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

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建设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豫政〔201365),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重要意义。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在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制造组织三个层次集中体现先进性,产品竞争力强,具有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绿化、知识化等特征的现代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成功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制造业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万亿元,居全国第5,已经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但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的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正处于破除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加快向先进制造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制造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我省发展实际,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有利于抢抓产业转移和新兴业态发展的历史机遇,有利于实现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换,有利于全面提升参与国
际产业分工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对做强工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基本思路。全面贯彻落实豫政〔2013保温玻璃膜65号文件,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培育“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为抓手,以承接转移、创新驱动、产业融合、集发展、改革重组为主要途径,大力实施高成长性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支柱产业转型三大工程,聚焦重点方向,实施重大专项,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集聚度高、竞争力强、带动力强、吸纳就业能力强、资源环境友好的现代工业体系。
  坚持长短结合,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的标准,选择具有自身比较优势和转移趋势明显的领域作为近期主攻方向,通过集团化、体系化承接产业转移,省级层面重点做大智能手机、家居、制鞋、中高端食品、智能装备等产业集规模,市、县级层面重点发展千亿级主导产业集和百亿级特产业集,拉动经济稳定增长,培育支柱产业。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着力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强化人力资源保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增创承接产业集转移综合优势,支撑推动产业集快速发展。
  坚持承接转移与存量调整相结合,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优势,以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应用促进企业转型和价值链升级,以改革创新激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推动制造业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扩大优势。把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中心任务,做大做强高成长性制造业,加快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传统支柱产业进行脱胎换骨改造,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明确定位,专项突破。把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主攻方向,细分行业领域,确定目标定位,44个产业发展专项为抓手,建设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加快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
  3.强化主导,集发展。把培育“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重要支撑,依托产业集聚区,强化承接转移,推动各县(市、区)集中发展百亿级特产业集,各省辖市打造若干千亿级主导产业集,构建省辖市、县(市、区)上下游衔接的区域产业链,省级层面重点发展2-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
  4.引进龙头,承接配套。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约集聚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瞄准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优势地区,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以形成产业配套优势,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5.创新引领,融合发展。把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的关键环节,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核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产业产品关键技术,推广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工作目标。经过努力,2017,以承接转移为主导的“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快速成长,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先导作用日益突出,传统支柱产业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规模结构。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万亿元,新增3万亿元以上,其中高成长性制造业比重达到55%、战略性新兴产业超过7%,分别比2013年提高5个和1个百分点以上。高成长性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0%左右,传统支柱产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明显提高。
  优势集。全省形成装备制造和食品2个万亿级产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规模超过1万亿元,电子信息、汽车、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产业集规模超过4000亿元并加快向万亿级迈进;省辖市形成20个以上千亿级主导产业集;县域形成100个百亿级特产业集。
  技术创新。主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端制造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超过35%,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超过1500,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自主创新体系持续完善。
  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区制造业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0%,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高成长性制造业比重达到55%以上,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5个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20个超过500亿元、150个超过100亿元。
  企业培育。骨干企业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制造业企业超过50,新增10家以上,其中超千亿元的达到3家以上。
  二、实施高成长性制造业发展工程
  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瞄准新业态、新趋势“两手抓”,重点推动23个专项、1700个左右亿元
以上项目建设,依托省辖市、县(市、区)培育形成15个千亿元主导产业集和70个百亿元特产业集,力争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制造业3个百分点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顺应互联网深度应用发展潮流,坚持整机与零部件发展并重,以承接产业集转移为抓手,集中力量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和可穿戴智能终端产品,培育适应信息消费和新兴业态发展需要的制造业增长点,2017,力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形成全国最具活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产业发展专项:
  智能手机发展专项。把智能手机作为全省培育优势产业的战略重点,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力支持富士康集团做大高端产品规模;积极引进一批国内龙头型、基地型智能手机项目,形成集研发设计、整机制造、配件生产、软件开发、手机销售于一体的品牌智能手机产业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手机生产基地。鼓励支持手机零部件生产向有条件的省辖市、县(市、区)集聚,发展一批服务整机、联动配套的专、精、特、新手机部件集。重点实施94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力争引进20家以上整机和200家以
上零部件企业,2017年全省智能手机产量超过2亿部。
  智能终端拓展发展专项。积极引进整机企业,重点发展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和可穿戴智能终端产品精密触发器,打造基板玻璃-面板-模组产业链。重点推进10万台学生平板电脑、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大屏幕智能液晶电视等25个重大项目建设,引进10家行业知名企业,2017,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
  新一代互联网发展专项。引进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培育高端软件、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重点推进软件业集聚发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建设等工程,积极推进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惠普(洛阳)软件产业和人才基地、郑州物联网产业园、中原数据基地等18个亿元以上项目,2017,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
  产业集:建设郑州航空港区3000亿级、信阳工业城百亿级智能手机产业集,培育济源虎岭、长葛、西华、睢县百亿级零部件配套产业集;打造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500亿级以软件及新兴业态发展为主的产业集;建设鹤壁金山、漯河东城、南阳光电等百亿级电子信息特产业集。
抛光氧化铝
  ()装备制造产业。把智能装备作为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装备产品和装备制造智能化为重点,突出发展智能成套、智能电气和智能制造装备,做大轨道交通装备规模,加快工程装备、农机、基础件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改造,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2017,力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万亿元,打造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智能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
  智能成套装备发展专项。突破系统集成、自动监控、智能耦合电液控制等关键技术,提高矿山、煤炭、水泥、冶金、化工、环保装备成套能力,推动骨干企业与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单位战略合作,促进从制造企业向集成供应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形成一批集智能成套装备设计、制造、总成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实施三一重工2000台掘进机、中信重工重型装备产业园等16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17,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
  智能电气装备发展专项。坚持改造提升与引进合作并举,扩大输变电装备产品系列和成套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电网装备制造基地;积极承接城市配电、室内电气等组装类电气产品企业转移,推动智能中低压电气集发展;大力发展光伏发电装备、风电装备、电动汽车
充电站、燃气发电等新能源装备。重点实施平高特高压直流场等11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17,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
  轨道交通装备发展专项。发挥我省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加速发展的市场优势,深化与南车集团、北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郑州、洛阳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战略联合和技术引进,扩大电源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站台设备等优势产品市场份额。重点推进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郑州基地等2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2017,力争形成光刻法1000辆轨道车辆生产能力。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系统集成、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等方面形成研发制造能力,培育2-3家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核心功能部件配套企业,打造洛阳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精密数控机床和中高端数控系统、驱动电机等功能部件。加快发展精密智能仪器仪表,积极支持3D打印装备产业化。重点推进友嘉精密机械产业园等7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2017edm石墨,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工程施工装备发展专项。重点提升装载机、挖掘机、叉车、起重机械等优势产品机电液
一体化水平,积极开发港口、水利、军工、市政等智能工程机械产品。突出发展大型盾构装备,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加快形成高空作业平台、高铁架桥机等高端施工装备竞争优势,培育国内一流的知名品牌。重点推进中信重工硬岩盾构等6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2017,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控制器设计亿元。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40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产业   装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