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及逃生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低压环境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及逃生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低压环境中,空气稀薄,机体由于适应能力不足而引起一些常见病,人员需要生活在增压空间中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而受制于人体机能,进出增压空间时,需要在过渡区进行一定时间的加压或减压,用作缓冲,以便提高人体舒适性及减少空气损失,而此种方式进出效率慢,尤其在增压空间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时浪费了最佳逃离时间,容易加剧人员伤亡。
3.目前的过渡区有一次性增减压过渡的,也有多次逐步分级增减压过度的,此两种方式的过渡区均为固定式,其固定在增压房屋上,极端条件下不利于快速逃逸。
4.综上所述,急需一种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及逃生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低压环境逃生应急反应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及逃生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低压环境逃生应急反应慢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包括舱体以及伸缩组件;所述舱体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上;舱体与外部正压室连通;所述伸缩组件连接在舱体上,且伸缩组件位于正压室内,通过伸缩组件伸缩实现舱体与正压室的连接和脱离。
7.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舱体通过移动机构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轨道以及滑移件;所述滑移件设置在舱体下端;所述轨道沿逃生方向布设。
8.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件以及压板;所述伸缩件的固定端连接在舱体上;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上设有压板,压板与正压室的内墙面抵触;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与舱体的逃生方向垂直。
9.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压板和正压室的内墙面之间设有密封件。
10.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舱体上分别设有承压外门和承压内门;舱体通过承压外门与外部低压环境连通;舱体通过承压内门与正压室连通。
11.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舱体上分别设有泄压阀以及调节阀;所述泄压阀与外部低压环境连通;所述调节阀与正压室连通。
12.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舱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13.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舱体内还设有氧浓度传感器以及供氧设备。
14.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伸缩组件、泄压阀、调节阀、压力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以及供氧设备均与控制组件连接。
15.一种逃生方法,使用了所述的逃生舱,具体步骤如下:
16.步骤s1:发生紧急情况时,压力传感器检测舱体内的压力,通过泄压阀或调节阀调整舱体内的压力至与正压室内的压力一致后,人员进入舱体;
17.步骤s2:伸缩组件收缩,使舱体与正压室脱离连接,在正压室与外界的压差下将舱体向远离正压室的方向推动,从而完成逃生;
18.其中,舱体在远离正压室的过程中,泄压阀开启。
19.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包括舱体以及伸缩组件;所述舱体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上;舱体与外部正压室连通;本发明的逃生舱在无紧急情况发生时,可做过渡区使用,发生紧急情况需要逃生时,伸缩组件缩回,逃生舱与正压室脱离连接,由于正压室的内部压力向外冲出,从而将舱体推走并远离正压室,从而完成逃生;本发明的逃生舱利用正压室内外压差作为动力,无需另设动力来源,节能环保,并且动作迅速,能有效节约宝贵的逃生时间。
21.(2)本发明的移动机构能保证舱体快速远离事故位置(即正压室),并且能使得舱体按照预设路线进行逃生,发生大规模的险情时,能有效分散各个位置的人员至指定地点,避免人员集中从而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22.(3)本发明在伸缩件的伸缩端设置压板,压板能增大与正压室内墙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
23.(4)本发明优选压板与正压室的内墙面之间设有密封件,由于正压室与外界环境存在压差,能够使得压板将密封件压紧在内墙面上,密封效果好,保证正压室内部的压力稳定。
24.(5)本发明的承压内门和承压外门便于人员进出舱体;泄压阀和调节阀用于调节舱体内的压力,在做过渡区使用时或发生事故时能快速调整舱体内压力,实现快速进出。
