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大鲵的关键技术

20g 。在40~60周龄,可参考如下配方:玉米60.18%,豆粕21.5%,鱼粉2.5%,骨粉2.5%,麸皮5.6%,贝壳粉7.00%,食盐0.35%,饲料添加剂0.15%,氨基酸0.12%,胆碱0.1%,
每100kg 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15g 。海兰褐壳蛋鸡的可利用时间是80周龄,80周龄后产蛋量下降,料蛋比不断增大,逐渐失去生产价值,可作为商品鸡淘汰。总体来说,
海兰褐蛋鸡的饲养管理比较省心,回报率高,
经济效益好。摘要
非原产地人工繁殖大鲵一直是个难题,本研究在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
进行大鲵人工繁殖。对亲本进行强化培育,促使雌雄亲体性腺发育同步成熟;依据性腺发育的综合特征判定,在最佳的繁殖时间段对大鲵进行催产和人工授精;根据大鲵受精卵发育特点,设计专用孵化装置,提高孵化率。在2012-2015年的4批次试验中,累计繁殖♀41尾,♂36尾,受精率分别为45.7%、62.3%、85.0%和86.2%,孵化率为分别为28.6%、56.7%、71.4%和72.6%,4年共计繁殖苗种9089尾,繁殖后的亲鲵体质健康,
成活率100%。关键词
大鲵;促性腺发育;
人工繁殖;孵化率人工繁殖大鲵的关键技术
王永杰
陈红莲
王银东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合肥230031收稿日期:2016-05-03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鲵人工繁殖与养殖工程技术(201106G01044);安徽省农科院学科建设水产珍稀动物大鲵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15A0504)食品可追溯系统
王永杰,男,1966年生,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名优水产养殖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类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作“活化石”。1975年7月1日,大鲵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 )附录I ,被IUCN 物种保护红名录列为极危物种[1-2]。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水环境污
染、高强度的滥捕以及大鲵繁殖力低等原因,
导致野生大鲵数量越来越少,
原栖息地急剧萎缩,许多地域性大鲵种濒临灭绝。大鲵是农业产业化重点
开发品种之一,在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保护、增殖、利用大鲵资源,我国水产科研人员进行大鲵驯养繁殖的研究,取得了大鲵人工驯养、工厂化养殖、人工配合饲料等技术成果,大鲵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成功[3]。尽管1978年就开始对大鲵进行人工繁殖,
但直到目前为止大鲵规模化全人工繁殖还是个难题,
尤其是非大鲵原产地繁殖大鲵的难度更大[4],严重制约大鲵养殖业的发展。大鲵人工繁殖常见的难题主要有: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精子无活力,
雌性亲体产下大量没有授精能力的卵,或受精卵胚胎发育后期(指尾芽期、鳃板期)容易出现大量死亡[5]。分析其原因,主要因为人工繁殖大鲵一般生存在封闭、狭小水体中,失去在野生环境下自主活动的特定条件,抑制性腺发育。其中水温、水流量、光照和食物是影响性腺发育和孵化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是在模拟大鲵自然繁殖环境的参数,采用促进大鲵性腺发育成熟和雌雄发育同步化等技术措施,经过4年来的努力,大鲵人工繁殖成功率显著提高,
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亲本培育池建设。亲本培育池是依据大鲵的
生理特性建造,建成封闭式的椭圆形小池,每个池面积4~6m 2,每个池内安装2个进水管和1个排水管,进水管向同一方向倾斜,形成流水。池底用小卵石间隔20cm 铺成,池内用大卵石筑成穴洞,穴洞面积约占亲本培育池的1/3左右。
2)亲本放养。选择体质健壮,
无外伤,体重在. All Rights Reserved.
