以完成蓄⽔,排放,同时还需要在结构内设置好进⽔管、出⽔管、⽔泵位置和检查井。
2地下蓄⽔池
2地下蓄⽔池
⾬⽔收集池,由⽔池池体、⽔池进⽔沉沙井、⽔池出⽔井、⾼、低位通⽓帽,⽔池进、出⽔⽔管、⽔池溢流管、⽔池曝⽓系统等⼏部分组成。
3
海绵城市---滞
其主要作⽤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慢慢地汇集到⼀个地⽅,⽤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花园、⽣态滞留池、渗透池、⼈⼯湿地。
1⾬⽔花园
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或灌⽊的低洼区域,由树⽪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将⾬⽔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并降低暴⾬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其中浅坑部分能够蓄积⼀定的⾬⽔,延缓⾬⽔汇集的时间, ⼟壤能够增加⾬⽔下渗,缓解地表积⽔现象。蓄积的⾬⽔能够供给植物利⽤,减少绿地的灌溉⽔量。
2⽣态滞留区
概念上来讲⽣态滞留区就是浅⽔洼地或景观区利⽤⼯程⼟壤和植被来存储和治理径流的⼀种形式,治理区域包括草地过滤,砂层和⽔洼⾯积、有机层或覆盖层、种植⼟壤和植被。⽣态滞留区在对于⼟壤的要求和⼯程技术上的要求不同于⾬⽔花园,形式根据场地位置不同也较为多样,如⽣态滞留带、滞留树池等。
2.1植草沟
植浅草沟具有输⽔功能,具有⼀定的截污净化功能。适⽤于径流量⼩及⼈⼝密度较低的居住区、⼯业区或商业区、公园、停车场及公共道路两边,可以代替路边的排⽔沟或者⾬⽔管渠系统。植草沟沟顶宽0.5~2m,深度0.05~0.25m,边坡(垂直:⽔平)1:3~1:4,纵向坡0.3%~5%。可设置在⾬⽔花园、下凹式绿地前作为预防处理。
2.2⾬⽔塘
⾬⽔塘是渗⽔洼塘即利⽤天然或⼈⼯修筑的池塘或洼地进⾏⾬⽔渗透,补及地下⽔,⾬⽔塘能有效地削减径流峰值。但⾬⽔塘护坡需要种植耐湿植物,若⾬⽔塘较深(超过60cm)护坡周边就要种植低矮灌⽊,形成低矮绿篱,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整个⾬⽔塘系统还要形成微循环才能防⽌⽔体腐坏。
2.3⾬⽔湿地
⾬⽔湿地⼈⼯⾬⽔湿地是⼀个综合的⽣态系统,它应⽤⽣态系统中物种共⽣、物质循环再⽣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将⾬⽔花园、⽣态滞留池收集的⾬⽔进⾏集中的净化。⽽且其具有缓冲容量⼤、处理效果好、⼯艺简单、投资省、运⾏费⽤低等特点,极其适合海绵城市建设中多出应⽤。
4
海绵城市---净
通过⼟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体等,都能对⽔质产⽣净化作⽤。因此,应该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然后
通过⼟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体等,都能对⽔质产⽣净化作⽤。因此,应该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到城市中。⾬⽔净化系统根据区域环境不同从⽽设置不同的净化体系,根据城市现状可将区域环境⼤体分为三类:居住区⾬⽔收集净化、⼯业区⾬⽔收集净化、市政公共区域⾬⽔收集净化。根据这个三种区域环境可设置不同的⾬⽔净化环节,⽽现阶段较为熟悉的净化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壤渗滤净化、⼈⼯湿地净化、⽣物处理。
1⾬⽔净化系统三部分
⼟壤渗滤净化:⼤部分⾬⽔在收集时同时进⾏⼟壤渗滤净化,并通过穿孔管将收集的⾬⽔排⼊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来不及通过⼟壤渗滤的表层⽔经过⽔⽣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初级净化池中。