25.(6)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能测量舱体内的压力,根据测得的压力从而调整舱体内的压力,便于人员快速进出舱体。
26.(7)本发明的舱体内还设有氧浓度传感器以及供氧设备,能保证舱体在逃生过程中氧气的供应。
27.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逃生方法,使用了所述的逃生舱;本发明的逃生方法利用正压室与外界环境的的压差能实现人员的快速逃逸,无需外设动力。
2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30.在附图中:
31.图1是本实施例的逃生舱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图1的俯视截面图;
33.图3是图1的侧视剖面图;
34.其中,1、舱体;1.1、承压外门;1.2、承压内门;1.3、泄压阀;1.4、调节阀;1.5、压力传感器;1.6、安全座椅;2、伸缩组件;2.1、伸缩件;2.2、压板;3、正压室;4、移动机构;4.1、轨道;4.2、滑移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6.实施例:
37.一种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本实施例的逃生舱在正常情况下能充当外部正压室3与外界低压环境之间的过渡区使用,在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时逃生舱能携带人员进行逃生,如图1至图3所示,具体如下:
38.如图2所示,逃生舱包括舱体1以及伸缩组件2,所述舱体1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如地面)上,伸缩组件2设置在正压室3内,正常情况时,舱体1通过伸缩组件2实现舱体1稳定在正压室3上,当需要进行逃生时,伸缩组件2缩回,舱体1远离正压室3从而实现逃生。
39.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舱体1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上具体是:所述舱体1通过移动机构4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上,移动机构4包括轨道4.1和滑移件4.2;滑移件4.2能在轨道4.1内沿轨道4.1的长度方向(即逃生方向)运动;所述滑移件4.2设置在舱体1的下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舱体1通过滑移件4.2进行滑移从而远离正压室3。本实施例的滑移件4.2可以是滑块或滚轮,本实施例舱体1的逃逸速度和距离可以通过轨道4.1的坡度进行调节。
40.如图2所示,所述逃生舱能充当过渡区使用,结构具体是:所述舱体1上设有承压外门1.1和承压内门1.2,正压室3的墙体上开设有门洞,逃生舱安装在门洞位置,且舱体1通过承压内门1.2与正压室3连通,舱体1通过承压外门1.1与外界的低压环境连通;所述舱体1上设有与外部低压环境连通的泄压阀1.3;所述舱体1还通过调节阀1.4连通正压室3,泄压阀1.3和调节阀1.4用于调整舱体1内的压力;所述舱体1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能测量舱体1内的压力。
41.如图2所示,逃生舱充当过渡区使用的原理是:人员需从外界或正压室3进出舱体1时,需调整两个空间内的压力达到一致,即调整舱体1内的压力与外界或正压室3内的压力一致,具体是:压力传感器1.5测量舱体1内的压力,若进仓时,舱体1内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则泄压阀1泄压至与外界压力一致,承压外门1.1开启,人员进入舱体1,调节阀1.4开启,舱体1逐步增压直至与正压室3内压力一致,承压内门1.2开启,人员进入正压室3;若出仓时,舱体1内压力小于正压室3压力,舱体1内的调节阀1.4打开,正压室3内的气压通过调节阀1.4进入舱体1内实现增压(正压室3与增压设备连通,能持续保压),当舱体1内压力与正压室3内压力一致时,承压内门1.2开启,人员进入舱体1,承压内门1.2关闭,泄压阀1.3开启,待舱体1内压力与外界压力一致时,承压外门1.1开启,完成出仓。
42.如图2所示,所述逃生舱能充当逃生结构使用,结构具体是:所述伸缩组件2设置在舱体1上,且伸缩组件2位于正压室3内,通过伸缩组件2伸缩实现舱体1与正压室3的连接和脱离;所述伸缩组件2包括伸缩件2.1(本实施例优选为伸缩油缸)以及压板2.2;所述伸缩件2.1的固定端固定在舱体1上,伸缩件2.1的伸缩端上固定设置有压板2.2,在正压室3的压力作用下,压板2.2与正压室3的内墙面抵触(即正压室3的墙体沿逃生方向位于压板2.2和舱
体1的外周面之间),舱体1的外周面与正压室3的外墙面相抵,从而保证正压室3内部压力的稳定(即保证密封性)。本实施例伸缩件2.1的伸缩方向与逃生方向垂直,且本实施例优选设有两组伸缩组件2,两组伸缩组件2关于承压内门1.2对称设置,两组伸缩组件2缩回时,两组伸缩组件2能从正压室3的门洞内沿逃生方向退出正压室3。
43.如图2所示,所述逃生舱的逃生原理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伸缩件2.1缩回,舱体1与正压室3脱离连接,正压室3内的压力向外界冲出,从而将舱体1推走并远离正压室3,实现逃生。
44.如图2所示,优选的,为了进一步保证密封性,在压板2.2与正压室3的内墙面之间以及舱体1的外周面与正压室3的外墙面之间设置密封件(如密封条)。
45.如图2所示,优选的,在舱体1内还设有各类应急设备,保证逃生过程中人员的生命健康以及安全,具体是:在舱体1内设有氧浓度传感器、供氧设备、安全座椅1.6以及急救箱;氧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舱体1内的氧含量;供氧设备用于舱体1内的氧气供给;安全座椅1.6用于逃生人员的稳固和防护。本实施例的供氧设备参考现有设备。
46.优选的,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组件(未标示);所述伸缩组件2(具体是伸缩件2.1)、泄压阀1.3、调节阀1.4、压力传感器1.5、与正压室3连通的增压设备、氧浓度传感器以及供氧设备均与控制组件连接,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各部件的动作。控制组件参考现有技术。