图1
大鲵受精卵孵化装置
注:1.孵化水池与进排水系统;2.孵化塑料篮;3.轴杆;4.固定圈;5.隔
离塑料篮绳
6
3
1
2
4
5
5~8kg 大鲵作为繁殖亲本,雄性大鲵选择在7龄以上,雌性在8龄以上。雌雄单独饲养,催产前再进行配对和强化培育。
3)亲本的培育。
营养调控:亲本培育时的饵料尽可能满足多元化,平时以投喂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及富含微量元素饵料为主。在产后和产前1个月内,投喂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食物一般选择溪蟹、米虾、青蛙、泥鳅、鱼块等,投喂量多少以吃完不剩为宜。雄鲵繁殖前3个月要多喂溪蟹,
少喂高脂肪类饵料,雌鲵临产前一个月投喂一定数量的青蛙,可提高卵带质量。根据性腺发育特征,用控制投喂食物品种和数量的方法调节性腺发育的速率。
水流调节:池水深度0.3~0.4m ,穴洞水深0.2~0.3m ,水流速度0.3~0.5m/min 左右。雄大鲵从春季开始逐步加大水量以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繁殖季节需要人工营造流水声和加大水流的刺激。
光照调节: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从春季开始给大鲵补充一定强度的自然光照。穴洞里面光照在50~
200lx ,池中在1500~2500lx 。
温度调节:繁殖期间水温控制为16~22℃。从
春季开始对雄大鲵池适当增加一定流量的井水,提高雄大鲵池水温1~2℃,加快雄大鲵性腺发育进度,解决雄大鲵性成熟比雌大鲵推迟的难题,使雌雄大鲵性腺同步成熟进入繁殖期。也可适当降低雌大鲵池水温,延缓雌大鲵性腺发育进程,以达到雌雄大鲵性腺发育同步成熟。
4)性腺发育成熟度判断方法。从6月份开始就要密切注意雌雄大鲵性腺发育和活动情况,每周全面检查1次,根据性腺发育状况及时调节大鲵的食物、水温、水深、水流量、光照强度等因素,以促使雌雄大鲵同步达到性成熟。雌性亲体成熟标志为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轻摸腹部有饱满松软且富有弹性之感,
将亲本托起观察腹部有蠕动,可选作催产。雄性亲本成熟标志为泄殖孔内周边有一隆起圈上小白点比较突起,内周边红肿明显,
可选作催产。5)人工催产。
催产剂:选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混合使用。催产剂量:根据性腺发育程度作相应调整,剂量一般为(LRH-A2)2~10ug/kg+(HCG )100~500IU/kg 。
催产方法:亲本催产方法分两次注射和一次注射。成熟度稍差分两次注射,
两次注射必须注意控制第一针剂量,一般为整个剂量的1/10,成熟度好的采用一次注射,注射部位为大鲵后背部肋间。止推垫圈
人工授精:采用干湿法人工授精,待雌性大鲵产出卵胶膜后,随即从池中将雌性大鲵捉起,轻轻放入布担架内,用湿黑布蒙住其头部,然后一人用手将尾部向上稍稍托起,另一个人手端干净瓷盆,用经过消毒的手托住卵带一端,
然后向下轻轻让卵带缓缓地流入盆中,卵带长度控制在20~30个卵粒为宜。然后立即将准备好的大鲵精液加到卵带上,两手轻轻晃动盆子,使精卵充分混合。待5~10min 后,加入少量纯净水,经过约0.5h ,换2次盆中的水,即可进入孵化阶段。
微电解水杯6)孵化设施与孵化条件。孵化装置包括:①孵化水池与进排水系统;②孵化塑料篮;③轴杆;④固
定圈;⑤隔离塑料篮绳(图1)。所述的轴杆位于固定圈的圆心处,连接丝的一端与轴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圈固定连接,孵化篮设于固定圈与连接丝围成的空隙中,其篮口设有支撑浮漂。该孵化装置通过池水的流动带动孵化篮以轴杆为圆心转动,为受精卵的孵化提供微流水环境,提高了大鲵受精卵的孵化率。水暖炉
水温:孵化水温19~21℃,水温变化幅度严格控制在±1℃。
溶氧:受精卵在孵化期间,水中溶氧量不得低于5mg/L 。
光照:光照控制为50~100lx 。
水源:用地下井水和水库水混合,各占50%左右。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1
2012-2015年人工催产及孵化结果
年份数量/尾平均体重/kg
碳油
产卵量/个受精卵/个受精率/%孵化水温/℃出苗数/尾
