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机器人(功能角度)

未来机器人畅想
都说机器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机器人不会成长,而我并不这样认为。我想,如今机器人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正是机器人的成长吗?就目前而言,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了。日本本田花费十年时间秘密研制出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身上背着电脑等仪器。这些仪器可以帮助机器人在本田公司大楼厅堂行走,让他不会碰到桌椅和盆栽,并且可以自由地在楼梯上行走。上海某大学内研制的机器人可以通过拍摄前方的照片,返回到机器人本身,做出判断。这样的技术可以使机器人在一条弯曲无规则的道路上行进自如。这也是未来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个”前奏曲”。我想就以上两条关于机器人目前发展情况的例子足以证明,目前机器人的技术已经高超了。
但是在机器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其表面,还要关注的是随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为由此引发事情才是更加关键的。世界上为什么公认不能发展”克隆人”的技术?只是因为科技没有发展的那么快?不尽然。”克隆人”之所以没有发展的前景是因为随之而产生的问题太多。比如,一旦有了克隆人之后也许会无法容易的判断出到底是人还是”克隆人”等等。同样,机器人的发展也有它的负面因素,如果机器人的发展到了可以”无人监控”的程度
时,那么也许机器人就会给人类带来一场”大反攻”,而美国的那些大片《黑客帝国》、《世界大战》、《变形金刚》等就会出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nand闪存未来机器人技术是否会帮助人们实现减轻人类工作负担、陪伴人类生活的梦想?还是会像好莱坞大片中描述的那样会带来杀戮和灾难?
  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鲁·卡帕克着手编写一部描述具有人类特征机器人反抗创造自己的人类的剧本,那时他决定将称这种想象中的发明称为”robot”捷克语意思为”奴工”。从那时开始,人类关于机器人的想法——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现实的——一直围绕着卡鲁作品所表现的两个中心思想。首先,机器人应该做那些人类不愿或无法完成的乏味而困难的工作;其次,机器人对人类能造成潜在的威胁。
  虽然这种想法仍然影响着人们对机器人的想法,但是并非人人都认同这种观点。首当其冲的反对者就是著名的俄罗斯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斯莫夫。他正好在卡帕克完成那部众人皆知的机器人剧本那年出生。二十年后,也就是在1940年其他人还在盲目地改编卡帕克机器人占领世界的剧本时,阿斯莫夫就已经开始思考人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阿斯莫夫并不是将机器人的能力局限在做乏味或危险的工作,
而是想象在未来机器人可以照顾我们的子女并且和我们建立起友谊等等这样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早期,卡帕克的观点似乎是正确的,而阿斯莫夫则看起来像个理想主义梦想家。然而,现在大多数机器人的确是局限于做那些令人厌恶、厌烦并且危险的工作,事实并不是这样。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进行的2003年世界机器人技术调查报告,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机器人并不是为给汽车喷漆或修整草坪而设计的,而是为人类提供简单的娱乐活动,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那么机器人在未来不会像卡帕克所认为的那样,会变为杀人机器,而是像阿斯莫夫所想象的那样会成为人类的社会伙伴。目前国际市场上用于娱乐的机器人还没有达到卢比(Robbie)——阿斯莫夫在早期短篇小说中所想象的一种可以照顾小孩的机器人——那样准人类的水平。
  感情是人类交流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任何机器人都必须具有能够识别人类感情表现以及正确表达自我感情的能力,这样才能和人类自然地交流。这方面的研究(被称作”情感计算模型”)的先驱之一就是赛尼亚·布瑞兹。这位麻省理工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创造了一个名为”克米特(Kismet)”、形状类似人头的感情表达装置。克米特配有可以活动的嘴唇、眼睛和眼睑,并且可以做出一系列的表情。当把它单独放在一边时,它看起来会显得十分忧
声音检测电路
愁,但是当感应到人类面部的时候,它就会做出笑的样子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有人推着它走得太快时,它甚至会流露出害怕的表情来提醒人们。和克米特玩耍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与它这些简单的感情流露产生共鸣。
  此外还有一个名叫WE-4R的机器人可以表达感情。这个由日本早稻田大学高西教授和他的同事研究出来的机器人不像克米特那样局限于面部表情和头部运动,它还可以通过晃动躯体、摆动手臂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防辐射屏  科学幻想与科学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在慢慢靠拢。实际上,机器人技术现在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有人开始担心当机器人拥有了和人类一样的感情能力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它们会像卡帕克所预言的那样与人类反目成仇么?在好莱坞大片《我,机器人》(根据阿斯莫夫短篇小说集中同名小说改编)中,一位侦探在调查一起著名科学家被害的谋杀案过程中,怀疑杀人凶手就是机器人,虽然这些机器人在设计时就集成了专门防止它们伤害人类的防失控装置。最后,这位侦探在经过调查后发现了一场人类浩劫正在酝酿之中。
  《我,机器人》的背景设定在2035年,也就是25年之后。为了解人类的机器人技术究竟会进步到何种境地,先看一下在过去31年中电子游戏中的机器人发展。1973年,最先进的
游戏就是一个叫《弹力球(Pong)》的游戏———一个白的圆点(代表网球)在屏幕上弹来弹去。而游戏者可以使用游戏手柄上相应的按钮来上下移动球拍。在今天开来,这个游戏可以说是简单之极。不过在2035年,人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机器人就会有类似的感受。