47.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逃生方法,使用了所述的逃生舱,具体步骤如下:
48.步骤s1:包括步骤s1.1以及步骤s1.2;
49.步骤s1.1,发生紧急情况时,正压室3内的报警系统响起,控制组件收到报警系统的信号后,驱动压力传感器1.5检测舱体1内的压力,并根据检测到的压力与正压室3内的压力比较,从而调整舱体1内的压力至与正压室3内的压力一致;具体调整方式如下:若舱体1内压力大于正压室3内压力时,泄压阀1.3进行泄压,若舱体1内压力小于正压室3内压力时,调节阀1.4打开,对舱体1进行增压;本实施例的舱体1自动增压或减压至与正压室3内压力一致,为逃生做好准备,同时也能避免外界人员从承压外门1.1误入舱体1内;
50.步骤s1.2,打开承压内门1.2,人员进入舱体1,关闭承压内门1.2;
51.步骤s2:人员按下舱体1内的伸缩件控制开关,两组伸缩件2.1缩回,使舱体1与正压室3脱离连接,在正压室3与外界的压差作用下将舱体1向远离正压室3的方向(即逃生方向)推动,从而完成逃生;
52.其中,舱体1通过滑移件4.2在轨道4.1内行驶,轨道4.1可以起到限位作用;舱体1在行驶过程中,泄压阀1.3开启,逐渐完成泄压,使得舱体1在到达目标位置后能快速开启承压外门1.1便于人员从舱体1内逃出;同时,氧浓度传感器和供氧设备保证舱体1内的氧气供应正常。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以及伸缩组件(2);所述舱体(1)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上;舱体(1)与外部正压室(3)连通;所述伸缩组件(2)连接在舱体(1)上,且伸缩组件(2)位于正压室(3)内,通过伸缩组件(2)伸缩实现舱体(1)与正压室(3)的连接和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通过移动机构(4)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上;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相互配合的轨道(4.1)以及滑移件(4.2);所述滑移件(4.2)设置在舱体(1)下端;所述轨道(4.1)沿逃生方向布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包括伸缩件(2.1)以及压板(2.2);所述伸缩件(2.1)的固定端连接在舱体(1)上;所述伸缩件(2.1)的伸缩端上设有压板(2.2),压板(2.2)与正压室(3)的内墙面抵触;伸缩件(2.1)的伸缩方向与舱体(1)的逃生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2)和正压室(3)的内墙面之间设有密封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上分别设有承压外门(1.1)和承压内门(1.2);舱体(1)通过承压外门(1.1)与外部低压环境连通;舱体(1)通过承压内门(1.2)与正压室(3)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上分别设有泄压阀(1.3)以及调节阀(1.4);所述泄压阀(1.3)与外部低压环境连通;所述调节阀(1.4)与正压室(3)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内还设有氧浓度传感器以及供氧设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伸缩组件(2)、泄压阀(1.3)、调节阀(1.4)、压力传感器(1.5)、氧浓度传感器以及供氧设备均与控制组件连接。10.一种逃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逃生舱,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发生紧急情况时,压力传感器(1.5)检测舱体(1)内的压力,通过泄压阀(1.3)或调节阀(1.4)调整舱体(1)内的压力至与正压室(3)内的压力一致后,人员进入舱体(1);步骤s2:伸缩组件(2)收缩,使舱体(1)与正压室(3)脱离连接,在正压室(3)与外界的压差下将舱体(1)向远离正压室(3)的方向推动,从而完成逃生;其中,舱体(1)在远离正压室(3)的过程中,泄压阀(1.3)开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低压环境的逃生舱,包括舱体以及伸缩组件;舱体可移动式设置在工作面上;舱体与外部正压室连通;本发明的逃生舱在无紧急情况发生时,可做过渡区使用,发生紧急情况需要逃生时,伸缩组件缩回,逃生舱与正压室脱离连接,由于正压室的内部压力向外冲出,从而将舱体推走并远离正压室,从而完成逃生;本发明的逃生舱利用正压室内外压差作为动力,无需另设动力来源,节能环保,并且动作迅速,能有效节约宝贵的逃生时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逃生方法,本发明的逃生方法利用正压室与外界环境的的压差能实现人员的快速逃逸,无需外设动力。需外设动力。需外设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

刘飞香 廖金军 易达云 伍容 蒋海华 陈猛 张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29

技术公布日:

2022/8/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4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4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正压   伸缩   所述   组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