孵化率/%♀♂2012129  4.12257103145.719~2064528.62013109  5.23256202962.319~21184656.7201487  5.94185355785.019~20.5298771.42015
11
9
7.1
4972
4286
86.2
19~20
3611
72.6
孵化过程中每隔1~6h 需用羽毛轻轻翻动卵子1次,当胚胎能自行运动旋转后就不需人工翻卵了。对于未受精的和发育不良、坏死的胚胎要及时剔除,以防感染正常胚胎。
7)幼鲵培育。刚孵化出的稚鲵由于发育尚不够完善,还不能开口摄食,主要通过腹部卵黄囊获得内源营养[6-7]。历经25~31d ,卵黄囊日渐变小直至消耗殆尽,逐渐发育为开始主动摄食的幼鲵。开口饵料可投喂红虫、摇蚊幼虫、蝇蛆等,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水温稳定及病害防治等。随着个体生长发育,经过1~2年时间,幼鲵的肺逐渐完成发育,鳃开始逐渐退化,心脏发育逐步完善,
四肢形成完整。当肺成为大鲵的主要呼吸器官,最终变态发育为成鲵,便可按照常规的饲养方法进行养殖。
2结果
1)孵化装置。大鲵受精卵的孵化装置根据大鲵受精卵孵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精准控制孵化温度和水流大小,为受精卵的孵化提供了一个微水流环
境,显著提高大鲵受精卵的孵化率,
同时辅以充氧装置和温控装置,为受精卵创造最佳的孵化条件,提高大鲵孵化率。
2)人工孵化。恒定孵化温度在19℃左右,每个塑料篮放200枚左右,孵化时间为38d 开始出膜。所繁殖的苗种体自然,
体形正常,体质健壮。3)繁殖结果。2012-2015年的4次试验中,共繁殖♀41尾,♂36尾,大鲵亲体从催产到产卵效应时间为3~6d 。受精率分别为45.7%、62.3%、85.0%和86.2%,孵化率为分别为28.6%、56.7%、71.4%和72.6%,4年共计繁殖苗种9089尾。繁殖后的亲鲵体质健康,成活率100%(表1)。
3讨论
1)大鲵性腺发育同步化与产卵最佳时机。据报道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湖南省的阳微电解填料
爱生等[4]就进行了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当前大鲵人工繁殖采用注射脑垂体、LRH-A 、HCG 和高效催产合剂,均能使大鲵产卵,
授精后即可孵化出幼苗,但很少突破大鲵苗种批量繁殖[5-6,8]
。目前我
国大鲵非原产地的人工繁殖技术总体水平是:①繁殖率偏低,即亲本与苗的比为1∶20左右,一般在1
∶5~10,有的甚至为1∶5以下;②受精率低,一般仅为20%;③随之而来的孵化率也很低。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苗种,不少单位依靠经济实力到处搜集野生资源,有的养殖场蓄积亲本达5000~6000尾,人工繁殖采用以多取胜的战术,结果是严重耗损可贵的野生大鲵资源来换取苗种。有的单位1年人工繁殖下来,大鲵亲本死亡竟达200~300尾[9-10]。如此大的代价对野生大鲵资源保护而言,就是一种技术犯罪行为,应该引起从事大鲵人工繁殖的科技工作者关注与思考。综上所述,目前大鲵人工繁殖的技术水平不高,还有很大的发展与提升空间,大鲵的人工繁殖仍存在严重的技术瓶颈。
无论是雄鲵或雌鲵,只有其性腺在适当成熟时
期注入催产素才能顺利完成“生理成熟”、完成精卵
结合受精大业[7,10]
。也就是说人工催产早了不行,
晚了也不行,而由于大鲵是野生动物,在人工环境下,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且通过生产实践证
明,野生大鲵的生长与发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个体差异比较大,这就带来大鲵性腺发育成熟的时间不同步,存在早晚的差别。不少繁殖单位对大鲵性腺发育成熟时机把握不准,
基本处于“模糊”概念,处于乱点鸳鸯谱的盲目状态,
一般采取以多取胜的方法,采取分批进行催产,产出的卵大部分质量不高,受精率低下。大鲵的产卵时机从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而言,大鲵性腺发育要达成熟的Ⅳ期末。从细胞学的特征而言,卵细胞的细胞核要极化偏位,
精细胞发育变态完成,这和两栖类、鱼类基本相同[6,11-12]
。但这些毕
竟是体内的标准,采用常规肉眼观察是无法获取
. All Rights Reserved.