⼈⼯湿地净化:分为2个处理过程,⼀是初级净化池,净化未经⼟壤渗滤的⾬⽔;⼆是次级净化池,进⼀步净化初级净化池排出的⾬⽔,以及经⼟壤渗滤排出的⾬⽔;经⼆次净化的⾬⽔排⼊下游清⽔池中,或⽤⽔泵直接提升到⼭地贮⽔池中。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池之间⽤⽔泵进⾏循环。
2⾬⽔净化系统三⼤区域环境
束身带万能夹具居住区⾬⽔收集净化:
亚克力水晶字制作居住区⾬⽔收集净化过程中由于居住区内建筑⾯积和绿化⾯积较⼤,⾬⽔冲刷过后⼤量⽔体可以经⽣态滞留区、⾬⽔花园、渗透池收集起来经过⼟壤过滤下渗道模块蓄⽔池中,相对来说⾬⽔径流量较少。所以利⽤海绵城市⾬⽔收集系统将⾬⽔惠存、下渗、过滤然后经过⽣物技术净化之后就可以⼤量⽤于绿化灌溉、冲厕、洗车等⽅⾯。
⼯业区⾬⽔收集净化:
⼯业区有别于居住区,相对来说绿地⾯积较少,硬质场地和建筑较多,再加上⼯业产物的影响,所以在海绵城市⾬⽔收集和净化环节就要格外注意下渗⾬⽔的截污环节。经过承载海绵城市原理的园林设施对⼯业污染物的过滤之后,⾬⽔经过⼟壤下渗道模块蓄⽔池,在这个过程中设置截污处理对下渗⾬⽔进⾏第⼆次的净化,进⼊模块蓄⽔池之后配合⽣物技术再次净化后再次的循环利⽤到冷却⽔补⽔、绿化灌溉、混凝⼟搅拌等⽅⾯。
市政公共区域⾬⽔收集净化:
市政公共区域⾬⽔收集净化对⽐前两个区域环境有着不⼀样的⽅⾯,绿地⾯积⼤,不同地区⼭体⾼程不同所以导致径流量不同,并且河流、湖泊⾯积较⼤,所以减缓⾬⽔冲刷对⼭体表⾯的冲击破坏和对
⽔源的直接污染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就上述问题来讲,市政区域⾬⽔净化在⾬⽔收集⽅⾯要考虑⽣态滞留区和植物缓冲带对⼭体的维护作⽤以及对河流、湖泊的过滤作⽤。在⾬⽔调蓄⽅⾯主要使⽤调蓄池来对下渗⾬⽔进⾏调蓄,净化后的⽔⼀⽅⾯⽤于市政绿化和公厕冲厕,⼀⽅⾯排⼊河流、湖泊补给⽔原,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
5
海绵城市---⽤
在经过⼟壤渗滤净化、⼈⼯湿地净化、⽣物处理多层净化之后的⾬⽔要尽可能被利⽤,不管是丰⽔地区还是缺⽔地区,都应该加强对⾬⽔资源的利⽤。不仅能缓解洪涝灾害,收集的⽔资源还可以进⾏利⽤,如将停车场上⾯的⾬⽔收集净化后⽤于洗车等。我们应该通过“渗”涵养,通过“蓄”把⽔留在原地,再通过净化把⽔“⽤”在原地。
滚动灯箱制作收集⾬⽔⽤于建筑施⼯
收集⾬⽔⽤于绿化灌溉
收集⾬⽔⽤于绿化灌溉
收集⾬⽔⽤于洗车
收集⾬⽔⽤于抽⽔马桶
收集⾬⽔⽤于消防
收集⾬⽔⽤于景观⽤⽔
6
pigg海绵城市---排
面瘫的中药是利⽤城市竖向与⼯程设施相结合,排⽔防涝设施与天然⽔系河道相结合,地⾯排⽔与地下⾬⽔管渠相结合的⽅式来实现⼀般排放和超标⾬⽔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有些城市因为降⾬过多导致内涝。这就必须要采取⼈⼯措施,把⾬⽔排掉。
当⾬峰值过⼤的时候,地⾯排⽔与地下⾬⽔管渠相结合的⽅式来实现⼀般排放和超标⾬⽔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经过⾬⽔花园、⽣态滞留区、渗透池净化之后蓄起来的⾬⽔⼀部分⽤于绿化灌溉、⽇常⽣活,⼀部分经过渗透补给地下⽔,多余的部分就经市政管⽹排进河流。不仅降低了⾬⽔峰值过⾼时出现积⽔的⼏率,也减少了第⼀时间对⽔源的直接污染。
注:本⽂转载⾃海绵城市(id:haimianchegnshiwang),⼗分感谢原作者的悉⼼编写。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时间做出处理。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1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500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净化   城市   收集   渗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