  那时当人们想起2004年这些简单的机器人,是否会希望机器人技术不再进一步发展?如果人们想要避免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敌对的局面,现在就应该开始想一想在它们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的同时如何保证安全性。艾萨克·阿斯莫夫建议,人类应该通过编程技术使机器人遵守以下三条《机器人规则》来避免造成威胁:
  1.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或通过无作为的形式任由人类受到伤害;
  2.机器人必须遵守人类的命令,除这样的命令会违反本规则第一条;
  3.机器人在遵守本规则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情况下,必须保证自我生存;
  乍看之下,这三条规则似乎是保证机器人规规矩矩的好办法。但是对于机器人专家来说,这些法规所带来的问题比它们所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阿斯莫夫早就意识到了这点,他在瞬态电压抑制器
自己多部短篇作品中围绕这三条规则所暗含的矛盾与可能造成的困境进行了描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理智的结论,就是如果要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我们所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利用编程技术来使它们遵守上述三条规定那么简单。
当然,也并不是不能发展机器人事业,只是不能过度发展。就我个人看法,我觉得机器人事业的发展远景可以有多个方面。
自动化洗碗机第一,机器人可以涉及服务类的工作。比如,利用这次”广茂达杯”家用吸尘机器人比赛中的理念,在原有基础上加上洗尘装置,就可以使机器人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家中的洗尘工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改进,就可以研制出一系列类似的”卫生工作机器人”。例如,除草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等。同样用于服务类工作的,还可以使功能更为强大的。比如,对于一家店面不大的24小时便利店而言,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长,重复性劳动多,那么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可以管理的机器人。将24小时便利店的基本工作,摆放货物、收银、打扫等一系列重复性强的工作都囊括其中。要注意的是,在研发这样的多功能且适用于平常百姓的机器人时,就必须定时给机器人检查,以防发生那些不该出现的灾难。用于服务类工作的机器人还可以有许多。这一类的机器人主要是帮
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以及一些危险度较高的工作。但正是因为它们服务于人类,为我们排忧解难,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的工作,与我们的接触机会较多,我们也应该更多去关心它们,定时检查机器人,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第二,机器人可以涉及学习与教育类的工作。上海即将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届时不仅会有许多外籍人士来沪观光,一些在上海土生土长老爷爷老奶奶们也会去慕名参观,可是老爷爷老奶奶们是在弄堂里长大的,他们说的大多是上海方言,并不太了解普通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为此设计一个”语言转换机器人”,将普通话与上海方言录入到机器人当中,并为之配对,这样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也就方便听懂”世博会”的介绍词了。虽然推广普通话是我们青少年的义务,但也有人提出方言也是我国的一项特,应该去推广一下,所以制作这样的一台机器人不就对这些语言问题迎刃而解了吗?我们也可以利用相同的办法,将这个”沪语—普通话语言转换机器人”的功能扩大化,例如”沪语—英语语言转换机器人”、”沪语—法语语言转换机器人”、”沪语—德语语言转换机器人”等。
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应用学习与教育类机器人的地方还有许多。比如,我是一个”小琴童”,每次自己一个人练琴时总是有一些错误自己很难发现,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音乐
纠错机器人”(亦适用于其它乐器)。我们可以事先把乐曲输入到机器人中,同时也要在机器人身上安装一个话筒,每次练习钢琴前他开机器人,选择自己将要弹的曲目,机器人可以通过对受到的音乐与事先输入的音乐做比较,这样就可以分辨出弹奏过程中错误的音了。也可以在机器人里设置计数系统,通过对每个错误点的保存、记录,进行计数,定时告诉使用者近日来在练习过程错得比较多的地方,可以提醒”琴童”对此处多加练习。还可以利用不同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提醒”琴童”该好好改改自己的错误了。
有关学习与教育类的机器人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有不少”影子”了。如果要发明一个”批改作业机器人”,那么那个曾经在上海颇受家长欢迎的”上海市中小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以及应用于部分”中考”、”高考”的阅卷系统,就可以帮之我们完成”批改作业机器人”的设计了。
涉及学习与教育类工作的机器人可以更多的帮助我们学习,让我们增加知识。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发明了一个几乎可以替代老师的机器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多制作几个同样机器人,把它们运送到西部的山区里,支援西部教育,让西部的小朋友们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金属接线盒除了以上我例举的几种机器人以外,还有许多适合去发展的机器人,只要我们善于去寻
、发现那些好创意,这样我们的伙伴”机器人”也会等号的帮助我们。
我想,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的科技发展到了可以设计、制造出像《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大黄锋”一样的机器人,那么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因为这些可爱的伙伴而变得更加精彩。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5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453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器人   人类   工作   发展   人们   上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