图2大鲵受精卵孵
的,给性腺发育成熟度判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结合本地实际,对亲鲵编号驯养情况与每年人工繁殖的情况,做详细记录,逐号跟踪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分析大鲵人工繁殖结果与亲鲵个体大小、
摄食、生长及催产时间的关系。依据亲鲵腹褶的形态、泄殖孔内凹程度、腹部松软程度以及活动姿态等,采用经验鉴别与形态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断。在繁殖季节,雌鲵泄殖孔充血,腹部膨大而柔软、富有弹性。雄鲵泄殖孔边缘有一排外突的小白点,外围有一椭圆形隆起。实际操作过程中详细记录每个繁殖周期,其中最佳有效催产期的常年水温的积温是个重要参数,出一个繁殖周期水温积温的参数值来确立大鲵催产的有利时机。依据4年来大鲵繁殖的经验,安徽中部地区人工繁殖大鲵最佳时间段应该在每年的8月中下旬。
2)大鲵孵化方法。大鲵受精卵的孵化对水质、水流、水温和溶氧要求极高。在自然状态下雄鱼有背卵孵化的特性,说明卵在孵化过程中必须经常翻动[12]。人工授精完成后,将受精卵徐徐倒入塑料滤篮,每个卵带控制在20粒左右,若受精卵带较长则必须将卵带剪断。刚开始6h 内不要触动,6h 后将受精卵子小心移入深10cm 、直径20cm 的塑料滤篮内,用泡沫浮于水面上,卵子逐渐吸水膨胀。每个篮可容200枚左右的受精卵(图2),过多的受精卵会影响出苗率。可利用水压跌水增氧,始终保持微
弱的流水状态,满足受精卵发育溶氧要求。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消毒,防止卵带感染水霉而影响正在发
育中的受精卵或胚胎。若相连的2个受精卵或胚胎中有1个是坏的,必须及时将其剪掉,防止感染好的受精卵或胚胎。在神经胚期胚胎发育对震动敏感,不要搬动,此时暂时停止摘除坏卵的工作。在鳃板早期胚胎易贴壳死亡,经常轻微摇动一下胚胎,使胚胎卵黄膜与内胶膜不粘贴太紧,以防卵黄膜破裂,影响出苗率。
[1]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名录第一卷红名录[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4:191.[2]章克家,王小明,吴巍,等.大鲵保护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J].生物多样性,2002(3):291-297.
[3]
侯进慧,朱必才,童玉玮,等.中国大鲵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04(3):262-266.
[4]阳爱生,卞伟,刘国钧,等.大鲵人工催产试验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J].湖南水产科技,1980(4):22-25.
[5]罗庆华,卢成英,刘清波.中国大鲵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05(3):417-420.
[6]
石岳香.大鲵的生殖与发育观察[J].生物学通报,2008,43(12):5-7.
[7]刘晓勇,仇登高,
吴文化,等.大鲵受精卵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J].科学养鱼,2009(11):7.
[8]黄颖颖,
陈春娜.野生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J].水产科技情报,2009,36(2):102-104.
[9]艾为明,
敖鑫如.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模拟生态繁殖[J].水利渔业,2005,25(6):46-47.
[10]王海文,卓君华,
欧东升.促使雌雄大鲵性同步发育技术[J].水产养殖,2009(1):8-10.
[11]骆剑,肖亚梅,罗凯坤,等.中国大鲵的胚胎发育[J].自然科学进
展,2007,17(11):1492-1499.
[12]黄馨瑶.大鲵胚胎发育的真相[J].自然与科技,2009(6):52-53.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7:2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482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鲵   发育   孵化   性腺   繁殖   催产   水温   亲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