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 作者:
———————————————————————————————— 日期: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 完整版 】
前言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提供参照。
本共识由国内康复、重症等领域资深专家共同讨论,以循证医学研究为证据;历时10个月,经过多次分组座谈讨论和互审修改,最终完稿。
本共识围绕重症患者功能及相关临床问题,将神经重症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以实现重症救治、并发症处置及康复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幸存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本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概述、神经重症康复管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第一部分  概述
1  概念
神经重症康复是一个超早期介入的综合康复体系。是在早期康复理念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神经重症”康复特点,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保证医疗安全前提下,尽早选用适宜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激发康复潜能,促进快速康复的目的。
2  目标
加快神经重症患者功能恢复进程,降低病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促进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3  原则
3.1  加强监护,保障康复技术操作的标准化和安全性。
3.2  具备条件者,尽早离床,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3.3  在评定基础上,确定阶段性康复目标。
氨气压缩机3.4  确定超早期标准化ABCDE组合康复程序[1]
A唤醒,B呼吸训练,C适度镇静,D谵妄的监控,E早期移动和\或运动练习。
3.5  可以选用针对性物理因子及中医药辩证施治。
3.6  营养支持,循序渐进恢复患者耐力。
3.7  强调多学科合作,关注整体康复。
3.8  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宣教应列入康复计划。
4  介入及暂停时机
4.1  康复介入时机
4.1.1  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稳定后,立即开始。
4.1.2  入ICU/NICU 24—48h后,符合以下标准:心率P>40次/分或P<120次/分;收缩压(SBP)≥90或≤180mmHg,或/和舒张压(DBP)≤110mmHg,平均动脉压(MBP)≥65mmHg或≤110mmHg;呼吸频率≤35次/分;血氧饱和度≥90%,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O2)≤60%,呼末正压【呼气末正压】(PEEP)≤10cmH2O;在延续生命支持阶段,小剂量血管活支持,多巴胺≤10m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1mg/kg/min[2],【多巴胺≤10u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1ug/kg/min】即可实施康复介入。特殊体质患者,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
4.1.3  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即使带有引流管(应有严格防止脱落措施),也可逐渐过渡到每天选择适当时间作离床、坐位、站位、躯干控制、移动活动、耐力训练及适宜的物理等。
4.2  康复暂停时机
生命体征明显波动,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危及生命时宜暂停康复。具体指标见表1[3]。
存在其他预后险恶的因素;或有明显胸闷痛、气急、眩晕、显著乏力等不适症状;或有未经处理的不稳定性骨折等,亦应暂时中止康复技术操作。
决策天地
5  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
5.1  有条件的医院宜安排重症康复小组进驻ICU/NICU,或请康复专家会诊。
患者入住24—48h内进行功能评估、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康复计划并确定是否适宜实施;72h内配合主管医生完成医护技等联合查房,制定危重症期的多学科联合诊治和康复方案。具体流程图1可做参考。
5.2  具备条件的医院可以建立神经重症康复病房或称之为神经重症康复过渡病房[4],制定严格的质量安全制度及康复流程,并持续改进。
收治对象:发病急性期GCS≤8分,经重症监护救治后生命体征稳定,符合转出ICU标准,但神经系统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尚未完全终止,有多种并发症,需在临床监护及处置基础上,积极继续康复的患者。
第二部分 神经重症康复管理
1  运动管理
运动管理是指对神经重症患者常见的运动功能减退评定方法及改善技术的管理。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前需进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5]或标准化5问题问卷(Standardized Five Questions,S5Q)[6]测评,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配合程度,并按康复介入及暂时中止时机的标准判断是否允许运动康复的介入。
1.1  运动功能评定
神经重症患者运动功能评估是判断患者适合开展哪种运动功能干预的前提。常见功能问题的评定包括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活动能力、运动模式、协调性和平衡等。其中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无论患者清醒与否均可评定,其他评估则须在意识清醒条件下实施。
评定量表推荐采用常用的标准量表。量表的测定要考虑重症病人的意识、使用药物、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1.1  肌张力评定:推荐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1.1.2  肌力评定:推荐徒手肌力测试(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7]。
应力传感器1.1.3  关节活动度评定:推荐采用关节活动测量仪进行主动和/或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定。生物教具制作
1.1.4  活动能力评定:包括转移、行走和体力活动消耗水平。转移和行走能力评定推荐采用DE Morton活动指数(DE Morton mobility index, DEMMI)评定[8]。
1.1.5  体力活动消耗水平:推荐采用自觉疲劳程度量表(rating perceived of exertion, RPE)。
1.1.6  运动功能恢复评定:对于脑损伤患者推荐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横孔螺母六阶段分级定六阶段分级评定】;对于脊髓损伤患者,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cord injury association, ASCIA)制定的标准评定。对于存在意识障碍、严重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或生命体征不稳定等情况的患者不适用。
深基坑防护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3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441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重症   患者   神经   评定   功能   运动   采用   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